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可检出多种型别的人腺病毒(新)
- 格式:pdf
- 大小:796.73 KB
- 文档页数:4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血清降钙素原(pr。
Ca1CitOnin,PCT)是反映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
一直以来,血清PCT被用作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1]首次批准勃拉姆斯(B∙R∙A∙H∙M∙S)血清PCT0.25μg∕1阈值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I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1RTD抗菌药物指导。
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成人1RTI分级管理,儿童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多个专家共识[2-4]o虽然临床上血清PCT已在儿童1RTI广泛应用,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指导原则。
为使血清PCT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于儿童1RTI管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组织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完成〃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组就血清PCT在儿童1RTI病原鉴别诊断、抗菌药物管理、严重程度评估和疾病分流管理的应用及血清PCT正确解读等多个主题,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结合儿科临床实践,遴选出与儿童1RTI管理密切相关的14个临床问题,通过德尔菲法投票[5],多次会议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共识的目标人群为疑似或明确诊断为1RTI的儿童。
1方法1.1 共识专家组及撰写组组成与职责共识专家组由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21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临床问题遴选、共识意见修订、投票达成共识。
共识撰写组由12名临床研究人员组成,包括3名专业型博士及9名主任/副主任医师。
其主要职责是:(1)调研临床问题;(2)文献复习;(3)起草推荐意见共识表;⑷记录专家共识制订过程;⑸协调共识制订的各种工作。
1.2 共识制订方法1.2.1 确定临床问题撰写组通过文献复习初步提出临床问题,专家组成员通过评分,优选、增减相关临床问题。
中国乡村医药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刘飞吴素玲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主要有细菌、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由于环境污染、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原因,细菌性感染率有所下降[1]。
呼吸道感染患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并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明确掌握其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对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有重要意义[2]。
笔者分析我院接诊的3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部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旨在了解其流行特点,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1—12月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24例,均符合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抗核抗体阳性等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物服用史。
男186例,女138例;年龄3个月至12岁,平均(3.7±1.1)岁。
采用双扩增法测定患儿咽部分泌物7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FL UA)、乙型流感作者单位:310014 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通信作者:刘飞,Email:xiaoxiaofei@ 病毒(FL 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
1.2 324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患儿咽部分泌物标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88例(27.2%):其中MP检出48例(14.8%),FLUB检出25例(7.7%),Cpn检出5例(1.5%),PIV检出4例(1.2%),AdV检出3例(0.9%),FLUA检出2例(0.6%),RSV检出1例(0.3%)。
88例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患儿中,单一感染63例(71.6%),双重感染18例(20.5%),三重感染5例(5.7%),四重感染2例(2.3%)。
1.3 不同年龄段患儿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情况(表1)324例患儿中,<1岁检出率最低,1~2岁检出率较低,3~6岁检出率最高,≥7岁检出率仅次于3~6岁。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年1月第48卷第1期Int J Pediatr,Jan 2021,Vol. 48 ,No. 1•43 ••综述•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进展于长江(综述)徐勇胜(审校)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300134通信作者:徐勇胜,Email:xxyyss@126. com【摘要】呼吸道病毒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
病毒感染全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年幼儿童为高发人群。
大多数病毒感染预后良好,特殊病毒仍对患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呼吸道病毒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广谱抗病毒药、直接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药物、减弱炎症反应药物、抗病毒纳米药物等。
新的抗病毒药物开发迫在眉睫。
