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籍推荐——青年一代值得一看的作品(内省慎独)

书籍推荐——青年一代值得一看的作品(内省慎独)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Q•C•丹皮尔
*《世界史纲》H•G•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L•T•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柯文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
*《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博仪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策纵
《呼兰河传》萧红
《边城》沈从文
*《白鹿原》陈忠实
*《傅雷家书》1995年版
《燕山夜话》邓拓
《新疆探险八年》斯文•赫定
《秘密的中国》基希
《中国的新生》詹姆斯•贝尔登
《中国的惊雷》白修德
《鲍威尔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
《逆风沙—一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芭芭拉•塔奇程
《海上述林》翟秋白
*《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二卷
*《意境》宗白华
《美育书简》席勒
《哥德谈话录》朱光潜泽
《生存空虚说》叔本华
*《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本尼迪克特
《八月炮火》芭芭拉•塔奇曼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
*《艺术哲学》丹纳著,傅雷译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爱因斯坦——生•死•不朽》库兹涅佐夫
《未来启示录——苏美思想家谈未来》奥辛

廷斯基
《昨日的世界》茨威格
*《西方美术史话》迟轲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朗格
*《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日本天皇的阴谋》贝尔加米尼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
《草原帝国》勒纳•格鲁塞
《发现者》》丹尼尔•布尔斯廷
《病夫治国》》阿考斯等
*《领导人》尼克松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泰勒
《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
《民俗学丛话》乌丙安
《看不见的手——一微观经济学》杨君昌
《管理学》罗宾斯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默菲
《信号•符号•语言》潘诺夫
《心理学与文学》莱格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论自由》约翰•密尔
*《论出版自由》弥尔顿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上尉的女儿》普希金
《未来千年备忘录》卡尔维诺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局外人•鼠疫》加缪
*《日瓦格医生》帕斯捷尔纳克
《好兵帅克历险记》哈谢克
《德里纳河上的桥》安德里奇

*《伟大的书——我与西方世界不朽作家的历险记》大卫•丹比


三、参考(160种)


*《比较政治学理论—一新范式的探索》奇尔科特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递舟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布罗代尔
《晚斯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
*《未来之路》比尔•盖茨
*《大趋势》奈斯比特
《经济学》萨安尔森
《性心理学》蔼理士
《灵与肉的剖白》D•H•劳伦斯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李银河
《美国人》丹尼尔•布尔斯廷
*《美国文化批评集》赵一凡
《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
*《美国划时代作品评论集》柯恩编
《美国梦寻》待克尔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宗教哲学》三联新知文库
《在国际舞台上——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学浅说》陈汉文
《遗传学与社会》赵功民
《可怕的对称——探讨现代物理学中的美》A•热
《数:科学的语言——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字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丹齐克
《论音乐的美》汉斯立克
《论艺术》罗丹
《金蔷薇》帕乌斯托夫斯基
《自杀论》杜尔凯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我的探险生涯》斯文•赫定
《为自己的人》弗洛姆
*《历史研究》场因比
《历史学家的技艺》布洛赫
《圣雄甘地》拉皮埃尔
《林肯传》桑德堡
《梵高传》欧文•斯通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茨威格
*《人生五大问题》莫罗阿著,傅雷泽
《六人》洛克尔著,巴金译
《社会语

