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892.50 KB
- 文档页数:27
机械课程设计一级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一级减速器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如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3. 学生能够了解一级减速器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设计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一级减速器的零件设计和装配图的绘制。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计算公式和工程手册,完成一级减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和选择。
3. 学生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一级减速器进行运动和动力学的模拟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探究机械原理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遵循工程规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项目实践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机械设计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结构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一级减速器设计原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一级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引出学习一级减速器设计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2. 理论知识:a. 一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b. 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计算方法c. 减速器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设计规范教材章节:第二章 齿轮传动设计基础3. 实践操作:a. 使用CAD软件绘制一级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b. 运用计算公式和工程手册进行一级减速器主要参数计算c. 使用仿真软件对一级减速器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CAD/CAM技术4. 案例分析与讨论:a. 分析一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案例b.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优化设计方案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设计案例5. 课程总结与拓展:a. 总结一级减速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b. 探讨一级减速器在新型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引言及理论知识1第二周:理论知识2第三周:实践操作1第四周:实践操作2第五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六周:课程总结与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一级减速器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掌握其主要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减速器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完成单级减速器的初步设计。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提高其绘图技能。
2.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单级减速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原理、力学、材料力学等知识,具有一定的CAD绘图技能,但实际设计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单级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减速器的作用、分类及单级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2. 减速器的设计原理:涉及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分析单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 零部件设计:介绍单级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轴、轴承、箱体等。
4. 设计计算:根据实际需求,运用相关公式和规范进行单级减速器的参数计算和设计。
5. CAD绘图:运用CAD软件进行单级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
6. 设计优化:分析单级减速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一级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级齿轮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公式;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包括选型、计算、绘制图纸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一级齿轮减速器零部件的绘制和装配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齿轮传动计算和强度校核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一级齿轮减速器模型并进行实验测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工程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1)一级齿轮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3)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和要点;(4)齿轮的强度校核及材料选择。
2. 实践技能:(1)运用CAD软件绘制一级齿轮减速器零部件及装配图;(2)运用计算软件进行齿轮传动计算和强度校核;(3)动手制作一级齿轮减速器模型并进行实验测试。
3. 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讲解一级齿轮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第二周:学习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3)第三周:讲解减速器设计步骤及要点;(4)第四周:进行齿轮强度校核及材料选择的学习;(5)第五周:运用CAD软件绘制一级齿轮减速器零部件及装配图;(6)第六周:运用计算软件进行齿轮传动计算和强度校核;(7)第七周:动手制作一级齿轮减速器模型并进行实验测试。
教材章节关联:《机械设计》第四章 齿轮传动;第五章 减速器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级减速器)一.概述1.准备设计手册,图册,绘图工具等。
复习内容:齿轮传动、轴、滚动轴承、键、螺纹联接、联轴器选择等。
2.时间安排1)电动机选择、传动比分配、运动参数、计算、传动零件设计计算(一天)。
2)参观和动手装拆减速器,并开始绘装配草图(一天)。
3)画正式装配图:包括主要尺寸、配合公差、零件编号、明细表、技术要求等(二天)。
4)编写计算说明书,答辩。
(一天)边计算边写计算说明书6)检查和装订。
二.设计步骤1.选择电动机1)电机类型:推荐Y 系列380V ,三相异步电动机(查指导书) 2)选择电动机功率P ed设:工作机(卷筒)所需功率P W 卷筒效率ηW电机至卷筒轴的传动总效率ηa (减速器效率) 电机需要的功率P d 计算如下:ed rd P P P ≤=ηWr FV P η1000=式中F 单位为N ,V 单位为m/s22联轴器齿轮轴承ηηηη⋅⋅=)(s m DnV /100060⨯=π (式中D 单位为mm ,n 单位为r/min)995.0~99.097.099.098.0==球=滚子=联轴器齿轮轴承ηηη⎩⎨⎧96.0=卷筒η举例:现算出P d =2.08kW 查手册取P ed =2.2kW3)确定电动机转速n d已知减速器输出轴,即卷筒的转速为n (r/min ) 因为一级减速器的总传动比合理范围是i a =2~8所以:电动机转速为n d =i a ·n=(2~8)n例如 n=260 r/min则 n d =520~2080 r/min该范围内的转速有 750 r/min, 1000 r/min, 1500 r/min电动机方案比较注:i a =满载转速/通过比较得知:2号方案较好,其重量轻,价格便宜,传动比适中。
4卷筒轴承ηηη⋅=W2.传动零件设计计算(复习教材,齿轮设计具体步骤可参考教材P172例题7.2和P182例题7.3)1)联轴器选择(根据转矩选型即可)低速级:刚性连轴器,高速级:弹性连轴器 2)斜齿轮要计算的参数a ; m n ; z 1 , z 2 ;b 1 , b 2 ; β d ai , d fi , d i (i=1~2)3)直齿轮要计算的参数a ; m ; z 1 , z 2 ;b 1 , b 2 ; d ai , d fi , d i (i=1~2)4)计算卷筒实际转速及误差)/(/1212z z n i n n ed ed ==卷筒%5≤nnn -误差=卷筒3.注意事项1)斜齿轮的中心距a 要圆整,其尾数为0,2,5,8 2)模数取标准值,并且≥1.53)β=8°~20°当β=8°~12°时用“60000”轴承(深沟球轴承)当β=12°~20°时用“30000”(圆锥滚子轴承)或“70000”轴承(角接触球轴承) 4)小齿轮齿宽b 1应比大齿轮齿宽b 2大5~10mm 取齿宽系数Ψd =1.0~1.2材料一般取45钢,P d ≥5.5kW 时用合金钢如40Cr 等。
