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1
- 格式:ppt
- 大小:18.42 MB
- 文档页数:59
脑干名词解释脑干(brainstem)是大脑的最底部结构,它是连接脑和脊髓的重要构造。
脑干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中脑下部、小脑和脊髓,是大脑的基础。
它接受来自脑及其他结构到脊髓的信息,同时又将脊髓的信息传送回去,是大脑和脊髓的桥梁。
它能控制许多身体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跳、呕吐以及血液压力的调节等。
脑干的功能脑干的功能主要由三个结构构成:中脑下部、小脑和脊髓。
脑干承担着大脑与脊髓之间传递和接收神经信息的重要任务,可以控制身体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跳、呕吐以及血液压力的调节等。
中脑下部帮助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即体内构成机体体内稳定的一系列神经反射,它们可以调节和控制体内许多自动运动,如分泌和消耗激素、作用在肢体活动中的兴奋和抑制,以及涉及呼吸、心跳和血压的控制作用等。
小脑主要负责控制着身体的运动功能,尤其是手指运动,尤其是调节躯体和手足的协调运动,并负责调节一些非运动性功能,如学习和记忆。
脊髓作为皮层信息的连续路径,可以把脑发出的信息传递到全身各个器官,包括骨骼肌肉和内部器官,负责器官的活动和运动等的调节。
此外,脊髓还可以连接脑和特定的感官细胞,收集并把信息传给大脑,帮助维持大脑机能的正常运行。
脑干的病毒脑干的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感染、飞沫、血液或体液传播给人体,而且它们可以直接传播给脑干,甚至可以影响体内器官,导致许多疾病。
脑干病毒类型广泛,可以导致脊髓灰质炎、多动病、中风、糖尿病脑病、神经源性瘤等疾病。
所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脑干功能的损害,可能影响免疫功能、睡眠、运动能力和记忆力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脑干病毒的传播,并采用药物和补充剂治疗脑干病毒引起的疾病。
结论脑干是大脑与脊髓之间传递和接收神经信息的重要结构,它可以控制身体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跳、呕吐以及血液压力的调节等。
脑干的功能由三个部分组成:中脑下部、小脑和脊髓,它们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协调调节体内的各种活动,控制身体的运动能力和记忆等功能。
脑干的功能作用脑干是大脑的延续部分,位于脑壳底部。
它是神经系统中最原始的部分,功能重要,作用广泛。
脑干连接着大脑和脊髓,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作用。
首先,脑干负责控制呼吸和心脏活动。
呼吸和心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功能。
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调节着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使得我们能够自主地呼吸。
而心脏的搏动也是由脑干控制的,脑干中的心动调节中枢促使心脏有规律的跳动,维持血液的循环。
其次,脑干参与了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处理。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感觉器官的通道,通过它,我们能够感知到身体各部位的温度、压力、触觉等各种感觉刺激。
脑干还参与了疼痛的感知和传导,使我们能够及时地感受到身体的伤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此外,脑干还控制着眼球的运动。
脑干中的眼外肌核对眼球的运动进行调节,使得我们能够将视线快速地转移到感兴趣的对象上。
同时,脑干还控制着瞳孔的大小,根据光线的强弱和视觉需求,调节瞳孔的大小以确保视网膜获得适当的光线。
此外,脑干参与了平衡和姿势的调节。
脑干中的平衡核接收来自内耳和视觉系统的信息,并加以整合和处理,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
脑干还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使我们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进行日常活动。
最后,脑干还承担了某些基本生理功能的调节。
例如,脑干参与了消化系统的运动和分泌物的分泌,使食物得以消化吸收。
脑干还控制着尿液的排泄,保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此外,脑干还调节了睡眠和觉醒的转换,确保我们能够获得足够的休息和恢复。
总之,脑干是大脑和脊髓的连接桥梁,承担着多种功能作用。
它负责控制呼吸和心脏活动,参与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处理,控制眼球的运动和瞳孔的调节,调节平衡和姿势,调节消化和排泄等生理功能。
脑干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脑干梗死1例治疗体会关键词脑干梗死诊断治疗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口角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4小时,于2010年9月22日9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24小时晨起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流利,面部及左上肢局部肌肉阵发性抽搐。
无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无黑朦、晕厥史,12小时后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加重,口角向右歪斜、头晕,故来我院急诊就诊,行头颅CT检查示:头颅平扫未见异常,静滴5%葡萄糖200ml、血塞通注射液0.5g,5%葡萄糖200ml、正大丹参注射液20ml,症状未见好转,头痛、头晕加重,行走困难,收入住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
有吸烟史20年,每天20支,不饮酒,父亲有糖尿病史。
