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315.76 KB
- 文档页数:22
科学技术学院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NANCHANG UNIVERSITY《课程设计》报告REPORT ON ENGINEERING TRAINING题目Y2-90S-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作学科部、系:信息学科部专业班级:电气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题目Y2-90S-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作工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使用广泛,为此我们要深刻、细致地了解电机的原理及构造。
所以进行了本次的电机实训。
在本次工程实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和电动机的绕组嵌线。
我们首先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以及观看了该电机的制作工艺视屏,然后,我们到南昌泰豪电机制造厂实地参观了三相同步发电机的整个生产过程。
之后,我们把我们所看到的和我们所学习得理论知识相结合,学习了一些相关电机的基本知识,通过公式计算出相关的参数和有关数据。
然后我们学习了三相绕组的嵌线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实际动手操作。
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对电机有了很大的了解,又用了一个星期的实际动手操作,最后我和同伴们一起组装了一个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为:Y2-90S-4)。
我们通过绕三相线圈、嵌线、调试、组装转子和外壳、通电检测。
最后老师的问答及总结这次的工程实训最终结束。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机、工艺、嵌线、调试目录前言 (3)第一章三相异步电机课程设计的概述 (4)1.1设计的目的 (4)第二章泰豪参观所见所闻 (5)第三章电机尺寸的计算 (6)3.1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数据: (6)3.2三相异步电动机磁路的计算: (6)3.4工作性能计算 (15)第四章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理论 (24)4.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4)第五章电机的生产制造流程 (29)第六章电动机绕组的嵌线工艺 (30)6.1绕线工具 (30)6.2绝缘材料与制作槽楔 (30)6.3绕组嵌线 (32)第七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试及检测 (35)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试 (35)实训总结及心得体会 (36)参考文献(References) (37)前言电动机是我们生活及工作上的仪器,是我国发电厂及电网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其用法。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报告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一、引言电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最常见且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动机。
在实际工程中,电机的启动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过程进行课程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以期全面了解电机启动的过程和原理,掌握电机启动所需的技能。
二、课程设计目标在电机的启动过程中,主要目标包括:1.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启动方式。
2.掌握电机启动所需的电路布线和参数调节方法。
3.了解电机在不同启动方式下的性能特点和启动时间。
4.进行实际电机启动实验,掌握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理论基础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电机的启动方式:包括直接启动、自耦启动、星角启动等。
3.电机启动过程中的电路布线和参数调节方法:包括电机起动电流的限制、电流保护器的选择和设置等。
四、实验设计1.实验设备和材料:三相异步电动机、电路接线板、电流表、电压表等。
2.实验步骤:(1)直接启动方式:将电机接线板上的电源直接与电机相连,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接到电机的两个相上,观察电机的启动过程。
(2)自耦启动方式:通过自耦变压器,将电源与电机进行连接,并设置不同的自耦比例,观察电机的启动时间和启动电流。
(3)星角启动方式:通过星角变压器,将电源与电机进行连接,并设置不同的星角比例,观察电机的启动时间和启动电流。
3.实验结果记录和分析:记录各种启动方式下的启动时间和启动电流,并分析不同启动方式下的电机性能特点。
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实验中,应注意保持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2.在接线和调试电路时,必须确认电源已经切断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在操作电机时,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动作,并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并掌握了电机启动的技能。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电机与拖动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控制方法,以及电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加深对电机与拖动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电机拖动系统,其中包括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 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可以通过开关或按键控制电机的运行方向。
2. 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可以通过旋钮或模拟信号输入控制电机的转速。
3. 实现电机位置的闭环控制,可以通过编码器或位置传感器获取电机的位置反馈信号,并控制电机按照指定位置运行。
三、系统设计1.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电路采用H桥电路,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和电源电压确定H桥电路的功率。
并根据电机的类型(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选择相应的调速控制方法。
2. 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主要包括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
位置传感器可以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的位置。
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机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和位置控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机和电源,测试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功能。
2. 设计传感器采集电路,将传感器连接到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上,测试传感器的采集功能。
3. 设计控制系统,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调速和位置控制。
4. 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五、实验设备1. 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2. 电源3. H桥电路4. 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5. 位移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6. 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电机与拖动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机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了解电机的主要类型和应用领域,学会分析电机的工作性能和选用方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电磁感应原理和电动势产生机理。
2.熟悉电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包括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区别。
3.掌握电机的主要类型,如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发电机等。
4.了解电机在工业、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学会分析电机的工作性能,如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参数。
2.掌握电机的选用方法,包括根据负载特点、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机。
