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2007年我国汽车市场STP营销战略简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汽车营销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汽车营销的理论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是STP营销战略。
现代市场营销十分重视STP营销,STP营销即汽车市场细分(Segmentation),选择汽车目标市场(Targeting),汽车产品定(Positioning)。
当今社会汽车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企业无法在整个市场上为所有用户服务。
慧聪行业研究认为,企业不应试图在整个市场上争取优势地位,而应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对本企业最有吸引力并能有效占领的那部分市场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计划和营销计划为其服务,这样企业就可以把有限的资源,人力和财力用到能生产最大效益的地方上,确定目标市场,为企业及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树立一定的特色,选择那些与企业任务,目标,资源条件等一直的市场空间,塑造预定的形象,以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这就是STP的营销的主要任务。
1.汽车市场细分化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购买者行为的差异,把整个市场(即全部用户)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用户群(即细分市场),以便执行目标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
每一种产品都有购买者,由于种种因素,不同的购买者有着不同的需求,任何一个大企业都不可能全部给予满足,为所有的购买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因此,每个企业都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搞好销售。
日本的本田公司就是成功地运用了市场细分化这种方法使自己的摩托车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扩大了自己的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了有区别的营销策略,进行针对性营销,这是它在美国市场取得辉煌胜利的关键。
本田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策略是差异性市场策略:当时的美国摩托车企业只是针对专业车手,喜爱摩托车的人,而本田公司意思到了潜在的顾客需求并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开发这部分顾客,通过广告宣传:首先,淡化人们对那些“空黑皮夹克的摩托车手”的成见。
银行机构经营案例以下是一些涉及银行机构经营的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方面的银行业务、战略和管理:1.数字化转型: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案例概要: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之一,通过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创新来推动业务转型。
•经营策略:该银行通过投资大量资金进行数字化转型,包括在线银行服务、移动应用、区块链技术等,以提高客户体验、降低成本并增强业务效率。
2.社会责任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案例概要:摩根士丹利通过其"健康资本"倡议,致力于在金融领域推动社会责任。
•经营策略:该银行通过支持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项目,促进可持续金融和社会责任投资,从而实现长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3.新兴市场扩张:中国建设银行(CCB)•案例概要: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国内外市场实施战略扩张。
•经营策略:CCB通过在国际市场开设分支机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积极参与全球业务,实现国际化战略。
4.金融科技合作:花旗银行(Citigroup)•案例概要:花旗银行与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推动创新并提高数字银行服务的可用性。
•经营策略:通过与初创公司和科技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花旗银行寻求在支付、人工智能和数字身份验证等领域推动技术创新。
5.金融稳健管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案例概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致力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促进金融创新。
•经营策略:MAS通过监管框架的不断演变,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并同时确保金融稳健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这些案例展示了银行业面临的不同挑战和机遇,以及银行机构如何通过战略规划和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请注意,这些案例的情况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三大战略选择doc29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政府提出银行业的开放时刻表而显得极为紧迫。
鉴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序选择是“先农村,后都市;先企业,后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整体战略规划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并未得到清晰的描画――细枝末节的具体改革每天都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进行,却不曾显现出明确的战略目标或战略走势。
这因此不是改革路径选择的错误,中国经济改革的庞大成功,说明如此的改革演进具有它充分的合理性,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更多地是表现出一种着急的情绪,而不是对既有改革顺序选择的否定。
实际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前些年来看,也难以明确其改革的战略目标或走势,瓜不熟蒂何落之?许多银行口号式的“改革战略定位”展现的,细想下来,是我们当今那个世界几近找不到体会支持的理想模式,其精神鼓舞的作用大大高于改革筹划的意义。
现在情形不同,历史让我们到了一个必须审时度势地来看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战略选择的时刻,从大处着眼来分析局势,酌定战略,除陈布新,并具体化到改革的措施之中,已刻不容缓。
一、在产权与税收之间的战略选择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大战略选择,定位于“产权与税收”之间的选择,表面上看是令人费解的,它意味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出资方”国家主体(由一届一届政府来代表),要在拥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与获得源自于商业银行的税收量方面有取有舍。
那么,商业银行的产权与商业银行带来的税收两者之间难道具有某种对立性,从而必须做出两之择一的决策?从时下的格局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提供的税收量之间,确实存在着现实的对立性。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尽管从账面上看,近年盈利者多,也向国家上交了数量许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但作为国家独资的银行,一方面,资本金严峻不足,资本充足率较低,远未达到国际同行的标准;另一方面,不良资产的状况仍旧令人担忧,除建设银行之外,其余三家国有银行按五级分类运算的不良率都在20%之上(建设银行2002年3月底公布的不良率为18.14%),各家银行总计超过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最终的缺失部分,还必须由国家来承担。
题目: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的原因、问题、应对的策略合并概况:花旗集团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
合并组成的新公司——花旗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其总资产当时达到近7 000亿美元,集银行、保险与证券等金融服务于一身,成为世界上资产价值最大的金融公司。
1、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1.金融自由化浪潮和合业经营之势是银行业并购的基本外因。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顾客对多样化和综合性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全面展开,政府放松了对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的管制,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制订了新的推动金融自由化的法律。
2.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成为银行业并购的基本保障。
