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硫酸硝酸全套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50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性质。
2.了解硫酸、硝酸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引入]硫酸被称为现代工业之母,它在化学、冶金、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盐酸、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对于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只作简单的介绍。
现在通过填写表格我们来回想一下[交流讨论]酸的通性1、物理性质:纯净的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98%的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的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能与水任意比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问题]如何稀释浓硫酸?在稀释时要注意什么?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的注入预先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分组实验1]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浓硫酸、烧杯)五分钟后观察现象学生描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1)吸水性原理:可以吸游离的水(空气中的水、物质中的水分、结晶水合物中的水)[应用]实验室利用浓硫酸的这一性质干燥气体。
(但显碱性的和还原性的除外)[问题]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之后,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浓盐酸呢?是不是一样的结果呢?(分组实验2)“黑面包”实验(蔗糖、浓硫酸、蒸馏水、烧杯、玻璃棒)[现象]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空的海绵状的炭,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大量的白雾。
[分析]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吸收蔗糖中加入的蒸馏水,并放出热使温度升高。
在此浓硫酸与蔗糖有表现出很强的脱水性,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2:1的形式脱去变黑。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性质;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了解铵盐的性质。
2.了解硫酸、硝酸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从酸的氧化性分类的角度回顾盐酸、硫酸、硝酸的特性。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将H2SO4、HNO3、HCl分类。
[分析]共同点:有氢元素,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H+HCl==H++Cl-H2SO4==2H++SO42-[讨论]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从分子组成上认识浓硫酸与稀硫酸。
[结论]浓硫酸中的大量的硫酸分子决定了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稀硫酸中的SO2-4不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表现在H+上。
Zn+H2SO4==ZnSO4+H2↑浓度存在微粒稀硫酸较小H+、SO42-、H2O、浓度浓硫酸c=18.4mol/L主要以H2SO4分子存在,少量水分子[板书]一、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实验:火柴;无水硫酸铜)2.脱水性(实验:蔗糖)C12H22O11 (浓硫酸)== 12C+11H2O3.氧化性(1)受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除Pt、Au)。
[思考1]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猜测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物可能有哪些?[思考2]根据反应的条件和预测的产物,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思考1、2的答案)2H2SO4(浓)氧化剂+Cu还原剂==CuSO4+2H2O+2SO2↑[思考3]反应中浓H2SO4表现出什么性质?蔗糖被浓H2SO4脱水炭化后为什么体积会增大?(2)受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CO2↑+2H2O+2SO2↑(3)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钝化,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ulfuric acid, nitric acid and ammonia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2篇前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2、篇章2: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篇章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酸、硝酸和氨》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工具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酞试液、棉花、试管夹、NH3、HCl、NH4Cl、Ca(OH)2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20xx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二、氨1、NH3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高中化学氨硝酸硫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氨硝酸和硫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熟悉氨硝酸和硫酸的化学反应;
3. 掌握氨硝酸和硫酸的实验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氨硝酸和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 氨硝酸和硫酸实验检测方法的掌握。
教学内容:
1. 氨硝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硫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3. 氨硝酸和硫酸的化学反应;
4. 氨硝酸和硫酸的实验检测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介绍氨硝酸和硫酸的用途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分别讲解氨硝酸和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3. 实验示范:进行氨硝酸和硫酸的实验检测方法演示;
4. 练习和讨论: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并进行讨论;
5. 总结反思:总结氨硝酸和硫酸的特点和重要性,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来评价;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教学资源:
1. 化学教科书;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计算机和投影仪。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氨硝酸和硫酸的基本性质和用途,掌握其化学反应和实验检测方法,从而提升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氨硝酸和硫酸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化学《硫酸、硝酸和氨》的教案•相关推荐高中化学《硫酸、硝酸和氨》的教案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十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化学性质2、学会铵离子的检验方法3、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新闻报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故,整个厂区是白茫茫一片,寒气逼人,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1、为什么厂区内会寒气逼人?2、从本则报道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性质?3、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喷泉实验现象及原因:讨论:水不能充满整个烧瓶,原因可能有哪些?实验注意事项:思考:CO2 溶于水是1:2能否用水作为吸收剂完成喷泉实验?如果用NaOH溶液能否完成?下列气体和溶液组合能进行喷泉实验吗?若能,水面能上升到满吗?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规律?气体:HCl CO2 CO2 NO2 Cl2 NH3液体:H2O H2O KOH KOH NaOH HCl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氨水成份:分子:离子:液氨与氨水的比较液氨氨水物质成分粒子种类主要性质存在条件化学性质:(1) 与水反应:NH3+H2O—【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思考】浓氨水与浓硝相遇及浓氨水与浓硫酸相遇是否有相同的现象?