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

高中生物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

高中生物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
高中生物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

第3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玉米叶肉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

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4.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5.洋葱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6.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个四分体含有

A.两条双链DNA分子

B.四条双链DNA分子

C.一条双链DNA分子

D.一条单链DNA分子

()7.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8.某DNA分子的S片段含900个碱基,问由该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

A.150

B.450

C.600

D.20

()9.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

A.(A+C)/(T+G)

B.C / G

C.(A+T)/(G+C)

D. A / T

()10.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的原因是

A.染色体中的DNA的含量稳定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可进行复制

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存在于染色体

D.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11.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A .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DNA 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 .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 .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D .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人体的23对染色体约含有3万~3.5万多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A. 基因是DNA 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

C. 一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D.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 )13.下面是人类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的一个系谱。关于这种遗传病的下列推断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2号个体的基因型一定是Bb

B 5号和6号个体生一个表现型正常且为男

孩的几率为1/8 C 从优生学的角度,需要对7、8号个体作

基因检测 D 10号个体既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

( )14.DNA 在复制解旋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 鸟瞟呤与胸腺嘧啶 B 鸟膘呤与尿嘧啶 C 鸟瞟呤与胞嘧啶 D 腺瞟呤与鸟瞟呤

( )15.以含(NH 4)235SO 4、KH 231PO 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 标记的T 2噬菌体(S 元素为32S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 、P 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 元素 P 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 ,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1S 少数32P ,多数32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 ,多数31P

( )16.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 .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 )17.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少无毒R 型 ②多无毒R 型 ③少有毒S 型 ④多有毒S 型 A .①④ B .②③ C .③ D .①③ ( )18.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

B .噬菌体的核糖体

C .噬菌体基质

D .细菌的核区 ( )1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直接和间接地证明了DNA

3 4 5 6 1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① 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②能进行自我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 ③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④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 )20.将TMV 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 型病毒的RNA 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A .TMV 型蛋白质和HRV 型RNA

B .HRV 型蛋白质和TMV 型RNA

C .TMV 型蛋白质和TMV 型RNA

D .HRV 型蛋白质和HRV 型RNA ( )21.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 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 的一条链(H 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 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 26% B .24% C .14% D. 11%

( )22.某双链DNA 分子中,G 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 占该DNA 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 在该DNA 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A . 5%

B .7%

C .24%

D .38% ( )23.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 分子的

A .稳定性

B .多样性

C .特异性

D .变异性

( )24.组成核酸的单位“ ”它的全称是

A .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B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胸腺嘧啶核糖核酸

( )25.已知在甲DNA 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 +G )/(T +C )=m ,乙DNA 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 +T )/(G +C )=n ,分别求甲、乙两DNA 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 .m 、1/n

B .1/m 、n

C .m 、1

D .1、n ( )26.染色体和DNA 的关系是

①DNA 位于染色体上 ②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③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1个DNA 分子 ④染色体和DNA 都是遗传物质 ⑤染色体就是DNA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下列空格内: 班级 学号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填空题

27.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一个DNA 分子(称第一代)和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3

H 的四种脱氧

T P

核苷酸,要在实验中合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1)除上述几种物质外,还必须有和,才能合成出第二代DNA分子。

(2)在第二代DNA分子中,有条含3H的链,含3H的链的碱基序列之间是关系。

(3)第二代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与第一代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关系是。

28.右下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纠正该图的错误:。

(2)4的名称叫。

(3)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

A、1和2

B、2和3

C、3和4

D、5和6

(4)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特定的DNA分子具有

(5)DNA复制的原料是。

(6)该示意图中含有种核苷酸。

(7)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

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29.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AN酶,RNA酶,蛋白酶。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注射的物质实验现象预测(有

无禽流感病毒)

相关判断(禽流感

病毒的遗传物质)

第一组

核酸提取物+

________________

1.如果有

1.则RNA是遗传物

2.如果无

2.则DNA是遗传物

第二组

核酸提取物+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

3.则DNA是遗传物

4.如果无

4.则RNA是遗传物

(2)该科学探究过程所依据的生物学理论基础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禽流感病毒的遗物物质为RNA,水解后生成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禽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参考答案

