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的分类及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529.69 KB
- 文档页数:20
纤维知识小常识
纤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存在于我们的衣物、家居用品、食品等多个领域。
了解纤维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纤维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一、纤维的分类
纤维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包括棉、麻、丝、毛等,它们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性好、弹性好等优点。
合成纤维则是由石油化工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常见的有涤纶、尼龙、腈纶等。
二、纤维的特性
1.吸湿性:纤维的吸湿性是指纤维吸收空气中水蒸气的能力。
吸湿性好的纤
维能够保持皮肤的干爽,减少过敏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2.透气性:纤维的透气性是指纤维让空气通过的能力。
透气性好的纤维能够
保持皮肤的呼吸畅通,避免汗液滞留在皮肤上。
3.弹性:纤维的弹性是指纤维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弹性好的
纤维能够提供更好的穿着舒适度和耐用性。
三、纤维的应用
1.纺织品:纤维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包括衣物、床品、家纺等。
不同的纤
维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适用于不同的纺织品。
2.建筑材料:纤维可以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碳纤维
增强塑料等,具有轻质、高强、耐久等优点。
3.食品加工:纤维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如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等,具
有改善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4.医疗卫生:纤维在医疗卫生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药
物载体等。
总之,了解纤维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纤维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纤维的种类与发展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或半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通过将化学物质转化为纤维状物质来制造。
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用途,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建筑、医疗等领域。
随着科技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合成纤维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和发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合成纤维及其发展情况:1.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目前最主要的合成纤维之一,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
最常见的聚酯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可用于制作衣物、家具和汽车座椅等。
随着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可降解聚酯纤维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2.锦纶纤维:锦纶纤维是由聚酰胺合成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损性。
它可以用于制作细纱、丝袜、运动服装以及工业和军事领域的产品。
随着技术的进步,纳米级锦纶纤维也正在发展中,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抗菌性和吸湿性。
3.腈纶纤维:腈纶纤维是由含有至少85%丙烯腈单体的聚合物合成的纤维。
它具有优异的强度、耐磨损性和耐酸碱性,常用于制作针织品、毛地毯、过滤材料等。
腈纶纤维还可以通过改变化学结构来提高其阻燃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4.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是由聚酰胺合成的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尼龙纤维,尼龙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燃性和耐热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制品等领域。
5.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是由聚丙烯合成的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它可以用于制作各种服装、家具、汽车内饰等产品。
聚丙烯纤维还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结构和添加剂来改善其抗静电性和抗菌性能。
随着科技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合成纤维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地进化和创新。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开发用于纺织品的新型合成纤维涌现出来,如碳纳米管纤维、纳米纤维、生物可降解纤维等。
