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英语教学法方向毕业论文浅议英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语言是什么,据《辞海·语言·文字》讲:“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维有密切联系,是思维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没有语言,人类的社会生活无法维持。
从它的结构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 语言承载着文化,是交际工具,体现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是什么,概括地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它包括知识、信仰、宗教、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内容。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
那么,我们的语言学习不也一样吗?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加入文化背景知识,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是大有裨益的。
2001年国家出台英语新课标,首次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列入教学目标当中。
由此可见,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应于学习的重要性。
在开学伊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找来了CCTV5 《天下足球》栏目中经常播放的一首英文歌曲因为我们班男生多,好多学生喜欢看这个节目,群众基础广泛YOU RAISE ME UP,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播放,并把歌词用投影放给他们看:You raise me up, 你激励了我,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故我能立足于群山之巅;You raise me up, 你鼓舞了我,to walk on stormy seas; 故我能行进于暴风雨的洋面;I am strong, 在你坚实的臂膀上,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我变得坚韧强壮。
ou raise me up: 你的鼓励,To more than I can be. 使我超越了自我。
在播放过程中,我向他们介绍这是一首英语流行歌曲中少有的立志加感恩的歌曲,刚开始的内心独白式的唱法打动人心,最后的合唱则气势磅礴,坚定有力,鼓舞人心。
初中英语的几种教学方法要想上好初中英语课,就必须研究教学方法。
个灵活、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可以提高学生认知领域里的思维活动,能力领域里的训练活动,情感领域里的心理活动。
所以,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我们必须要掌握几种好的教学方法。
下面本人就来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任务型教学法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因为任务型教学被认为是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现有的最有效的方法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es)的最新发展。
对于任务有着不同层面的定义,总的来说,任务是一种教学活动,“是一件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和/或互动之中。
”(d.nunan,1989)依据对d.nunan,j.yalden,p.shekan等人的著作和《英语课程标准》等文献的阅读分析,结合对按照任务型教学思路编写的小学教材《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新目标英语》的分析,我们可知,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
2.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
3.任务型教学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地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的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5.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而是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
《教学法》期末论文My Teaching Philosophy I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 can be a teacher. During my college life, I have tutored some kids. And I also have taught pupils as a volunteer. In addition, this term, we learned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erefore, I have my own understanding about teaching philosophy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1.The role of a teacherK. Patricia Cross has said, “The task of the excellent teacher is to stimulate …apparently ordinary‟ people to unusual effort. The tough problem is not in identifying win ner: it is in making winner out of ordinary people.” I totally agree with the quote. A teacher is the one who shapes the personality and entire life of children. It is one of the noble professions as it contributes in building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overall society. Teachers play a significant and a valuable role as they influence the lives of children who are the future of tomorrow.2. My understanding of good teachingWhen you strive and work to become a good teacher and to create a good class, the following four “Core qualities” are the essential, the skills to convey that knowledge, the ability to make the material you are teaching 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and a deep-seated respect for the student. The first is knowledge, in every survey, students consistently and clearly target as the number one quality of a good teacher exactly what you would expert: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You must be an expert in your field. This is a prerequisite. The second core quality i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their students. Give your students an answer and they can solve one problem, but show them the techniques needed to find the answer for themselves and they can become self-sufficient in the field. Students need to show how to apply the new techniques you teach to problems solving. A good teacher starts with a firm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and builds on that with a clarity and understanding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material. Good teachers work hard to make their material relevant. They show students how the material will apply to their lives and their careers. And the last one is respect. The creation of a good class requires an immense amount of work. You spend time with your students so you canlearn about hole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You read and write and create to build an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 class every day. The only thing that would drive you to do that is a concern and respect for the adults in your classroom.3.The ways to correct errors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and techniques for correcting errors, such as direct teacher correction, indirect teacher correction, self-correction, peer correction, whole class correction, etc. As a general rule, indirect