及用氨水吸收CO2的方程式(2)跟酸的反应:NH3+HCl— NH3+HNO3— NH3+H2SO4—(3) 盐+NH3H2O——碱+盐(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例:NH3H2O+MgCl2==== NH3H2O+Al2(SO4)====(2)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 ==== NH3↑ + HCl↑(NH3 +HC l= NH4Cl)NH4HCO3 ==== NH3↑+H2O +CO2↑NH4Cl的分解类似碘的升华,但两者变化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变化,后者是变化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教案章节:第一章氨的性质与制备教学目标:1.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氨气的制备方法;3. 能够运用氨气的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氨气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氨气的合成原理。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氨气制备装置,氨气测试剂,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课件介绍氨气的历史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什么是氨气?氨气有什么特殊的气味?二、氨气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讲解氨气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物理性质;2. 演示氨气的溶解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现象。
三、氨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讲解氨气与水反应氨水的化学性质;2. 演示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现象。
四、氨气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讲解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包括固体加热法和液体反应法;2. 演示氨气的制备实验,让学生操作并观察现象。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总结氨气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氨气的制备方法,并能够运用氨气的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教案章节:第二章硝酸的性质与制备教学目标:1.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硝酸的制备方法;3. 能够运用硝酸的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硝酸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硝酸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硝酸的合成原理。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硝酸制备装置,硝酸测试剂,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课件介绍硝酸的历史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什么是硝酸?硝酸有什么特殊的气味?二、硝酸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讲解硝酸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物理性质;2. 演示硝酸的溶解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现象。
氨硝酸硫酸教案_硫酸硝酸及氨的化学教案第2课时[比较学习法]: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加深理解、方便记忆。
如浓硫酸、硝酸作氧化剂时,都是硫、氮元素被还原;都是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与不活泼金属和一些非金属反应;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都能使铁、铝表面氧化生成牢固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酸与内层金属的反应等。
[实验观察]:Cu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比较:3Cu+8HNO3=3CuNO32+2NO↑+4H2O观察现象:①产生无色气体。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③铜在不断的溶解。
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所以无色气体是NO。
结论:铜和稀硝酸常温下反应比较缓慢。
C+4HNO3浓4NO2↑+CO2↑+2H2O 现象:①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③铜在不断溶解。
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剧烈。
[错误点拨]:硝酸愈稀被还原的程度愈大,说明硝酸愈稀氧化能力愈强。
指出:硫酸、硝酸都是浓的溶液氧化性比稀的溶液强,不看被还原的程度大小。
同样,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只看失去电子的难易,不看失电子的多少。
[资料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
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
[知识拓宽]:镁、锌等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作用能得到氮的不同低价态的还原产物。
例如,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9%~33%时,反应按下式进行:4Zn+10HNO3=4ZnNO32+5H2O+N2O↑ 。
若硝酸更稀,反应会生成氨,氨与过量的硝酸进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铵。
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 。
[例题分析]: 1。
在标准状况时,把NO2和O2按4:1的体积比混合使其充满一个大试管,把大试管倒立于水中,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不考虑试管中溶液扩散为 A. 0.8 B. 0.72 C. 0.1 D. 0.036补充两个重要的关系式: 4NO2 -----O2 , 4NO ------ 3 O22.用废铜屑和工业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请设计2~3个方案,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氨、硝酸、硫酸及铵盐的性质;2、能描述氨的实验室制法;3、了解硫酸 硝酸及氨的用途。
;4、能说出氨气的喷泉实验及氨气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和探讨,了解对比的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3、提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调高总结反应规律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硝酸性质的探讨,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
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2、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3、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1、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原理;2、浓硫酸的性质;3、硝酸的性质.【教学难点】1、强化性酸的反应规律;2、对适合做喷泉实验气体的分析;3、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
浓硫酸,浓氨水,浓盐酸实物;氨气的喷泉实验;蔗糖炭化实验视频;氨气实验是制备视频;铵盐性质视频;硝酸性质视频等。
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提问】从以上时间中能够得出氨气有什么氧的性质?遇到氨气泄露,如何处理?【学生活动】如果发生氨气泄露,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实施自救.【教师讲解】氨气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时应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状,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第1课时)一氨气的喷泉实验(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
(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二..氨气的物理性质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易液化。
③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NH 3+H2O NH 3·H 2ONH 3·H 2O NH4 ++OH-一水合氨很不稳定NH 3·H 2O NH3↑+H2O①NH3极易溶于水。
(1 :700)②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H2O,NH3·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 NH3↑+ H2O所以氨水显_碱性_____,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__红色__,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__变蓝__。
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 和NH3·H2O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和OH-所以: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所以液氨是纯净物。