这些新型合成纤维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功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人们对合成纤维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也越来越关注。
传统的合成纤维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一章 概述1.1纤维的发展概况与分类从外形上讲,纤维是一种细而长比较柔韧的天然或人工化合物质,具有相当大的长度直径比。
对于纺织纤维而言,需要有较大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才能有服用性能。
1.1.1 纤维的发展概况1.1.1.1合成纤维的发展合成纤维是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研制的,合成纤维的工业化在3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1935年,美国人首先研究成功了第一种聚酰胺纤维—尼龙66,并在1938年建立了试验工厂,于1939-1940年间将其试验成果推广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聚酰胺纤维在全世界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合成纤维从发现到工业化生产的今天,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8-1950年主要发展尼龙,同时探索新的化纤高聚物。
第二阶段:1950-1956年涤纶和腈纶问世,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第三阶段:1956年-迄今,发展第二代合成纤维――改性纤维。
通过化学和物理改性以制成具有特定性能的纤维。
第四阶段:1960年-迄今,发展特种纤维。
通过努力已经获得耐高温纤维、高强力纤维、阻燃纤维、碳素纤维、超导或导电纤维等。
合成纤维在全世界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1940年全世界合成纤维产量只有5000吨,1950年达到7万吨,并且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随着工业化的普及,在1975年以后,纤维生产的重心开始转移,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上,产品生产和市场的重心也逐渐移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1.1.1.2 涤纶长丝的发展涤纶是我们国家对聚酯纤维的商业名称。
国际标准组织(ISO)对聚酯纤维的说明如下:构成纤维的聚合物组成为二元醇和对苯二甲酸形成的酯,其中链形大分子至少占链中的85%(以质量计),它的通常组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它的分子式是:HO(CH 2CH 22CH 2OH可以用其它的二元醇可用来代替乙二醇,如1,4一丁二醇,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1953年美国杜邦(DuPont)公司首先推出聚酯纤维商品,1955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同时建成短纤维和长丝工厂,当时长丝年产量约1000吨。
服装纤维知识点总结图一、纤维的分类1.1 植物纤维植物纤维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主要包括棉、麻、竹、木质纤维等。
其中,棉纤维是最常见的植物纤维,具有柔软、吸湿性好、透气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夏季服装。
麻纤维具有耐磨损、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夏季服装。
竹纤维具有抗菌、防臭、吸湿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内衣等服装。
木质纤维具有光滑、柔软、透气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贴身服装。
1.2 动物纤维动物纤维是指从动物身上提取的纤维,主要包括羊毛、丝绸、羊绒等。
其中,羊毛具有保暖性好、弹性好、吸湿性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冬季服装。
丝绸具有光滑、柔软、透气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高档礼服等服装。
羊绒具有保暖性好、柔软、舒适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冬季外套等服装。
1.3 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主要包括涤纶、锦纶、腈纶等。
其中,涤纶具有耐磨损、易清洗、抗皱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运动服、工作服等服装。
锦纶具有弹性好、耐磨损、不易变形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内衣、泳衣等紧身服装。
腈纶具有保暖性好、弹性好、耐磨损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冬季外套等服装。
1.4 矿物纤维矿物纤维是由矿物质加工而成的纤维,主要包括玻璃纤维、石棉纤维等。
其中,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防护服等特种服装。
石棉纤维具有耐高温、耐磨损、防火性能好等特点,适合用于制作特种防护服等服装。
二、纤维的性能2.1 强度纤维的强度是指纤维在拉伸时承受的力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纤维的强度越高,其耐磨损性和耐拉伸性就越好,适合用于制作耐磨损、耐拉伸的服装。
2.2 弹性纤维的弹性是指纤维在拉伸后能否恢复原状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纤维的弹性越好,其服装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给人穿着舒适的感觉。