探索临床已知药物的新用途也是有效的方法。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病毒;治疗DOI: 10. 3760/cma. j. issn. 1673-4408.2021.01.011Progress in the treatm ent of respiratory vims infection in childrenYu Changjiang,Xu YongshengDepartment o f Pulmonology, Tianjin Children's Hospital, Tianjin 300134 y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u Yongshengy Email:xxyyss@ 126. com【A bstract】Respiratory virus remains to be an important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ldren. Thedisease can occur in all age groups, especially in young children. Most viral infections have a good prognosis,but special viruses still cause great harm to the health of children. Respiratory viral therapy includes symptomatictherapy,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drugs, drugs that directly target the viral replication cycle, drugs that attenu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anti-viral nanodrugs. New antiviral drug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develop.The repurposing of the existing therapeutic agents previously designed for other virus infections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linical research.【K eyw ords】Children; Respiratory virus;TreatmentDOI:10.3760/cma. j. issn. 1673-4408.2021.01.011呼吸道病毒感染是由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 的全球健康问题。
第一作者简介:周欣ꎬ本科ꎬ主管检验师ꎬ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检验通信作者:汤纯洁ꎬEmail:189****3250@163.com 调查研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周欣1ꎬ汤纯洁2ꎬ张燕玲31.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检验科ꎬ上海㊀201209ꎻ2.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华医院检验科ꎻ3.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综合内科摘要:目的㊀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ꎬ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ꎮ方法㊀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306例为研究对象ꎬ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对患者鼻咽拭子样本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ꎮ分析各病毒检出情况㊁临床特征㊁在不同季节㊁不同年龄中分布情况ꎮ结果㊀13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毒检出阳性679例ꎬ总阳性检出率51 99%ꎮ单一病毒感染中FluV463例ꎬ阳性检出率35 45%ꎻ5种不同病毒感染在0~岁㊁14~岁㊁50~岁㊁65~岁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FluV㊁PIV㊁RSV㊁RV在0~岁中阳性检出率较高ꎬADV在65~岁中阳性检出率较高ꎻ5种不同病毒在春㊁秋㊁冬三季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ꎮ结论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单一的病毒感染为主ꎬ不同病毒在年龄㊁季节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ꎻ病毒ꎻ流行病学ꎻ特征中图分类号:R183.3ꎻR587.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6 ̄2483(2021)01 ̄0105 ̄04㊀DOI:10.3969/j.issn.1006-2483.2021.01.025Analysisofvirus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patientswith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ZHOUXin1ꎬTANGChunjie2ꎬZHANGYanling31.DepartmentofLaboratoryꎬPudongPulmonaryHospitalꎬShanghai㊀201209ꎬChinaꎻ2.DepartmentofLaboratoryꎬNanhuaHospitalꎬShanghai㊀201300ꎬChinaꎻ3.DepartmentofGeneralMedicineꎬPudongPulmonaryHospitalꎻShanghai㊀201209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TANGChunjieꎬEmail:189****3250@163.comAbstract:㊀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virus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patientswith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ꎬsoastoprovideabasisforclinicaltreatment.㊀Methods㊀Atotalfo1306inpatientsoroutpatientswith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7toJanuary2020wereenrolled.Therespiratoryvirusesinnasopharyngealswabsamplesweredetectedbyfluorescenceimmunoassay.Thedetectionrateꎬclinicalcharacteristicsꎬseasonaldistributionꎬandagedistributionofeachviruswereanalyzed.