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含解析)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含解析)一、单选题1.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贝壳.A. ①②⑥⑧B. ①③④⑦C. ③④⑤⑧D. ③④⑤⑦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滴水穿石B. 生根发芽C. 开花结果D. 雨后春笋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A. 具有细胞核B. 呼吸并消耗氧气C. 繁殖后代D. 能进行反射4.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春眠不觉晓B. 处处闻啼鸟C. 夜来风雨声D. 花落知多少6.下列均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 太阳、细菌、水绵B. 蘑菇、青蛙、钟乳石C. 病毒、变形虫、鲸D. 河水、河蚌、生石花7.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8.下图中,属于生物的是()A. 音乐机器人B. 大熊猫C. 吉祥物“海宝”D. 中华龙鸟化石9.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C.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10.春来到,校园中,花草树木发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A. 能排出代谢废物B. 能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C. 能生长和繁殖D. 都具有细胞结构11.人的手触动到含羞草时,它的叶片会自动下垂.影响它的根本原因是()A. 生物的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B.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C.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 流感病毒B. 细菌C. 柳树D. 三叶虫化石13.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的生物特性为()A. 新陈代谢B. 生殖C. 遗传变异D. 进化二、双选题14.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A. 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B. 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 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15.下列说法中,能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A. 虎父无犬子B.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C.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D.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16.智能自动导航汽车能自动进行导航.下列能判断其不是生物的是()A.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B. 能否进行呼吸C. 能否对外界信息作出反应D. 能否生长繁殖17.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 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 能进行运动C. 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8.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期中考点讲解命题点0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例】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C.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D.观察时要实事求是,从一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得出结果【答案】D【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其中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详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
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并不是观察时特点是比较直接,而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
故选D。
【点睛】明确观察法的概念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例】2.下列属于观察法的是()A.采集植物标本B.网上查找资料C.去图书馆查找资料D.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结构【答案】D【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详解】ABD.采集植物标本、网上查找资料、去图书馆查找资料都属于调查法,ABD不符合题意。
C.用显微镜看生物体的结构,属于观察法,C正确。
故选C。
4.科学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仪器。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特别提醒】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
知识点二: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非生物
对刺激有明显反应对刺激没有明显反应
能生长不能生长
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
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
能适应和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般由细胞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特别提醒】生物体的共有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考点一:生物特征的理解
【例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 遗传和变异
B.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活需要营养
D. 生长和繁殖
【解析】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如遗传和变异,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长和繁殖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是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答案】选D。
【例2】下列现像中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 机器人弹钢琴
B.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钟乳石在慢慢生长
D. 馒头上长出“白毛”【解析】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
机器人的行为受人的操纵,它无生命现象;火山喷发和钟乳石生长是自然现象;馒头上本来无“白毛”后来长出了“白毛”,“白毛”实际上是霉菌,有生命现象。
【答案】选D。
【例3】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A.能够运动 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需要呼吸 D.能产生反射
【解析】该题描述的是含羞草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答案】选B
【例4】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可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答案】选B
【例5】下列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 . 鸡 B. 小麦 C. 病毒 D.黑猩猩
【解析】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
【答案】选C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清单】
知识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1. 观察法
2. 调查法
3. 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4. 实验法
知识二:调查的方法步骤
1. 选择调查范围
2. 分组
3. 设计调查路线
4. 调查记录
5. 归类
6. 整理和分析
知识点三:生物的归类
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
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考点一: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
【例1】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A.模拟实验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例2】我国的森林资源每年清查一次,这属于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
A. 观察
B.,实验
C. 调查
D. 测量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答案】选C
考点二:调查的方法步骤
【例3】调查的一般步骤包括()
①制订合理的方法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
③明确目的、对象和范围④对资料的整理分析
A. 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考三点:生物的归类
【例4】下列不属于生物归类依据的是()
A. 生活环境
B. 形态结构
C. 个人爱好
D. 生物的用途
【解析】生物的归类包括: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物的用途
【答案】选C
【例5】可按形态结构特点划分为一组的是()
A. 鸡和水稻
B. 柑橘和西瓜
C. 苔藓和蚂蚁
D. 菜粉蝶和油菜花【解析】按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