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 2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历史梭伦改革知识点整理梭伦改革知识点:背景(1)内忧: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2)外患:雅典民族危机加剧。
梭伦改革知识点: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3)完善国家机构,建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梭伦改革知识点:特点(1)指导思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和解。
(2)内容: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对上层建筑进行了一些改革。
(3)性质:奴隶主阶级为巩固自身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4)评价: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不够彻底。
梭伦改革知识点:结局1、根本原因:梭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2、主观原因:梭伦坚持民主信念,不愿建立个人独裁的僭主统治。
3、结果:梭伦出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建立僭主政治,以独裁形式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雅典国家体制的演变:贵族共和制取代君主制1、王政时代--提修斯立国:公元前8世纪初,提修斯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
这一时期的雅典国家实行王政,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2、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执政官掌握各种具体权力。
梭伦改革知识点:影响(一)积极:1、奠定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2、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1)消灭债务奴隶制,稳定小农经济,确保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物质基础(2)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崛起,巩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多元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3、打击氏族贵族势力,完善国家制度,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局限性:1、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平民进一步参政,不能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要。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学校:班级:姓名:1.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
2.改革的共同特点: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3.改革中历史人物的作用:“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4.改革的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5.改革的两大类型:一是调整统治政策,实现富国强兵即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二是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即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6.改革的成败: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如何,而看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历史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本因素、前提);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即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2.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孝文帝改革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的宗教改革(2)确立资本主义: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目的)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3.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1.成功: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 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戊戌变法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2)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3)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1)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者本身的局限(2)反对势力的强大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知识框架背景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表现:(1)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平民无实际权力。
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问题发现】※课堂笔记※知识点一:梭伦改革的必要性【方法指导】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要从国内、国际两个面,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四个点着手。
【知识归纳】梭伦改革的必要性L政治:阶级矛盾尖锐,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崛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 .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工商业的繁荣为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
3 .思想:雅典传统的民主公平公正思想的影响和深入。
4 .社会: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造成雅典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5 .国际:雅典周围城邦的崛起,沉重打击了雅典赖以为生的海上贸易,民族危机加剧。
【典例剖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7世纪,希腊工商业持续发展,希腊商队的足迹东至黑海沿岸,西到伊比利亚半岛。
材料二阅读梭伦的诗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人获得解放!(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①工商业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②工商业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形成。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做奴隶。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知识点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方法指导】分析改革措施要注意将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并结合改革背景理解措施主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L政治方面(两点):(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2)改革国家政治机构2.经济方面(两点):(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章雅典梭伦改革 2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解负令”只适用于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雅典公民,而对于非雅典公民的奴隶是不适用的,故③错误;④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但不是“解负令”的内容。
【答案】 A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D.创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扩大公民权【解析】由材料中“有产阶级……获得势力”“氏族制度……新的失败”可以判断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3.梭伦为打破贵族的专权,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他执政时期,雅典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越来越少B.四百人会议被公民驱散C.某人因买卖婚姻受到法律审判D.某位奴隶有幸成为陪审员【解析】梭伦在改革中制订了一些新法律,明确禁止买卖婚姻,故C项有可能出现。
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C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排除,本题选A 项。
高2历史知识点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是古希腊雅典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社会和经济改革,发
生在公元前594年。
梭伦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其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政治改革:
- 废除了德拉科法典,制定了新的法律,使法律更加公正。
- 创立了“四百人会议”,这是一个由雅典公民组成的立法机构,
取代了原有的贵族会议。
- 引入了“陪审团制度”,使公民能够参与司法审判。
2. 经济改革:
- 取消了债务奴隶制,释放了因债务而成为奴隶的公民。
- 规定了土地的最高拥有量,以防止土地过度集中。
- 鼓励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限制了高利贷。
3. 社会改革:
- 改革了货币制度,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贸易。
- 取消了贵族的特权,使更多的公民能够参与政治。
- 改善了妇女和儿童的地位,尽管他们仍然无法完全享有公民权利。
4. 军事改革:
- 建立了公民兵制度,所有公民都有义务参加军事训练和服役。
5. 文化教育:
- 鼓励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素养。
梭伦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他并没有完全解决
雅典的阶级冲突。
他的改革为后来的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的伯利克里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和发展。
梭伦改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
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
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
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
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
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
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
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如古代埃及、中国,以及印度,从而将每一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之下,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
