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各种营养素的症状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
主要营养元素的作用及缺乏和过剩症状
1.碳水化合物:
作用:提供能量,维持生理功能,脑力活动的主要能源。
缺乏症状:疲劳、低血糖、体力下降。
过剩症状:肥胖、高血糖、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蛋白质:
作用:构建和修复组织,合成酶、激素和抗体,提供能量。
缺乏症状:肌肉萎缩、贫血、免疫力下降。
过剩症状:肾功能损害、骨质流失、代谢性疾病。
3.脂肪:
作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膜结构,合成激素。
缺乏症状:皮肤干燥、水肿、免疫力下降。
过剩症状: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4.维生素:
作用:参与代谢过程,促进生长发育,维护免疫功能。
缺乏症状: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
过剩症状: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头晕、头痛,维生素C过量可导致胃
肠不适,维生素D过量可导致钙代谢紊乱。
5.矿物质:
作用:维持酸碱平衡,构建骨骼,参与神经传导。
缺乏症状:铁缺乏可导致贫血,钙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问题。
过剩症状:钠过量可导致高血压,铁过量可导致中毒,锌过量可导致免疫功能异常。
6.水:
作用:维持体液平衡,调节体温,参与物质运输。
缺乏症状:脱水、尿量减少、口渴。
过剩症状:水中毒、电解质失衡。
综上所述,摄取适当的主要营养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营养元素的缺乏和过剩都会引发各种不同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各类营养元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及补救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不均衡、生活习惯不规律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
营养缺乏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症状表现:1、身体消瘦,体重下降明显。
2、肌肉无力,容易感到疲劳。
3、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4、伤口愈合缓慢。
补救措施:1、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鸡胸肉、鱼虾、蛋类、豆类、奶制品等。
2、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弱的人群,可以选择蛋白质粉来补充。
二、维生素 A 缺乏维生素 A 对于视力、皮肤和免疫系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症状表现:1、夜盲症,在昏暗的环境中视力下降。
2、皮肤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皮疹。
3、免疫力降低,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补救措施:1、多吃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鱼肝油、动物肝脏等。
2、适当食用深绿色和橙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芒果等。
三、维生素 B 族缺乏维生素 B 族包含多种维生素,如 B1、B2、B6、B12 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症状表现:1、维生素 B1 缺乏可导致脚气病,出现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
2、维生素 B2 缺乏会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等。
3、维生素 B6 缺乏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失眠、贫血等。
4、维生素 B12 缺乏会引起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脚麻木等。
补救措施:1、多吃全谷物、瘦肉、蛋类、奶制品、豆类、坚果等食物,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 B 族。
2、对于严重缺乏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 B 族补充剂。
四、维生素 C 缺乏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作用。
症状表现:1、牙龈出血、肿胀,牙齿松动。
2、皮肤出现瘀斑、伤口愈合不良。
3、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补救措施:1、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青椒、西红柿等。
营养学基础知识:营养素不足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其作用、代谢、供给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营养素不足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强调健康营养的重要性。
本文将着重探讨营养素不足对身体产生的影响。
