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版)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9
关于电机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2. 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结构及应用场景;3. 了解电机与电源、负载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电机选型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机电路,并进行简单的电机控制;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电机进行检测和调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机应用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电机学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应用,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在物理、数学等领域已有一定基础,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电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
关联课本第一章内容。
- 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 步进电机- 无刷电机2. 电机结构与原理:分析各类电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
关联课本第二章内容。
- 电机磁路- 电机的电路模型- 电机的转矩与效率3. 电机控制技术:学习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电路,掌握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
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 电机启动、制动与调速- 电机驱动电路- 电机控制策略4. 电机选型与应用:介绍电机选型原则,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机选型实例。
关联课本第四章内容。
- 电机与负载匹配- 电机选型依据- 电机应用案例分析5. 电机检测与维护:学习电机检测方法、维护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关联课本第五章内容。
x x x x《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设计》课程设计学生姓名:x x x学号:xx专业班级:班指导教师:x x x年xx月xx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2)4.课程设计问题分析 (13)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4)6.附录 (15)1.课程设计目的1本课程设计是《电机设计》的实践课程,要正确掌握电机设计的原理与计算过程;2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电机学、电路和电机设计等课程知识;3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2.1课设题目该课程设计,要求按照所给的数据(见附录)进行电机设计,计算过程详细,步骤清晰。
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的计算过程:1)额定数据及主要尺寸2)磁路计算3)参数计算4)工作性能计算2.2设计要求1.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电机设计》学习,熟练掌握电机设计的计算步骤。
2.要求按照所给的数据进行电机设计,计算过程详细,步骤清晰。
每一位学生应独立完成设计全过程。
撰写设计报告,报告按照设计过程、设计总结、设计体会来进行书写。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额定数据和主要尺寸1.输出功率:kWP N 2.2=2.外施相电压:VV U U N N 2203/3803/===Φ(Y 接)3.功电流:AA U m P I N N kW 33.32203102.231=⨯⨯==Φ4.效率:800.0'=η5.功率因素:75.0cos '=ϕ6.极对数:3=p 7.定转子槽数361=Z 332=Z 并采用转子斜槽每相每极槽数取整数22/111==pm Z q 8.定转子每极槽数6636211===p Z Z p 5.5633222===p Z Z p 9.定转子冲片尺寸(见附录)10.极距mp Di 0628.0612.021=⨯==ππτ11.定子齿距mZ D t i 0105.03612.0111=⨯==ππ。
电机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电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及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中电机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机性能测试,并处理实验数据。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学,培养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探究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学基础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电机学的基本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及用途,重点讲解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机概述2. 电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磁力等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机的工作原理3. 电机结构及参数:介绍电机的主要结构,如定子、转子、绕组等,以及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机结构及参数4. 电机启动、运行和调速:讲解电机的启动方法、运行特性及调速原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机启动、运行与调速5. 电机应用实例: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等。
电机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30kw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4 年12 月15 日前言实训主要内容:设计型号为Y200L-4额定功率为30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电气控制系统主线路、控制线路,要求控制方案安全、可靠、规范、合理、简洁、清楚,在此基础上要求经济投入尽可能的少。