㊀Results㊀In1306patientswith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ꎬ679caseswerepositiveforviruscultureꎬwithatotalpositivedetectionrateof51 99%.Amongthesinglevirusinfectionsꎬ463caseswerepositiveforFluVꎬwithapositivedetectionrateof35 45%.Fivedifferentvirusinfections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0~yearsoldꎬ14~yearsoldꎬ50~yearsoldand65~yearsoldgroups(P<0 05).ThepositivedetectionratesofFluVꎬPIVꎬRSVꎬandRVwerethehighestinthe0~yearsoldgroupꎬwhileADVdetectionratewasthehighestinthe65~yearsoldgroup.Thedistributionofthe5differentvirusesinspringꎬautumnandwinter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P<0 05).Conclusion㊀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smainlycausedbyasinglevirusꎬanddifferentviruseshassignificantdifferencesinageandseasonaldistributionKeywords: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ꎻVirusꎻEpidemiologyꎻCharacteristics㊀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咽喉㊁鼻腔的急性炎症的总称ꎬ属临床常见多发病ꎮ病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1]ꎮ目前临床已发现的可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共7个科共10多类以及上百个亚型ꎬ常见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ꎬRSV)㊁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ꎬFluV)㊁鼻病毒(RhinovirusꎬRV)㊁腺病毒(AdenovirusꎬADV)㊁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ꎬPIV)等[2]ꎮ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㊁咳嗽㊁头痛㊁全身酸痛等症状ꎬ但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缺乏特异性ꎬ若无法准确诊治ꎬ病情经久不愈ꎬ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3]ꎮ目前临床缺乏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的研究ꎮ故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门诊㊁住院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样本病毒检测结果ꎬ分析病毒分布特征ꎬ为临床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ꎮ1㊀对象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ꎬ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门诊或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306例为研究对象ꎮ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ꎮ纳入标准:①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ꎻ②病发ɤ72hꎮ排除标准:①妊娠期㊁哺乳期妇女ꎻ②合并肺炎㊁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者ꎻ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ꎮ1306例患者中男性672例ꎬ女性634例ꎻ年龄0~61岁ꎬ平均年龄(52 68ʃ4 97)岁ꎮ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ꎮ1.2㊀方法㊀研究方法: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ꎬ包括年龄㊁性别㊁呼吸道症状㊁全身症状㊁生命体征㊁呼吸道查体情况㊁实验室检查结果㊁影像学资料等ꎮ样本采集:由经专业培训的临床医师将鼻咽拭子植绒部位插进患者鼻咽管ꎬ贴着鼻咽壁旋转5周采集细胞ꎬ采样结束后把鼻咽拭子放入装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ꎬ在24h内送检ꎮ直接荧光免疫法测病毒抗原:于采样管中加入4 0mL磷酸盐缓冲液ꎬ振荡ꎬ洗脱细胞ꎬ2000r/min离心10minꎬ去上清ꎬ再次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次ꎬ加入1mL磷酸盐缓冲液ꎬ使用移液器把沉淀吹打为细胞悬液ꎬ吸取细胞悬液25μL分别点到玻片的7个孔内ꎬ制片后于显微镜下湿片观察ꎬ以每个视野中可见大量细胞且包含柱状上皮细胞的标本为合格标本ꎮ将玻片于室温下自然晾干ꎬ使用冷丙酮固定玻片10minꎮ在每孔中加入1滴含呼吸道合胞病毒㊁流感病毒㊁副流感病毒㊁腺病毒㊁鼻病毒的对应抗体DFA染色试剂ꎬ37ħ环境下孵育0 5hꎬ洗液洗涤4次ꎬ加2滴封固液ꎬ封片ꎬ采用奥林巴斯BX-53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ꎬ在对照孔添加对应DFA试剂ꎮ质量控制:每次检测时阴㊁阳对照试验同步进行ꎬ阳性对照采用试剂盒中所提供的质控版进行试验ꎬ仅在阴㊁阳对照试验正确时才可读取报告结果ꎮ1.3㊀评价指标㊀各类病毒检出情况:分析病毒抗原检测结果ꎬ记录各类病毒检出情况ꎮ判断标准:荧光显微镜(200ˑ)下观察ꎬ染色红色为阴性ꎬ每视野可见绿色荧光细胞ȡ2个为阳性ꎬ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例数/总例数ˑ100%ꎮ临床特征:分析不同病毒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特征ꎮ在不同年龄中分布:分析不同病毒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不同年龄中的分布情况ꎮ在不同季节中分布:分析不同病毒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不同季节中分布情况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0 0软件统计分析ꎬ计量资料以(xʃs)形式表示ꎬ多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ꎬ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ꎬ检验水准以P<0 05表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2.1㊀病毒检出情况㊀2017年1月~2019年1月送检的13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毒检出阳性679例ꎬ总阳性检出率51 99%ꎮ以单一病毒感染为主ꎬ其中FluV463例ꎬ阳性检出率35 45%ꎬ其次RSV98例ꎬ阳性检出率7 50%ꎻ混合感染较少见ꎬ其中FluV+PIV5例ꎬ阳性检出率0 