一、维生素不足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不足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症状。
1.维生素C不足:维生素C可以帮助增强免疫系统,但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其。
如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牙龈出血、疲劳、发热、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
2.维生素A不足:维生素A是许多生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如果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夜盲、光敏性皮炎、干眼症等症状。
对于孕妇而言,维生素A的不足还会影响胎儿智力的发育。
3.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吸收钙,并促进骨骼发育。
如果维生素D不足,可能导致儿童骨骼畸形、贫血等症状。
在成人中,维生素D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肌肉无力和低钙血症等问题。
二、矿物质不足矿物质是人体内只存在于微量的无机物质。
它们在人体内担负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矿物质不足会导致很多问题。
1.钙不足:如果缺乏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问题。
此外,钙还有助于体内血液的凝固,所以缺乏钙也可能导致出血问题。
2.铁不足:铁是身体内制造红血球所需的重要成分。
铁缺乏可能导致贫血、疲乏、反应迟钝等症状。
儿童发育缓慢、感染风险增加。
3.锌不足:锌对许多品能组织和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锌缺乏可能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味觉丧失、免疫机能降低、皮肤问题、性发育异常等症状。
三、蛋白质不足蛋白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组织器官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人体无法分解和制造蛋白质,因此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如果缺乏蛋白质,会导致以下问题:1.生长发育延缓:儿童和青少年如果缺乏蛋白质,不仅会影响身高,还会有周围肌肉无力、疲乏等不良影响。
2.免疫力下降:蛋白质是免疫系统中许多组织和细胞的主要成分,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人体缺乏维生素表现及补充建议维生素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仅能够调节身体代谢。
还可以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一、缺维生素A具体表现为夜盲症、皮肤干燥。
维生素A缺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光线昏暗的环境里,会看不清东西或完全看不见东西,也是大家常说的夜盲症。
除了眼睛,维生素A缺乏的人皮肤也很容易干燥,长很多小疙瘩;口腔、鼻子、喉咙也会发干,就要考虑会不会是缺维生素A。
动物肝脏、奶油和鸡蛋等富含维生素A。
胡萝卜、南瓜、西蓝花、油菜、菠菜等富含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二、缺维生素B具体表现消化不良、手脚发麻。
维生素B族是个大家族,成员有12种以上,被世界公认的有9种,全部是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和胆碱。
缺乏维生素B1。
胃肠蠕动缓慢、腺体分泌减少,食欲降低。
缺乏维生素B2。
易引起疲乏无力、口腔疼痛、舌炎等。
缺乏烟酸。
引发糙皮病,以皮炎、舌炎、肠炎等为主要症状。
缺乏泛酸。
可能会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疲劳、软弱、运动功能失调等。
缺乏维生素B6。
影响神经镇定,从而易引起焦躁失眠。
缺乏生物素。
皮肤干燥、出现皮疹等。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容易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神经系统损害等问题。
B族维生素的来源非常丰富,比如种子皮、瘦肉、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全谷类食品、水果和坚果类内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
三、缺维生素C。
具体表现为牙龈出血、贫血。
缺乏维生素C会患上坏血病,出现倦怠、疲乏、急躁、呼吸急促、牙龈疼痛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关节肌肉短暂性疼痛、易骨折等症状。
同时牙龈肿胀出血、牙床溃烂、牙齿松动,皮肤、肌肉或关节也很容易出血,也是缺乏维生素C。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与水果,如韭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椰菜,以及柑橘、山楂、柚子等水果,野生的苋菜、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四、缺维生素D具体表现为骨质疏松、盗汗等缺钙表现,而且容易过敏、感冒、抑郁、长肿瘤等。
分钟检查身体缺啥元素身体缺少元素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良症状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缺乏的重要营养物质及其体内作用的概述。