首先查阅型号为Y200L-4额定功率为30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参数,根据各种参数计算验证电机的额定电流,计算结果应与查得的额定电流相符。
电流验证无误后,再设计并绘制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并根据电机额定电流计算电机带上额定负载时电路各处的电流值,计算各种电器(如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时间继电器、电缆线等)的相关参数,然后选择电器具体的型号,并绘制电器元件明细表。
最后,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并再实验台上进行接线、通电、调试、运行。
工作过程简介:小组成员通过网络收集电机的各项参数,再由课本上具体了解电机起动、星型-三角形(Y-△)起动的控制过程和原理。
收集到的资料和电机的各项参数后,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项参数计算公式和方法验证所设计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合理的控制方法和对应的各种器件。
对应设计的控制电路图连接电器,调试直到系统稳定运行。
目录正文 --------------------------------------------------------- 1 1.系统概述 ------------------------------------------------ 1 2.系统各部分设计、计算及选择----------------------------------- 2 2.1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 2 2.2 Y200L-4/30kw三相异步电动机各参数------------------------- 2 2.3 电动机额定电流与转矩的的计算------------------------------ 2 2.4 电路各处电流值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 32.4.1 断路器QF的选择------------------------------------------------- 3 2.4.2 交流接触器KM的选择--------------------------------------------- 3 2.4.3 熔断器FU的选择------------------------------------------------- 3 2.4.4 热继电器FR的选择----------------------------------------------- 3 2.4.5 时间继电器KT的选择--------------------------------------------- 4 2.4.6 电缆的选择------------------------------------------------------ 42.5 电气控制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4 2.5.1 电路的工作原理 ------------------------------------------------ 4 2.5.2 电机控制原理图------------------------------------------------- 53.设计方案的安装调试或验证 -------------------------------------- 5 4.结束语-----------------------------------------------------------6 5.鸣谢-------------------------------------------------------------6 参考文献-----------------------------------------------------------6 元器件明细表-------------------------------------------------------7 附图表----------------------------------------------------------- 8正文1.系统概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直接起动、减压起动和软起动。
电气学科大类_______级课程设计电机学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题目及分析 (2)题目及要求 (2)题目分析 (3)3、设计过程 (3)P2 =0时的V型曲线 (3)3.1.1 计算过程 (3)3.1.2列点举例 (4)3.1.3 V型曲线 (4)P2 =22500kW时的V型曲线 (5)3.2.1 计算过程 (5)3.2.2列点举例 (6)3.2.3 V型曲线 (6)P2 =52500kW时的V型曲线 (7)3.3.1 计算过程 (7)3.3.2 列点举例 (8)3.3.3 V型曲线 (8)P2 =62500kW时的V型曲线 (9)3.4.1 计算过程 (9)3.4.2 列点举例 (10)3.4.3 V型曲线 (10)总的V型曲线 (11)4、分析与小结..................................................................12 5、参考文献 (12)1、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考查同学们对同步电机相关特性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求解不同输出功率下的水轮发电机的V 型曲线,进一步了解凸极同步电机的特点和相关特性,熟悉不同类型的同步电机的相量图的区别,掌握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
同时借此课程设计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并加深理解,学习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及分析题目及要求一台50000kW 、13800V (Y 联接)、额定功率因数cos 0.8N ϕ=(滞后)的水轮发电机并联于一无穷大电网上,其参数为0, 1.15,0.7a q d R X X **≈==,并假定其空载特性为一直线,试求:1) 输出功率为0时的V 型曲线;2) 输出功率为22500kW 时的V 型曲线; 3) 输出功率为52500kW 时的V 型曲线; 4) 输出功率为62500kW 时的V 型曲线。
电机课设第一阶段报告作者: 日期:电机学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小组编号: 7-1小组成员:白雷 031210335、张娜 031220710 汪泽 031220723、赵泽箐 031220734一、普通异步电动机电磁设计过程特点普通异步电动机主要考虑的性能参数包括过载能力、 启动性能、效率和功率因数。
具体内容如下: 启动性能:1. 普通异步电动机对启动的主要要求:(1)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保证生产机械能正常启动。
一般场合下希望启动越快越好,以 提高生产效率。
即要求电动机的启动转矩大于负载转矩,否则电动机不能启动。
(2 )在满足启动转矩要求的前提下,启动电流越小越好。
因为过大启动电流的冲击,对于 电网和电动机本身都是不利的。
(3) 要求启动平滑,即要求启动时加速平滑,以减小对生产机械的冲击。