teacher correction is encouraged rather than d irect teacher correction to avoid damaging students‟ self esteem and confidence. Indirect techniques include‟ repeating the problem sentenc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problem in a rising tone‟, …asking a question to invite the students to say it again with a hint of a problem‟, …a simple repetition of a correct sentence as a model‟, and …using facial expression or gesture to indicate a problem‟, etc. In practice, self-correction is encouraged before teacher correction or peer correction because if it is a mistake, the student himself/herself will be able to correct it. If the student cannot self-correct, it means there is a lack of competence and the teacher can help with the correction or may ask other students to help correct it. Sometimes, the whole class can be divided to correct as well. For example, you can select the main error types. Write four or five on the blackboard. Put students in pairs for a few minutes to discuss and correct the errors. Then the whole class can do the correction together. The focus can be choice of vocabulary, use of grammar, or pronunciation. With higher lever learners you can also focus appropriate context.4. Motivating students to succeedMotivational speakers inspire all of us. You can take a few tips from them in your own teaching. Put positive mottos or inspirational statements on your syllabus and communicate them to the students in class. Encourage our students to want to excel in your class by helping them to do more than they thought they could.When you describe the goals of the course, do so with enthusiasm. do so with enthusiasm. Personal connections make a big difference. Try to learn your students' name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refer to them by name. If you have a large class or if you are notMy Teaching Philosophy IIIn my first draft, I introduced my own understanding about teaching philosophy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Now, in the second draft, I will focus on what I will do if I am given a chance to conduct a course in the middle school in the future.How to conduct a course in the middle school1.The context of the courseMy learners will b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y have already have had one previous experience of English learning with a basic knowledg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is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Meanwhile, China‟s educational system determines some learners‟ motiv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passing examination. Therefore, in the middle school, usually they show great interest in English at the beginning of learning, which may be due to their curiosity and the novelty of English.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their interest decreases and even disappears. The teachers use the same and boring teaching model. And the students have to memor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for examination. In the class, they have no question but only take notes. And in this day and age, English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And our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glish. This class, I will teach unit 2 which about something about illness, healthy.2.Course aims and objectivesMy course is to describe the knowledge, skills, methods, value of the course by using specific, clear and operational behavior language.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session, most students will be better able to acquire information. This will be achieved by:⑴ . Knowledge Objectives:①Be able to master the pronunciation, meaning and spelling of the name of diseases: fever, sore throat, sore back, stomachache, headache, toothache, cold, cough;② Be able to learn the expression of giving advice: lie down and rest, drink hot tea with honey, see a dentist, take this medicine;③Be able to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what is the matter? I havea …” and give advice by using “you should… you should not…”⑵. Ability Objectives:① Be able to talk about one‟s health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fluently;② Be able to role play doctor and patient.⑶ Moral Objectives:① Improve the cooperative spirit through pair work and role playing;②Care more about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health.3.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Warming upGreet Ss by asking them: How are you today? Then I will tell Ss that I am not feeling well today (Writ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and guide Ss to read it.) and get Ss to guess the reason freely. If Ss cannot get the answer, I will tell them that I did not have a good sleep last night. So I have a headache. (I say this by doing a gesture) Step 2: Presentation of words about diseases⑴ Show Ss a bandage and tell them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the place where the bandage lies. Then get Ss to guess the health problems. When I do an action, ask Ss: “What‟s the matter?”(write it on the blackboard) For example, when I put the bandage on the stomach, ask Ss: “What‟s the matter with me?” Help Ss say: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stomachache.” Then teach the other target words: fever, sore throat, toothache, sore back in the following way: Put the bandage on the other part of body and get students to ask: What‟s the matter? Then get other Ss to guess the problem.