言学》陈原
《话语 心理 社会》戴伊克
《希罗多德历史》
《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
《乌托邦》》莫尔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悲剧的诞生》尼采著,三联版
《物种起源》达尔文
《古代社会》摩尔根
*《实用主义》詹姆土
《实验心理学史》波林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
《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
《人论》卡西尔著,甘阳译
《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弗雷译
*《文明的进程》诺贝特•埃利亚
《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刘小枫主编
《自然启示录》爱默生
《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怀特
《问题域外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探要》俞吾金
《君主论》马基雅弗利
《海军战略》马汉
*《德国人》路德维希
《德国古典哲学新论》古雷加
《苏格拉底的审判》斯东
《第二性》波伏娃
《人类的艺术》房龙
《伦理学》弗兰克纳
*《社会心理学入门》阿伦森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勃兰兑斯
《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
《莎土比亚全集》朱生豪译
《莫里哀喜剧全集》李健青译
《一千零一夜》
《十日谈》薄加丘
《巨人传》拉伯雷
《坎特伯雷故事》乔史
《秘鲁传说》》帕尔马
《少年维持的烦恼》》哥德著,杨武能译
《瓦尔登湖》索罗著,徐迟译
《唐横》拜伦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老虎!老虎!》吉卜林
*《老人与海》海明威
《赫索格》索尔•贝娄
《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
《忏悔录》卢梭
《昆虫记》法布尔
《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
《神曲》但丁
《死魂灵》果戈里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
《卡拉玛佐夫兄弟》陀思安耶夫斯基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
《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白轮船》文特玛托夫
*《震撼世界的十天》约翰•里德
《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
《街魂》马哈福兹
《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城堡》卡夫卡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我们的祖先》卡尔维诺
《小世界》戴维•洛奇
《等待戈多》贝克特
《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太平广记》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中国哲学史》任继愈
《赫沙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
《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主编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中国人的性格》亚瑟•史密斯
《中国社会史》谢和耐
*《停滞的帝国

——两个世界的撞击》佩雷菲特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呤唎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中国雕塑史》梁思成
《瀛台泣血记》德龄
《财主的女儿们》路翎
《四世同堂》老舍
《雷雨》曹禹
*《仟悔录》巴金
《围城》钱钟书
《子夜》茅盾
《春月》包相雅
《尘埃落定》阿来
《马桥词典》韩少功
《九月寓言》张伟
《乡愁的理念》董桥
《红楼启示录》王蒙
《艺海拾贝》秦牧
《留德十年》季羡林
《江村经济》费孝通
《代价论》郑也夫
*《风声雨声读书声》朱学勤
《扩张与危机》王德胜
《人与故事》高小康
《姓名论》纳日碧力戈




可可西里-----------责任
死亡诗社-----------成长
洛奇----------------奋斗
闻香识女人--------信心
毕业生-------------未来
迷失东京-----------迷茫
蒙娜丽莎的微笑---理想
暖春----------------温暖
阳光灿烂的日子---回忆
美丽心灵-----------人生

《听者有心》李皖
《如是我闻》辛丰年
*《现代化的陷阶》何清涟
*《心灵史》张承志
*《周涛散文》
《沈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城市季风》杨东平
*《负暄琐话》张中行
*《文化苦旅》余秋雨
《干校六记》杨维
《杨振宁文集——传记•演讲•随笔》
《顾准文集》
*《1957年的夏天: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朱正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戴煌


1.《剑桥中国近代史》,[美]费正清,类别:历史学
《剑桥中国通史》是西方学者和海外华人,港台地区历史学家一起编撰而成的,剑桥学派的费正清(J.K.Fairbank)是西方首席汉学问题专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它揭露很多与内陆不同的历史,并且材料真实可靠,这和大陆版最大区别。缺点是,由于文化差异,对于中国问题理解有些偏差。我想每一位看完这套书的大陆学生都会有所震撼,至少我看完后长叹一声,泪流满面。实际上,分六本,三卷,包括《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录了从1800到1982年的这些曲折的中国人民历程。国内翻译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至于文中是否被删改了,我暂时无法定论,对此我有所怀疑的。综合评价,晚清史最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次之,民国史最不精细。同时你可以阅读更多的海外华人和外国人研究近代史专家,包括:刘广京、崔瑞德、韦慕庭、易劳逸、麦克法夸尔等等。
2.《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类别:伦理学
中国传统道德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斯密的这本书是不限于文化视野的。该书是最经典的伦理学著作,介绍人应该具备两大最基本美德,