一级减速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一级减速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一级减速器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一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和输出扭矩。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纸识别一级减速器的结构;2.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和量具进行一级减速器的简单拆装和组装;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3. 学生通过学习一级减速器,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机械设备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生动的教学方式,结合实物演示、操作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一级减速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一级减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 一级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一级减速器的各组成部分(齿轮、轴、轴承、箱体等)及其功能;- 传动比、输出扭矩的计算公式。
3. 实践操作:- 实物演示:展示一级减速器的结构,让学生直观了解;- 拆装与组装:指导学生进行一级减速器的拆装和组装,掌握其内部结构;- 故障分析与排除:模拟一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4. 教学大纲:- 第一章:一级减速器概述,课时:2课时;- 第二章:一级减速器的结构与原理,课时:3课时;- 第三章:一级减速器的拆装与组装,课时:4课时;- 第四章:一级减速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课时:3课时。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和进度制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阐明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一、电机旳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传动装置旳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V带传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直齿圆柱齿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轴旳构造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校核轴承寿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键连接旳选择和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箱体旳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电机旳选择1.1 选择电机旳类型和构造形式:依工作条件旳规定, 选择三相异步电机: 封闭式构造 U=380 V Y 型1.2 电机容量旳选择工作机所需旳功率P W =Fv /1000= 3.04 kW V 带效率(1: 0.95滚动轴承效率(一对)(2: 0.98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一对)η3: 0.97 联轴器效率(4: 0.99工作机(滚筒)效率(5((w): 0.96 传播总效率η=η1﹒η23﹒η3﹒η4﹒η5 =0.841 则, 电动机所需旳输出功率PW=Pd/(= 3.61 kW1.3 电机转速确定卷筒轴旳工作转速W 601000πvn D⨯== 76.4 r/min V 带传动比旳合理范围为2~4,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旳合理范围为3~7, 则总传动比旳合理范围为 =6~28, 故电动机转速旳可选范围为:d W 'n i n =⋅= 458.4 ~ 1528 r/min在此范围旳电机旳同步转速有: 750r/min 、1000 r/min 、1500 r/min依课程设计指导书表18-1: Y 系列三相异步电机技术参数(JB/T9616-1999)选择电动机型 号: Y112M-4 额定功率Ped: 4kW 同步转速n: 1500r/min 满载转速nm: 1440r/min二、传动装置旳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总传动比: 18.852.1 分派传动比及计算各轴转速取V 带传动旳传动比i 0= 3 则减速器传动比i =i /i 0= 6.282.2 传动装置旳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0轴(电动机轴)0d P P == 3.61 kW0m n n == 1440 r/min009550P T n == 23.94 N ⋅m 1轴(高速轴) 101P P η=⋅= 3.43 kW10n n i == 480 r/min1119550P T n == 68.24 N ⋅m 2轴(低速轴) 2123P P ηη=⋅⋅= 3.26 kW12n n i== 76.43 r/min 2229550P T n == 407.34 N ⋅m 3轴(滚筒轴) 3224P P ηη=⋅⋅= 3.16 kW32n n == 76.43 r/min3339550P T n == 394.84 N ⋅m 以上功率和转矩为各轴旳输入值, 1~3轴旳输出功率或输出转矩为各自输入值与轴承效率旳乘积。
三级减速器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三级减速器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提供对该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和指导。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三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数学计算和工程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设计和分析三级减速器系统,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减速问题。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大纲如下:3.1 前导知识- 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基本机械功学原理- 基本数学计算方法3.2 三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三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三级减速器的结构和组成部分3.3 三级减速器的设计要点- 三级减速器的设计流程- 三级减速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三级减速器的应用案例分析3.4 课程实践项目- 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三级减速器模型,进行实验和测试。
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将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三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要点。
- 实践操作:学生将参与到实验和设计项目中,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组讨论:学生将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5. 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指定的作业和实验,并撰写相应的报告。
-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6. 参考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本课程内容,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推荐:-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7.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三级减速器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为其未来从事相关工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三级减速器的设计和应用技巧,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以上为三级减速器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祝您学习顺利!。