1~5:DDBDA 6~10:BCDCC 11~15:DACCD 16~20:CBABD 21~25:ABCBB 26:B

27(1)能量酶(2)2 互补(3)完全相同

28(1)脱氧核糖方向应相反(或脱氧核苷酸链应反向平行排列)(2)胸腺嘧啶

(3)C (4)特定的碱基(或碱基对或核苷酸或核苷酸对)排列顺序

(5)脱氧核苷酸 (6) 4 (7)C

29(1)DNA酶 RNA酶

(2)酶具有专一性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或核酸控制病毒的繁殖和类型)

(3)核糖、碱基、磷酸 RNA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在这个片段中,腺嘌呤 有 A、240个 B、48个 C、800个 D、160个 2、双链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含有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20%,则这个片段中含 胞嘧啶 A、350个 B、420个 C、520个 D、780个 3、下列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1)组成DNA的碱基主要有四种(2)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3)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4)DNA分子中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5)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6)DNA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 A、(1)(3)(4)(5)(6) B、(1)(3)(4)(5) C、(2)(3)(4)(5)(6) D、(3)(4)(5)(6) 4、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A、28%和22% B、22%和28% C、23%和27% D、26%和24% 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B、女性乳腺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C、病毒细胞内只含有一种核酸 D、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 6、有三个核酸分子共有5个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这三个核酸分子可能是 A、二个DNA、一个RNA B、一个DNA、两个RNA C、三个DNA D、三个RNA 7、在某个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则这个DNA片段中含 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个和400个 B、2个和510个 C、2个和400个 D、400个和510个 8、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中的 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A、12%和34% B、21%和24% C、34%和12% D、58%和30% 9、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DNA能自我复制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有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 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DNA分子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减少1000 D、增加1000 11、分析某大肠杆菌的细胞的分子组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知识点答案定稿版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知识 点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期中考试复习----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知识点 一、知识点归纳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T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实验过程: 第一组: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蛋白质外壳含35S的噬菌体上清液的放射性高, 沉淀物放射性低,噬菌体外壳未进入宿主 第二组: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 DNA含32P的噬菌体 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 清液放射性低噬菌体DNA进入了宿主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上清液析出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 ②保温时间过长、过短都会使第二组实验上清液的放射性变强的原因:_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噬菌体到上清液;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内___ ③结果和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只有32P进入细菌,而35S未进入,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胞,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噬菌体DNA 的作用下合成的,这说明DNA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生物的遗传物质:

①有细胞的生物(原核和真核)都有DNA和RNA核酸,但遗传物质仅是DNA; ②病毒含DNA或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③针对生物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极少数病毒(TMV、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由沃森、克里克提出)的主要特点: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c.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A=T;C≡G 5.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①A= T ; C= G ②(A+C)/(T+G)= 1或(A+G)/(T+C)= 1; ③如果(A 1+C 1 )/(T 1 +G 1 )=b,那么(A 2 +C 2 )/(T 2 +G 2 )= 1/b ; ④(A+T)/(C+G)= (A 1+T 1 )/(C 1 +G 1 )=(A 2 +T 2 )/(C 2 +G 2 ) ⑤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 2 个,占总链 2/2n;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则连续复制n次,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本质与表达专项训练:(4)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本质与表达专项训练(4)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核DNA的复制与转录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场所不同 B.原料相同 C.产物不同 D.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2.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 3.关于真核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结合开始催化转录 B.翻译过程中的模板和酶需在细胞核中合成 C.DNA的复制不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加快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 C.DNA复制、逆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5.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甲、乙两过程都是以DNA的两条链做模板 C.甲、乙、丙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甲、乙、丙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移动的 B.细胞核内转录来的RNA产物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C.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认读mRNA上的遗传密码使氨基酸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大多数氨基酸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 7.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密码子都有对应的氨基酸 B.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个相同的RNA C.RNA是由DNA转录而成的 D.转录和翻译能同时在细胞核内进行 8.如图是某转运 RNA 分子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运RNA上的密码子是AUG B. 有些酶的形成不需要转运RNA参与 C. 新冠病毒体内也可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转运RNA不参与细胞凋亡过程 9.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l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l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F-lα被蛋白酶降解后可以生成多种氨基酸分子