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需要银行获得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银行业的应用,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迅猛,为银行获得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银行业进入电脑化和自动化时代,为银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提供了保证,为金融业的并购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3.企业并购推动了金融业并购。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企业并购猛增——波音和麦道、奔驰和克莱斯勒、埃克森和美孚、英国石油和美国石油等巨型并购层出不穷。
产业界并购加快了国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组与整合,经济实力的消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金融资本的配置格局。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依存、互相推动的特性客观上要求金融业进行配套性调整,产业界并购促进了金融业并购。
4.政府为并购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为增强本国金融机构在全球的竞争力,一些国家的政府不仅修订法律,而且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扶持银行并购。
如在日本的银行并购过程中,为处理好不良债权问题,日本政府注入公共基金,支持银行并购。
花旗银行:网络覆盖国内六大城市昨日,花旗银行北京市阳光上东支行正式开业,而其在天津和深圳的新支行也将在成立今明两天成立。
这样,花旗银行在内地的个人零售银行网络将覆盖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和成都,共拥有16家网点。
其在杭州设立分行的申请也已获得银监会批准。
目前花旗银行已经获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开展1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业务。
花旗银行中国区个人消费金融业务总裁李亚文没有透露具体的客户数量,但他表示目前这项业务的存款额度已经达到3亿元。
关于私人银行业务,李亚文表示该业务已经在上海地区开始经营,待获得监管部门正式批准后将在全国网点推出。
昨日开张的阳光上东支行是花旗在北京的第四家网点,与以往不同,它开设于社区当中。
花旗中国区个人消费金融业务零售银行总监石安楠表示,社区银行与在商业区开设的银行在服务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为客户带来的便利性。
事实表明,去年花旗在上海开设的一家社区银行已经获得了成功。
花旗银行看好中国投资战略不改新华网大连1月22日电(记者傅兴宇)“中国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强劲,花旗在中国发展的投资战略不会改变。
”22日上午,美国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施瑞德在大连参加花旗银行大连分行开业典礼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示。
受美国次贷影响,花旗银行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
不过,施瑞德认为“这绝对不会”影响花旗对中国的投资战略考虑。
他解释说,花旗已经拿出很多资金来处理亏损,并提出了解决这次危机的方案。
与此同时,花旗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在中国的发展,包括更多地开办分行,坚持在中国发展金融业务的战略。
施瑞德说,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当中的重要角色,和美国的双边投资贸易往来总体是好的,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长远发展潜力很大。
至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监管部门已经密切关注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进行调整,这很正常。
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摘要为了顺因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在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应对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
如今世界上许多的发达国家进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对客户服务理论,服务方式以及客户的管理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因此发达国家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蓬勃,尽管国外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漏洞,但是我国目前在个人金融业务方面还处于起跑阶段,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但是不论从产品的质量与内容还是客户的服务与国外的商业银行仍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通过对比,中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产品创新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滞后,缺乏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中得出为我国将来的发展的其实与建议。
因此为了应对国内外双重竞争压力与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迫切需要加快产品的创新力度,本着以“客户为重心”的原则,针对不同全体不同类型的人群设计不同的产品,加强银行员工的职业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而且要加快银行电子网络的建设,提供安全高速的网络银行服务。
在完善服务和产品的同时,还需要改进现有的个人金融业务体系,做好整合银行内部资源,优化管理结构的工作,加强监管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状况产品创新对策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situation anddevelopment strategyAbstractIn order to smoo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trend,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from foreign banks.Nowadays, many of the world's developed countries, been to a long development, customer services theory, service and customer management approach with in-depth study and exploration, it developed a thriving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although mos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ign banks still have many regulatory loopholes, but after nearly a decade of development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is still in the starting stage, but regardless of the quality and content from the product or customer service and business abroad banks still have a considerable gap compared. By contrast, China's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are product innovation, market orientation is not clear enough, human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reserves lag, lack of credit analysis and risk control issue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drawn from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fact and recommendations.Therefore, the dual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sponse to growing customer demand,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urgently need to speed up 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product innovation, in line with "customer focus" principl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eople of all different design products,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banking staff, improve service levels, and electronic network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banks to provide secure high-speed Internet banking services. Improve the services and products in the same time, individuals need to improve existing financial business system and do the integration of bank's internal resources,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the work,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anks.KEYWORDS: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development,product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5)第一章绪论 (6)1.1选题理由以及意义 (6)1.2研究内容 (6)第二章国内外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进程 (7)2.1国内金融业务的发展进程 (7)2.1.1我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 (7)2.1.