查体:体温36.4,呼吸20次/分,心率88次/分,血压120/80mmHg,BMI 25kg/m2>/sup>,发育正常,稍胖,口唇稍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神清,精神差,语言不流利,问答切题,时间、地点、人物、计算力、判断力正常,颈软,脑膜刺激征(-),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3mm,眼球无震颤,运动灵活,额纹无变浅,皱额、闭眼正常,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露齿、吹哨、鼓气动作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向右歪斜,肌张力正常,左上肢左下肢肌力3~4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左侧肢体动作缓慢、不协调,闭目难立征(+)。
左侧肢体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正常,无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肱二头肌、三头肌、桡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血常规:WBC 6.37×109>/sup>/L,RBC 5.23×1012/L,HGB 173g/L,PLT 212×109>/sup>/L,NEUT 70.4%,L YMPH 19.32%,MONO 6.9%,肝功、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尿便常规正常,PT 33.9,APTT 34.4,FIB 4.17g/L,TT 14.4,胸部X线摄片、颈椎三位片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4次/分,心电轴不偏+67°,正常心电图。
脑干知识点总结归纳
脑干的结构
脑干是指位于脑部底部的一个重要结构,连接着大脑和脊髓,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延髓位于脑干的最底端,负责调节心脏活动、呼吸等生命维持功能;桥脑位于延髓上方,连接大脑和小脑,调节睡眠、觉醒等高级神经功能;中脑位于脑干的最上端,包括了
大脑脚、脑桥,负责调节姿势平衡、视听等功能。
脑干还通过背外侧纹状体-脑干和中脑
网状结构控制意识的清醒与睡眠状态及疼痛反应。
脑干的功能
脑干作为连接大脑和脊髓的桥梁,承担着多种关键的生理功能,包括了呼吸、心跳、血压、睡眠、觉醒、姿势平衡和视听等。
首先,延髓负责控制呼吸和心跳功能,维持机体的生命
活动;桥脑负责调节觉醒与睡眠,以及姿势平衡和视听等功能;中脑负责了解人的运动功能,并且控制眼球运动,而且是意识延,觉波新出现的重要结点。
脑干的疾病
由于脑干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生损伤或疾病,将会对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脑干
损伤时,会导致呼吸、心跳等生命维持功能的紊乱,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脑干疾
病还会引起睡眠障碍、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
比如一些常见的脑干病包括脑桥
出血、中脑病变、延髓疾病等。
结语
总的来说脑干是人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连接着大脑和脊髓,负责着多种关键的生
理功能。
对脑干的了解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功能及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脑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相关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自下而上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主要分为丘脑和下丘脑)四部分(图31)。
也有人将脑干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的内部结构与脊髓相似,都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但是,脑干的灰质不像脊髓的灰质那样是一个连续的纵柱,贯穿脊髓的全长,而是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集合成团,构成神经核,分散于白质之中。
其中有些神经核直接与第3~12对脑神经相连,叫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一般多位于脑干的背侧部。
在延髓、脑桥和中脑内除有脑神经核和其他一些边界明显的核团,以及传导束以外,在脑干中央部还有一个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神经纤维纵横穿行,交织成网,并且有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集团散在其中,通常把这个灰、白质交织的区域,叫做网状结构。
总的说来,脑干中的灰质多集中于脑干的背侧。
脑干中的白质大部分是上行和下行的神经传导束,是跟大脑、小脑和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
它主要分布在脑干的腹侧和中央部。
网状结构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因此,它的影响范围很广,功能很复杂,是中枢神经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状结构的功能,不仅影响大脑皮层的活动,而且对于躯体的运动和内脏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例如,人体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适宜的刺激而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经过有些上行神经纤维的侧支传入网状结构,再由网状结构经过丘脑把各种感觉冲动广泛地弥散地传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以保持大脑皮层处于清醒状态。
这种清醒状态,是产生注意力集中和其他意识活动的基础。
又如,网状结构内具有加强肌紧张和运动的区域,叫做易化区;还具有抑制肌紧张和运动的区域,叫做抑制区。
它们对于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
肌紧张的加强或减弱,主要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活动来实现的。
在正常情况下,易化区和抑制区相互拮抗而取得相对平衡,维持适宜的肌紧张。
实验证明,网状结构中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活动,与大脑或小脑等有关区域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此外,在延髓的网状结构中,有调节心血管活动、呼吸、吞咽和呕吐等主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