1.维生素D: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它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钙的平衡。
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骨折和肌肉无力等问题。
维生素D主要通过阳光照射皮肤而合成,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物(如鱼类、蛋黄和酿酒酵母)摄入。
2.钙:钙是构建和维护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缺乏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和易骨折。
除了牛奶和奶制品外,芝士、豆腐、葱、芥菜和鱼类等食物也富含钙。
3.铁:铁是血红蛋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到身体各处。
缺乏铁可能导致贫血,造成疲劳、头晕和注意力不集中。
肉类、禽类、豆类和绿叶蔬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4.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对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贫血、神经系统退化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蛋类和牛奶。
6.镁:镁是参与数百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微量元素,并对骨骼健康、肌肉功能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镁可能导致疲劳、肌肉痉挛和焦虑。
大豆、坚果、绿叶蔬菜、全谷物和海鲜是含有丰富镁的食物。
7.锌:锌是体内许多酶的组成部分,且对免疫系统和DNA合成至关重要。
缺乏锌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减缓伤口愈合和生殖系统问题。
贝类、红肉、坚果和全谷物是富含锌的食物。
8.碘:碘对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尤为重要。
缺乏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大和智力发育问题。
海鱼、海带和牛奶等食物富含碘。
9.叶酸:叶酸在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更为重要,有助于胎儿脑神经发育。
缺乏叶酸可能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和神经管缺陷。
绿叶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是含有丰富叶酸的食物。
10.钾:钾是维持正常心率和肌肉功能的关键电解质,也有助于控制血压。
缺乏钾可能导致疲劳、肌肉痉挛和心律不齐。
重度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重度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营养不足或者营养吸收利用障碍导致的身体重量明
显低于正常水平,伴有多种营养素缺乏症状的一种严重营养不良状态。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重下降。
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同身高正常人群的体重水平。
通常情况下,体重指数(BMI)小于16kg/m2可以被诊断为重度营养不良。
2. 营养素缺乏症状。
患者出现多种营养素缺乏症状,如贫血、脱发、皮肤干燥、水肿等。
这些症状
往往是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或者营养吸收利用障碍导致的。
3. 营养评估。
通过临床营养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营养状态。
包括测量体重、身高、腹围、
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结合血液检查和营养问诊,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
4. 营养支持治疗效果。
对于怀疑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观察其体重、营养素
水平、症状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5. 综合评估。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
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患有重度营养不良。
总之,重度营养不良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重、营养素缺乏症状、营养
评估、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以及综合评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