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 (7)2.2国外金融业务的发展进程 (7)2.2.1国外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历史发展 (7)2.2.2国外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8)第三章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分析 (10)3.1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 (10)3.1.1 个人金融业务全球化 (10)3.1.2 个人金融业务全能化 (10)3.1.3 个人金融业务网络化 (11)3.2 以花旗银行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商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特点 (12)3.2.1客户服务理论研究 (12)3.2.2客户服务措施 (12)3.2.3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13)3.3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潜在的问题 (13)3.3.1金融监管存在漏洞 (13)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对比发达国家得到的启示 (15)4.1 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 (15)4.1.1增长的产品需求 (15)4.2 我国商业银行的劣势 (15)4.2.1营销队伍庞大 (15)4.2.2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 (16)4.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6)4.4 从对比发达国家银行中得出的发展我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启示 (17)4.4.1 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战略布局 (17)4.4.2 重视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17)4.4.3 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进程 (17)第五章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建议及风险控制 (18)5.1 对策与建议 (18)5.1.1 细分市场,差异定位 (18)5.1.2 提高产品创新的速度与质量 (18)5.1.3 提高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 (19)5.1.4 注重电子网络技术 (19)5.2 风险控制 (20)5.2.1 商业银行的法制监管 (20)5.2.2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20)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22)参考文献 (23)谢辞 (24)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我国对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个人金融业务受到了商业银行的极大重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一项新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是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经营观念,借助高技术手段以满足客户个人综合性金融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多类型融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储蓄、按揭贷款、代理投资、银行卡交易、代收、代付各种费用、个人转账、网络银行等。
内容提要2007年4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一些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开展全面人民币业务,汇丰、渣打、花旗、东亚等外资银行已经开业,由此拉开了中外银行同台竞技的序幕。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积极抢占零售业务市场、积极运用营销手段,倡导人性化服务、力求通过合作进行竞争达到共赢等三项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外资银行;国内银行;发展策略目录一、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的评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积极抢占零售业务市场 (1)(二)积极运用营销手段,倡导人性化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力求通过合作进行竞争达到共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策略2007年4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一些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开展全面人民币业务,汇丰、渣打、花旗、东亚等外资银行已经开业,由此拉开了中外银行同台竞技的序幕。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积极抢占零售业务市场、积极运用营销手段,倡导人性化服务、力求通过合作进行竞争达到共赢等三项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2006 年12 月11 日,中国银行业开放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可以向本地公司客户以及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
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于经营人民币业务执照的限制将进一步取消。
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有198 家分行,大概有70 家是代表处,所有这些机构都是在24 个城市进行运作的。
并且,已有12家外资银行获准将中国境内分行改制筹建为外资法人银行,除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中国有限公司已经获准开业,其余8家正在进行改制筹建的外资银行是: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永亨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花旗银行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花旗银行CEO桑迪·维尔的年薪高达亿美元,遥居美国CEO的前列;再以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各职能部门均设有若干副经理职位,一般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工作3年即可提升为副经理,硕士研究生1年就可提升为副经理,收入则是我国同等“职级”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客户至上:企业文化的灵魂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最优之处就是把提高服务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的长期策略,并充分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有吸引客户的品牌。
经过潜心探索,花旗获得了成功。
目前花旗银行的业务市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服务品牌享誉世界,在众多客户眼里,“花旗”两字代表了一种世界级的金融服务标准。
寻求创新:企业文化的升华在花旗银行,大至发展战略、小到服务形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
它相信,转变性与大胆性的决策是企业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并且如果你能预见未来,你就拥有未来。
这就是说,企业必须永无止境、永不间断地进行创新。
花旗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花旗集团努力去营造一种工作环境:在这里,不同的个性被拥抱与赞美,人们能够被激励奉献他们的全部智慧。
花旗集团正式发起成立了员工网络,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论坛,关注员工的兴趣以及增强他们的专业成长。
网络团体针对所有员工开放,建立多样化意识并支持公司的经营目标,诸如招募优秀的人才、识别市场机会等。
如今,花旗集团内部已成立有形形色色的员工组织。
花旗集团的全球多样化办公室经常视察这些组织,并为他们提供指导与支持。
花旗集团正式认可存在于公司中的各种健康的员工网络团体。
花旗拥有形形色色的员工组织与网络,分别聚焦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组织,女性组织,工作父母组织等等。