2.3 吸湿性纤维的吸湿性是指纤维吸取水分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纤维的吸湿性越好,其服装在夏季穿着时不易粘身,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纤维的理解方法一、纤维的定义和分类1.1 纤维的概念纤维是指具有一定长度和细度的物质,通常由许多细长的成分组成。
纤维可以是天然的,如棉花、麻、丝绸等,也可以是人造的,如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等。
1.2 纤维的分类根据来源和性质的不同,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而人造纤维则包括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
二、纤维的理解方法2.1 视觉方法通过观察纤维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态、纤维长度和细度等,可以初步判断纤维的类型和质量。
不同类型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例如棉纤维呈白色,细长而柔软,丝绸纤维呈黄色,光泽度高等。
2.2 手感方法通过触摸纤维的质地和手感,可以感受到纤维的柔软度、光滑度、弹性等特点。
例如,棉纤维手感柔软,丝绸纤维光滑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3 化学方法通过一些化学试剂对纤维进行处理,可以观察到纤维的染色反应、溶解性等特性。
不同类型的纤维对化学试剂会有不同的反应,从而可以辨别纤维的种类。
2.4 物理方法利用一些物理性质对纤维进行测试,如强度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等,可以评估纤维的质量和性能。
不同类型的纤维在物理性能上有所差异,例如合成纤维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
三、纤维的应用领域3.1 纺织行业纤维是纺织品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领域。
各种纤维的不同特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纺织品制作,如棉纤维透气、吸湿性好,适合制作夏季服装;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制作工装等。
3.2 医疗领域纤维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用纱布、医用棉签等。
纤维的柔软性和吸湿性使其成为医疗器械和敷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建筑领域纤维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增强纤维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等。
纤维的高强度和耐久性使其成为建筑材料的重要改性剂。
3.4 环保领域纤维的再生利用和可降解性使其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再生纤维可以通过回收废弃纺织品得到,减少资源浪费;可降解的纤维可以用于制作环保袋等替代传统塑料制品。
纤维是什么材料纤维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它是由许多纤维束或者纤维丝组成的。
纤维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造的。
它们通常用于制造纺织品、绳索、纸张、塑料、复合材料等。
纤维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纤维都有着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纤维是什么材料,以及它们的种类和用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纤维的种类。
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是指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纤维,比如棉花、羊毛、丝绸等。
而人造纤维则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比如尼龙、涤纶、腈纶等。
每一种纤维都有着独特的特性,比如强度、柔软度、耐磨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纤维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其次,纤维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纺织行业中,纤维被用于制造衣服、床上用品、窗帘等。
在建筑行业中,纤维被用于制造钢筋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在医疗行业中,纤维被用于制造医用纱布、手术缝合线等。
此外,纤维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环保材料等领域。
可以说,纤维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纤维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纤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纤维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研发出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
同时,纤维的功能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防水、防火、抗菌等方面的性能将得到改善。