一个是同情;另一个是宽容。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才是利他。
3.《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类别:历史学
黄仁宇这本书在大陆非常畅销,原因写作方式很独特,有结构主义色彩。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目的:它指出了中国传统以伦理治国,以道德代替法治,这样的模式是非常非常的可怕。正如约翰·密尔所说的那样,中国的皇帝和沙皇都是一个象征而已。雄心勃勃的万历皇帝同样是毫无作为,最终只能看着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通过它,我们更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了解中国传统思维与体制的弊端。黄仁宇有很多著名也非常优秀,比如《二十一世纪与资本主义》、《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特别《大历史不会萎缩》非常好,喜欢宏观历史的人不要错过。
4.《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法]让·保罗·萨特,类别:哲学
该书很薄,是萨特在1946年的一次演讲,书中主要强调“自由”与“责任”,这两个词唤醒了战后的法国人,使得他们在战后物质与精神的废墟中走了出来。而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同样重要,我想很多很多学生们所追求的都是自由,然而他们不愿面对自由选择后的责任,这同样是一种道德的堕落,也是懦夫的行为。其中有一句话最为经典,“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而对于理解存在主义,那么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显然不可以跳过,但是我想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这本厚厚的哲学名著都望而却步,所以我便推荐这个萨特的精彩演讲稿了。
5.《政府论》,[英]约翰·洛克,类别:政治学
约翰·洛克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之一,唯有相媲美的是大卫·休谟、杰米里·边沁、约翰·密尔和伯特兰·罗素了。而他的这部政治学著作可谓划时代的,可以与哲学上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相媲美。该书分两卷,上卷不重要,下卷是精华,强调人权三个部分:自由、生命与财产权。中国的政治与法律也正是向着西方转变,尽管部分保留着自己的独特性。而有一个观点非常重要“人权高于主权”就是从该书中得出的,我想唯有读过它才能理解这句话包含多么重要的含义。对于中国人更为需要了解的是该书中所包含另外一个精神,那就是对于父权的批判,这点同样非常非常适合现在的中国社会。在读此书同时,可以阅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有伯克的《法国革命论》等等。然而需要提出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被国内高估的一本书,该书存在严重的弊端

和漏洞,并且我对于他的愤世嫉俗的民粹主义思想更是有所保留。希望阅读政治书籍时候加以区辨,所以需要阅读伯克的《法国革命论》和贡斯当的《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尤其后者甚佳。
6.《日瓦戈医生》,[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类别:文学
这是一部诺贝尔奖作品,作者帕斯捷尔纳克被以赛亚·伯林认为俄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书中介绍苏联革命历史下人物悲惨的命运,显然革命超出了它应该实现的范围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值得我们去反思,尤其真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推荐继续阅读奥威尔《动物庄园》,索尔仁尼琴《癌症楼》,不过这两者语言水平似乎比帕斯捷尔纳克差了一大截。
7.《晚清七十年》,[美]唐德刚,类别:历史学
唐德刚是胡适之先生的关门弟子,此人治学严谨,该书揭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使得我们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政治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引用资料真实可靠。遗憾地是,此书在国内唯有岳麓出版社,并且被删改了无数次,建议阅读电子版本的。同时,唐德刚也有很多书目值得我们阅读,例如《李宗仁回忆录》,《书缘与人缘》,《袁氏当国》,尤其是《袁氏当国》。
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类别:文学
这是著名的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描写“布拉格之春”之后苏军入侵捷克的一个主人公的命运。它介绍关于人与国家的命运,自由与责任,灵与肉的冲突。对于现代人很有意义,更深刻理解生命中的价值,责任,欲望等问题的理解。
9.《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类别:人类学
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与玛格丽特·米德同出人类学家博厄斯的门下。《菊与刀》是她在太平洋战争临近尾声时候奉美国当局的指令,对于日本人精神研究的报告。通过此书我们更了解日本精神与中国人的区别,读后会惊讶发现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向对方学习,盲目的夜郎自大显然再蹈鸦片战争覆辙。这样一个问题值得反思:为什么日本人在佩里舰队到达浦贺港就开始转变了思维,而中国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思维转变不过来?此书在学术地位上比不得弗雷泽《金枝》,更是与当代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影响力相去甚远。可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此书远远甚于前两者。日本四书包括《菊与刀》、《武士道》、《日本论》及《日本人》,四本介绍日本文化的优秀书籍。
10.《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类别:社会学
韦伯是西方著名的社会家,很难像他这样以一