一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一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了解其设计参数和性能指标;3. 学生能够掌握一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级减速器的选型、设计和计算;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一级减速器的结构图和零件图;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设备和仪器,对一级减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械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减速器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减速器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毕业,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机械设计知识了解较少,需要从实际应用出发,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和实验操作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级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减速器概述: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一级减速器工作原理:讲解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其结构特点,使学生掌握一级减速器的运行机制。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一级减速器结构组成:详细介绍一级减速器的各部分结构,如齿轮、轴、轴承、箱体等,使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一级减速器设计参数与性能指标:讲解设计参数的选择依据,分析性能指标对减速器性能的影响,为学生进行减速器设计提供依据。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5. 一级减速器设计方法与步骤:介绍减速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公式、选型原则等,指导学生完成一级减速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三级齿轮减速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级齿轮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三级齿轮减速器的原理和结构;2.掌握三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熟悉相关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三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5.能够分析并解决三级齿轮减速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三级齿轮减速器的原理和结构:介绍三级齿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三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方法:讲解三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齿轮参数的计算、传动比的确定、齿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等。
3.相关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介绍三级齿轮减速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三级齿轮减速器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学生就三级齿轮减速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三级齿轮减速器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方法。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三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和组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三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和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信息和扩展阅读材料。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级减速器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门关于一级减速器的课程。
一级减速器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重要传动装置,它能将驱动端的输入转速减小一定比例,并传递给被驱动端。
本课程将介绍一级减速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设计要点等内容,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一级减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掌握一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过程;3.熟悉一级减速器的常见应用,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4.能够分析和解决一级减速器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 课程大纲3.1. 第一章:一级减速器基本原理• 3.1.1. 什么是一级减速器?• 3.1.2. 一级减速器的分类与应用范围• 3.1.3. 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3.1.4. 一级减速器的优缺点3.2. 第二章:一级减速器设计要点• 3.2.1. 一级减速器的构成部分• 3.2.2. 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参数与设计要求• 3.2.3. 一级减速器的传动比计算• 3.2.4. 一级减速器的强度分析与选型3.3. 第三章:一级减速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3.3.1. 一级减速器噪声问题及处理方法• 3.3.2. 一级减速器振动问题及解决方法• 3.3.3. 一级减速器磨损与润滑问题及解决方法• 3.3.4. 一级减速器故障与维修方法3.4. 第四章:一级减速器的实际应用• 3.4.1. 汽车发动机中的一级减速器• 3.4.2. 工业生产中的一级减速器• 3.4.3. 机械制造中的一级减速器3.5. 第五章:实践和设计案例本章将通过实践操作和设计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应用所学的一级减速器设计知识,并加深对其理解。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一级减速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等内容。
2.实验:开展与一级减速器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一级减速器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级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一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了解并掌握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计算、选型、校核等;3. 掌握减速器主要零件的材料、加工工艺及装配要求;4. 理解并掌握减速器的强度、刚度和精度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2. 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校核;4. 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分析减速器的性能,并提出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注重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4.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减速器概述:讲解减速器的作用、分类及一级减速器的特点;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减速器设计原理:阐述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齿轮传动的计算: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计算、强度校核和精度等级;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4. 轴承和轴的设计:讲解轴承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和轴的设计计算;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5. 减速器零件的加工与装配:分析减速器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装配要求和质量控制;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6. 减速器设计实例:分析一级减速器设计实例,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计算和图纸绘制;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7. 减速器性能分析及优化:介绍减速器性能测试方法,分析结果并提出优化方案;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2. 学生能够掌握单级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参数计算和选型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单级减速器的制造工艺、装配和调试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原理,分析并解决单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及其制造工艺的热爱,增强工程意识;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单级减速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减速器的作用、类型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2. 单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分析齿轮传动原理,探讨单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其优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3. 单级减速器设计计算:学习单级减速器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参数计算和选型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单级减速器CAD绘图:运用CAD软件,绘制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单级减速器制造工艺与装配调试:了解单级减速器的制造过程、工艺要求,学习装配和调试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单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解决单级减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5篇可选)第一篇: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课程设计一、零件建模1、箱体零件建模过程1、新建零件命名为箱体,确定进入草绘环境。