38%(表1)ꎮ表1㊀病毒检出情况㊀[n(%)]Table1㊀Virusdetectionrate㊀[n(%)]病毒2017年2018年2019年合计单一感染㊀FluV121(9.26)153(11.72)189(14.47)463(35.45)㊀PIV35(2.68)19(1.45)28(2.14)82(6.28)㊀RSV20(1.53)41(3.14)37(2.83)98(7.50)㊀ADV9(0.69)0(0.00)7(0.54)16(1.23)㊀RV6(0.50)1(0.08)2(0.15)9(0.69)混合感染㊀FluV+PIV3(0.23)1(0.08)1(0.08)5(0.38)㊀FluV+RSV1(0.08)2(0.15)1(0.08)4(0.31)㊀FluV+ADV1(0.08)0(0.00)0(0.00)1(0.08)㊀RSV+ADV0(0.00)0(0.00)1(0.08)1(0.08)合计196(15.01)217(16.77)266(20.37)679(51.99)2.2㊀在不同年龄中分布㊀5种不同病毒在0~岁㊁14~岁㊁50~岁㊁65~岁中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ꎬFluV㊁PIV㊁RSV㊁RV在0~岁中阳性检出率较高ꎬADV在65~岁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表2)ꎮ2.3㊀在不同季节中分布㊀5种不同病毒在春㊁秋㊁冬三季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表3)ꎮ表2㊀在不同年龄中分布㊀[n(%)]Table2㊀Distributionindifferentages㊀[n(%)]年龄组(岁)FluV(n=473)PIV(n=87)RSV(n=103)ADV(n=18)RV(n=9)χ2值P值0~183(38.69)39(44.83)82(79.61)3(16.67)6(66.67)64.880.0014~76(16.07)9(10.34)4(3.88)5(27.78)0(0.00)15.980.0025~25(5.29)4(4.60)5(4.85)1(5.56)0(0.00)0.590.9750~78(16.49)20(22.99)3(2.91)3(16.67)1(11.11)16.900.0065~111(23.47)15(17.24)9(8.74)6(33.33)2(22.22)13.570.01表3㊀在不同季节中分布㊀[n(%)]Table3㊀Distributionindifferentseasons㊀[n(%)]季节FluV(n=473)PIV(n=87)RSV(n=103)ADV(n=18)RV(n=9)χ2值P值春季107(22.62)35(40.23)30(29.13)4(22.22)1(11.11)13.730.01夏季92(19.45)17(19.54)9(8.74)0(0.00)0(0.00)12.860.01秋季120(25.37)30(34.48)23(22.33)4(22.22)4(44.44)5.750.22冬季154(32.56)5(5.75)41(39.81)10(55.56)4(44.44)36.030.003㊀讨㊀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常见疾病ꎮ研究显示[5]ꎬ我国4岁以下儿童每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约8%ꎬ成人约4%ꎬ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负担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由多种致病病原体导致ꎬ以病毒检出率较高ꎮ13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毒检出阳性679例ꎬ单一病毒感染占比高ꎬ总阳性检出率51 99%ꎬ高于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病毒阳性检出率48 34%ꎬ也高于河北地区呼吸道感染病毒阳性率46 03%ꎬ但低于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67 4%[6 ̄7]ꎮ研究结果说明病毒感染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因之一ꎬ与中国香港及北京丰台区相关报道结论一致ꎮ流感病毒是导致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ꎬ属正黏病毒ꎬ以甲型流感的流行多见ꎬ乙型流感多呈散发病例或小爆发[8]ꎮRSV是仅次于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ꎮ研究结果显示ꎬ单一病毒感染中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5 45%ꎬRSV次之ꎬ阳性检出率为7 50%ꎬ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ꎬ与河北省鼻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不同[10 ̄11]ꎬ可能与病毒存在地域流行差异有关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㊁头痛㊁咽喉肿痛㊁咳嗽㊁咳痰㊁流涕等ꎮ研究结果中ꎬFluV㊁PIV㊁RSV㊁ADV㊁RV感染均以咳嗽为主ꎬ发生率分别为80 55%㊁79 31%㊁81 55%㊁77 78%㊁88 89%ꎬ咽痛㊁扁桃体肿大㊁发热的发生率均较高ꎬ不同病毒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各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ꎮ可知不同病毒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缺乏特异性ꎬ临床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难以从症状上予以辨别ꎮ不同年龄人群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ꎬ以14岁以下儿童中阳性检出率较高ꎮ而在小儿群体中ꎬ相关文献报道[13]ꎬ低于6岁的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高于年龄较大患儿ꎮ研究中ꎬFluV㊁PIV㊁RSV㊁RV均在0~14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中阳性检出率较高ꎬ可见婴幼儿㊁儿童对呼吸道病毒易感性高ꎬ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14]ꎬ原因与婴幼儿㊁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完整ꎬ免疫功能相对较差ꎬ对病毒免疫力低有关[15]ꎮFluV㊁ADV在65~岁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阳性检出率也较高ꎬ可能也与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有关[16]ꎮ由此可知婴幼儿㊁儿童㊁老年人群是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ꎬ应重点防控[17 ̄18]ꎮ关于怀柔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监测结果显示ꎬ冬春季为感染高峰ꎬ夏季感染明显降低[19]ꎮ有研究指出[20]ꎬFluV在冬春季为检出高峰ꎮ此研究中FluV检出高峰在秋冬季ꎬ可能与地域地理差异有关ꎮRSV在温带地区主要流行与冬春季节[21]ꎬ此研究中RSV在冬春季检出率较大ꎬ与报道结论一致ꎮPIV在春㊁夏㊁秋季均可流行ꎬ此研究中PIV在春㊁夏㊁秋季检出率高ꎬ符合这一规律ꎮ综上所述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单一的病毒感染为主ꎬ不同病毒在年龄㊁季节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ꎬ在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高发季节针对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控ꎮ利益冲突㊀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㊀许宏涛ꎬ李毅ꎬ陈东科ꎬ等.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分析[J].检验医学ꎬ2016ꎬ13(6):499 ̄502.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6.06.012.[2]㊀刘丽君ꎬ凌继祖ꎬ赵福林.