⑵ Use body language to guide Ss to guess another two names of diseases: cold, cough.⑶ Show Ss pictures of diseases half hidden, and get Ss to guess the names of diseases: fever, sore throat, toothache, sore back, cold, cough.Step 3: Pair workPut the bandage on the part of a student‟s body and ask: “What‟s matter?” andguide him to use t he pattern: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Then ask Ss to 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the bandage given and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What‟s the matter?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Step 4: Presentation of expressions of giving advice⑴ Tell Ss that I have a cold/cough, ask them: What should I do? Ss may give different answers, collect their answers and help them to use: You should/shouldn‟t do… Then show some pictures of other diseases mentioned before and ask them to give advice to each problem by using target language: You should/shouldn‟t do… During this activity, some phrases will be learned: lie down and rest, drink hot tea with honey, see a dentist, drink lots of water, take some medicine.⑵ Show Ss two bags. In one bag, there are pieces of paper with problems while in the other one, there are pieces of paper with advice. Have a competi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 Take turns to get paper. For example, one boy gets one paper with problem, and one girl get one paper with advice. The girl should say: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The boy should answer the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he got by saying: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If the girl got the right advice, she should answer it accord ing to her paper: You should… If it is not, she should say: You shouldn‟t, then give the right advice. The one who makes right sentence can get one point.Step 6: Role playingAsk Ss to make a four -people group, one of them is a doctor, the other three are patients. Ask the Ss to role play the dialogue above. Then ask several groups to perform before the class by using some tools: bandage, a uniform, a stethoscope. Ask other Ss to select the best doctor and the best patient.。
英语教学方法范文英语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目标和教学环境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英语教学方法。
一、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是指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综合教学法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二、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在真实交际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情景,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生活化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动机。
四、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和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和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六、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
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软件、音视频等教学资源,使语言学习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七、个别化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八、合作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进行语言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交际能力。
九、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综述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要尽快适应一种信息量大、任务性强、教学节奏快、教学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1 国外研究现状对二十世纪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几种教学法,即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作一番概述,就其片面性和准确性进行客观分析,以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外语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对问题有个整体的把握。
1.1 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起源于十六世纪拉丁语教学法。
在交际法引进之前,一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其主要特点为: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教学;充分利用和依靠母语。
反复进行母语和外语互译。
1.2 听说法听说法又称句型教学法。
它在我国外语教学法发展期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
听说法是以美国语言学上的结构主义为其语言学基础,以行为主义为其教育心理学基础,形成了外语学习中的s—r(stimulus-response) 即刺激—反应理论。
听说法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听说领先;反复操练,形成习惯;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尽量避免母语,重视培养学生外语思维习惯;尽量避免和消除学生的错误。
1.3 认知法认知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外语教学。
认知法试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cognition —code approach)来代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认知法强调语法理论知识的重要,被认为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
英语教学方法论文英语教学方法论文4篇第一篇:创新教学方法一、采用动静结合,活跃课堂气氛动静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是非常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因为这是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英语特质的。
在师范学校里,教师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构建一个有趣而有效的课堂,其实这是难以做到的。
因为很多时候,这两个词是相冲突的,因为有趣的事物往往会吸引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将学习的有效性降低。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点,如果能够加以利用,一定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动静结合是指的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一般动态教学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大大提高,而静态教学则是主要符合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大大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静态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章和记忆单词,将基础知识打牢固。
同时,可以用动态教学的方法去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如趣味的单词接力方式:由教师说出第一个单词的汉语意思,然后第一个学生回答,并说出第三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交给第二个学生回答,依此类推。