(4) 启动设备安全可靠,力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 启动过程中的功率损耗越小越好。
2. 普通异步电动机实际启动特性: (1) 定子电流大,lst=(5~7)IN (2) 启动转矩小,Tst=(0.8~1.5)TN 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全压启动)、电阻或电抗器降压启动 、Y- △降压启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4. 线绕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逐级切除启动电阻法、频敏变阻器启动法 过载能力:最大转矩Tmax 与额定转矩TN 之比,表示为 K=Tmax/TN 一般电动机 K 取2左右。
若K过大,则电动机未充分利用;若K取小了,则电动机工作可靠性差。
效率:普通异步电动机的效率n在电机输出额定功率是达到最大值,航空感应电动机的效率比民用的低,但也不小于60%.功率因数:额定功率因数:是指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定子边的功率因数。
对电源而言,感应电动机相当各感性阻抗,功率因数总是滞后的。
空载时,定子电流基本上是励磁电流,主要用于无功励磁,所以功率因数很低。
当负载增加时,转子电流的有功分量增加,定子电流的有功分量随之增加,致使功率因数逐渐提高。
2010 级《电机学》课程设计组员张丰伟、彭永晶彭鸿昌、邱天、李彦青所在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班级电气1004班日期 2013年3月作业评分评阅人一、设计题目题目:铁心磁路计算铁心磁路如图所示,磁路尺寸为:1δ=3mm 、2δ=2mm 、w=125mm 、h=150mm 、N 1=2N 2=100匝,铁芯宽度l=50mm 、铁心厚度d=50mm 。
铁芯宽度和厚度均匀,忽略铁芯磁场边缘效应。
1.假设铁芯的磁导率为无穷大,(1)若I 2=0,Φ1=6mWb ,求I 1(2)若I 1=10A ,I 2=20A ,求Φ1和Φ2。
2.若铁芯材料为DR510钢片(磁化曲线见教材),若I 2=0,Φ1=6mWb ,求I 1和Φ1。
3.若I 1=10A ,I 2=20A ,编写程序,求Φ1和Φ2。
二、设计过程由磁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φ=0,可得213φφφ-=,由于铁芯宽度和厚度均匀,截面积相等,则321B B B -=由磁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m R Hl Ni F φ,得:[]()[]()⎪⎪⎩⎪⎪⎨⎧+-+-++=-+++-++=⋅⋅l h H B l h w H I N l h H B l h w H I N 30222222301111113232μμδδδδ磁场关系:H B μ= 则方程为:[]()[]()⎪⎪⎪⎩⎪⎪⎪⎨⎧=-=+-+-++=-+++-++=⋅⋅i Fe i H B B B B l h H B l h w H I N l h H B l h w H I N μμμ21330222222301111113232δδδδ1.假设铁芯的磁导率为无穷大,(1)若I 2=0,Φ1=6mWb ,求I 1(2)若I 1=10A ,I 2=20A ,求Φ1和Φ。
铁芯的磁导率为无穷大,则铁芯磁路H=0,方程化简为⎪⎪⎩⎪⎪⎨⎧=-=022*******μμδδB I N B I N (1)将I 2=0,Φ1=6mWb 带入上式方程,得I 1=57.2958A(2)将I 1=10A ,I 2=20A 带入上式方程,得B 1=0.418879T ,B 2=-0.628319T ,则Φ1=B 1ld=1.04720mWb ,Φ2=B 2ld=-1.57080mWb2.若铁芯材料为DR510钢片(磁化曲线见教材),若I 2=0,Φ1=6mWb ,求I 1和Φ1。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报告《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报告《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一、二、三、四、异步电动机的课程设计变压器的课程设计直流电动机的课程设计同步电动机的课程设计第三部分直流电机的课程设计1.直流电机的分析方法(1)原理、结构和额定值。
①直流发电机原理(机械能>直流电能)。
A.原动机拖动电枢以转速n(r/min)旋转;B.电机内部有磁场存在;或定子(不动部件)上的励磁绕组通过直流电流(称为励磁电流If)时产生恒定磁场(励磁磁场,主磁场)C.电枢线圈的导体中将产生感应电势e=Blv,但导体电势为交流电,而经过换向器与电刷的作用可以引出直流电势EAB,以便输出直流电能。
②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能>机械能)。
A.将直流电源通过电刷和换向器接入电枢绕组,使电枢导体有电流ia 通过。
B.电机内部有磁场存在。
C.载流的转子(即电枢)导体将受到电磁力f的作用f=Blia(左手定则)所有导体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转子可产生电磁转矩,以便拖动机械负载以n(r/min)旋转。
③直流电机的结构。
主磁极、机座、换向极、端盖、电刷装置、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④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A.额定功率PN:指电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状态下运行时,电机的输出功率,以"W"为量纲单位。
若大于1kW或1MW时,则用kW或MW表示。
B.额定电压UN:指额定状态下电枢出线端的电压,以"V"为量纲单位。
C.额定电流IN:指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时的电枢电流值,以"A"为量纲单位。
D.额定转速nN:指额定状态下运行时转子的转速,以r/min为量纲单位。
E.额定励磁电流If:指电机在额定状态时的励磁电流值。
注意:a.对于直流发电机,PN是指输出的电功率,它等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乘积,即PN=UNINb.对于直流电动机,PN是指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公式中还应有效率ηN存在,即PN=UNINηN(2)基本公式(常用),等效电路图,功率流程图。
课程设计电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简单电路中电机的运行情况。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科技进步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勇气。