及时发现并诊断重度营养不良,对于指导治疗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营养素与身体症状对照分析表一、蛋白质缺乏症状1)消化不良2)口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3)伤口愈合慢4)性欲低下5)经常有疲劳感、无精力6)经常感冒、感染7)脂肪肝、低密度胆固醇升高8)皮肤松弛无光泽二、机体微生态失衡的主要症状1)头痛、头晕2)过敏症,眼干、眼痒,牙龈发炎3)口臭4)咽痒、咳嗽5)失眠,厌食,肉食偏好6)抗生素不规范用药史7)腹胀等胃肠不适8)腹泻/便秘9)全身皮肤黏膜的各种炎症甚至溃疡等表现10)严重的口腔溃疡、肺炎、伪膜性肠炎、尿路感染、菌血症、败血症等11)精神萎靡不振、易疲劳12)儿童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精神类疾病三、α–亚麻酸缺乏症1)脂类代谢异常、肥胖2)皮肤瘙痒、皮屑过多3)视力下降4)血压升高5)内分泌异常、经前期综合征、腺体增生6)智力、记忆力减弱7)脱发、断发8)胰腺及前列腺功能减退四、牛磺酸缺乏症1)视力减退2)胆结石3)血糖偏高4)左心室功能减退5)经常产生疲劳感6)黄疸7)间歇性跛行8)智力低下五、α-硫辛酸缺乏症1)老年斑2)糖代谢异常3)向心性肥胖4)肌肤常有刺痛感5)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6)频繁感染7)后背酸痛8)口干、口苦六、胆碱缺乏症1)总胆固醇升高2)眼底有黄色瘀积物3)脂肪肝、肝硬化4)心肌及肾上腺出血5)胃溃疡6)肌无力7)高血压8)记忆力明显减退七、肌醇缺乏症1)脱发、灰白发2)便秘3)湿疹、皮炎4)胀气5)高胆固醇血症6)记忆力减退7)视力下降、白内障8)肛周瘙痒八、维生素A缺乏症1)口腔溃疡2)夜视能力欠佳3)痤疮4)频繁感冒或感染5)皮肤薄、干燥6)头皮屑7)鹅口疮或膀胱炎8)腹泻九、维生素E缺乏症1)性欲低下2)轻微锻炼便筋疲力尽3)容易发生皮下出血4)伤口愈合缓慢5)静脉曲张6)皮肤缺乏弹性7)肌肉缺乏韧性8)不孕症十、维生素D缺乏症1)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2)背部疼痛3)龋齿4)脱发5)肌肉抽搐、痉挛6)关节疼痛或僵硬7)骨质脆弱、易折十一、维生素c缺乏症1)经常感冒2)缺乏精力3)经常被感染4)牙龈出血或过敏5)流鼻血6)伤口愈合缓慢7)皮肤出现红疹8)指甲脆硬十二、维生素B1缺乏症1)肌肉松弛2)眼睛疼痛3)易怒4)注意力不集中5)手、腿部刺痛6)记忆力差7)便秘8)心动过速十三、维生素B2缺乏症1)眼睛充血、灼疼或沙眼2)对光亮敏感3)舌头疼痛4)白内障5)头发过干或过油6)湿疹或皮炎7)指甲开裂8)嘴唇破裂或舌裂十四、维生素B3缺乏症1)缺乏精力2)腹泻3)失眠4)头痛或偏头痛5)记忆力差6)焦虑或紧张7)抑郁倾向8)易怒十五、维生素B5缺乏症1)肌肉震颤、抽搐或痉挛2)冷漠3)注意力不集中4)足部灼痛或足跟松软5)恶心或呕吐6)经常感染7)轻微劳动便筋疲力尽8)焦虑或紧张9)磨牙十六、叶酸缺乏症1)湿疹2)少白头3)嘴唇破裂4)焦虑或紧张5)记忆力差6)缺乏精力7)抑郁8)食欲不振9)胃痛十七、维生素B6缺乏症1)常常回忆不起梦境2)水肿3)手部有刺痛感4)抑郁或神经过敏5)易怒6)肌肉震颤、抽搐或痉挛7)缺乏精力十八、维生素B12缺乏症1)头发状况不良2)湿疹或皮炎3)口腔对热或冷过度敏感4)易怒5)焦虑或紧张6)缺乏精力7)便秘8)肌肉松弛或痉挛9)缺乏精力十九、生物素缺乏症1)皮炎或皮肤干燥2)头发状况不良3)少白头4)肌肉松弛或疼痛5)食欲不振或恶心6)经常发生过敏二十、维生素P(花青素)缺乏症1)水肿2)经常产生淤青3)曲张、溃疡、痔疮4)炎症反应、过敏反应(风疹、湿疮、水疱、皮癣)5)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6)多发性组织硬化7)各种出血症8)黄褐斑及蛛网状静脉炎二十一、辅酶Q10缺乏症1)与年龄不符的早衰2)皮肤黑斑3)心肌缺血4)慢性心衰5)疲乏无力6)高血压7)皮屑过多8)记忆减退、思维混乱二十二、钙缺乏症1)肌肉震颤、抽搐2)失眠或神经过敏3)关节疼痛或关节炎4)龋齿5)高血压二十三、铁缺乏症1)肤色苍白2)舌头疼痛3)疲劳或情绪低落4)食欲不振或恶心5)经血过多或失血二十四、镁缺乏症1)肌肉震颤、抽搐2)肌肉松弛无力3)失眠、神经过敏或极度活跃4)高血压5)心率不齐或心跳过快6)便秘7)痉挛或惊厥8)乳房敏感或肿胀9)抑郁或思维混乱二十五、锌缺乏症1)味觉或嗅觉减退2)两个以上的手指甲有白斑3)经常被感染4)生长纹或妊娠纹5)痤疮或油性皮肤二十六、铬缺乏症1)出汗或过度冒冷汗2)6小时不进食就感到头昏眼花或容易发怒3)需要频繁进食4)两手冰冷5)白天没精神、昏昏欲睡二十七、硒缺乏症1)易发恶性肿瘤2)提前衰老的迹象3)白内障4)高血压5)脂肪肝二十八、钾缺乏的主要症状1)肌肉无力(如站立不稳、无力、登楼困难,肢体麻木、肌肉压痛、肠道肌肉无力及麻痹等表现)2)呼吸衰竭3)瘫痪4)心律失常5)横纹肌肉裂解症6)肾功能障碍7)意识模糊二十九、神经酸缺乏的主要症状1)记忆力减退2)失眠健忘3)视物模糊4)站立不稳5)语言障碍6)烦躁7)脑卒中或脑中风后遗症8)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9)脑瘫、脑萎缩。
植物缺素原因及缺素症状对照表植物缺素症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缺素症病因植物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土壤贫瘠。
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②不适宜的pH。
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④不良的土壤性质。
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⑤恶劣的气候条件。
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二级P77〜110)(一)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熟悉人体碘缺乏常见的症状了解碘营养状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掌握国家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碘缺乏的原因(1)人类生活环境中碘缺乏是造成碘缺乏病流行的根本原因(2)碘缺乏的其他原因碘在肠道的吸收率一般是比较高的,膳食钙、镁、氟过量及某些药物如黄胺类药物的碘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另外机体缺乏硒、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时碘的吸收率也会降低,但从碘缺乏病的总体流行而言,这些因素起的作用不如生活环境中缺碘。
