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战长沙介绍ppt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15
影视122抗战剧《战长沙》的艺术表现手法张 一(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摘 要:电视剧《战长沙》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近年来众多的抗战剧中脱颖而出,深受业界和观众好评,有着诸多值得品鉴学习之处。
本文主要从该剧的叙事表达、镜头运用和音乐音响的处理等方面展开分析,为相关题材影视剧作品的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战剧;叙事表达;镜头美学;影视剧创作抗战剧《战长沙》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长沙会战”为背景,以长沙城内一户普通人家在战争中的生活变迁为叙事中心,以胡湘湘与国民党军官顾清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战争时期百姓的生活面貌、不同人物的命运沉浮,以及日军侵略和“焦土政策”等给长沙带来的灾难。
1 叙事表达:以小见大,矛盾交织不同于多数抗战题材电视剧,《战长沙》并未将战争场面作为最主要的部分,而是以一户普通人家在战争中的生活变迁和命运沉浮作为叙事的中心。
“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战长沙》中有着多处具体的体现。
该剧以战争事件为背景,但却选择了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生活面貌作为战争的缩影,表面上没有民族大义,却通过普通人物的命运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战争给群众带来的灾难与不幸;以胡湘湘、金凤等为代表的年轻女性,正是无数在抗战中坚强无畏、积极投身后方支援工作的女性形象缩影;以顾清明、胡湘平为代表的先进青年,虽出生优越却依旧心系国家、不畏生死,一心想着战场杀敌、保家卫国;以十奶奶、胡湘君、秀秀等为代表的女性形象,善良贤淑、坚忍顽强,是中国优秀传统女性形象的良好体现;以胡长宁为例的教育界人士宁死不屈,不叛国不为敌人所用。
该剧中人物形象的不完美设定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不神化、不夸大”是当前在抗战等相关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中务必注意的一点。
在叙事逻辑方面,该剧采用了剧中主要人物胡湘湘回忆式旁白作情节发展的衔接;同时,配合相关历史影像资料作为画面上的过渡,二者的配合自然朴素,却也很好地控制了前后逻辑和节奏。
合理的矛盾冲突能够推进叙事和情感的发展,但荒谬的冲突设置却会让观众难以接受和理解甚至产生厌烦、质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