Strengths 广泛的全球网络花旗集团目前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不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务业盈利与成长速度最高的企业中连续占据领先地位,更由于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连锁公司。
花旗集团为100多个国家2亿多位顾客服务,每位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的营业点都可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团的客户关系服务网络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种资源,桑迪·维尔就曾骄傲地说过:“这个网络是我们唯一拥有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优势,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银行的机构可以为你服务。
”在亚太地区,花旗拥有超过50000名员工,分布在在19个国家和地区。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花旗员工约38000人,在55个国家设分支机构,与61个国家有业务往来。
在拉丁美洲,花旗的地域覆盖范围跨越:阿根廷、巴哈马、巴巴多斯、巴西、开曼群岛、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和委内瑞拉。
在北美,它有超过30,000 的专业人员一起工作,为消费者提供零售银行业务、小型企业、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住宅地产、和信用卡产品和服务。
Strengths资产的实力与力量花旗银行以强大的花旗集团为依托,根据花旗集团2011年财务报告,其2011第三季度年净收入达38 亿美元,相比2010年第三季 2.2 亿元,有大幅增长。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前1000家银行2002年各项指标排名中,花旗集团以一级资本590亿、总资产10970亿、利润152.8亿美元三项排名第一,盈利水平占1000家大银行总盈利2524亿美元中6.1%。
根据花旗集团最新年报显示,花旗集团2003年一级资本已达669亿、总资产12640亿、利润178.5亿美元,比上年又分别增长了13.4%、15.2%和16.8%。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模式与转型路径林 骅摘要: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具有风险分散、成本低廉、资本占用少等特征,是满足客户复杂化的金融需求的重要业务模式,向零售银行转型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消费加快升级,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商业银行需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加快推进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零售业务 金融服务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21)02 - 0003 - 07一、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消费水平持续提升2010年以来,我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0年,我国GDP 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同比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4.3%,为经济发展凸显韧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均值为58.44%,与发达经济体70%—80%左右的占比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且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实践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和挖掘消费需求,离不开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基于消费而衍生出的金融业务需求(如支付、房贷、信用卡、消费贷等)不仅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增长的重要机遇,也是商业银行抵御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举措。
(二)消费理念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升、金融资产不断增长,居民消费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投资回报意识和理财观念较以往有所增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更为强烈。
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策略
【摘要】:本文根据银行跨国经营的理论,对花旗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动机和经营策略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欧洲债务危机以后,做为一个全球战略性的百年花旗,在中国战略的变化和调整,以及对花旗银行今后的发展策略和战略方向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意在探讨隐藏在这些变化后的花旗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整体策略。
本文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和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跨国银行经营的本质和动因为出发点,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研究银行跨国经营动因的一些基础理论。
在银行跨国经营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的数据(主要是财务数据和在华的设置机构数,业务数据等)建立一个对数模型,对花旗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基于客户跟随理论动机和分享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果的动机基础上,对花旗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用SWTO分析法对中资银行的目前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为中资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外资银行花旗银行投资动因经营策略中资银行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1.2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第一章引言11-141.1研究背景1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1.3研究的思路和框架121.3.1研究思路121.3.2论文结构121.4论文创新与不足12-141.4.1创新之处12-131.4.2不足之处13-14第二章银行跨国经营理论和投资动因理论综述14-202.1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4-162.1.1内部化理论14-152.1.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5-162.2其他理论16-202.2.1比较优势理论16-172.2.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72.2.3三分类理论17-182.2.4区位优势理论18-20第三章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分析---以花旗为例进行分析20-283.1花旗在中国的形式和历史20-233.1.1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方式的选择20-223.1.2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历史22-233.2花旗银行进入在中国的区位分布23-243.3花旗银行在华的营业性机构的设置和业务及产品的情况24-253.4花旗银行在华地区分布25-263.5花旗在华的盈利状况26-28第四章花旗银行在华投资动因的实证研究28-324.1模型的背景介绍284.2花旗银行在华投资动因的计量分析28-324.2.1变量的选择及假说的提出28-294.2.2模型的结构及变量的说明294.2.3数据的选取及说明29-304.2.4模型输出结果及分析30-314.2.5结论与启示31-32第五章花旗在华经营策略分析32-435.1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的特征32-385.1.1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的优势32-365.1.2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的劣势36-385.2花旗银行在华经营策略38-415.2.1客户拓展策略38-395.2.2业务拓展策略39-405.2.3产品差异化策略405.2.4竞合策略
40-415.3花旗在华经营策略走向41-435.3.1弥补不足,发挥特长415.3.2积极开拓新市场--向农村市场进军41-425.3.3加强与中资银行的合作42-43第六章我国银行业的对策43-486.1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的现状43-466.1.1SWOT分析法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43-466.2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的途径46-48结束语48-49参考文献49-51附录51-53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3-54致谢54-55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5-5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