2、碘的排泄途径经肾脏由尿排出是碘的主要排泄途径,每天摄入的碘大约85%随尿液排出,尿碘水平反映前一日碘的摄入水平,摄碘量越多,尿碘排出量也越多。
在人体碘平衡的情况下,尿碘排泄量近似于碘摄入量。
因此,尿碘是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碘缺乏危害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儿童尿碘水平被WHO采用作为碘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制定用于评价群体碘营养状况的尿碘中位数标准表。
基于学龄儿童尿碘浓度中位数的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成人碘推荐摄入量(RNI)每天为150u g;可耐受最咼摄入量(UL)为每天1000ug;孕妇、乳母尿碘低于150u g/L也提示该人群碘营养不良。
推荐摄入量:儿童90〜120u g/d,孕妇200u g/d。
3、碘缺乏病的流行现状碘缺乏地区人群智商数比正常人群低10〜15个百分点成人期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缺碘导致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等5、碘缺乏病的预防碘缺乏病应以预防为主,其主要措施为推行碘化食盐以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在饮食中注重含碘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蚶干、蛤干、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
【案例分析】小青,女18岁,从小在山区(碘缺乏地区)长大,准备进城参加工作,工作体检前她对自己碘状况有担心,就首先找到公共营养师,请求检查相关症状,判断她是否有碘缺乏问题。
1、工作准备(1)在进行判断前,需要掌握碘缺乏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常见营养不良的症状及预防措施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者无法被有效吸收利用而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
营养不良会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许多疾病和症状。
了解并及时预防这些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贫血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造成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其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气促、心悸、易怒等。
为了预防贫血,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和黑木耳等;同时,还需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以提高铁吸收率。
二、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种骨骼发育异常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腿部弯曲、骨折风险增加、身高不增长等。
为了预防佝偻病,应当每天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补充维生素D的药物;此外,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海带和蛋黄等。
三、坏血病坏血病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一种纤维组织不稳定的出血性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以及皮下出血等。
为了预防坏血病,应该每天摄入足够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食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暴露在过强阳光下,并合理利用保护性措施,以防止维生素C 被氧化或者损失。
四、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者盲目节食的人群。
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出冷汗、心悸等。
为了预防低血糖,在日常饮食中应当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同时摄入足够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谷类、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婴幼儿来说,需要注意定时喂养,并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饮食。
五、眼睛健康问题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多种眼睛健康问题,如夜盲症和干眼症。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确保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A。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胡萝卜、番茄、红椒以及动物肝脏等。