2、草绘箱体轮廓,完成后确定,拉伸1603、选择抽壳工具,选择平面放置,输入厚度为124、选择上平面草绘,提取外边绘制长方形,到提取的边左右为32.25,上下为25。
单击确定完成草绘。
5、选择相反方向拉伸。
6、选择箱体左边平面草绘,提取下边,绘制三个圆,直径分别为84、61、61.大圆到左边距离为152,两小圆到右边距离分别为112.5、188.57、删除多余线段,点击完成,拉伸25.8、单击草绘使用先前平面进行草绘,绘制三个同心圆。
直径分别为100、71、71。
单击确定,拉伸25.9、使用先前平面草绘三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84、61、61.确定拉伸去除材料。
10、选择上三步拉伸镜像。
选择筋工具绘制两个加强筋,镜像,完成箱体建模。
底座建模方式相同。
箱体建模主要采用拉伸、旋转、镜像,基准面、基准轴的建立等。
11、二、装配1、输入轴装配新建组建命名为输入轴装配,点击确定进入组件装配界面。
插入轴3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轴3中心轴和轴承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
新建约束,选择对齐,选择轴承面与轴面,完成完全约束。
同上完成另一轴承与齿轮的装配。
2、中间轴的装配新建组建命名为中间轴装配,点确定进入装配环境。
插入轴2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1点击放置选择对齐进行约束,选择两零件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重复插入轴承与轴另一端面完成约束。
插入齿轮,点击放置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端面与轴的面完成完全约束。
3、输出轴装配新建组建不使用缺省模板命名为输入轴装配,进入组件装配环境,插入轴1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再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
目录
1. 设计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选择电动机的结构和类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比的分配...............................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减速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低速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减速器轴及轴承装置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轴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键的选择与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
轴承的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箱体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箱体附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 (1)
7. 润滑和密封............................ 错误!未指定书签。
润滑方式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密封方式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资料目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段数据准备。
圆周速度v 。
齿宽b 。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
①查得使用系数=1。
②根据v=m/s 、7级精度,查得动载荷系数=。
③齿轮的圆周力
查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④用表10-4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分布时,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1.420H K β=。
其载荷系数为
3)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及相应的齿轮模数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试算齿轮模数,即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 1.3Ft K =。
②由式(10-5)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的重合度系数Y ε。
计算[]
Fa sa
F Y Y σ
由图10-17查得齿形系数1 2.62Fa Y =2 2.18Fa Y = 由图10-18查得应力修正系数sa1sa 21.55 1.76Y Y ==、 由图10-24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lim1500MPa F σ=;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
MPa 3802lim =F σ
由图10-22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0.85FN K = 、
20.88
FN K =。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得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因为大齿轮的[]a sa
F F Y Y σ大于小齿轮,所以取
2)试算模数 (2)调整齿轮模数
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①圆周速度 ②齿宽b ③宽高比/b h 。
2)计算实际载荷系数F K
①根据0.641/v m s =,7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1.07v K =。
②由23
4212/2 6.79310/36.456 3.72710t F T d N N ⨯==⨯⨯=
查表10-3得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0F K α=。
③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 1.417H K β=,结合/10.67b h = 查图10-13可得 1.34F K β=。
则载荷系数为1 1.07 1.0 1.34 1.434F A V F F K K K K K αβ==⨯⨯⨯=
3)由式(10-13),可得按实际载荷系数算得的齿轮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模数m 的大小主要取决与于弯曲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有关,可取由弯曲疲劳强度算得的模数并近
计算及说明
结果
圆取整为标准值m=2mm ,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1=49.873d mm ,算出小齿轮齿数11=/=49.873/2=24.937z d m 。
取125z =则大齿轮的齿数21 3.2972582.4z uz ==⨯=,取282z =,两齿轮齿数互为质数。
和互为质数。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2)计算中心距 (3)计算齿轮宽度
考虑不可避免的安装误差,为了保证设计齿宽b 的节省材料,一般将小齿轮略为加宽(5~10)mm ,即
取258b mm =,而使大齿轮的齿宽等于设计齿宽,即250b mm = 5.圆整中心距后的强度校核
上述齿轮副的中心距不便于相关零件的设计和制造。
为此,可以通过调整传动比、改变齿数或变位法进行圆整。
将中心距圆整为110a mm =。
在圆整之后,齿轮副几何尺寸发生变化,应重新校核齿轮强度,以明确齿轮的工作能力。
(1) 计算变位系数和
1) 计算啮合角、齿数和、变位系数和、中心距变动系数和齿顶高降低系数。
从图10-21b 可知,当前的变位系数和提高了齿轮强度,但重合度有所下降。
2)分配变位系数1,2x x
由图10-21b 可知,坐标点(/2,/2)(53.5,0.825)z x ∑∑=位于L17和L16之间。
按这两条线做射线,再从横坐标的12,z z 处做垂直线,与射线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120.724,0.850x x ==。
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
4)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m=2mm
计算及说明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