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二章:旅游经济活动
- 格式:pptx
- 大小:433.91 KB
- 文档页数:30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旅游经济活动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是指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行业与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旅游经济活动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社会后产生的。
它的突出特点是旅游或旅行活动必须具有商品化和社会化特征。
所谓商品化是指采用商品交换的方式。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满足衣食住行购物的需要都必须以支付一定量的货币为前提,游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是商品交换关系.社会化是指不仅出现了专门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旅游生产商,而且出现了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组织和环境。
二、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经商旅行⏹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帝王将相、贵族僧侣、文人墨客的巡游、漫游、宗教旅行、学习旅行、探险旅行.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些旅行活动只是社会中极少数入的个别行为、他们的活动并未构成社会经济中的一种经济活动.安格斯·麦迪逊(荷兰经济学名誉教授)在《人类在1820年以前都很贫穷》一文中指出:“在中世纪时代,即从1000年至1500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0.05%,同期人口年均增长为0.09%;初级资本主义时代,即从1500年至1820年,每年世界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
07%,而同期人口年均增长却高达0.28%.人口的增长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长。
"-—载于《华尔街日报》,1999。
1.11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获取温饱都十分艰难,没有能力出外旅行。
旅游经济活动是建立在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的,而旅游活动则又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西方产业革命的结果,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又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产业革命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为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具体表现为:(1)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人们外出观光、度假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1、第一个时期:19世纪后期至二次大战旅游活动的范围:仅限于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题为《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其花费耗用》的论文,标志着旅游经济研究的开端。
•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提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标志着旅游经济学从对个别现象的分析转向对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
2、第二个时期:二战至今许多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入了研究行列旅游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全世界研究领域大大拓宽,重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综合性的研究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然而,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及旅游业的篷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教育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迅速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先后发行了一批旅游专业书刊,出版了多种不同版《旅游经济学》教材.•孙尚清主编的《中国旅游经济研究》:对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和总结,并就90年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作了深入的探讨。
•1933年魏小安与冯宗苏主编的《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从制订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角度论述了我国旅游经济的诸方面的结构。
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三、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的总称。
从经济学原理的研究看,在近代和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两类经济学,一是政治经济学,一是西方经济学。
后者又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由于它研究的领域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也要受经济活动中一些共同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