此外,纤维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纤维与陶瓷、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复合应用,将大大拓展纤维的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纤维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材料,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纤维的种类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它将继续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和创新。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纤维是什么材料,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发展趋势与方向新纤维之所以称为新纤维,主要是因为它在形状、性能或其他方面都不同于原来的传统纤维,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进,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新型纤维可分为新型天然纤维、新型纤维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水溶性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和高敏纤维。
新型纤维是在传统纤维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它解决了传统纤维的一些缺陷。
体现了人们对纺织材料要求的提高。
同时,新型纤维的发展反映了未来纤维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因此,研究当前新型纤维的发展现状和类型,对今后新型纤维的进一步开发和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纤维的开发前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型纤维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现在新型纤维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创新性和环保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纤维的缺陷,人们不仅满足于新开发的纤维,而且在纤维材料上追求多样化;各种面料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各种新纤维的问世,这就需要新纤维的新颖性;由于化学纤维和废弃纤维的生产过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未来新型纤维的发展应以环保为导向。
此外,新型纺织纤维的发展取决于高分子科学水平,而我国目前高分子科学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很多高性能材料和高附加值产品需要进口。
比如医用缝合线、高性能人造血管的生产,国内几乎是空白。
因此,研究人员应致力于开发各种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进而推动新型纺织纤维的开发和应用。
二、新型纤维的开发意义纺织新材料的应用给传统纺织行业赋予了活力,纺织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推广和新的生产技术使这个古老的行业充满活力,重新焕发光彩。
新型天然纤维的不断开发和使用,不仅节约了石油等能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天然纤维对人体有一定的亲和力,有些天然纤维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追求不断增长,天然纤维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加大,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新型纤维的分类1. 新型天然纤维新型天然纤维主要有天然彩棉和改性羊毛两大类。
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发展2、棉,麻,丝,毛纤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试述理由及应该进行的评价。
棉纤维的主要特性:细长柔软,吸湿性好(多层状带中腔结构,有天然扭转),耐强碱,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以及隔热耐热(带有果胶和蜡质,分布于表皮初生层);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不耐强无机酸,易发霉,易燃。
麻纤维的主要特性:麻纤维比棉纤维粗硬,吸湿性好,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纤维以挺爽为特征,麻的细度和均匀性是其特性的主要指标。
(结构成分和棉相似单细胞物质。
)丝纤维的特性:具有高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有弹性,吸湿性好,织物有光泽,有独特“丝鸣”感,不耐酸碱(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毛纤维的特性:高弹性(有天然卷曲),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耐酸不耐碱(角蛋白分子侧基多样性),有毡化性(表面鳞片排列的方向性和纤维有高弹性)。
3、试述再生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其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在命名上如何区分?答:一、命名再生纤维:“原料名称+浆+纤维”或“原料名称+黏胶”。
天然纤维:直接根据纤维来源命名,丝纤维是根据“植物名+蚕丝”构成。
合成纤维:以化学组成为主,并形成学名及缩写代码,商用名为辅,形成商品名或俗称名。
二、区别再生纤维:已天然高聚物为原材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的纤维。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取自植物、动物、矿物中的纤维。
