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例(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例(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例(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例(减速器)

目录

一、选择电动机

二、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四、减速器的结构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六、轴的计算

七、键的选择和校核

八、轴承的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九、联轴器的选择

十、润滑方法、润滑油牌号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参考传动方案:

原始数据:

题号

7 参数

运输带工作拉力F(kN) 2500

运输带工作速度υ(m/min) 1.1

卷筒直径D(mm) 400 已知条件:

1.滚筒效率ηj=0.96(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2.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3.使用折旧期 3年一次大修,每年280个工作日,寿命8年;4.工作环境室内,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

5.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计算及说明

一、选择电动机

(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式式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 ,Y 型。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功率计算工式为:(1)P d =

w

a

P η KW ,(2) P w =

1000

Fv

Kw 因此 P d =

1000a

Fv

η Kw

所以由电动机至卷筒的传动总功率为:3

212345a ηηηηηη=

式中:1η,2η,3η,4η,5η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连轴器和卷筒的传

动效率。

取1η=0.96(带传动),2η=0.98(滚子轴承),3η=0.97, 4η=0.99, 5η=0.94. 则:

a η=0.96?

30.98?2

0.97?0.99?0.94=0.79 又因为: V =1.1m/s 所以: P d =

1000a Fv η=2500 1.110000.79

??=3.48 Kw

(3)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卷筒轴工作转速为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ed P Kw

电动机转速 r/min

电动机质量

Kg

同步转速 异步转速 1 Y112M -2 4 3000 2890 45

2

Y112M - 4

4

1500

1440

43

n =

601000601000 1.1

52.553.14400

v D π???==?r/min

按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一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1i =2~4,二级圆柱齿轮

减速器的传动比'2i =8~40,则总的传动比范围为 'a i =16~160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d n ='a i n = (16~160) ?52.55= 841~8408 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1000r/min 、1500r/min 、30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

有四种传动比方案,如下表:

选用Y112M-2电动机:

型号

额定功率

满 载 时

起动电流 额定电流 起动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r/min

电流(380v 时) 效率% 功率

因数 Y132S1 -2 5.5 2900

38.7

78

0.80

5.2 2.2 1.8

低转速电动机的级对数多,外廓尺寸用重量都较大,价格较高,但也以使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减小,使传动装置的体积、重量较小;高转速电动机则相反。因此综合考虑,分析比较电动机及传动装置的性能,尺寸、重量、极数等因素,可见方案1比较合适。所以,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12M -2

二、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由电动机的的型号Y112M-2 ,满载转速2890/min m n r =

(1)总传动比 289055.052.55

m a n i n =

== (2)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 0a i i i =

式中0i 表示滚子链传动比,i 表示减速器传动比。 初步取0i =2.5 ,则减速器传动比为: 055.0

22.22.5

a i i i =

== 3 Y162M1-6 4 1000 960 73

(3)分配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

按展开式布置。考虑润滑条件,为使两级大齿轮直径相近,可由图12展开式

线查得 1i =5.8, 则: 2122.0

3.79

5.8

i i i =

==。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为了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要推算出各轴的转速和转矩。如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

至低速依次为I 轴、II 轴、III 轴……,以及

0i 、1i ,……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 01η、12η,……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效率; I P 、II P ,……为各轴的输入功率(Kw ); I T 、 II T ,……为各轴的输入转矩(N m ); I n 、II n ,……为各轴的转速(r/min ); (1) 各轴的转速 I 轴 0

m I n n i =

2890

11562.5== r/min II 轴 11156199.35.8I II n n i =

== r/min III 轴 2199.352.593.79

II III n n i =

== r/min 卷筒轴 52.59IV II n n == r/min (2) 各轴输入功率

I 轴 011 3.480.96 3.34I d d P P P Kw ηη===?= II 轴 1223 3.340.980.97 3.18II I I P P P Kw ηηη===??= III 轴 2323 3.180.980.97 3.02III II II P P P Kw ηηη===??= 卷筒轴 3424 3.020.980.99 2.93IV III III P P P Kw ηηη===??= 各轴输出功率

I 轴 '

2 3.340.98 3.27I I P P Kw η==?= II 轴 '2 3.18

0.98 3.12I I I I P P K w

η==?=

III 轴 '

2 3.020.98 2.96III III P P Kw η==?= 卷筒轴 '5 2.930.96 2.75IV IV P P Kw η==?=

(3) 各轴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 3.48

955014.502890

d T N m =?= I 轴 0010114.50 2.50.9627.60

I d d T T i T i N m ηη===??= II 轴 11212

327.60

5.80.980.97152.17

I I I I T T i T i N m η

ηη===???= III 轴 22322

3

152.17 3.790.980.97548.24

I I I I I I I T T i T i N m ηηη===???= 卷筒轴 24548.240.980.99531.90IV III T T N m ηη==??= 各轴输出转矩

I 轴 '227.600.9827.05I I T T N m η==?=

II 轴 '

2152.170.98149.13II II T T N m η==?= III 轴 '2548.240.98537.28III III T T N m η==?= 卷筒轴 '5531.900.94500.00IV IV T T N m η==?=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

轴名 效率P (Kw ) 转矩 T (N m ) 转速n r/min 转动比 i 效率 η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机轴

3.48

14.50

2890

0.96

2.5 I 轴

3.34 3.27 27.60 27.05 1156 0.95 5.8 II 轴

3.18

3.12

152.17

149.13

199.3

0.95

3.79

III 轴 3.02 2.96 548.24 537.28 25.59

0.97 1

卷筒轴

2.93

2.75

531.90

500.00

52.59

0.94

四、减速器的结构

铸铁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表:

名称 符号

数值 机座壁厚 δ

8 机盖壁厚 1δ

8 机座凸缘厚度 b

12 机盖凸缘厚度 1b 12 机座底凸缘厚度 2b

20 地脚螺钉直径 f d

20 地脚螺钉数目 n

4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1d 16 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2d

12 联接螺栓2d 的间距 l

180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3d 8 窥视孔盖螺钉直径 4d

6 定位销直径

d

8 f d 至外机壁距离 1c 26 1d 至外机壁距离 1c 22 2d 至外机壁距离

1c 18 f d 至凸缘边缘距离 2c 24 2d 至凸缘边缘距离

2c 16 轴承旁凸台半径

1R

22 凸台高度

h

49 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1l 50 圆柱齿轮外圆与内机壁距离 1? 10 圆柱齿轮轮毂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

8

机座肋厚 m 7 机盖肋厚 1m 7 轴承端盖外径 2D

126和135

轴承端盖凸缘厚度 t 10 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

s

146、186、170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第一对齿轮(高速齿轮)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卷扬机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轮传动; (2)精度等级选7级精度(GB10095-86)

(3)材料选择。由表10-1(常用齿轮材料及其力学特性)选择小齿轮为40Cr (调质),硬

度为28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 。 (4)选小齿轮齿数为 1Z =20,大齿轮齿数 211 5.820116Z i Z ==?= 其中i=u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公式如下:

[]

2

13112.32()t E t d H K T Z u d u σ±≥? (1)确定公式内的各值计算

1)、试选t K =1.3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5

41 3.34

95.510 2.759101156

T N mm =??

=? 5)、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d ?=1

6)、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E Z =189.81

2

a MP

7)、由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1H σ=600a MP ,大齿

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2H σ=550a MP

8)、由式(10-30) N=601n j h L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1N =60?1156?1?(2?8?280?8)=92.48610?.

2N =

92.486105.8

?=8

4.28610? 9)、由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HN K =0.95, 2HN K =0.98 10)、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1lim1

1HN H H K s σσ==0.95?600=570a MP []2lim22

HN H H K s

σ

σ==0.98?550=539a MP

(2) 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

4

3

1 1.3 2.75910 5.81.189.82.32()1 5.8539

t d ??+≥ =40.230 mm 2)、计算圆周速度 11

601000t d n V π=

?=

3.1440.2301156

601000

???=2.43 m/s

3)、计算齿宽b 及模数nt m

1d t b d =?=1?40.230=40.230 mm 11

t t d m Z =

=40.230

20=2.012 mm

h=2.25?t m =2.25?2.012=4.53mm b/h=40.230/4.53=8.88

4)、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使用系数1A K =。根v=2.43 m/s ,7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荷系数

v K =1.10。

由表10-4用插入法查得7级精度的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量时H K β=1.417

由图10-13查得F K β=1.33

由表10-3查得H F K K ??==1.0 ,所以载荷系数

A V H H K K K K K β?==1?1.10?1.0?1.417=1.559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10-10)得: 311t t K d d K ==31.55940.230 1.3

?=42.742mm 7)、计算模数n m 11

d m Z =

=

42.742

2.1320= 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

13

2

12F a S a

n d F Y Y KT m Z σ=

? () (1)确定计算参数

1)、计算载荷系数

A V F F K K K K K β?==1?1.06?1.4?1.35 =2 2)、根据纵向重合度 1.903

βε= ,从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Y β=0.88 3)、计算当量齿数 11330

24

26.7cos cos 14

V Z Z β=

=

=

22330

120

131.36cos cos 14

V Z Z β=

== 4)、查取齿形系数,由表10-5查得 1 2.592Fa Y = , 2 2.152Fa Y =

5)、查取应力校正系数得: 1 1.596sa Y = ,2sa Y =1.825

6)、由图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1500FE a MP σ= ,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2380FE a MP σ=

7)、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FN K =0.82, 2FN K =0.86 8)、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疲劳安全系数S=1.4,由式(10-12)得: []111FN FE F K s σσ=

=

0.82500

292.861.4

?=a MP

[]222FN FE F K s σσ== 0.86380

233.431.4

?=a MP 9)、计算大、小齿轮的

[]11

1

Fa Sa F Y Y σ,并加以比较

[]11

1

2.592 1.596

0.01413292.86

Fa Sa F Y Y σ?=

=

[]22

2

Fa Sa F Y Y σ= 2.15 1.825

0.01682233.43

?=

=

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

43

32

22 3.084100.88cos 0.01682124 1.654

n m β

?????≥??? 1.21=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n m 大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

算的法面模数,取n m =1.46 mm 。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1d =50.99 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11c o s n

d Z m β=036.18c o s 1424.042?

== 取 1Z =24

21Z i Z =?=5?24=120 取 2Z =120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

12()2cos n Z Z m a β

+=

0(24120) 1.46

108.372cos14+?==?mm

将中心距圆整为:153mm

(2)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12()arccos

2n Z Z m a β+=0(24120) 1.46

arccos 14.112108.37

+?==?