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ꎬ2017ꎬ12(2):174 ̄177ꎬ181.DOI:10.13350/j.cjpb.170219. [3]㊀MILJANFOLICꎬVladimirNesicandNenadArsovic.EfficiencyofPropolisandN-acetylcisteineonReductioninSymptomSeverityofRespiratoryInfectioninChildrenwithAdenoidHypertrophyJournalofPharmacyandPharmacologyꎬ2020ꎬ8(4):2328 ̄2150.DOI:10.17265/2328-2150/2020.04.001.[4]㊀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01. [5]㊀龚如涵ꎬ刘庆中ꎬ陈沭ꎬ等.上海市松江区0~12岁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常见病毒流行病学特征[J].检验医学ꎬ2019ꎬ34(12):1097 ̄1100.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9.12.008.[6]㊀邓屹琪ꎬ李宇欣ꎬ徐慧聪ꎬ等.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中医证型体质及发病季节的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8ꎬ34(1):126 ̄129.DOI:10.13463/j.cnki.cczyy.2018.01.041.[7]㊀齐英ꎬ陈叶ꎬ王冰ꎬ等.沈阳市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ꎬ2018ꎬ25(5):299 ̄302.DOI:10.3760/cma.j.issn.1673-4092.2018.05.004. [8]㊀ZHANGSFꎬTUOJLꎬHUANGXBꎬetal.EpidemiologycharacteristicsofhumancoronavirusesinpatientswithrespiratoryinfectionsymptomsandphylogeneticanalysisofHCoV-OC43during2010-2015inGuangzhou[J].PlosOneꎬ2018ꎬ13(1):0191789.DOI:10.1371/journal.pone.0191789. [9]㊀潘婧ꎬ梁芸ꎬ王金荣ꎬ等.河北地区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特征及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ꎬ2019ꎬ26(12):2058 ̄2063.DOI:10.11748/bjmy.issn.1006 ̄1703.2019.12.018.[10]㊀秦迪ꎬ吴俊朋ꎬ刘欢ꎬ等.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ꎬ2020ꎬ27(2):153 ̄157.DOI:10.3760/cma.j.issn.1673-4092.2020.02.016. [11]㊀李姗姗ꎬ倪虹ꎬ崔伟ꎬ等.2013 2017年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疾病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ꎬ2018ꎬ29(5):74 ̄76.DOI:10.3969/j.issn.1006-2483.2018.05.020. [12]㊀HUANGXBꎬYUANLꎬYECXꎬetal.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respiratoryvirusesin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during2009–2018insouthernChina[J].IntJInfectDisꎬ2020ꎬ98:21 ̄32.DOI:10.1016/j.ijid.2020.06.051.[13]㊀韩光跃ꎬ李岩ꎬ刘艳芳ꎬ等.河北省2013 2015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构成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ꎬ2017ꎬ21(9):891 ̄894.DOI:10.16462/j.cnki.zhjbkz.2017.09.008. [14]㊀黄金ꎬ许红ꎬ张金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ꎬ2020ꎬ31(1):123 ̄126.DOI:10.3969/j.issn.1006-2483.2020.01.028.[15]㊀ALIREZATꎬSAEEDSꎬMOSTAFARꎬetal.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whydoesdiseaseseverityvaryamongindividuals?[J].ExpertReviewofRespiratoryMedicineꎬ2020ꎬ14(4):415 ̄423.DOI:10.1080/17476348.2020.1724095.[16]㊀唐静ꎬ傅强ꎬ崔云亮.马里维和任务区2014 2017年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ꎬ2019ꎬ23(3):365 ̄368.DOI:10.16462/j.cnki.zhjbkz.2019.03.025.[17]㊀郭静ꎬ李从荣.2013 2016年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呼吸道感染常见菌的耐药性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ꎬ2018ꎬ29(6):44 ̄47.DOI:10.3969/j.issn.1006-2483.2018.06.011. [18]㊀管红云ꎬ谭卫国ꎬ杨应周ꎬ等.深圳市肺结核患者产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J].中国热带医学ꎬ2017ꎬ17(6):564 ̄568. [19]㊀XIEMꎬMAQꎬCHENXꎬetal.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evenrespiratoryvirusesamongpediatric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from2011to2015inDongguanꎬSouthernChina[J].BrazJInfectDisꎬ2017ꎬ21(4):486 ̄488.DOI:10.1016/j.bjid.2016.12.006.[20]㊀INGAZꎬMANXUꎬANDAVꎬetal.SerodiagnosisofHumanBocavirus1InfectionamongHospitalisedChildrenwith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Latvia[J].ProceedingsoftheLatvianAcademyofSciences.SectionB.NaturalꎬExactꎬandAppliedSciencesꎬ2019ꎬ73(4):288 ̄295.DOI:10.2478/prolas-2019-0046.[21]㊀裴雅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48例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ꎬ2018ꎬ23(4):719 ̄721.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8.04.037.(收稿日期:2020 ̄09 ̄21)(本文编辑:赵珣)。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腺病毒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由腺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