其中植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并含有少量木质素、半纤维素等。
动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蛋白质,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由较大差异。
矿物纤维有SiO2 、Al2O3、Fe2O3、MgO。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制成单体,经化学合成为高聚物,纺制的纤维7、试述高性能纤维与功能纤维的区别依据及给出理由。
高性能纤维(HPF)主要指高强、高模、耐高温和耐化学作用纤维,是高承载能力和高耐久性的功能纤维。
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纤维产业是指以纺织纤维为主要原料,以纺织、印染、服装等为主导的产业。
纤维产业涵盖了包括棉纱、化纤、毛纺、麻纺、丝绸、毛绒织物等多个细分领域。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纤维产业也面临着诸多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技术创新是纤维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纤维产业正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技术。
其中,数字化技术是纤维产业的一大创新方向。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纺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例如,目前许多纺织厂已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管理。
同时,通过建立数字化、模拟化的生产线,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纤维材料方面的创新也是纤维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许多新型纤维材料已经问世,例如碳纤维、无纺布和功能纤维等。
这些新型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同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可降解纤维材料也正逐渐受到重视,将成为未来纤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绿色环保是纤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纤维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环保要求的影响。
在纤维产业发展中,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首先,纤维产业应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纺织和印染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加强节能减排成为纤维产业的必然趋势。
目前,许多企业已经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并对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纤维产业还应注重绿色材料的应用。
许多传统的纤维材料,如化学纤维和染料,含有环境激素和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发展绿色材料是纤维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绿色材料是指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的材料,如天然纤维和自然染料等。
这些材料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
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发展2、棉,麻,丝,毛纤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试述理由及应该进行的评价。
棉纤维的主要特性:细长柔软,吸湿性好(多层状带中腔结构,有天然扭转),耐强碱,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以及隔热耐热(带有果胶和蜡质,分布于表皮初生层);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不耐强无机酸,易发霉,易燃。
麻纤维的主要特性:麻纤维比棉纤维粗硬,吸湿性好,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纤维以挺爽为特征,麻的细度和均匀性是其特性的主要指标。
(结构成分和棉相似单细胞物质。
)丝纤维的特性:具有高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有弹性,吸湿性好,织物有光泽,有独特“丝鸣”感,不耐酸碱(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毛纤维的特性:高弹性(有天然卷曲),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耐酸不耐碱(角蛋白分子侧基多样性),有毡化性(表面鳞片排列的方向性和纤维有高弹性)。
3、试述再生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其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在命名上如何区分?答:一、命名再生纤维:“原料名称+浆+纤维”或“原料名称+黏胶”。
天然纤维:直接根据纤维来源命名,丝纤维是根据“植物名+蚕丝”构成。
合成纤维:以化学组成为主,并形成学名及缩写代码,商用名为辅,形成商品名或俗称名。
二、区别再生纤维:已天然高聚物为原材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的纤维。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取自植物、动物、矿物中的纤维。