3.具备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电机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意识,认识到电机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电机的主要类型和应用领域,以及电机的工作性能分析和选用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的基本原理:介绍电磁感应原理、电动势产生机理和电机的工作原理。
2.电机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讲解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区别。
3.电机的主要类型:介绍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发电机等的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
4.电机的工作性能分析:分析电机的工作性能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
5.电机的选用方法:讲解如何根据负载特点、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机。
6.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电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维修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类型等知识,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2.讨论法:学生就电机的工作性能分析、选用方法等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PWM脉宽调速系统设计报告《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直流电机PWM脉宽调速系统设计(邓毅) 201030460405(高浩斌) 201030460407(郭剑桥) 201030460408指导教师许俊云老师学院名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0自动化4班设计提交日期2012年12月目录 (1)一、课程设计内容 (2)二、设计原理 (2)2.1系统设计原理 (2)2.2 PWM基本原理 (3)2.3 PWM调速基本原理 (3)三、方案设计与选择 (4)3.1脉宽调制电路的选择 (4)3.2驱动电路的选择 (4)四、方案具体实现 (5)4.1 设计方案 (5)4.2直流电机驱动控制总流程图 (5)4.3矩形波信号产生器 (5)4.4驱动电路 (7)4.5总电路图 (9)4.6调试数据及波形 (10)4.6.1调试数据 (10)4.6.2调试波形 (10)五、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1)六、心得体会 (12)七、元件清单 (12)八、小组分工 (12)一、设计内容1 直流电机的调速有单象限,二象限和四象限三种工作形式。
要1 求学生选择后两种工作形式的任意一种进行设计。
2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1.2A的它励直流电动机(即把实验室的并励直流电动机做它励接法)作为调速对象。
要求带一发电机负载进行调速实验。
二、设计原理2.1.系统设计原理脉宽调制技术是利用数字输出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有效技术,尤其是在对电机的转速控制方面,可大大节省能量,PWM 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
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n 和其他参量的关系可表示为a a ae U I R n C -=Φ∑ (1)式中 Ua ——电枢供电电压(V );Ia ——电枢电流(A );Ф——励磁磁通(Wb );Ra ——电枢回路总电阻(Ω);CE ——电势系数, ,p 为电磁对数,a 为电枢并联支路数,N 为导体数。
电动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电动机的分类和性能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电动机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选型、计算、绘图等环节。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动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电动机重要性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动机选型、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动机设计。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动机设计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勇于面对挑战。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电动机设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动机基本原理与构造: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构造及性能特点,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使学生建立电动机的基本概念。
2. 电动机选型与计算:详细介绍电动机选型的依据、步骤和方法,以及电动机参数计算,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电动机设计流程:讲解电动机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图纸绘制、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依据教材第四章内容,使学生掌握电动机设计的方法。
4. 电动机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应用案例,强调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提高学生对电动机重要性的认识。
5. 电动机设计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动机设计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电动机基本原理与构造第二周:电动机选型与计算第三周:电动机设计流程第四周:电动机应用案例分析第五周:电动机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电动机设计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电机课程设计南航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
2.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参数。
3.熟悉电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4.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电机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6.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和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电机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电机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参数,电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1.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特种电机等。
2.电机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参数: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电机的运行特性,介绍电机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3.电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缺点:介绍电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分析电机的优缺点,探讨电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电机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参数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机技术的应用和优缺点。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电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南航电机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电机领域的经典著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电机原理、结构和应用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机直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直流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在直流电机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直流电机的类型、结构、性能及用途。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励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机参数测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解决直流电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3. 让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并能进行基本的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原理与应用的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电机直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包括洛伦兹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在直流电机中的应用,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励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2. 直流电机的类型与结构:介绍常见的直流电机类型,如永磁直流电机、励磁直流电机;讲解电机的结构,包括电枢、励磁绕组、换向器等组成部分。