近年来,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孩子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下面就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易感人群儿童是7型腺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之一,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能力较弱,加之儿童集中活动的环境,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更大。
儿童长时间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生活,吸入病毒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感染率较大。
二、症状表现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喉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在感染后1至2天内出现,且发展迅速,对孩子的生活和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三、传播途径7型腺病毒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口腔、鼻腔中的病毒会随气体排出,形成飞沫,这些飞沫中含有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传播给其他人。
7型腺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当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眼等黏膜部位时,也容易导致感染。
四、治疗对于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在病毒性感染的早期,需要静卧休息,多饮水,适当清洁呼吸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对于发热的孩子,可以使用退热药物,但应该遵医嘱使用。
对于咳嗽等症状,也可以使用一些咳嗽药物进行缓解。
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五、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腔。
保持空气清新,室内空气流通良好,避免在封闭或人员拥挤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尽量避免与感染7型腺病毒的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加强孩子的免疫力,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合理饮食,增加体能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于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特点分析腺病毒肺炎是指由腺病毒(Adenovirus)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及儿童,多数为自限性疾病。
在我国,腺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根据滴度和血清学鉴定,腺病毒可分为51型,以及1~7,11~19和者3个血清型,其中以3、4、7、21型最为常见。
本文将主要从儿童7型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在肺炎发病前,A型腺病毒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喷嚏、流涕、咳嗽、低热等症状。
2.急性起病:常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初发症状,幼儿可有纳差、哭闹、卡嗓声等。
表现为喘息、呼吸窘迫,咳嗽常为阵发性,性质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甚至细小湿啰音,肺部叩击音浊实,并可闻及湿性啰音,且在肺底部听诊部位音响更明显;病情较重时出现口唇发绀和指、足端发绀。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脑水肿等并发症。
3.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见,多为散发病例,也有家庭、学校暴发流行病。
4.病程:大多数自限制,在数日至两周内逐渐缓解。
部分病例可能出现轻微复发,但并不常见。
二、诊断1.病史: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可有全身不适、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数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流散抗原试验(S-Ag)或核酸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单侧或双侧弥漫性肺部实质性阴影,可有斑片状浸润和膨胀不全等表现。
5.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主要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体分离。
目前,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腺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
三、治疗1.对症治疗: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度劳累等。
2.抗感染治疗:一些重症病例,尤其是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患者,可根据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
3.轻度氧疗:严重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甚至休克的病例,应予纯氧或氧气通气支持治疗,有条件的可采用无创通气支持治疗。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90%由病毒引起,近年来不断报道有新的病毒出现,如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等,单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仍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和PIV4)冠状病毒(OC43和229E)和鼻病毒(HRV)等。
人偏肺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是RNA病毒。
人偏肺病毒是2001年新发现的,它感染症状与合胞病毒相似,至少在人类传播了50年。
偏肺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仅次于合胞病毒。
偏肺病毒是继RSV之后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第二位的重要的病原。
它还可诱发哮喘。
它在温带的流行季节一般是冬季和早春。
流行高峰一般出现在RSV和流感病毒之后,副流感病毒之前。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
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
潜伏期3~7日。
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