二、主攻兴趣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这一点是从人性的方面总结的,所以无论教学精神再怎么改变,这一点也是会一直值得肯定的。
而新时代要求的初中英语教学就不能够再像之前那样,只是用一些多彩的图画或是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其实学生需要的往往是更大的舞台。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在父母的栽培下往往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是唱歌跳舞,或是书法画画,或是体育乐器,或是手工制作。
如果英语教学能够和他们本身的兴趣好结合起来,那么其学习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因为学习英语就成了他们日常的一部分,并且是在非常愉快和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
音乐的话可以是英语歌曲,体育的话可以是国外的一些比赛,甚至手工制作教师都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外国的制作步骤。
当然,教师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兴趣和英语之间存在的微妙的关系,并且作为课堂作业向展示。
三、结合时代气息,采用科技教学时代发展迅速,教育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学就应该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采用与时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去进行创新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方法论文浅谈英语教学方法论文浅谈英语教学方法论文篇1英语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既有缜密的思维,又有随意的流动性;既有记忆的成分,又有规律可循的成分,是动与静的结合,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反映。
如何处理英语教学中“难”与“易”这对矛盾,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全班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变“只抓少数,忽视多数”的升学思想,要向“全面贯穿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素质教育转变。
比如,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取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双人训练”、“小组练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加每个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好地创造课内外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这是问题的关键,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浓与淡,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初中学生已在生理上渐趋成熟,已经为自我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爱好创造了前提条件。
作为教师,应该当好引路人,如给学生订阅英语报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实现“要我学——我要学——要学好”的转变。
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英语的声像效果,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进而循循善诱,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三、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入手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达到与外界的交流和认知。
有些学生怕说,或说的是“中国式”英语,不能脱离母语。
因此,作为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个关键。
一些经常化的口语,教师首先要带头说起,比如:平时交流、上课前后的问候语、课堂的值日生汇报等,并且要做到字正腔圆,以免学生受到错误影响。
英语教学法论文10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带来的英语教学法论文10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对社会文化学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多,在社会学领域内的文化学科强调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中介来实现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可以看到,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文化学领域内的一部分,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英语教学和社会文化学的相关要点明确如何应用社会文化学在实现英语教学。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英语教学引言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教育领域合作的加强,针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全新看法颠覆了传统教育学视阙下英语教学作为单一语言教学的观点,而将社会文化属性加诸于英语语言教学。
因而在此一现实环境下,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例来促进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要素方面的累积可谓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过程,同时加重了任务型教学的比例。
这些变化都催生了英语教学的现实进展,同时也为社会文化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二、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学者Lantolf等人便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情景中所进行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他们使用语言来处理其相应的事务和遭遇。
在国内类似的应用也早有研究可查,主要体现在对我国英语教学体制和英语教学方法的方面,比如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就针对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应该完善以英语培养为核心、加强英语语言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达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相关的知识性技能。
近年来,英语教学在英语学习大纲的变化之下也相应的产生了较多变化,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结合本土社会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自由、平等,减少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实践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减轻了英语教学的固有负担,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方法论文(优秀6篇)英语教学方法学科论文篇一一、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现状分析1.传统教育的功利性与道德理念相悖“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然而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仍以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仅仅将“素质教育”作为表面工作来应付,走形式主义路线。
学校只关注书本知识,忽视德育环节的考核。
传统教学的功利性使得德育教学的地位一再下滑,教师的职责也趋向单一,只传授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利于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
2.消极的网络信息影响正确的道德观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规范体制,各类信息充斥其中,良莠不齐,很难进行分辨。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极易被其中传达的信息引导,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如果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旦他们被网络中充斥的暴力、黄色信息误导,就会造成人格的堕落,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率。
因此,维护绿色网络,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网络文明意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的途径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英语作为外来文化的载体,教育学生学习优秀的国外文化知识,要将德育贯穿始终。
方法之一就是创设相应的情境,注重情感的渲染,让学生从主观上感受到德育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教学。
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课本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学习餐厅礼仪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布置成类似于餐厅的样子,随机挑选学生扮演顾客和服务员,教导学生学会运用敬语询问顾客的需求,如“WhatcanIdoforyou?”同时顾客也要礼貌地回答问题,同时表达对服务的感谢,以“Thankyou.”作为结束语。