3. 直流电机的性能与用途:分析不同类型直流电机的性能特点,如功率、转速、效率等,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适用场合。
4.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学习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包括调速、转向等功能。
5. 直流电机参数测试与故障分析:教授如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机参数测试,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电机课程设计实验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性,培养学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及工作特性;了解电机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熟悉电机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能够选用合适的电机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具备对电机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电机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电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及工作特性,电机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电机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电机概述介绍电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分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2.第二章:直流电机讲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介绍直流电机的应用领域及选用方法。
3.第三章:交流电机阐述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分析交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及应用场景。
4.第四章:电机控制系统介绍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讲解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及应用实例。
5.第五章:电机节能与环保讨论电机节能的途径及方法;阐述电机环保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阐述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机知识;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机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电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机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电机技术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电机工作原理动画、实际应用案例视频等;4.实验设备:电机实验台、测试仪器等。
电机课程设计百度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培养学生对电机设计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掌握电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3.熟悉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选用原则。
4.能够分析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
5.具备电机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6.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电机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关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2.电机的主要结构:讲解电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和作用。
3.电机的工作特点:分析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和特点。
4.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介绍电机的转速、功率、效率等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5.电机的选用和安装:讲解电机选用的原则和安装要求。
6.电机的调试和维护:介绍电机调试和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电机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电机原理和结构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机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步进电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步进电机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介绍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步进电机是如何通过电磁感应产生转矩的。
2.步进电机的结构特点:介绍步进电机的结构特点,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讲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步进电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行情况。
4.步进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方法:介绍步进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方法,包括步进电机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步进电机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步进电机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步进电机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步进电机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步进电机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择一本与步进电机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步进电机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电机设计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机的设计和分析。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电机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电机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电机设计软件进行电机的设计和分析,能够进行电机试验和调试,能够解决电机设计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电机设计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电机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电机试验和调试方法等。
具体来说,包括电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电机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电机的设计要求和限制条件,电机试验和调试方法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电机设计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实验法,使学生能够进行电机设计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电机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实验设备用于进行电机设计和实验。
通过合理选择和准备教学资源,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规定了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等。
电机课程设计及实施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特性及应用,培养学生具备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