因β值改变不多,所以参数ε?、K β、H Z 等不必修正 (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11cos n Z m d β=

24 1.4636.24cos14.11

?==mm

22cos n Z m d β=

120 1.46

181.18cos14.11

?==mm (4) 计算齿轮宽度

1d b d =?136.2436.24=?=mm 圆整后取 2B =40mm, 1B =60mm

5 验算

1

1

2t T F d = 42 3.084101701.9936.24N m ??=

= A t K F b =11701.99

42.5510040

N m N m ?=< 合适

第二对齿轮(低速齿轮)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卷扬机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轮传动;

(2)精度等级选7级精度(GB10095-86)

(3)材料选择。由表10-1(常用齿轮材料及其力学特性)选择小齿轮为40Cr (调质),硬度为28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 。 (4)选小齿轮齿数为 1Z =24,大齿轮齿数 211 3.012472.24Z i Z ==?= 。取2Z =72 (5)选取螺旋角。初选螺旋角 β=0

14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公式如下:

[]

13

121()t H E

t d H K T Z Z u d u εσ±≥

? (1)确定公式内的各值计算

1)、试选t K =1.6

2)、由图10-30选项取区域系数H Z =2.433。 3)、由图10-26查1ε?=0.78, 2ε?=0.88则 ε?=1ε?+2ε?=1.66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5

51 2.95

95.510 1.467310192

T N mm =??

=? 5)、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d ?=1

6)、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E Z =189.81

2

a MP

7)、由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1H σ=600a MP ,大齿

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2H σ=550a MP 。

8)、由式(10-30) N=601n j h L 计算应力循环系数。

1N =60?192?1?(3?8?300?15)=91.24410?. 2N =91.13910?/3.01=84.13310?

9)、由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HN K =0.92, 2HN K =0.96。 10)、计算接触褡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1lim1

1HN H H K s σσ==0.92?600=552a MP []2lim22HN H H K s

σ

σ==0.96?550=528a MP

所以

[]H σ=([]1H σ+[]2H σ)/2=(552+528)/2=540a

MP

(2) 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5

2

312 1.6 1.467310 3.0112.433189.8()1 1.654 3.01540

t d ???+?≥? =65.07mm

2)、计算圆周速度 11

601000t d n V π=

?=

3.1465.07192

601000

???=0.65 m/s

3)、计算齿宽b 及模数nt m 1d t b d =?=1?65.07=65.07 mm

11

cos t nt d m Z β==0

65.07cos1424?=2.63 mm

h=2.25?nt m =2.25?2.63=5.92mm b/h =65.07 / 5.92=10.99

4)、计算纵向重合度βε

010.318tan 0.318124tan14d Z βεβ=?=???=1.903

5)、计算载荷系数K

已知使用系数1A K =。根v=0.65 m/s ,7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荷系数

v K =1.01 。由表10-4查得H K β的计算公式与直齿轮相同,则:

2231.120.18(10.6)0.2310H d d K b β-=++??+?=1.42 由图10-13查得F K β=1.35

由表10-3查得H F K K ??==1.4 ,所以载荷系数 A V H H K K K K K β?==1?1.01?1.4?1.42=2.0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10-10)得: 311/t t d d K K ==65.0732/1.6=70.09mm 7)、计算模数n m

11

cos n d m Z β==

70.09cos14 2.8324?= 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

2132

12(c o s )F a S a

n d F KTY Y Y m Z ββεσ?=? (1)确定计算参数

1)、计算载荷系数

A V F F K K K K K β?==1?1.01?1.4?1.35 =1.91 2)、根据纵向重合度 1.903

βε= ,从图10-28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Y β=0.88 3)、计算当量齿数 11330

24

26.7cos cos 14

V Z Z β=

== 22330

72

78.82cos cos 14

V Z Z β=== 4)、查取齿开系数

由表10-5查得 1 2.592Fa Y = , 2 2.230Fa Y =

5)、查取应力校正系数得: 1 1.596sa Y = ,2sa Y =1.766

6)、由图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1500FE a MP σ= ,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2380FE a MP σ=

7)、由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FN K =0.82, 2FN K =0.86 8)、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疲劳安全系数S=1.4,由式(10-12)得: []111FN FE F K s σσ= =

0.82500

292.861.4?=a MP []222

FN FE F K s σσ== 0.86380233.431.4

?=a MP

9)、计算大、小齿轮的

[]11

1

Fa Sa F Y Y σ,并加以比较

[]11

1

2.592 1.596

0.01413292.86

Fa Sa F Y Y σ?=

=

[]22

2

Fa Sa F Y Y σ= 2.230 1.766

0.01687238.86

?=

=

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

530

32

2 1.91 1.4687100.88cos 140.01687124 1.66

n m ?????≥??? 1.98=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n m 大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

算的法面模数,取n m =3.0 mm 。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1d =70.09 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11cos n

d Z m β=

70.09cos1424.033.0?== 取 1Z =24 21Z i Z =?=3.01?24=72.44 取 2Z =72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

12()2cos n Z Z m a β

+=

(2472) 3.0

140.042cos14+?==?mm 将中心距圆整为:140mm

(2)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12()arccos

2n Z Z m a β+=0(2472)2

arccos 14.072140.04

+?==?

因β值改变不多,所以参数ε?、K β、H Z 等不必修正 (3)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11cos n Z m d β=

24 3.070.03cos14.07?==mm 22cos n Z m d β=

72 3.0

210.08cos14.07

?==mm (4) 计算齿轮宽度

1d b d =?170.0370.03=?=mm 圆整后取 2B =70mm, 1B =75mm 5 验算

1

1

2t T F d = 52 1.4673104190.4970.03N m ??=

= A t K F b =14190.49

59.8610090

N m N m ?=< 合适

六、轴的计算

1、第III 轴的计算

轴的输入功率为3 2.80w P K =,轴的转速为363.79/n r mm =,

轴的输入转矩为3

3419.2210T N mm =?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由前面齿轮计算所得: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2210.08d mm = ,则:

3

3

2

2419.2223991210.08

10t

T N F

d

??=

==

tan tan 2039911497.5cos cos14.07n r t

N F F β

α?