基因工程练习题

1.cDNA克隆与基因组克隆有何不同? 2.怎样将一个平末端DNA片段插入到EcoRI限制位点中去? 3.在Cohen构建有生物功能重组体的第一步实验中,用EcoRI切割了R6-5质粒,然后转化E.coli C600,在卡那霉素抗性子板上筛选到了pSCl01,它是由R6-5的三个EcoRI片段组成,请推测这个质粒具有什么遗传特性? 4.某学生在用EcoRI切割外源DNA片段时,出现了星号活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5.在序列5’—CGAACATATGGAGT-3’中含有一个6bp的Ⅱ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该位点的序列可能是什么? 6.用连接酶将Sau 3AI('GATC)切割的DNA 与经BamHI(G 'GATCC)切割的DNA连接起来后,能够被BamHI切割的机率有多大(用百分比表示)? 7.用Klenow酶填补的办法可使5’黏性末端转变成平末端。这种方法常使DNA 上的某些限制酶的识别位点消失。请 问,对于下列限制酶,用这种方法处

理会不会使它们的识别序列都消失? Sau 3AI('GATC);Taq I(T 'CGA), BssHⅡ(G 'CGCGC)。 8.以大肠杆菌质粒DNA为载体克隆一个编码动物激素的基因,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简要说明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9.假定你分离到一个E.coli的Thr-突变体,并推测有可能是ThrA基因突变。 请设计一个方案用PCR从染色体DNA 扩增突变的ThrA基因,测定突变的序 列。(注:E.coli野生型的ThrA基因 的序列是已知的) 10.酵母人工染色体要在酵母细胞中稳定存在,必须有哪些基本的结构? 11.用EcoRI和HindⅢ分别切割同一来源的染色体DNA,并进行克隆,在前者的克隆中筛选到A基因,但在后者的克隆中未筛选到A基因,请说明原因。 12.一个携带有氨苄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被仅在卡那霉素基因中有识别位点的EcoRI消化。消化物与酵母DNA连接后转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总分90分命题人:剑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框。) 1.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 A.核酸B.细胞膜C.染色体D.DNA 2.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应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是(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3.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能在小鼠体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 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 5.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 A.l∶2∶3∶4 B.3∶4∶l∶2 C.4∶3∶2∶1 .1∶3∶2∶4 6.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 A.2和1 B.0.5和0.5 C.0.5和1 D.1和1 7.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C.T 2 8.如图,用a表示DNA,用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图中四者关系正确的是() 9.假设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含有15N的DNA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A.0 B.25% C.50% D.100% 10.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1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6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判断正误 (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提示: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提示: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提示: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 (4)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5)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判断正误 (1)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2)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3)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4)每个双链DNA分子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6)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热稳定性较差。(×) 判断正误 (1)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2)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能量。(√)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两条DNA母链之间。(√) (4)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5)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 (7)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 (8)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共含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9)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10)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判断正误: ①密码子种类为64种,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 ②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有64种。(×) ③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④一条mRNA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⑤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判断正误