•掌握电机的运行特性、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熟悉电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故障诊断。
•具备电机维修和调试的能力。
•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机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树立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尊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了解并遵循安全生产规范。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围绕电机原理与实践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机基础:介绍电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
2.电机原理:深入解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运行特性。
3.电机驱动与控制:探讨电机的启动、制动、调速及其控制方法。
4.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电机常见故障及其诊断与维修策略。
5.电机应用案例:研究电机在自动化系统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大纲将按照电机基础知识→电机原理与特性→电机控制与驱动→故障诊断与维修→工程应用案例的顺序进行编排,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机在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电机实验,增强对电机原理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机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电机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技术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电机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基于ANSOFT的三相异步电机电磁设计(Y280M-4)》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9年11月16 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3)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报告内容 (3)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1.课程设计目的(1)尝试进行电机设计,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2)深入了解异步电机内部的结构(3)学习使用Ansoft,并掌握基本的用法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报告内容2.1题目描述(1)课程设计题目:基于ANSOFT的三相异步电机电磁设计(Y280M-4)(2)型号:Y280M-4(3)使用使用软件:Ansoft、AutoCAD等2.2主要步骤(1)决定额定数据及主要尺寸(2)将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导入Ansoft软件进行仿真(3)从Ansoft软件输出结果(5)对输出结果进行处理,比对设计要求(5)总结报告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基本参数 型号:Y280M-4 额定功率:kW 90P N = 额定电压:V 380U N = 绕组连接方式:三角 极数:4p =额定转速:min /r 1500n = 频率:Hz 50f = 杂散损耗:W 1800p S = 风摩损耗:W 1050p fw = 运行温度:75 摄氏度 运行方式:电动机 负载类型:恒定负载3.2 决定额定数据及主要尺寸并运算 (1)型号:Y280M-4 (2)输出功率:kW 90P 2= (3)外施相电压:V 380U 1=(4) 功电流:kW I =1132U m 10P ×=380390000×A 947.78=(5) 效率:93.0'η= (6)功率因数:89.0'cos =(7)极数:4p =(8)定、转子槽数:50Q ,60Q 21== (9)定子每极槽数:15460p Q Q 1P1===转子每极槽数:5.12450p Q Q 22P === (10)定子、转子冲片尺寸如下图3.2-1,3.2-2:图3.2-1 定子冲片尺寸 单位:mm 比例:1∶1图3.2-2 转子冲片尺寸 单位:mm 比例:1∶1(11)极距:)(cm 561.234301415.3p D πτil P =×==(12)定子齿距:)(cm 571.160301415.3Q D πt 1i11=×==(13)转子齿距:)(cm 874.15082.291415.3Q D πt 222=×== (14)节距:14y =(15)转子斜槽宽:)(cm 964.1571.125.1t 25.1b 1sk =×== (16)每槽导体数:20Z 1= (17)每相串联导体数:400132060a m Z Q Z 11111φ=××== 式中,1a 1=。
大专机电毕业设计【篇一:大专机电一体化_ 毕业设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院部: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本文介绍了住宅多功能化中的防盗防火报警系统。
多功能化防盗防火报警系统集防盗防火功能于一体,可全天候自动检测盗警和火警,当确定警情时自动通过电话报警。
传感器采用微波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分别对盗情和火情进行检测,当有人闯入时,微波探测器检测到盗情,然后向单片机发出中断申请,单片机控制电话拨号电路,模拟摘机,自动拨打 110 ,并播放预先录制好的录音,当发生火灾时,温度探测器检测到火情,则自动拨打 119 并播放录音,也可以自行设臵所要拨打的号码,如事主的手机号码,录音需自行录制。
本系统采用了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 at89c51 单片机,美国公司 xicor 生产的低功耗 cmos 的串行 eeprom-x25045 ,加拿大 mitel 公司生产的dtmf 信号编 /解码芯片 mt8888 ,语音模块采用美国 isd 公司的 isd1420 语音芯片,整体功耗较小,兼容性好,稳定性高。
本系统通过密码来识别主人身份,系统开启后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关闭系统。
本系统同时还具有自我诊断功能,出现故障能自动进行处理。
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了抗干扰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完成系统可靠工作。
[ 关键词 ]:多功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自动拨号;探测器。
第一章绪论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大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外地人口涌入城市,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压力。
工厂、机关和居家失盗、失火、抢劫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尤为严重,损失惊人。
由此引起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届人士的普遍关注。
有些部门和居民小区开始派人白天守卫、夜间巡逻,并纷纷购臵防护铁门、铁栏杆等被动防范措施,将主人装在铁笼子中以求安全。
一旦发生警性(如火警或煤气泄漏),才发现铁笼子将消防人员拦在事故现场之外,难以即时救助,实为弊端。
从整顿市容角度来看,亦不雅观。
x x x x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设计》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x x x
学号:xx
专业班级:班
指导教师:x x x
年xx月xx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2)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2)
4.课程设计问题分析 (13)
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4)
6.附录 (15)
1.课程设计目的
1本课程设计是《电机设计》的实践课程,要正确掌握电机设计的原理与计算过程;
2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电机学、电路和电机设计等课程知识;
3培养工科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1课设题目
该课程设计,要求按照所给的数据(见附录)进行电机设计,计算过程详细,步骤清晰。
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的计算过程:
1)额定数据及主要尺寸
2)磁路计算
3)参数计算
4)工作性能计算
2.2设计要求
1.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电机设计》学习,熟练掌握电机设计的计算步骤。
2.要求按照所给的数据进行电机设计,计算过程详细,步骤清晰。
每一位学生应独立完成设计全过程。
撰写设计报告,报告
按照设计过程、设计总结、设计体会来进行书写。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额定数据和主要尺寸
1.输出功率:kW
P N 2.2=2.外施相电压:V
V U U N N 2203/3803/===Φ(Y 接)3.功电流:A
A U m P I N N kW 33.32203102.23
1=⨯⨯==Φ
4.效率:800
.0'=η5.功率因素:75
.0cos '=ϕ6.极对数:3
=p 7.定转子槽数
36
1=Z 332=Z 并采用转子斜槽
每相每极槽数取整数2
2/111==pm Z q 8.定转子每极槽数
6
636
211===p Z Z p 5
.5633
222===p Z Z p 9.定转子冲片尺寸(见附录)10.极距m
p D
i 0628.0612
.021=⨯==ππτ11.定子齿距m
Z D t i 0105.03612.0111=⨯==π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