3. 学生能够关注电机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原理与应用的入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电机原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教学设计和评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 介绍电机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电机及其特点2. 电机的工作原理- 深入讲解电磁感应原理在电机中的应用- 分析电机内部结构及其工作过程3. 电机的主要参数- 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探讨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电机性能的评估4. 电机的应用- 了解电机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分析电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5. 电机实验与实践- 设计简单的电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提高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第二课时: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第三课时:电机的主要参数及性能评估第四课时:电机的应用实例及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第五课时:电机实验与实践,总结与反思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与磁”章节相关,涉及电机的工作原理、应用与实践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电机知识体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电机实训报告目录一、实训内容------------------------------------------------------------- (一)由两个启动按钮控制的长动、电动控制线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二)自动往复循环控制电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三)顺起逆停控制线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四)两接触式的星形--三角形降压自动控制电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五)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的控制线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六)能耗制动控制线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七)日光灯原理线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3)调试过程二、心得体会------------------------------------------------------------------------三、参考文献------------------------------------------------------------------------实训内容(一)实训题目一:由两个启动按钮控制的长动、电动控制线路(1)电路图:(2)工作过程及原理:按下开关SB2,线圈KM得电,常开触点KM闭合,电机开始长时间转动;而按下复合开关SB3,使得控制电路瞬间接通,线圈KM 得电,常开触点KM闭合,电机开始转动,但放复合动开关时,控制电路断开,常开触点KM回复,使得线圈KM断电,电动机停止转动,故按下点动开关SB3电机为点动。
(3)接线及调试过程:接线按先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的顺序,当检查主电路无误时再接控制电路(这样会使得出现问题时检查起来比较方便,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错误率)。
调试电路时先按下开关SB2,若电路正常的话KM会得电吸合,常开触点KM闭合,电机开始长时间转动;然后在按下点动开关SB3,线圈KM会瞬间得电吸合,常开触点KM闭合,电机开始转动,但马上电动机停止转动。
电机及拖动课程设计报告一、 课程设计目的:1、 根据电机学课程所学到的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结合科学实验与生产实际,进行电力拖动系统初步设计。
2、 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学习“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调速”等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 课程设计任务:巩固所学电机及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计算、电机选择与实验方法,同时也联系电机学理论与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技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 内容:(一)、小型单相变压器设计计算某台单相变压器有关参数、规格及要求如下图: 1、 确定变压器容量 2、 初选铁心尺寸 3、 绕组计算4、 绕组排列及铁心尺寸的最后排列 A 、 额定容量的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又称表现功率和视在功率,是指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功率,通常用KVA 表示。
(1) 二次侧总容量小容量单相变压器二次侧为多绕组时,若不计算各个绕组的等效的阻抗及其负载阻抗的幅角的差别,可认为输出总视在功率为二次侧各绕组输出视在功率之代数和,即I U IU I U S nn +++= (3)3222(3-1)式中S2——二次侧总容量(V ·A )U 2,U3,……Un ——二次侧各个绕组电压的有效值(V );I 2,I3,……In—— 二次侧各个绕组的负载电流有效值(A )。
(2) 一次绕组的容量对于小容量变压器来说,我们不能就认为一次绕组的容量等于二次绕组的总容量,因为考虑到变压器中有损耗,所以一次绕组的容量应该为S 1=η2S (单位为V ·A ) (3-2) 式中S1——变压器的额定容量;η——变压器的效率,约为0.8~0.9,表3-1 所给的数据是生产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供计算时初步选用。
表3-1 小容量变压器计算参考数据小容量变压器铁心形式多采用壳式,中间心柱上套放绕组,铁心的几何尺寸如图(4)所示。
小容量心柱截面积A大小与其视在功率有关,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为㎝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10 年级 2 班麦允强一、设计题目直流马达闭环调速系统二、主要内容设计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直流马达进行调速和测速的闭环系统,直流马达可以通过PWM调速原理实现调速功能,能够显示转速,同时可以实现马达的正转、反转、停止。
三、具体要求1.显示马达的运行状态(正转、反转、停止),显示转速;2.设置有正转按键、反转按键、加速按键、减速按键;3.测量马达的力矩系数;4、测量马达的反电动势系数;5、创建马达的数学模型;6.完成系统调试。
7.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进度安排1)第一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二:准备好设计所需的硬件。
2)第一周的星期三至第二周的星期一:完成基本的系统结构设计,编写程序并调试。