==?

=

tan 3991tan14.071000.25a

t

N F F

β==??=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按式(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表15-3

0112,A =于是有:

333

min 03 2.8011239.663.79

P d A mm n ===?= 取最小直径为40mm.

4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选用图15-22a 所示的装配方案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a .为了满足轴向定位要求,1-2轴段要制出一轴肩,故取2-3段的直径

23d -=46mm ;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D=50mm 。先取12L -=82mm 。

b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但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23d -=46mm ,查手册P72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03尺寸系列,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10,其尺寸为5011029.25d D T mm mm mm ??=??,故34d -和78d -均取50mm ,所以

34L -=29.25 78L -=T+a+s+(70-66)=29.25+12.25+8+4=53.5mm 。 右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进行定位。则定位高度h=(0.7~0.1)d ,取h=5mm ,则67d -=55mm 。

c .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6-7的直径67

d -=55mm ;而45d -=67d -=55mm;齿轮的右端与右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宽度为70mm 。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67L -=66mm ,齿轮的左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h=(0.07~0.1)d ,取h=5mm ,则轴环的直径56d -=60mm 。轴环宽度1.4h ≤b ,取56L -=12mm 。45L -=79.75

d .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一轴的距离l=30mm (参考图15-21),故23L -=50mm 。

5、求轴上的载荷

在确轴承的支点位置时,从手册中查得30310型圆锥滚子轴承a=21mm.由图可知作为支梁

的轴的支承跨距:0

2363.5131194.5

L L mm

+=+=。所得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如下所示:

(1)计算支反力 31233991131

268863.5131

t NH F L F N L L ?=

==++

2223399163.5

130363.5131

t NH F L F N L L ?=

==++

又 12(1)Nv Nv r F F F += 222231

()0(2)2

r a Nv F L F d F L L -+

++= 将各已知数代入解得

1Nv F =1548.79 N , 251.29Nv F N =- (2)计算弯矩M 2323399163.5131

17069063.5131

t H F L L M N mm L L ??=

==++

1121548.7963.598348v Nv M F L N mm ==?= 223(51.29)1316719v Nv M F L N mm ==-?=- (3)计算总弯矩

22221117069098348196996H v M M M N mm =+=+= 2222221706906719170822H v M M M N mm =+=+=

(4)计算扭矩T

3419220T T N mm ==

5、按弯矩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强度。根据(15-5),取0.6?= ,则:

2322

133

()196996(0.6419220)21.730.160c a M T MP W σ?+?+?==?

根据选定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15-1查得 []160a MP σ-=

因此

[]1c σσ?-<, 所以安全。

6、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1)判断危险截面

由轴的简图加以受力分析可知只需校核第IV 个截面两侧即可 (2)截面VII 左侧

抗弯截面系数 3

3

3

0.10.15516637.5W d mm ==?= 抗扭截面系数 3330.20.25533275T W d mm ==?= 截面IV 左侧的弯矩 63.533

38414516636263.5

M N mm -=?

=

截面上的扭矩为 3419220T N mm =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166362

1016637.5

b a M MP W σ===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341922012.6033275

t a T T MP W τ=

== 由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15-1查得

11640,275,155.B a a a MP MP MP σστ--===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σ?及τ?按附表3-2查取。由

2.054

0.04, 1.085050

r D d d ====,经插值后可查得 σ?=1.0 τ?=1.31 又由附图3-1可查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附录I: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A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圆锥园柱齿轮减速器。工作经常载,空载起动,工作有轻震,不反转。单班制工作。运输机卷筒直径D=320mm,运输带容许速度误差为5%。减速器为小批生产,使用期限10年。 附表1 原始数据 题号 A1A2A3A4A5A6 运输带工 作拉力F (N) 2×103 2.1×103 2.2×103 2.3×103 2.4×103 2.5×103 运输带工 作速度V (m/s) 1.2 1.3 1.4 1.5 1.55 1.6 1.电动机2.联轴器3.圆锥齿轮减速器4.带式运输机 附图1

题目B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平稳。单向运转,两班制工作。运输带容许速度误差为5%。减速器成批生产,使用期限10年。 附表2 原始数据 题号 B1B2B3B4B5B6B7 运输机工 作轴扭矩 T(N。 m) 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 运输带工 作速度V (m/s) 0.650.700.750.800.850.900.80 卷筒直径 D(mm) 300320350350350400350 1.带传动2.电动机3.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带式运输机5.卷筒 附图2

题目C 设计一用于链式运输机上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平稳,经常满载,两班制工作,引链容许速度误差为5%。减速器小批生产,使用期限5年。

附表3 1.电动机2.联轴器3.圆锥齿轮减速器4.链传动5.链式运输机 附图3 题目D 设计一斗式提升机传动用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同轴式减速器。传动简图如下,设计参数列于附表4。 附表4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参数 题号参数 题号 D1D2D3D4 生产率Q(t/h)15162024提升带速度V(m/s) 1.82 2.3 2.5m)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习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