(2)氨跟酸的反应NH3+HCl=NH4Cl (白烟)NH3+HNO3=NH4NO3 (白烟)2NH3+H2SO4=(NH4)2SO4氨与氯化氢的反应NH3+HCl=NH4Cl沾有浓盐酸的玻棒沾有浓氨水的玻棒现象:产生大量白烟(3)NH3具有还原性4NH3+5O24NO+6H2O这个反应叫氨的催化氧化,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3、氨的用途: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及制造的原料。
液氨汽化时要,使周围温度急剧,因此,氨常用作。
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硝酸吸热降低制冷剂三.铵盐的性质(1)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NH4Cl、(NH4)2SO4、NH4HCO3等都是铵盐。
课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 1课时)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化学必修(1)的重点之一,氨的学习将对后面的铵盐、硝酸、硫酸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2、本课时在选材上着眼于氨气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与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氨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氨气的有关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明确化学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的功与过。
2、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处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四、学情分析刚进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也学习了氧化还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还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
他们已初步掌握某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处理1、实验的改动:增加了氨溶于水与空气溶于水的对比实验,变浓氨水与浓盐酸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了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氨硝酸硫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硝酸和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2.掌握氨硝酸和硫酸的制备方法;3.理解氨硝酸和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氨硝酸1.1 基本性质氨硝酸(NH4NO3)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呈弱酸性。
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2 化学反应氨硝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氨气和硝酸盐: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氨硝酸也可以与金属粉末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氮气:2NH4NO3 + 3Mg → MgO + Mg(NO3)2 + 2NH3 + H2O + N21.3 制备方法氨硝酸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将氨气和硝酸反应而成:NH3 + HNO3 → NH4NO32. 硫酸2.1 基本性质硫酸(H2SO4)是一种无色、无臭、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密度大,易吸水,呈强酸性。
2.2 化学反应硫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H2SO4 + Zn → ZnSO4 + H2↑硫酸也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3 制备方法硫酸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将硫磺燃烧后与水反应而成:S + 2O2 → SO22SO2 + O2 → 2SO3SO3 + H2O → H2SO4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氨硝酸和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2.氨硝酸和硫酸的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1.硫酸的制备方法;2.氨硝酸和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氨硝酸和硫酸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和制备方法,让学生了解氨硝酸和硫酸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氨硝酸和硫酸的制备过程和化学反应,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讨论法:通过讨论氨硝酸和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氨硝酸和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氨硝酸硫酸教案氨硝酸硫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硝酸硫酸的基本性质。
2.了解氨硝酸硫酸的制备方法。
3.掌握氨硝酸硫酸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1.氨硝酸硫酸的制备方法。
2.氨硝酸硫酸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展示和描述氨硝酸硫酸的外观和性质,引起学生兴趣。
(二)学习氨硝酸硫酸的制备方法1.氨硝酸的制备方法:a.实验演示:将浓硝酸滴加到浓氨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b.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滴加硝酸后会产生氨硝酸?2.硫酸的制备方法:a.实验演示:将浓硝酸滴加到浓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b.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滴加硝酸后会产生硫酸?(三)学习氨硝酸硫酸的化学反应1.氨硝酸的化学反应:a.实验演示:将氨硝酸与氯化铵固体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b.讨论实验现象:为什么会有气体产生?2.硫酸的化学反应:a.实验演示: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实验现象。
b.讨论实验现象:为什么溶液会发生变化?(四)巩固训练1.设计一道选择题:氨硝酸和硫酸可以制备出什么物质?A. 水B. 盐C. 酸D. 氨2.设计一道填空题:氨硝酸和氯化铵固体混合会产生_____。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氨硝酸硫酸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本课采用实验演示和提问引导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巩固训练中,设置了选择题和填空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教案)(第1课时)一氨气的喷泉实验(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外形成较大的压差。
(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二..氨气的物理性质①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易液化。
③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NH 3+H2O NH 3·H 2ONH 3·H 2O NH4 ++OH-一水合氨很不稳定NH 3·H 2O NH3↑+H2O①NH3极易溶于水。
(1 :700)②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H2O,NH3·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 NH3↑+ H2O所以氨水显_碱性_____,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__红色__,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__变蓝__。
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 和NH3·H2O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和OH-所以: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所以液氨是纯净物。
(2)氨跟酸的反应NH3+HCl=NH4Cl (白烟)NH3+HNO3=NH4NO3 (白烟)2NH3+H2SO4=(NH4)2SO4氨与氯化氢的反应NH3+HCl=NH4Cl沾有浓盐酸的玻棒沾有浓氨水的玻棒现象:产生大量白烟(3)NH3具有还原性4NH3+5O24NO+6H2O这个反应叫氨的催化氧化,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3、氨的用途: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及制造的原料。
液氨汽化时要,使周围温度急剧,因此,氨常用作。
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硝酸吸热降低制冷剂三.铵盐的性质(1)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NH4Cl、(NH4)2SO4、NH4HCO3等都是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