个社会学家而闻名,对于众多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该书介绍中国儒教和传统文化的弊端,尤其缺乏理性与科学的思维,以伦理代表一切,与《万历十五年》,《论法的精神》中对中国法律理解如出一辙,希望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性的继承。对比西方的思维,可以阅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实际上梯利所编的《西方哲学史》更胜一筹。
11.《局外人》,[法]阿尔贝·加缪,类别:文学
加缪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作家之一,仅次于英国的吉卜林。加缪本人也是存在主义者,该书讲述一个因为凭借自己良心说实话却被判处死刑的事情,对于人的道德进行深入的思考。推荐继续阅读他的名著《西西弗的神话》,《鼠疫》。
12《论自由》,[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类别:政治学
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政治学书籍,而作者密尔自幼博览群书,堪称天才。它对于现实生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当我们的行为不侵害到他人的权利,不对他人自由构成威胁时候,我们都是自由的。所以他把自由分为两种,一种公众自由,一种个人自由。现实与人交往同样也是,希望你的行为不对公众造成影响,不对他人构成损害,同样公众不应该侵害个人的自由权利。不论你对于自己的孩子,朋友还是爱人都应该如此,如果她们的行为没有影响到他人,没有影响到你,你就不应该进行干涉。当然,对于学术上而言,可以继续阅读霍布豪斯《自由主义》,以赛亚·伯林《自由四论》等等。
13.《一个人的圣经》,[法]高行健,类别:文学
高行健是法籍华人,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该书具有自传性质,介绍“文#革”时期的人物命运,通过此书我们更深入了解那些动乱的年代。读后会发现高行健获奖是名至实归,并且永远是当局不可回避的一个尴尬。我想在逐渐解除书籍审查的同时,未来十年之内必会引发对高行健的争论。推荐阅读《灵山》,不过他的书在国内被禁,网上很多。
14.《爱的艺术》,[美]埃里克·弗洛姆,类别:心理学
此书介绍的并不是简单的恋爱,其实恋爱只是人的爱的一部分,它教会的是人对于亲人,朋友,甚至自己的爱。如果说欲望是一种本能的话,爱同样是一种本能。通过此书可以懂得如何爱惜亲人,爱惜别人,甚至如何爱惜自己。
15.《理性的生活》,[美]乔治·桑塔亚纳,类别:哲学
乔治·桑塔亚纳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该书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常识中的理性》、《社会中的理性》、《宗教中的理性》、《艺术中的理性》、《科学中的理性》。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完《社会中的理性》就可