基因工程考试试题.doc

基因工程 一名词解释 DNA,1、限制与修饰系统:限制酶的生物学功能一般被认为是用来保护宿主细胞不受外源DNA的感染,可讲解外 来 从而阻止其复制和整合到细胞中。一般来说,与限制酶相伴而生的修饰酶是甲基转移酶,或者说是甲基化酶,能保护 自身的 DNA不被讲解。限制酶和甲基转移酶组成限制与修饰系统。 2、各种限制与修饰系统的比较 Ⅱ型Ⅰ型Ⅲ型 识别位点4~6bp,大多为回文序列二分非对称5~7bp 非对称 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中或靠近识别位点无特异性,至少在识别位点外100bp 识别位点下游 24~26bp 简答 1. 何谓 Star activity?简述Star activity的影响因素及克服方法? 答: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限制酶能切割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序列,这个改变的特征称为星星活性。 pH 引起星星活性的的因素:①高甘油浓度(>5%);②酶过量( >100U/μl );③低离子强度( <25mmol/L);④高(> ;⑤有机溶剂如DMSO (二甲基亚砜)、乙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等;⑥用其它二价阳离子 星星活性的抑制措施:①减少酶的用量,避免过量酶切,减少甘油浓度;②保证反应体系中无有机溶剂或乙醇;③提高离子强度到100 ~ 150mM(在不抑制酶活性的前提下);④降低反应pH至;⑤使用Mg2+作为二价阳离子。 2. 试回答影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效率的因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答:外因:反应条件、底物纯度(是否有杂质、是否有盐离子和苯酚的污染)、何时加酶、操作是否恰当,反应体系的选择、反应时间的长短 内因:星星活性、底物甲基化、底物的构象 3、 DNA末端长度对酶切割的影响 答:限制酶切割 DNA 时,对识别序列两端的非识别序列有长度要求,也就是说在识别序列两端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 核苷酸,否则限制酶将难以发挥切割活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如果要在末端引入一个酶切位点,为保证能够顺利切 割扩增的 PCR产物,应在设计的引物末端加上能够满足要求的碱基数目。一般需加 3 ~4 个碱基对。 4、何为载体?一个理想的载体应具备那些特点? 答:将外源 DNA 或目的基因携带入宿主细胞的工具称为载体。载体应具备:①在宿主细胞内必须能够自主复制(具 备复制原点);②必须具备合适的酶切位点,供外源DNA 片段插入,同时不影响其复制;③有一定的选择标记,用于 筛选;④其它:有一定的拷贝数,便于制备。 5 抗性基因( Resistant gene)是目前使用的最广泛的选择标记,常用的抗生素抗性有哪几种?并举两例说明其原理? 答: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氯霉素抗性基因( Cmr)、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 kanr , neor )以及琥珀突变抑制基因supF 。 ⑴青霉素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与有关的酶结合,抑制转肽反应并抑制其活性。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 编码一个酶,可分泌进入细胞的周质区,并催化β - 内酰胺环水解,从而解除氨苄青霉素的毒性。 ⑵四环素与核糖体 30S 亚基的一种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核糖体的转位。 Tetr 编码一个由 399 个氨基酸组成的膜 结合蛋白,可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 6. 何为α - 互补?如何利用α - 互补来筛选插入了外源DNA 的重组质粒? 答:α - 互补指 lacZ 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与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的β - 半乳糖苷酶阴性的突变体之间实现互补。α - 互补是基于在两个不同的缺陷β-半乳糖苷酶之间可实现功能互补而建立的。实现α- 互补主要有两部分组成:LacZ △ M15 ,放在 F 质粒或染色体上,随宿主传代;LacZ' ,放在载体上,作为筛选标记,当在 LacZ' 中插入一个片断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产生无α- 互补能力的β-半乳糖苷酶片断。在诱导物IPTG 和底物 X-gal (同时可作为生色剂)的作用下,含重组质粒的菌落不能产生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不能分解 X-gal ,呈现白色,而含非重组质粒的菌落则呈现兰色。以此达到筛选的目的。 7、试简述λ噬菌体的裂解生长状态Lytic growth 和溶原状态 Lysogenic state 两种循环的分化及其调节过程? 答:裂解生长状态是λ噬菌体在宿主中大量复制并组装成子代λ噬菌体颗粒,导致宿主细胞裂 解。溶原状态为λ噬菌体基因组 DNA 通过位点专一性重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DNA 中随宿主的繁殖传到子代细胞。调节过程:由感染复数