其中植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并含有少量木质素、半纤维素等。
动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蛋白质,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由较大差异。
矿物纤维有SiO2 、Al2O3、Fe2O3、MgO。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制成单体,经化学合成为高聚物,纺制的纤维7、试述高性能纤维与功能纤维的区别依据及给出理由。
高性能纤维(HPF)主要指高强、高模、耐高温和耐化学作用纤维,是高承载能力和高耐久性的功能纤维。
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发展2、棉,麻,丝,毛纤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试述理由及应该进行的评价。
棉纤维的主要特性:细长柔软,吸湿性好(多层状带中腔结构,有天然扭转),耐强碱,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以及隔热耐热(带有果胶和蜡质,分布于表皮初生层);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不耐强无机酸,易发霉,易燃。
麻纤维的主要特性:麻纤维比棉纤维粗硬,吸湿性好,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纤维以挺爽为特征,麻的细度和均匀性是其特性的主要指标。
(结构成分和棉相似单细胞物质。
)丝纤维的特性:具有高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有弹性,吸湿性好,织物有光泽,有独特“丝鸣”感,不耐酸碱(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毛纤维的特性:高弹性(有天然卷曲),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耐酸不耐碱(角蛋白分子侧基多样性),有毡化性(表面鳞片排列的方向性和纤维有高弹性)。
3、试述再生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其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在命名上如何区分?答:一、命名再生纤维:“原料名称+ 浆+纤维” 或“ 原料名称+黏胶”。
天然纤维:直接根据纤维来源命名,丝纤维是根据“植物名+蚕丝”构成。
合成纤维:以化学组成为主,并形成学名及缩写代码,商用名为辅,形成商品名或俗称名。
二、区别再生纤维:已天然高聚物为原材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的纤维。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取自植物、动物、矿物中的纤维。
其中植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并含有少量木质素、半纤维素等。
动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蛋白质,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由较大差异。
矿物纤维有SiO2 、Al2O3 、Fe2O3、MgO 。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制成单体,经化学合成为高聚物,纺制的纤维7、试述高性能纤维与功能纤维的区别依据及给出理由。
高性能纤维(HPF主要指高强、高模、耐高温和耐化学作用纤维,是高承载能力和高耐久性的功能纤维。
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其中功能纤维有抗静电和导电纤维、蓄热纤维、远红外纤维、防紫外线纤维、阻燃纤维、光导纤维、弹性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香味纤维、变色纤维等,均具有相应的特殊用途。
高性能化纤维有对位间位芳纶、PBOf 维、PEEK千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碳纤维等,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和耐化学作用等性质。
功能化纤维是以高感知性、高吸湿性、高防水性、高透湿行、发光、发电、导电、导光、生物相容性、高吸波、高分离、高吸附、产生负离子、能量转换、自适应和自行修复等功能实现为目的,而高性能化纤维则以从高强、高模、耐高温发展为超高强、超高模量、超耐高温、耐化学作用为目的。
9、你所认为的纤维未来应如何发展?你所感觉的纤维发展及未来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1.在天然纤维方面。
积极寻求和开发新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纤维资源是极为重要的。
2.在再生纤维方面。
依靠天然生长的纤维在纤维长度、细度、和性能上较难控制,有时无法用于纺纱。
而且天然纤维素、蛋白质物质,并非能直接满足纺用纤维的要求,加上废弃的纤维及其制品,人们极有必要解决这些物质的再生利用。
3.在合成纤维方面。
仿生化、功能化、高性能化纤维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最主要的问题:由于人口膨胀、环境的污染和恶化,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匮乏,人类对物质量的需求提高,人类穿、用消耗的资源---纤维将成为未来发展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在纤维未来的发展中,人类应该更多的关注已有纤维的使用和再生利用,可持续天然纤维的开发利用,低能耗、清洁化纤维的加工,即特别关注大宗类纺织品用纤维资源的可持续性。
工艺纤维,马海毛,山羊绒,马克隆值第二章纤维的结构特征3. 天然纤维素纤维有哪些主要结构特征?棉纤维的结构与特征(1)分子构成及分子间结构分子式为(C6H10O5)棉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为6000〜15000,分子量为1〜2.43百万.其氧六环结构是固定的,但六环之间夹角可以改变,所以分子在无外力作用的非晶区中,可呈自由弯曲状态。
纤维中约2/3为结晶部分,结晶晶格是单斜晶系,见图2-9。
棉纤维大分子取向度较高,主要是次生层原纤排列的螺旋角在(20 °〜30° )的影响,故纤维强度较麻纤维低,但伸长较大。