以了,这也是前段时间推荐给一个朋友的书。
16.《浪漫主义的根源》,[英]以赛亚·伯林,类别:思想史
此书是由伯林的演讲整理而成的,介绍浪漫主义的思想史。该书平白易懂,语言精美流畅。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活目的在于享乐,缺乏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读完此书后会让人热血沸腾,奋发向上,尤其尤其是关于费希特的演讲,尽管带有民族主义色彩。书中引用一段斯塔尔夫人的话,“哪一个被激情生活所耗尽的男人,在听着曾在安静的年青时代使他的舞蹈和嬉戏充满生机的曲调时却无动于衷?哪一个美貌不再的女人听到情人昔日唱过的情歌却毫不动情?”此话很让人感动,像杜拉斯《情人》第一段所写的那样,不知道是否是她对本杰明·贡斯当说的。以赛亚·伯林著作都非常简单易懂,推荐阅读《自由及其背叛》,《俄国思想家》等。
17.《恶之花》,[法]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类别:文学
这是一部诗集,关于人性的堕落,宗教的死亡,道德的沦丧,欲望的膨胀,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病态美。如同19世纪的法国一样,可以说是现在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而本诗集也开创了文学上的象征主义,也是非理性主义文学的起点。推荐继续阅读,波德莱尔散文集《巴黎的忧郁》;兰波、维尔伦;马拉美等人诗集。
18.《知识分子的鸦片》,[法]雷蒙·阿隆,类别:社会学
雷蒙·阿隆与萨特的关系极其具有传奇色彩,是他把现象学介绍给萨特,最终形成右派与左派的敌视,晚年又趋向和解。阿隆社会名声一直不大,但是晚年极盛,萨特从1946年开始就盛极一时,可惜到晚年“五月风暴”后一落千丈。两人很有对比性,而此书也是介绍知识分子应该冷静与理性,并且警告萨特和梅洛-庞蒂对于苏联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该书对于中国人既有借鉴意义,理论上是一本社会学、政治学书籍,实际上阿隆的随笔而已。推荐继续阅读他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论自由》等等,还有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符号》等。
19.《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荷兰]方德万,类别:历史学
很难想象一个荷兰人能够隔着文化视觉对中国的北伐到抗日战争了解这么深,作者是中国史剑桥学派代表者之一,其师事孔腓力。此书竟然一被三联书店翻译过来就成为了畅销书,这对于外国人编写中国的学术书是罕见的。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在那场战争所付出的代表,看到黄埔系、桂系为着这么民族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读起不禁潸然泪下。可以与黄仁宇的《缅北之战》参考阅读,更了解缅甸战争,与《剑桥中华民国史》一

起读可以更深地了解国民党的艰难处境。
20.《林中路》,[德]马丁·海德格尔,类别:哲学
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作品,而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作为结尾呢?因为此书介绍一种诗与思的召唤把人拉回到本性上来,强调诗意地栖居。在现代这个繁华世界,有几个人知道他们自己想做什么?知道他们的人生目的是什么呢?没有知道!他们所知道的只是充斥着物质与欲望,忘却了人生的意义,忘却了人生存的目的了,失去了自我,沉溺在物质与欲望的苦海之中了。这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现在迷茫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剂清醒的凉药。本来《存在与时间》更值得我去选择的,不过考虑到这本海德格尔成名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太晦涩难懂了,所以便选择这本比较易懂的推荐出来。我选择以下两句话,送给大家,“人,诗意地栖居”;“林中多歧路,然殊途同归。”
这是选择20本比较好的书,主要针对社会现状的,更在于思想、伦理、道德方面,其实像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波伏娃《第二性》、加缪《西西弗的神话》、罗尔斯《正义论》、卡尔·波普《开放社会道路及敌人》、T.S.艾略特《荒原》都值得我们去阅读,并会发现收获很大。结合一些传统书籍,综合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念。但是更针对于现状大学生的迷茫,并且选择比较浅显易懂的一点,由于很多人对于中国历史、政治、道德的不合时宜地理解,所以选择了上面的二十本书。



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
6.钱钟书《围城》(婚姻的镜子)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8.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
9.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10.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儿·海蒂《性学报告》
13.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15.灵魂的哲学与博爱:司汤达《红与黑》
16.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7.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20.山在那里,你的心碎了:岩井俊二《情书》
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3.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4.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

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26.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27.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9.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31.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付出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4.唤醒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37.生得寂寞,死得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38.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41.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4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4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44.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46.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48.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
49.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51.成长是目的,爱情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52.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娴:老舍《离婚》
53.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54.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55.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
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亲辛劳:苏雪林《棘心》
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
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