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 6

高二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 A.蛋白质B.DNA C.多糖D.其他物质 2.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 ) A.砖红色B.橘黄色C.紫色没D.蓝色 3.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D.可在DNA找到15N 、32P、35S 4.人和猴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 5.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6.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花叶病毒B.噬菌体C.大肠杆菌D.酵母菌和人 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 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 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8.将用32P标记的一个双链DNA分子放入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三代,其后代中含有31P和32P的DNA分子之比为( ) A.7:1 B.8:1 C.4:1 D.8:0 9.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A.na/6 B.na/3一18(n/3一1) C.na一18(n一1) D.na/6一18(n/6一1) 10.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子代独具的特征 11.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 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D.24%和30% 12.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A.b≤O.5 B.b≥O.5 C.胞嘧啶为a(1/2b—1)个D.胞嘧啶为b(1/2a一1)个 13.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份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其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 A.600 B.1200 C.1000 D.2000

(完整word版)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知识点答案

期中考试复习----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知识点 一、知识点归纳 2.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32 P 标记噬菌体的DNA 。 实验过程: 第一组:含35 S 的培养基 含35 S 的细菌 蛋白质外壳含35 S 的噬菌体 上清液的放射性 高 , 沉淀物放射性 低 , 噬菌体外壳 未进入宿主 第二组:含32 P 的培养基 含32 P 的细菌 DNA 含32 P 的噬菌体 沉淀物的放射性高 ,上 清液放射性 低 噬菌体DNA 进入了宿主 ① 搅拌的目的是:使 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 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上清液析出噬菌体,沉淀 物中留下大肠杆菌 ②保温时间过长、过短都会使第二组实验上清液的放射性变强的原因:_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噬菌体到上清液;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内___ ③结果和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只有32P 进入细菌,而35 S 未进入,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 DNA 进入细胞, 蛋白质外壳 仍留在外面,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 遗传的,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新的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不是从亲代连续下来的,而是在 噬菌体DNA 的作用下合成的,这说明DNA 能够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 连续性 。 3.生物的遗传物质: ①有细胞的生物(原核和真核)都有 DNA 和RNA 核酸,但遗传物质仅是 DNA ; ②病毒含 DNA 或RNA ,其遗传物质是 DNA 或RNA ; ③针对生物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极少数病毒(TMV 、HIV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 ,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DNA 分子 双螺旋 结构(由 沃森、克里克 提出)的主要特点: a.DNA 分子由两条 反向 平行的 脱氧(核糖)核苷酸 长链盘旋成 双螺旋 结构。 b.DNA 分子外侧是 脱氧核糖和磷酸 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c.DNA 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配对,并以 氢 键互相连接。A=T ;C ≡G 5.DNA 复制有关的计算: ①A= T ; C= G ②(A+C)/(T+G)= 1 或(A+G)/(T+C)= 1 ; ③如果(A 1+C 1)/(T 1+G 1)=b,那么(A 2+C 2)/(T 2+G 2)= 1/b ; ④(A+T )/(C+G )= (A 1+T 1)/(C 1+G 1)=(A 2+T 2)/(C 2+G 2) ⑤一个DNA 连续复制n 次后,DNA 分子总数为: 2n ;第n 代的DNA 分子中,含原DNA 母链的有 2 个, 占总链 2/2n ;若某DNA 分子中含碱基T 为a ,则连续复制n 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 为 a(2n -1) ;第n 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 ·2n-1 。 6.判断核酸种类: ①如有U 无T ,则此核酸为 RNA ; ②如有T ,且A=T 、C=G 则为 双链 DNA ;③如有T ,且A ≠T 、C ≠G 则为 单链 DNA ; 7.①基因的实质是 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无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 培养得到 侵染细菌 培养得到 侵染细菌 培养得到 培养得到 结论 结论 搅拌、离心 搅拌、离心

基因工程练习题(附答案)

基因工程练习题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受体细胞的原因不包括( ) A、繁殖速度快 B、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 D、DNA为单链,变异少 3、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可以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 5、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时的受体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细胞 C、卵细胞 D、体细胞 6、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 ) A、质体 B、染色体 C、质粒 D、线粒体 7、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8、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 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 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 9、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 噬菌体 D、质粒DNA 4 10、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具有标记基因D.它是环状DNA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概念+辨析

三、基本概念辨析 1.因为除了SARS、HIV、TMV等RNA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2.说明加热杀死的S菌可以将R菌转化为S菌(推论是加热杀死的S菌中有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3. 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 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