六、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因为钙和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骨组织变脆弱和易骨折的疾病。
一、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摄入过少会造成成年人:肌肉消瘦、机体免疫力下降、贫血,失眠,口腔溃疡,伤口愈合缓慢,头发、指甲生长缓慢,指甲薄脆、反甲,心悸,脱发等症状,严重者将产生水肿。
二、脂肪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会变得干燥,容易发生湿疹和伤口不易愈合等;另外,还可引起肝脏、肾脏、神经和视觉等多种疾病。
三、碳水化合物缺乏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少,将导致更多脂肪被利用,但耐力降低、出现酮症,还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
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四、膳食纤维缺乏摄入膳食纤维少易导致便秘,引发一些肠道肿瘤疾病,并致结肠内容物减少,肠腔狭窄,易形成闭合段,从而增加肠内的压力。
同时,造成大便硬和粘,需要更大的压力来排便,易得憩室病。
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五、维生素A缺乏易导致夜盲症,干眼症,食欲减退,体抗力低下,毛囊角化,皮肤干燥。
孕妇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早产或死产及产后感染率增加。
六、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E缺乏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功能低下,出现神经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症状,还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如四肢无力,易出汗,皮肤干燥,头发分叉,精神紧张等。
孕妇维生素E摄入量过低时可使胎儿死亡或流产。
七、维生素B1缺乏B1缺乏病也称脚气病,轻度缺乏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糖代谢失调,易导致低血压,引起厌食,体力下降,水肿,疲劳,忧郁,急躁,失眠,生长滞缓,脚麻木和心电图反常。
严重缺乏时脚气病达到顶点,产生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肺炎),消瘦或浮肿,心脏功能失调。
八、维生素B2缺乏轻微缺乏维生素B2不会引起人体任何严重疾病,但是严重缺乏维生素B2会引起一些病症如:口角炎,舌炎,鼻和脸部的脂溢性皮炎,眼睛怕光流泪、眼睛角膜发红、充血,脱发,引起缺铁性贫血等。
九、烟酸(尼克酸)缺乏烟酸缺乏时会导致癞皮病、舌炎、皮炎、记忆力减退;慢性胃炎、引起腹泻、疲劳乏力、皮肤粗糙;引起舌痛、腹泻、直肠炎以及精神上的变化,如:急躁、忧虑、抑郁;严重时会产生神经错乱、腹泻、幻觉、痴呆症等。
植物缺各种元素的表现
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如果一旦大量缺失某种营养元素或营养物质会引起一系列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病害,也称为“缺素症”,下面整理了植物缺各种营养元素表现及应对措施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缺氮
作物缺氮时,常见症状生长缓慢,长势矮小,叶片出现失绿发黄的情况,并且影响分蘖,造成很严重的减产。
2、缺磷
作物缺磷时,叶片叶柄部位很容易出现紫色,叶片小,并且容易脱落,植株矮小,比正常的植株晚熟。
3、缺钾
作物缺钾时,叶尖或四周边缘会发黄,严重的情况下,直接会枯死,类似烧焦状,观察根系,侧根少并且短,中后期容易出现倒伏。
4、缺镁
作物缺镁时,老叶的叶脉处会失绿,叶片慢慢变成黄色,然后变成白色,并且会出现斑点,颜色为褐色。
5、缺铁
作物缺铁时,新叶会出现失绿,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观察根系,会发现根毛增多,并且根尖增粗。
6、缺硼
作物缺硼时,会导致作物不开花或者开花后不结实,即使能结实,也会出现畸形果,再观察根系,比较短,颜色呈褐色。
7、缺锌
作物缺锌时,老叶比较敏感,叶脉部位会出现白化,导致分蘖少,分蘖慢,从整体来看,植株相对也比较矮小。
8、缺钼
作物缺钼时,老叶的叶片,会先出现斑点,颜色呈黄色,造成老叶扭曲,严重的情况下,直接枯死。
一、营养元素种类植物营养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有益营养元素。
(一)、必需营养元素:1、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2、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具有不可替代性,惟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3、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的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十六种:大量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中量营养元素:钙(Ca)、镁(Mg)、硫(S);微量营养元素: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此外,有人认为,镍(Ni)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状(一)、一般不需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碳、氢、氧1、碳、氢、氧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3、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1.氮(N):(2)、缺氮症状:●植株瘦小。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影响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黄化失绿。