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减速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一级V带直齿轮减速器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彭亚南 学号:200601030039 专业班级:06汽车(2)班 指导教师:苗晓鹏 2009年 3 月 1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内装: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3. 轴零件图一张(A3) 4. 齿轮零件图一张(A3) 机械工程系06汽车(2)班级设计者:彭亚南 指导老师:苗晓鹏 完成日期: 2009年3月1日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阳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摘要:齿轮传动是应用极为广泛和特别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可以用来在空间的任意轴之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目前齿轮传动装置正逐步向小型化,高速化,低噪声,高可靠性和硬齿面技术方向发展,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一般可以达到94%以上,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可以达到99%),传递功率范围广(可以从仪表中齿轮微小功率的传动到大型动力机械几万千瓦功率的传动)速度范围广(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以从0.1m/s到200m/s或更高,转速可以从1r/min到20000r/min或更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它在各种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中被广泛使用。本文设计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一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装置。其中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约为24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约为215HBS,齿轮精度等级为8级。轴、轴承、键均选用钢质材料。 关键词:减速器、齿轮、轴、轴承、键、联轴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5

中北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学生姓名: 学 专 题 院: 业:
学 号:
目: 设计同轴线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该减速
器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车间的皮带运输机的传 动系统中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苗鸿宾 程志刚
职称: 职称: 副教授 高工
2011 年 5 月
27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
学 专
院: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同轴线式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该减速器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车间的皮带 运输机的传动系统中
起 迄 日 期: 课程设计地点: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苗鸿宾 暴建岗 程志刚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5 月 27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设计训练,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 步的巩固和发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今后毕业设计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机械制图和运用设计手册、标准及规范等技能的训 练,使学生具有初步机械设计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该运输机两班制工作,单向回转,工作平稳,传送带运行速度允许误差为±5%,使 用期限为 10 年。 原始数据 滚筒直径: 传动带运行速度: 传动带主轴所需扭矩:
mm
m/s
N·m
1-电动机 4-联轴器
2-带传动 5-滚筒
3-减速器 6-传动带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 实物样品等〕 :
1) 完成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画出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装配图。 2) 设计主要零件,完成 3 张零件工作图。 3)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号: 0901******** 学生姓名:乔旋 指导教师:许立忠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分析................................... ..........................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 六、键的选择校核............................................................ 七、轴承的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 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 十二、设计小结............................................................. 参考资料...................................................................

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

目录 1. 设计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选择电动机的结构和类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传动比的分配............................... 错误!未指定书签。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减速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减速器轴及轴承装置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轴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键的选择与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轴承的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箱体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箱体附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 (1) 7. 润滑和密封............................ 错误!未指定书签。润滑方式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密封方式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参考资料目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机械课程设计过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看来我是无法忘记的了,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这是第一次实践课程设计,需要接触机床加工零件,说实话,机床操作大家都不会,我想没一个人会吧,只是大二精工实习的时候稍微学了一点点,现在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全考研究生学长帮我们操作机床,铣床加工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慢很多很多,大概每组的零件加工都差不多要20个小时. 第一周吧,接到任务都不知道干什么,我们组做的是减速箱盖,当时老师没给我们介绍清楚那个可以自动编程的软件MasterCAM,还以为是和ProE的建模软件,不过网上关于MasterCAM的资料不是很多,和ProE,UG是没得比的,不过感觉很奇怪,这么好的软件用的人这么少,而且这软件之前从没听说过,教程貌似也不多不知道它还有数控自动编程的功能,这个软件真的很强大,绝对很强大。导致第一周大家都不知道干什么,以为要自己手动编程,差不多都放弃了,有个同学叫他朋友帮忙用其它软件编出了程序,不知道他朋友用的是什么软件!第二周的时候才开始学MasterCAM,网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个X3版本的,带汉化和破解,刚开始的时候是下了最新版本的X4而