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在肺炎双球菌中,自然转化的第一步是R型受体细胞处于感受态,即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DNA的一种生理状态,然后是DNA在细胞表面的结合和进入。进入细胞的DNA分子一般以单链形式整合进宿主的拟核DNA,并获得遗传特性的表达。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要求控制在子代噬菌体释放之前。 会导致释放的子代噬菌体进入到上清液中,而干扰实验判断。 少数噬菌体外壳没有与菌体分离而出现在沉淀物中。 少数噬菌体没有注入核酸到菌体中就被搅拌分离而出现在上清液中 4.24(22+X+Y),不同,因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并非是连续排列的(即基因和基因之间有非基因部分) 5.多 6.略 7. 通过这一事实可以说明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等等。 可以从增强密码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也可以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 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有些碱基序列并不编码氨基酸,如终止密码等,所以只能根据碱基序列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遗传信息的传递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 8. 排除细胞中的DNA、mRNA对体外合成蛋白质的影响。 提供能量、酶、核糖体、tRNA等。 1D 2D 3C 4B 5B 6.(1)有没有双链无法与mRNA配对 7 (2)内含子 (3)3 A-U T-A C-G 7.(1)mRNA、tRNA、rRNA (2)DNA mRNA (3)碱基(对)序列(脱氧核苷酸序列)转录翻译 (4)2、3、4

基因工程测试题

基因工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肺炎双球菌 D.乳酸菌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 D.常用的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3.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需要专用的工具酶和载体 B.重组DNA分子中替换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抗虫棉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4.如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

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5.上海医学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转基因动物”是指体细胞中出现了新基因的动物 B.“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只有从转基因牛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牛乳腺细胞中含有 D.转基因牛的肌肉细胞中也有人白蛋白基因,但不发生转录、翻译,不能合成人白蛋白 6.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比较,不合理的是( )

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测试题

生物综合复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 的26%,那么互补链中的 A 和C 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除病毒外,其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 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A .基因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中含有遗传密码A .双螺旋结构 B .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 .碱基配对原则 D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AUG ,那么控制这个氨基酸的 DNA 模板链上相应的三个碱基 5.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分别存在于( 的顺序应为 A. DNA 分子和信使RNA 分子上 B. 信使 RNA 分子和 DNA 分子上 A . UAC B . AUG C . ATG D . TAC C. 信使RNA 分子和转运 RNA 分 D . DNA 分子和转运RNA 分子上 13 . 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 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的模板信使 RNA 和用来转录信使 RNA 的DNA 分子分别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A . 3000 个和 3000 个 B . 1000 个和 2000 个 C . 3000 个和 6000 个 D . 2000 个和 4000 DNA 分子,A 和T 占全部碱基的38%,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 A 占该链的24% , C 占该链 A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 .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选择题 A . 12% 和 26% B . 14% 和 36% C . 26% 和 24% D . 24% 和 30% 脱氧核糖核酸(DNA ) B 核糖核酸(RNA ) A . DNA B .染色体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噬菌体、酵母菌和烟草花叶病毒中,碱基种类依次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③DNA 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 ④以 B . 4、4、4 C . 4、 8、 4 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右图为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的一段示意图,此段中共有几种核苷酸 A . 4 种 B . 5 种 ----- ---- -T-C-A ---------- C . 6 种 D . 8 种 ---------- G _A-Q-U -------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 .③①④②⑤ D .①③④②⑤ 11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4. DNA 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 ,人的DNA “指纹”是 指 DNA 的 9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10 .下列关于 DNA 复制过程中,正确顺序是( 12 .若某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 6. 一段信使RNA 中,A+U 占25% , 对应的双链 DNA 中A+T 占碱基总数的( A . 12.5% B . 25% C . 40% D . 50% 7.某 DNA 分子片段含900个碱基, 问由该片断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 )种氨基酸 A . 150 B . 450 C . 600 D . 20 14 . 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8 . 一条双链

2020年高考生物热点专练四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含答案解析)