3)第二周星期二至星期三完成课程设计报告4)第二周星期四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并上交课程设计报告。
五、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1.课程设计说明书2.源程序清单六、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摘要本设计单片机控制部分在Keil uVision4软件上用C语言编程控制,转速经编码盘通过单片机外部中断1计数,由LCD1602液晶显示出来,按键采用单片机开发板上的独立键盘,马达由经H 桥由PWM调制电压调速以及正反转的控制,独立电源供电。
关键词:单片机;PWM;直流电机;L298N;目录一、硬件配置 (1)1.1 51单片机 (1)1.2 H桥驱动电路 (1)1.3L298N芯片 (2)1.4 带编码盘的直流马达 (3)1.5 硬件接线图 (4)二、系统结构及流程图 (5)2.1系统框图 (5)2.2流程图 (6)三、详细的功能设计和实现 (7)3.1设置有正/反转按键、制动按键、加速按键、减速按键 (7)3.2显示马达的运行状态(正转、反转、停止),显示转速 (7)3.3测量马达的反电动势系数 (7)3.4测量马达的力矩系数 (7)3.5创建马达的数学模型 (8)四、系统调试及结果 (12)4.1系统调试 (12)4.2结果 (13)五、心得体会总结 (14)六、参考文献 (15)附录一:硬件原理图 (16)附录二:源程序 (17)一、硬件配置1.1 51单片机51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
电机学课程设计方案课题名称:BK-100小型变压器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电气2班指导老师:机械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目录目录摘要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1章电源变压器 (4)1.1电源变压器的简介 (4)1.2电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1.3电源变压器的功能 (5)1.4 电源变压器的材料 (6)第2章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8)2.1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8)2.2计算变压器的铁心规格 (9)2.3计算变压器线圈匝数 (12)2.4计算变压器绕组导线的规格 (13)2.5选用合适的变压器绝缘材料 (13)2.6核算变压器铁心窗口容纳绕组的情况 (14)结论 (18)心得体会 (19)参考文献 (20)《电机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2)摘要变压器是一种用于交流电能转换的电气设备。
它可以把一种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电能转换成相同频率的另一种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电能。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电能的传输。
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送电经济性,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
电压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后,获得各级用电设备的所需电压,以满足用户使用的需要。
电源变压器,一种运动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换电压(电流)变成频率雷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所谓的电源变压器是电源变压器的功能是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作为一种主要的软磁电磁元件,在电源技术中和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人根据它的主要功能是功率传送,把英文名称“Power Transformers”译成“电力变压器”,在许多文献资料中仍然在使用。
关键词:电源;变压器;特点;方法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变压器课程设计二、电机学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在校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工程实训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直流电机PWM脉宽调速系统设计徐显舜 200930530431 ()于江山 200930530432 ()袁艺静 200930530433 ()曾思涛 200930530434 ()周柳珊 200930530435 ()指导教师许俊云学院名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设计提交日期2012年12月设计答辩日期2012年12月目录1.设计任务 (1)2.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原理 (1)3.方案选择与论证 (1)3.1PWM调制电路的选择 (1)3.2驱动电路的选择与论证 (2)4.硬件电路设计 (2)4.1按键输入电路 (2)4.2单片机控制电路 (3)4.3电机驱动电路 (4)5.软件程序设计 (5)6.心得体会 (6)7. 小组分工 (6)参考文献 (7)1. 设计任务直流电机PWM 脉宽调速电路由于其节能,先进,灵活等特点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直流电机的调速有单象限,二象限和四象限三种工作形式。
本设计对直流电机进行四象限调速。
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电流为1.2A 的它励直流电动机(即把实验室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做它励接法)作为调速对象。
实现电机的PWM 调速以及正反转功能。
2. 直流电机PWM 调速控制原理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栅极或基极的偏置,来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晶体管或晶体管导通时间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对于直流电动机,其转速n 可用下式表示:e e UR n I C C =-ΦΦ;其中U 为电枢端电压,I 为电枢电流,R 为电枢电路总电阻,φ为每极磁通量。
直流电机转速控制有电枢回路串电阻,调整电枢电压,调整励磁电压等方法。
励磁控制法用得很少,大多数应用场合都使用调整电枢电压的方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改变电枢电压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中脉冲宽度调制( PWM) 便是常用的改变电枢电压的一种调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