且刚升级到MU1,不过下好了按安装说明一步步操作下来,也没出现过什么异常,可是就是打不开,说什么sim找不到,装装卸卸了好几次,终于火了,下了个X3版本的装了,结果一次通过,真是汗颜!之后就马上去图书馆借了相关的教程书,其实关于MasterCAM的书真的很少,找了好久才找到。跑回寝室打开软件,翻开书开始熟悉操作界面,操作界面看起来很复杂,全是按钮,看着头疼。MasterCAM和其他建模软件一样也可以自己画2D和3D图形,不过我没时间从头开始学,直接跳到数控加工编程!第一次不知道直接就把prt文件导进去,想要选择面加工的时候,不像书上那样可以一个一个面选择,我一选就是所有的面都选上了,这样搞来搞去搞了好长时间,软件卸载又安装了好多次,结果还是一样,一气之下就不想学了!后来向同学抱怨的时候,他告诉我要先用ProE保存副本为igs格式文件,不然直接导进去无法使用的,这最重要的一步老师忘了没和我们说,害我浪费了两天时间真是汗呀! MasterCAM算是入门了,其实只是铣床加工入门而已,加工时很多参数需要设置,其实没实际经验,只是按书上差不多设置,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置能达到最合理,最效率的加工效果,不过做的多了总会慢慢熟悉的!在仿真模拟的时候,基本上能用的加工方式都用过,之后对比那种最终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其实参数的设置很重要,对加工效果影响很大,不过这只能靠经验了, MasterCAM用得多了自然就会知道了!不得不赞叹这软件的强大,不过加工时还是得和实际结合起来,毕竟MasterCAM只是理论上的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答辩题 1#题: ●电动机的类型如何选择?其功率和转速如何确定? ●联轴器的类型如何选择?你选择的联轴器有何特点? ●圆柱齿轮的齿宽系数如何选择?闭式传动中的软齿面和硬齿面的齿宽系数有何不同,开式齿 轮呢? ●箱体上装螺栓和螺塞处,为何要有鱼眼坑或凸台? 2#题: ●试分析你设计的减速器中低速轴齿轮上的作用力。 ●考虑传动方案时,带传动和链传动谁布置在高速级好,谁在低速级好,为什么? ●滚动轴承部件设计时,如何考虑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轴的热胀或冷缩问题? ●为什么要设视孔盖?视孔盖的大小和位置如何确定? 3#题: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啮合时,大小齿轮啮合处的接触应力是否相等?接触许用应力是否相等? 为什么? ●圆柱齿轮在高速轴上非对称布置时,齿轮接近扭转输入端好,还是远离输入端好?为什么? ●轴的强度不够时,应怎么办?定位销有什么功能?在箱体上应怎样布置?销的长度如何确 定?你所设计的齿轮加工及测量基准在何处?齿轮的公差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4#题: ●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分配的原则是什么?高速级的传动比尽可能选得大是否合适, 为什么? ●滚动轴承的类型如何选择?你为什么选择这种轴承?有何特点?齿形系数与哪些因素有 关?试说明齿形系数对弯曲应力的影响? ●以你设计的减速器为例,试说明高速轴的各段长度和跨距是如何确定的?啮合特性表中的检 验项目分别属于齿轮公差的第几公差组?各公差组分别检验齿轮的什么精度? 5#题: ●开式圆轮应按什么强度进行计算?磨损问题如何在设计中考虑?一对相啮合的齿数不等的标 准圆柱齿轮,哪个弯曲应力大?如何两轮的弯曲强度接近相等? ●固定式刚性凸缘联轴器和尼龙柱销联轴器在性能上有何不同?试讲述你所选联轴器的特点? ●轴承凸缘旁螺栓孔中心位置(相对轴心距离)如何确定?它距轴承轴线距离近好还是远好?●减速器内最低和最高油面如何确定? 6#题: ●提高圆柱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有哪些措施?为什么? ●一对相啮合的大、小圆柱齿轮的齿宽是否相等?为什么? ●设计带传动时,发现带的根数太多,怎么办? ●旁螺栓距箱体外壁的位置如何确定?考虑哪些问题?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一:设计题目:搓丝机传动装置设计 1.1 设计要求 1) 该机用于加工轴辊螺纹,其结构见下图,上搓丝板安装在机头上,下搓丝板安装在滑块上。加工时,下搓丝板随着滑块作往复运动。在起始(前端)位置时,送料装置将工件送入上、下搓丝板之间,滑块往复运动时,工件在上、下搓丝板之间滚动,搓制出与搓丝板一致的螺纹。搓丝板共两对,可同时搓出工件两端的螺纹。滑块往复运动一次,加工一件。 2) 室内工作,生产批量为5台。 3) 动力源为三相交流380/220V,电动机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4) 使用期限为10年,大修周期为3 年,双班制工作。 5) 专业机械厂制造,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蜗轮。 图1.1: 搓丝机简图 1.2原始技术数据

1.3设计任务 1. 完成搓丝机传动装置总体方案的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图。 2. 完成主要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3. 完成装配图1 张(用A0 或A1 图纸),零件图2 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1 份。 二:机械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2.1 拟定传动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根据系统要求可知: 滑块每分钟要往复运动24次,所以机构系统的原动件的转速应为24r/min。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则需要机构系统有减速功能。运动形式为连续转动→往复直线运动。根据上述要求,可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该机构有尺寸较小,结构简洁的特点。利用曲柄和连杆共线,滑块处于极限位置时,可得到瞬时停歇的功能。同时该机构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整个搓丝机由电动机、开式齿轮减速器、一级减速器、曲柄滑块机构、最终执行机构组成。如方案一图所示。 其中,r=148.5mm; l=1371.5mm; e=666mm; 最大压力角α=33°; 急回夹角β=7°,急回特性为k=1.081。 采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外加开式齿轮减速器,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制造,维护方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箱设计计算 机械四班杨浩0714000322 2010/1/22

设计题目: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传动简图如下: 工作条件如下: 用于输送碎料物体,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使用系数、工况系数),输送带允许速度误差±4%,二班制,使用期限10年(每年工作日300天),连续单向 一、电动机的选择 1.选用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为: P=kW 式中:P w为工作装置所需功率,kW;为由电动机至工作装置的传动装置的总效 率。 工作装置所需功率P w应由机器工作阻力和运行速度经计算求得: P w===1.76kW 式中:为工作装置的阻力,N;v w为工作装置的线速度,m/s。 由电动机至工作装置的传动装置总效率按下式计算: 查《机械设计》表2-4,得:

取0.96,取0.995,取0.97,取0.99,取0.97 则 0.96×0.9952×0.97×0.99×0.97=0.885 所以 P0==1.99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工作装置的转速为: n w=60×=95.5r/min 由于普通V带轮传动比为: i1≈2~4 圆柱齿轮传动比为: i2≈3~5 故总的传动比为: i=i1i2≈6~20 则电动机所需转速为: n=in w≈(6~20)×95.5=(573~1910)r/min 2. 1)总传动比为: i a===9.84 2)分配传动比: I a=i外i内 考虑减速器结构,故: i外=3 ;i内=3.28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 n电=n=940r/min n1==313r/min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复习进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 1. 你所设计的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如何确定和分配的? 答题要点: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和工作机转速,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i w m n n = 总传动比为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即 齿轮带i i i ?=,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在2—4 间,单级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在3—6间,一般前者要小于后者。 2. 在闭式齿轮传动中,若将齿轮设计成软齿面,一般使两齿轮齿面硬度有一 差值,为多少HBS ?,为什么有差值? 答题要点:20—50HBS ;因为一对齿轮在同样时间,小齿轮轮齿工作次数较大齿轮的材料多,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较大齿轮低为使其强度和寿命接近,小齿轮齿面硬度应较大齿轮大。 3. 简述减速器上部的窥视孔的作用。其位置的确定应考虑什么因素? 答题要点:在减速器上部开窥视孔,可以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处的情况,以便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润滑油也由此注入机体内。窥视孔开在机盖的顶部,应能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并有足够的大小,以便于检修。 4. 轴上的传动零件(如齿轮)用普通平键作周向固定时,键的剖面尺寸b ×h 值是根据何参数从标准中查得? 答题要点:与齿轮相配合处轴径的大小;答辩时,以从动齿轮上键联接为例,让考生实际操作。 5. 当被联接件之一不易作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采用的螺纹联接形 式是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还是螺钉联接? 答题要点:螺钉联接。 6. 在设计单级原柱齿轮减速器时,一般减速器中的最大齿轮的齿顶距箱体的 距离大于30—50mm ,简述其主要目的。 答题要点:圆柱齿轮和蜗杆蜗轮浸入油的深度以一个齿高为宜,但不应小于10mm ,为避免油搅动时沉渣泛起,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50mm 7. 你所设计的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采用何种润滑方式?轴承采用何种润 滑方式?简述润滑过程。 答题要点:齿轮传动采用浸油润滑方式;轴承采用飞溅润滑或脂润滑方式。以飞溅润滑为例,当轴承利用机体内的油润滑时,可在剖分面联接凸缘上做出输油沟,使飞溅的润滑油沿着机盖经油沟通过端盖的缺口进入轴承 8. 简述减速器的油标的作用。 答题要点:检查减速器内油池油面的高度,经常保持油池内有适量的油,一般在箱体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装设油标。 9. 齿轮和轴满足何种条件时,应齿轮和轴一体,作成齿轮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计算及说明 结果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用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原始数据 输送带轴所需扭矩 τ=950Nm 输送带工作速度 ν=0.8m/s 输送带滚筒直径 d =350mm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两班制),大修期限四年。 3、工作条件 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 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图所示:(画方案图)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入 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用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电动机的选择 按设计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电压 380V 。 1、电动机的功率 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效率 KW Fv P w 17.21000 8 .035.0950 1000=?== 设:η1—联轴器效率=0.97; η2—闭式圆柱齿轮传动效率=0.99 η3—V 带传动效率=0.96 η4—对轴承效率=0.99 η5—输送机滚筒效率=0.96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8588.096.099.096.099.097.0353 4 321=????==ηηηηηη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总功率 KW P w 53.28588 .017 .2P r == = η 由表所列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中可以确定,满足Pm ≥Pr 条件的

电动机额定功率Pm 应取为3KW 计算及说明 结果 2、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根据已知条件由计算得知输送机滚筒的工作转速 m i n /68.43350 14.38.0100060100060r d v n w =???=?=π 额定功率相同的同类型电动机,可以有几种转速供选择,如三相异步电动 机就有四种常用的同步转速,即min /3000r 、min /1500r 、min /1000r 、 min /750r 。(电动机空载时才可能达到同步转速,负载时的转速都低于同步 转速)。电动机的转速高,极对数少(相应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极对数为2、 4、6、8),尺寸和质量小,价格也便宜,但会使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加大,结 构尺寸偏大,成本也会变高。若选用低转速的电动机则相反。一般来说,如 无特殊要求,通常选用同步转速为min /1500r 或min /1000r 的电动机。 选用同步转速为 min /1000r 的电动机,对应于额定功率Pm 为3KW 的电 动机型号应为Y132S-6型。有关技术算据及相应算得的总传动比为: 电动机型号:Y132S-6 额定功率:3KW 同步转速:1000r/min 满载转速:960r/min 总传动比:21.978 电动机中心高H=132mm ,轴伸出部分用于装联轴器段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 D=38mm 和E=80mm 。 四、传动比的分配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 978.2168 .43960=== w m n n i 由传动系统方案,分配各级传动比 978.21522.598.321=?=?=齿带i i i 五、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别为Ⅰ、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 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算如下: ①Ⅰ轴(电动机轴): m i n /9601r n n m == KW P P r 53.21==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减速机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

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 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

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排放管应与大气相通,且不应安装任何阀门。请注意,不要将此排入口连接在