热点04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是遗传的分子基础,作为科研热点,在历年高考中也经常有与近期生物学前沿内容相联系的背景考题,但在高中阶段,教材只涉及一些已被广泛认可的基本观点,因此考题也不可能脱离教材所介绍的内容,“超纲”出题(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所以学生们应在考题中认真回忆与教材介绍的结合点,在脑海中尽量还原原文。 【满分技巧】 1.注意审题,提取与教材所介绍的基本知识有关系的内容,忽略复杂的背景介绍。 2.回忆教材原文,掌握好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和研究基因的本质的实验操作。【限时检测】 1.(2019全国卷Ⅰ·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2020武汉4月调研·6)HIV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病毒cDNA。AZT(叠氮胸苷)是碱基T的类似物,能取代T参与碱基配对,并且AZT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ZT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B.AZT可与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 C.AZT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 D.AZT参与细胞中DNA的转录过程 3.(2019江苏卷·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

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4.(2020江苏省百校第三次大联考·9)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艾弗里转化得到的S型菌细胞中的基因大多数与R型菌细胞中的基因相同 B. 格里菲斯用含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只出现一种菌落 C.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获得了放射性子代噬菌体 D. 上述三位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结果能够证明DNA是全部生物的遗传物质 5.(2018全国Ⅰ卷·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6.(2019浙江4月选考·25)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7. (2020江苏省百校第三次大联考·12)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DNA复制方式探究” 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a、b、c分别是大肠杆菌亲代和增殖1、2代分离、离心得到的相应条带位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基因工程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基因:是指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2管家基因与奢侈基因: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同一个体细胞间其所利用的基因并不相同,有的基因活动是维持细胞基本代谢所必须的,而有的基因则在一些分化细胞中活动,这正是细胞分化、生物发育的基础。前者称为管家基因,而后者被称为奢侈基因 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结构基因是可以转录成为各种RNA(rRNA,tRNA,snRNA)直接行使功能,或者转录成信使RNA(mRNA)然后翻译成多肽链,最终形成各种功能蛋白质和酶。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种能够调节或限制其他基因活性的基因都可以叫做调节基因。 移动基因:转座子属于可移动的遗传因子 重叠基因:它的同一部分DNA可以编码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也就是说同一部份DNA存在2个重叠基因 3基因组:是指一个生物体、细胞器或病毒的全部基因 4断裂基因:被间隔序列间隔成若干个部分,而形成不连续形式的基因,是真核基因的普遍形式 5假基因:是一类在基因组中稳定存在,序列组成也酷似正常基因,但不能表现出任何功能的DNA序列。 6启动子:DNA链上能指示RNA转录起始的DNA序列称为启动子,(1)-35序列提供RNA聚合酶全酶识别位点,(2)-10序列是酶与DNA紧密结合的位点,(3)RNA 合成的起始点 7复制子: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这是一段具有特殊结构的DNA序列,载体有复制起点才能使与它结合的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独立复制繁殖。 8增强子:就是远离转录起始点(1 ~ 30 kb)、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通常与方向、距离无关。9单克隆抗体:由单一细胞克隆生成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所有这些抗体分子都是相同的并以同样的亲合力结合在抗源的相同部位上 10黏性末端:由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在双链DNA的切口处产生交替互补的单链末端 11操纵子:是指染色体控制蛋白质(酶)合成的功能单位,操纵子包括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 12终止子:模板DNA上存在终止转录的特殊信号称为终止子。 13克隆:是指从一个共同祖先无性繁殖下来的一群遗传上同一的DNA分子细胞或由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生物群体

人教版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

基因的本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赫尔希和蔡斯用噬尚体侵染太肠杆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由质 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 C.甲组产生的子代吨阐体均含有放射性 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测定小白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 C.从死亡小白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细菌 D.将S型细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到各培养基中,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3.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5.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 A.杂交实验法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地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 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7.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沉淀物中放射性低 B.在豚鼠胰腺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亮氨酸,高尔基体中将最先被检测到放射性C.用15N标记了DNA双链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精子都可检测到放射性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有可能检测到18O 8.下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生物大分子合成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