缺氮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老叶先表现病症。
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的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3)、氮素过多的症状:●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根系发育不良,根短而少,早衰。
营养素缺乏分级描述
营养素缺乏分级描述如下:
1. 轻度缺乏: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2. 中度缺乏: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
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3. 重度缺乏: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
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您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来检查自己的营养状况。
如果发现自己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各种营养素的主要作用与缺乏症状
缺乏蛋白质:(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是构成人体最重要原材料)1、发育不良、瘦弱,疲劳乏力、精神不振2、抵抗力差、易感冒、伤口、病痛恢复慢,易感染3、贫血、血压低4、便秘,消化不良5、头发枯黄、脱发,皮肤松弛、皱纹、指甲凹凸无月牙6、胃、胸、臀部等器官下垂7、身体虚胖、孕妇水肿8、奶水不足,产后肥胖、便秘9、内分泌紊乱10、血管松弛、身体各器官机能衰退、下降,易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缺乏钙和镁:(骨骼牙齿99%,软组织和血液1%;帮助胃液和胰液的制造、传达神经讯息、调节心跳)1、骨质疏松、腰椎盘突出、骨刺、骨折、驼背2、腰酸背痛、腿软、抽筋,痛经,偏头痛3、失眠、多梦、难入睡,怕吵、易惊醒、睡不踏实、磨牙4、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站、坐无相5、心率失调、脉搏混乱,心脏收缩力减弱、易得冠心病、动脉硬化,心悸、易被惊吓
6、结石、便秘
7、小儿因摇头磨蹭使后脑勺头发稀少
8、出牙慢、牙齿不坚固、蛀牙,个头矮小、O型腿、鸡胸、佝偻症等
9、智力发育迟缓、反应迟钝、记忆力不佳10、厌食、偏食、易过敏11、好动、出虚汗、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燥,情绪不稳定,荷尔蒙分泌失常。
缺乏纤维素:
1、便秘,腹泻、便溏,痔疮、肠癌
2、排毒差,脸色差、长痘
3、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
缺乏DHA、EPA:
1、脑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物质
2、智力低下、智力障碍
3、反应迟缓、记忆力低下8、中风
4、生长发育缓慢
5、视网膜发育不全
6、心脑血管疾病
7、肥胖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缺乏维生素A:
1、对黑暗适应力差,夜盲
2、结膜干燥、眼干涩
3、眼睛易疲劳、视力模糊
4、头发干枯
5、易患呼吸道感染、鼻咽喉炎、气管炎、肺病
6、皮肤粗糙、脱皮、皮肤病
7、习惯性流产
8、生殖、泌尿系统感染
9、抗癌力下降,细胞突变;
缺乏维生素B:
1、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瘦或肥胖
2、舌头肥大、暗红,易咬舌头
3、心情烦躁、肝火旺盛、脾气大
4、嘴角干裂、易上火、口舌生疮、易长痘、酒糟鼻
5、溢脂性脱发、皮肤发痒、脱皮、脚气病
6、记忆力差、神经质
7、精神过于紧张或萎靡
8、缺乏B12会使DNA合成困难,营养性巨细胞贫血
9、肌肉无力、酸软虚弱10、易得肝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11、易呕吐、晕车船、易过敏等;
缺乏维生素C:
1、刷牙容易流血,牙釉质和象牙质变弱, 牙齿松动、牙周炎
2、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弱,易患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
3、容易疲劳、身体解毒机能和修复机能下降
4、血管壁硬化,易得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
5、皮肤、肌肉缺乏弹性,易长皱纹、衰老
6、易淤紫(黑青),皮肤暗淡无光泽
7、易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
8、抗癌能力下降
9、伤口不易愈合,不能帮助钙得吸收利用,骨折复原缓慢10、行动不灵活,关节炎,风湿症11、坏血病,低血压。
缺乏维生素E:
1、色斑、妊娠斑、老人斑
2、血管、肌肉弹性不好,易衰老
3、易静脉曲张、头发分叉
4、躁动不安
5、易早产、流产,内分泌失调、经期不顺,男女不孕不育,性能力下降7、促进大脑细胞发育8、抗癌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