201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带 二级齿轮)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130175 课程学分 2.0 起始日期 封面纸推荐用210g/m2的绿色色书 编辑完后需将全文绿色说明文字删除,格式不变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说明: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电子版或手写版,手写版不得 使用铅笔书写。 2.请按照目录要求撰写;一级标题为一、二、……序号排列,内容 层次序号为:1、1.1、1.1.1……。 3.对于电子版:一级标题格式:宋体,4号,加粗,两端对齐。 4.对于电子版: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 20磅,段前、段后为0行;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0字符。 5.对于电子版: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码: 底部居中。 6.所有的图须有图号和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对齐。如:图1 模 拟计费系统用例图。 7.所有的表格须有表号和表名,放在表的上方,居中对齐。如:表1 计费功能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 8.所有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重要资料必须注明具体出处,详细到页码;网上资料注明日期。)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 2. 所引参考文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引用于著作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5. [2]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0. *引用于杂志的———作者姓名﹒文章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1]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173. [2]George Pascharopoulos.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5, 20(4): 36~38. *引用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类推。 *引用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的―― 如:[1]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1~133.[2]Michael Boyle-Baise.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Preparing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1:手动圆柱螺旋弹簧缠绕机设计 机构简图: 导轨 技术要求:弹簧螺距通过调整挂轮传动比可变,钢丝应拉紧,弹簧直径可变,最大长度Lmax为300mm。 主要参数: 弹黄中径D2:mm 钢丝直径d:mm 弹簧螺距p :mm 设计要求: 1)拟定机构系统总体运动方案,画出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完成论证报告。 2)完成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画出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装配图。 3)设计主要构件和零件,完成1张构件图和3张零件工作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2:稳速器的设计 工作简图: 4 1-输出轴2-机体3-主输入轴4-辅输入轴 技术要求:输出轴转速稳定,主轴速度波动由辅轴调节。 主要参数: 输出轴转速n2 r/min 主轴转速范围n1±r/min 输出轴功率P kw 设计要求: 1)拟定机构系统总体运动方案,画出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完成论证报告。 2)完成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画出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装配图。 3)设计主要构件和零件,完成1张构件图和3张零件工作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3:自动钢板卷花机设计 工作简图: 技术要求:卷花轴转φ1角后,内限位板与卷花轴共同转φ2角,外限位板可限位和 退出,并有退料装置。限位板直径D :400mm , 主要参数: 卷花轴转角φ1:3600 内限位板转角φ2:1800 钢板宽和厚:30×3 生产率: 电机功率P :1.1kw 设计要求: 1)拟定机构系统总体运动方案,画出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完成论证报告。 2)完成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画出传动系统或执行系统的装配图。 3)设计主要构件和零件,完成1张构件图和3张零件工作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1 2 3 4 1-卷花轴 2-模板 3-钢板花 4-内限位板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范本)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 学生姓名: 组员: 学号:2009219754106 指导教师:邓小林 2013年12月28日

目录 作品内容简介 (2)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3) 2 结构特点 (3) 2.1 绞碎机的结构 (5) 2.2 压榨机的结构 (5) 3 工作原理 (6) 4 性能参数 (7) 5 创新点 (8) 6 作品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8) 7 参考文献 (9) 附图: (10)

作品内容简介 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家用辅助机器的绞碎机和压榨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绞碎机和压榨器往往只具有绞碎或者压榨的功能,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小组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了一款同时具备绞碎和压榨功能的绞碎压榨机。 该机主要由螺杆、四叶刀和绞碎筒体组成绞碎系统实现绞碎功能。由双旋向螺杆、压榨活塞和压榨筒体组成的差动螺旋机构实现压榨功能。该机可同时实现绞碎和压榨功能,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开,单独作为绞碎机和压榨机使用。 该机具有结构巧妙、拆装方便、使用方便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等特点。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不法生产商为了谋取暴利,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更无法谈及高品质生活。例如:阴霾笼罩的食品市场中的劣质肉馅、含化学色素的合成果汁和化学物质合成的速冲豆浆等。这无疑是阻挡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绊脚石。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大赛“绿色、环保、创新”的主题,通过走进社会,深入到群众中,我们研究小组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决定设计一台家用绞碎压榨机器。 目前,市场上手动的绞碎和压榨机都是分离的。其中,大部分的绞碎机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作坊设计的,结构多为变螺距锥形螺杆与相应的锥筒配合,使用电动机带动实现绞碎功能,但是结构复杂不利于维修,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压榨机则多为在密闭的空间里通入压缩空气能实现高效率、大规模压榨,但是需要辅助的空气压缩机增大机器设备的体积、功耗大,噪声大不适宜小规模的家用压榨。我们的作品是针对家庭绞碎和压榨,实现全手动驱动而设计的两用家庭绞碎压榨机,具有体积小、噪声小、绿色环保等特点。 该机器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新鲜的肉馅,而且能够提供各种新鲜的果汁等。该机器不仅能够对水果、豆类、瓜类和肉类等进行单独压榨或者绞碎,而且能够对其进行先绞碎后压榨。它是把绞碎和压榨功能集为一体的机械产品,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等的特点。它适用于广大的普通家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因此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 结构特点 如图2-1所示是按1:1所绘制的绞碎压榨机三维模型,设计尺寸规格为304mm*476mm*245mm。图2-2为绞碎压榨机的分解图。绞碎压榨机由绞碎机构、压榨机构和机架三部分部分组成。绞碎机构与压榨机构间通过绞碎筒体右端盖14和连接螺母套筒15实现连接,机架11、17与机身8、20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容: 1.装配图1; 2.零件图3;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书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步骤 2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3 2. 电动机的选择4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5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5. 设计V 带和带轮6 6. 齿轮的设计8 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19 8. 键联接设计26 9. 箱体结构的设计27 10. 润滑密封设计30 11. 联轴器设计 30 四设计小结31五参考资料32

一.课程设计书 设计课题: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起动,卷筒效率为(包括其支承轴承效率的损失),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8年(300天/年),两班制工作,运输容许速度误差为5%,车间有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表 设计要求 1.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A3) 3.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步骤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设计V带和带轮 6. 齿轮的设计 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设计 10. 润滑密封设计 11. 联轴器设计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 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选择V 带传动和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展开式)。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a i 为V 带的效率,n2为轴承的效率, 3 为第一对齿轮的效率,4为联轴器的效率, 5 为卷筒轴滑动轴承的效率(因是薄壁防护罩,采用开式效率计算) 2. 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P = P/ n = 1900x i000x = ,执行机构的曲柄转速 1000 60v 为 n = =mi n , D 经查表按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V 带传动的传动比I = 2?4,二级圆柱斜齿轮减 速器传动比I = 8?40, 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 = 16?160,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 = I x n =(16? 160)x =?min 。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 选定型号为丫112M — 4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 额定电流,满载转速 n m 1440 r/min ,同步转速1500r/min 。 3 2 12 3 4 x 0.983 X 0.952 xx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