(2)细胞形态与构成棉纤维是细长的,有天然转曲,纤维转曲数一般为 6〜10个/mm ;截面呈腰圆形带中腔;为扁平管状纤维,头端变细、封闭,尾端稍细为截断开口状,是 单细胞纤维。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如图 2-10所示,最外层是表皮和初生层,中心是瘪了的中腔, 主要构成是沉积生长增厚的次生层 (S 层)。
(3)各层次结构表皮层是初生层外的一层薄薄的外皮,由蜡质、脂肪与果胶的混合物组成,具有润滑、 防水作用。
表皮层有细丝状皱纹,是纤维干燥收缩形成的,一般与次生层的原纤方向一 致。
皱纹深度和间距约为 0.2〜,纤维的转折一2(T 〜35" I 表皮层1初生胞壁20*^30"长度可达以上。
初生层在表皮层内侧,是纤维的初生胞壁,由网状原纤组成。
初生胞壁厚度仅为0.1〜重量占纤维重量的2.5%〜2.7%,网状原纤结构,与纤维轴呈70°〜90°倾角,梢部的倾角比基部大,形成对纤维整体的形态约束和保护,是纤维吸湿膨胀复圆后,直径或周长不变的主机制。
初生层不是结构均一的物质,分为三层:外层基本是由果胶物质和蜡状物质组成,第二、第三层纤维素呈绕纤维轴旋转的网状结构。
次生层在初生层里,是由纤维素在初生胞壁内沉积而成的原组织,占纤维总质量的90%以上。
次生层分为三个基本层,S1、S2、S3依次向内。
最外薄层为次生胞壁S1,厚度小于,由平行排列的原纤组成,原纤与纤维轴呈20°〜35°螺旋状排列,较为致密。
S1层的里层是次生层S2,厚约1〜,是棉纤维主体,全部为纤维素,原纤与纤维轴的螺旋角约为25°,螺旋的方向周期性地换向,在一根纤维中换向可达50次以上。
S2层由原纤呈平行螺旋状相互堆砌而成,微原纤间形成空隙,使棉纤维具有多孔性。
在S2次生胞壁的里面是第三层次生胞壁S3,厚度小于。
次生层有明显的日轮”结构,共有25〜40层,每层厚0.1〜。
相邻的S1、S2、S3层间的螺旋方向往往是相反的。
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是由于次生层S2中的原纤螺旋排列所致。
原纤螺旋方向大多与转曲方向一致,但也有例外,这是因为原纤的换向频率远高于纤维的转曲频率。
棉纤维中原纤的螺旋角因品种而异,除去纤维天然转曲的影响后,大体都在20°〜23°。
棉纤维的中腔又称胞腔,腔壁存在原生质残渣,为蛋白质、矿物盐和色素等。
胞腔的复圆截面积约为棉纤维截面积的1/10。
其颜色确定了棉纤维的颜色。
中腔是纤维内最大的空隙,是棉纤维染色和化学处理的重要通道。
麻纤维的结构特征由于麻的种类很多,虽有相关单纤维结构的研究,但较为专门化及各不相同,此处不作详述,仅在纤维鉴别中给出一般形态结构。
作为非单纤维纺纱应用的麻纤维,还多了一个结构层次,即单纤维加胶质的复合结构。
虽然连续相的胶质含量少,约为10%~16%的截面积,但与单细胞麻纤维的作用因构成复杂而变得复杂。
4•试讨论羊毛和与蚕丝的不同层次结构及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异同点,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答:羊毛纤维是多细胞结构体。
有两类细胞:鳞片细胞和皮质细胞。
鳞片细胞是表皮细胞,由细胞间质CMC粘接组合成羊毛表面的连接覆盖层。
皮质细胞有正皮层和副皮层之分,纺锤形的正,副皮层细胞也有细胞间质CMC粘接组合成连续的羊毛纤维芯层,有些羊毛中还有仲皮层细胞。
较粗的羊毛在皮质层中心还有髓腔,成为髓质层。
卷曲?保暖?摩擦——毡化?羊毛的正皮质细胞原纤化结构明显,层次分明。
基本组合方式是:基原纤T微原纤T巨原纤T细胞。
羊毛的副皮质细胞也是原纤化结构,但无明显的巨原纤结构,即:基原纤T微原纤+细胞核残留物T细胞。
羊毛纤维的结构组成见下图:诙瓏霹氐"%片I热曲JK)2 00am遇利—腦徘尺寸蚕丝的各层次结构综合示意图如下:蚕丝由丝胶和丝素构成,丝胶包裹于丝素之外。
丝素是蚕丝纤维的主体。
丝胶有四层包裹层。
丝素由巨原纤T原纤T微原纤T基原纤四级结构组成。
羊毛纤维中的皮质层细胞和蚕丝纤维中的丝素均具有明显的原纤化结构。
但蚕丝无细胞结构。
7•何谓纤维的分子内和分子间以及织态结构?对纤维的性能有何影响?通常将大分子结构分为分子内(分子链)结构和分子间(超分子)结构两部分。
分子链结构是指单个分子的结构,也是大分子的化学结构,简称链结构或化学结构。
【链结构又分为讨论链节(单基)组成及结构的近程结构和讨论分子链空间形态的远程结构。
近程结构,即构成和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实现,属一级结构(或称一次结构)。
大分子的构成是链节中原子和键的组成及序列,不涉及空间排列。
大分子的构型是指链节内各原子和基团通过化学键固定的空间排列以及链节间的排列顺序。
远程结构包括大分子的大小及分布、尺寸和构象。
分子的远程结构属二级结构。
大小用分子量、聚合度来表示,分布表示大分子量或聚合度或长短的离散性。
尺寸是指分子的占有空间,构象则是指大分子链在空间的形态,分为微构象)和宏构象。
构象表达以分子链节间链发生内旋转造形及其可能性。
】分子间的结构属三级结构或称三次结构,就是前面所提的聚集态结构,而若干大分子聚集体或不同组份大分子聚集体的相互共混、复合,组合体是更高层次的结构体,属高次结构,或称织态结构。
纤维的多重原纤结构就是典型的织态结构。
三次结构及其以上的结构不属分子结构。
显然纤维大分子的构成表示不同原料的纤维,如棉、毛、涤、锦纶纤维等;不同构型和构象的纤维表示组成大类中不同结构特征的纤维,如等规与间规聚丙烯纤维和羊毛与蚕丝纤维;不同分子间结构的纤维则表示同种分子结构不同高次结构的纤维,如粘胶、富纤、Modal、Lyocell 纤维。
第三章纤维形态的表征3、何谓主体长度、品质长度、上四分长度、上半部长度?其间有何关系?主体长度: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的长度。
在长度频率分布中是频率值最大的那组纤维的长度,即dw(l)/dl=0时的I值,记为L M。
品质长度:为棉纺工艺上确定工艺参数时采用的长度指标,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
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若已知主体长度L M以上的纤维的含量比C ,则以r(x)=C 处作r(x)曲线的切线交横坐标的长度即为品质长度 L Q .上四分位长度:取 0L 的中点A 作水平线交轮廓 L - B 于L I ,由L1作垂线交0B 于B ;取 B 2 (令0B=0B /4)作竖直线交轮廓 LB 于L 2,再取L 2B 的中点A 作水平线交轮廓线 LB 于L 3; 由L 3的垂线交 0B 轴得B 。
此时,取0B 的上四分位B 4,即0B=0B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