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
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确诊可分离病毒及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可作快速诊断。
治疗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药治疗。
预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则被人们称为“禽流感”,禽流感(Bird Flu)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
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有七种,分别是RSV、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鼻病毒、人类冠状病毒和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
针对这些病毒的检测分析,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RSV检测结果分析RSV是一种引起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病毒,其在冬季和春季高发。
通常,在儿童3岁以下感染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肺炎和哮喘等疾病。
RSV检测采用鼻咽拭子和喉咙拭子,经实验室检测后得出结果。
如果检测结果阳性,需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也是一种会导致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腺病毒感染后,常常出现喉炎、气管炎等症状。
腺病毒检测通常采用喉拭子或鼻咽拭子,经过实验室检测后得出结果。
检测结果阳性,需及时治疗。
4.副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分析人类冠状病毒普遍存在于儿童及老年人等易感人群中。
冠状病毒感染常常表现为发热、喉炎、乏力等症状。
人类冠状病毒检测主要通过鼻拭子或喉咙拭子进行,经过实验室检测后得出结果。
如检测结果为阳性,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大多数可以通过鼻咽拭子和喉咙拭子进行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加快治疗进度。
此外,家长也应注意孩子的日常健康保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90%由病毒引起,近年来不断报道有新的病毒出现,如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等,单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仍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和PIV4)冠状病毒(OC43和229E)和鼻病毒(HRV)等。
人偏肺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是RNA病毒。
人偏肺病毒是2001年新发现的,它感染症状与合胞病毒相似,至少在人类传播了50年。
偏肺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仅次于合胞病毒。
偏肺病毒是继RSV之后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第二位的重要的病原。
它还可诱发哮喘。
它在温带的流行季节一般是冬季和早春。
流行高峰一般出现在RSV和流感病毒之后,副流感病毒之前。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
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
潜伏期3~7日。
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
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
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确诊可分离病毒及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可作快速诊断。
治疗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药治疗。
预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则被人们称为“禽流感”,禽流感(Bird Flu)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
呼吸科住院儿童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分析张晓丽;赵磊;黄燕【期刊名称】《妇儿健康导刊》【年(卷),期】2022(1)8【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结果,总结呼吸道病原的分布特点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于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5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核酸,统计病原检出的阳性率。
分析不同年龄、季节住院患儿病原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情况。
结果556例标本中,13种呼吸道病原核酸检出479次阳性结果。
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40.92%)、鼻病毒(22.13%)、偏肺病毒(11.69%)、肺炎支原体(7.72%)、副流感病毒(7.10%)、乙型流感病毒(4.18%)、博卡病毒(3.55%)、腺病毒(1.88%)、冠状病毒(0.84%),甲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衣原体均未检出。
按年龄分布,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婴儿期(60.82%)、幼儿期(36.84%)、学龄前期(26.99%)中均为最高。
按季节分布,阳性率最高分别为秋季鼻病毒(28.57%)、冬季呼吸道合胞病毒(45.31%)、春季偏肺病毒(26.74%)。
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住院患儿中检出的最主要的病原体。
及时并准确地进行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有助于掌握疾病流行病学信息,协助早期诊断和开展合理治疗。
【总页数】3页(P74-76)【作者】张晓丽;赵磊;黄燕【作者单位】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呼吸过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多病原联合检测结果分析2.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病原学检测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3.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检测结果分析4.郑州地区1548例住院呼吸道感染儿童9项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检测分析5.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儿科学》精讲复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简称上感,俗称“感冒”。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一、病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亦可继发细菌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的一种。