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第一章雅典梭伦改革〖课标要求及解析〗(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解析: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对梭伦改革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知识梳理:第一节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一、爱琴文明孕育的雅典城邦1、雅典的地理位置古代希腊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扼________________三洲的交通要冲。
2、希腊文明始于约公元前20—前12世纪的爱琴文明时代,包括_________文明和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元前12世纪希腊进入了黑暗的_________________。
公元前8世纪前后,希腊出现了许多小国,历史上称作_________。
二、雅典的贵族专政和社会矛盾1、贵族专制:(1)政治:____________大权独揽。
(2)经济:贵族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式剥削和奴役平民。
负债和破产的平民往往沦为债务奴隶。
公元前6世纪初,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十分尖锐(改革的直接原因)。
2、工商业获得发展,出现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3、社会矛盾:(1)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的阶级基础)(2)失去土地和沦为债务的中下层平民则强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
一、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1、梭伦改革的主观条件:(1)出身贵族;(2)公正的“仲裁者”;(3)希腊的“七贤”之一;(4)民族英雄;2、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1)从保护平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出发,废除了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掌握梭伦改革中除旧布新的措施。
分析雅典工商业发展与梭伦民主政治改革的关系。
探究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
一、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1.梭伦执政(1)原因:梭伦是一个被贵族认可的政治家,被平民看做公正的“仲裁者”,被时人誉为希腊的“七贤”之一。
同时,他又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他率领将士,从麦加拉手中夺回了雅典的宝岛——萨拉米岛,成为战功赫赫的民族英雄。
因此,在贵族和平民中,他都享有崇高威望。
(2)执政:公元前594年,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兼平民与氏族贵族双方斗争的仲裁者,被赋予改革的全权。
[深度点拨]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而梭伦的社会威望、政治立场成为他当选首席执政官、缓和社会矛盾的最大优势。
2.改革的内容(1)发布了解除广大平民痛苦的“解负令”。
宣布废除平民所欠的全部债务,永远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2)废除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打破了贵族对公职的独占权,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恢复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设立新的政权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改变了贵族会议大权独揽的局面,公民大会成了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取代了贵族会议的大部分权力。
(4)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令,使整个雅典法典具有比较人道的色彩。
(5)实施保护妇女儿童和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大大促进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深度点拨](1)“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使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和平民、贵族一样成为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雅典公民,从而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但雅典并未废除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2019年高中历史第一章雅典梭伦改革 2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学业分层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1.下列属于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的是(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解负令”只适用于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雅典公民,而对于非雅典公民的奴隶是不适用的,故③错误;④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但不是“解负令”的内容。
【答案】 A
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创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扩大公民权
【解析】由材料中“有产阶级……获得势力”“氏族制度……新的失败”可以判断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梭伦为打破贵族的专权,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他执政时期,雅典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越来越少
B.四百人会议被公民驱散
C.某人因买卖婚姻受到法律审判
D.某位奴隶有幸成为陪审员
【解析】梭伦在改革中制订了一些新法律,明确禁止买卖婚姻,故C项有可能出现。
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C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
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排除,本题选A 项。
【答案】 A
5.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是( )
A.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平民权益
B.大刀阔斧地向氏族贵族开刀
C.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公民平等
D.完完全全地解放了所有奴隶
【解析】梭伦改革的最主要特点即是“折中”色彩浓厚,虽然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但平民和奴隶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故A、C、D三项错误,本题选B项。
【答案】 B
6.“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梭伦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平民债务,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梭伦改革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材料的第一句话体现了梭伦改革“中庸”的特点,第二句话说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因此选择D项。
【答案】 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
……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
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仍归贵族所有。
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
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1)根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二、三,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及原则。
第(1)问,说明当时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主要是围绕土地问题。
第(2)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
第(3)问,说明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中庸与调和,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答案】(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2)措施: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政治上实行按财产的数量来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
(3)原则:折中或中庸、调和。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材料二依据梭伦改革规定,雅典确立的财产等级和分享的政治权利。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3)材料二的规定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需根据材料回答,切勿回答梭伦改革的所有内容;第二小问,从材料分析可得出“解负令”维护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第(2)问的第一小问需根据材料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代表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以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第二小问,根据贵族对雅典发展的阻碍回答。
【答案】(1)措施:“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
权利:人身自由。
(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作用:打破了贵族对公职的独占权,平民的上层富裕工商业者获得了与贵族平等和担任高级公职的权利,平民的中下层也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实质:以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
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隶主统治。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
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
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梭伦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2)通过梭伦改革,其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是否达成,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防止极贫,则颁布“解负令”;扶持中等阶层,则是采取了一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给出自己的判断;第二小问,梭伦改革划分四个等级,打破贵族权力垄断,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取得参政机会,缓和了社会矛盾,达成了相对平衡。
(或第一小问,回答否,第二小问,财产等级取代血缘等级,平民拥有的政治权力还很有限,矛盾未彻底解决。
)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2)是。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既赋予了平民以参政机会,又保留了贵族的既得权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成了社会平衡。
否。
以财产等级取代血缘等级,仍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未能实现其正的平衡。
(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其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