8.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A呼吸道合胞病毒B肺炎链球菌C肺炎支原体D衣原体E轮状病毒答案:A二、临床表现本病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体及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
(一)一般类型上感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发热等,热度高低不一。
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出现脐周阵痛,与发热所致反射性肠蠕动增强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
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病程约3~5天。
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炎症波及其他部位。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
上感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菌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为多次考。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病程为1周左右。
24.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C.柯萨奇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答案:C2.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儿童3型人腺病毒感染64例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姜雪燕;王大燕;赖盼建;程楷超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24(31)7
【摘要】人腺病毒(HAd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5%~10%[1],2%~10%的细支气管炎、4%~10%的肺炎与人腺病毒感染密切相关[2]。
人腺病毒可分为A~G七个亚属,其中B亚属的3
型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50%左右[3],人群对3型人腺病毒普遍易感。
现整理并分析儿童感染3型人腺病毒后的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姜雪燕;王大燕;赖盼建;程楷超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儿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6例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2.儿童眼阵挛-肌阵挛
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3.4例B型儿童尼曼-匹克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文
献复习4.以贫血为首诊的儿童尼曼匹克病A/B型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腺病毒肺炎防治进展作者:郭晓理陈健华来源:《上海医药》2021年第03期摘要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病毒性肺炎常见的感染类型,具有呼吸道症状明显、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迄今为止,对腺病毒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因此,了解儿童腺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对于预防病毒性肺炎发生、降低群体发病率、减少重症患者发生率尤为重要。
本文就近年来儿童腺病毒肺炎的流行特点、治疗进展及预防措施进行概述。
关键词腺病毒肺炎儿童疾病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3-0055-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0309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8DZ1910102);南通市科学技术局项目(YYZ16003)Progres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enovirus pneumonia in children*GUO Xiaoli1, CHEN Jianhua2**(1.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tong 226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Oncology,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ABSTRACT Adenovirus pneumonia is a common viral pneumonia in childre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obvious respiratory symptom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into severe pneumonia with many complications and high mortality. So far, there is still lack of effective antiviral drugs for adenoviru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enovirus pneumonia in childre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viral pneumonia,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patien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rogres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denovirus pneumonia in children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adenovirus; pneumonia; chil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腺病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占兒童呼吸道感染的5% ~ 10%,成人呼吸道感染的1% ~ 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