在点滴之处融入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初级英语的日常用语中,有很多编者精心挑选的问候语,不仅可以应用到写作当中,也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英语快乐教学法桐梓县狮溪小学——代正晓我从一开始接触英语的那一天起,就喜欢上了英语,在断断续续的学习中,我也掌握了不少英语知识。
虽然如此,我从教五年来,一直没有机会教学英语,这学期有幸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回来担任了四个班的英语教学。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知识面较窄,而且没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我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英语课,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他们在一节英语课上想说,想听,想读,想表达,想问。
在儿童世界里,他们更纯真。
纯真到你在骂他,他以为你在夸他,纯真到你在正二八经的说英语,他在叽哩咕噜地跟着乱叫,纯真到他会笑嘻嘻跑来问你:老师,我可不可以对着女孩子说,I love you!……在儿童世界里,他们更想得别人的肯定,特别是老师、家长的肯定。
哪怕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足以让他们高兴半天;老师一句赞美的话,一次认真的点头,都足以让他们兴奋一阵子;要是老师能放下架子,和他们一起玩,和他们一起做,那他们肯定会乐翻天;当然,你要是巧妙地在某些地方还要输给他们,那他们肯定高兴得睡不着觉。
……是啊,当你了解了这些,学生们就会经常从你的嘴里听到:OK! 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 You’re clever! You’re super!……你就会经常对着学生伸出你的大拇指,对着学生真诚地点头,你就会经常伸出你的手对着学生说:Nice to meet you!你就会常常带着关心的眼神,关切地问:How are you?当然,学生的纯真会让你感到欣慰,他们会在你和别老师一起时说:“英语老师,好!”或者“英语老师,早上好!”让你身边的老师或他人感到莫名的羞涩。
是的,也许他们的发音不准,他们掌握的单词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说:“Hello,Teacher! Good morning, Teacher!Goodbye teacher!”或者说:“Thank you teacher! Welcome teacher!”……你会经常在黑板上看到:欢迎英语老师等字样。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初探【摘要】教学方法问题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教学方法。
因为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好学生,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到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有如下粗浅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教学方法。
因为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好学生,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到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有如下粗浅体会。
一、英语教学要以德为本教学尽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涵。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即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即着重在“智”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文化素养统一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做到在教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
初中英语教材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不乏礼貌用语、待人接物活动。
语言文字是传播自身文明最重要的工具和载体,只有正确地掌握它,才能为人类进行全面的、优质的服务。
二、精讲基础,加强技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出发,侧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进行大量的语言操作基本训练,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不要舍本逐末地去追求语言形式,而忽略交际功能,这与英语教学的本身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也往往是最实用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切忌盲目地追求深度、难度。
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技能不扎实,而一味地追求深、广,这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混乱,造成负面影响。
三、教学各阶段,要抓住侧重点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
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语言应用的基本要求,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按照语言的发展规律,先从听、说开始。
所以英语教学初始阶段侧重于听、说技能训练,先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打下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地接触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只能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4)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
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成效。
1.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
这种教学法主张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实例案例一:《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1)任务设计: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运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2)任务实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顾客、售货员等)。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沟通,达成购物目标。
(3)任务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成效(1)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法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3)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 结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成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任务,以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1. 注重任务的真实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确保任务的真实性,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浅谈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定规、贵在得法”。
经过近十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我深刻地领会了这句话的涵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经全面铺开的今天。
下面结合我的实践,谈谈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问卷先行,究学情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尽快适应英语学习生活,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习惯、方法、学习中存在主要障碍、与老师交流的方式等等,为此,每年我都设计这样一份《学生英语学情调查表》,内容如下:1、你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a.为自己b.为社会c.为考试2、你认为英语学习习惯对英语成绩的提高是否有关a.非常有关b.有点关系c.没有关系3、你对英语的兴趣有多少:a.一般喜欢b.非常喜欢c.不喜欢4、每天回家是否看英语书,多长时间:a.十五分钟以上b.十五分钟以内c.从不看5、平常怎样完成英语作业:a.先看书再做,然后再看书b.边看书边做c.独立完成6、你上英语课时是否做笔记:a.经常b.老师让做时才做c.不做7、平时你能否消化课上45分钟的内容:a.总能b.不能c.有时能8、平时是否课上或者课后问老师问题:a.从不b.有时c.经常9、你是否在生活中经常用英语与他人交流:a.经常b.有时c.从不10、在学习新单词时,你是否能运用学过的单词来帮助掌握:a.经常b.有时c.不知道11、你是否经常翻阅笔记:a.当然b.不做笔记c.有时翻阅12、你是否经常和同学一起互相帮助学习英语:a.不是b.有时c.经常13、你是否经常朗读英语课文或文章:a.不经常b.经常c.从不14、你如何对待英语作业:a.独立完成b.请家长或同学帮忙c.不做15、你如何对待英语考试:a.独立完成,做完对答案b.只做会做的c.看同学的答案16、你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原因是:a.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头绪b.基础薄弱,跟不上c.觉得用处不大17、你认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是:18、你需要英语老师怎样帮助你:19、你对英语老师的看法:20、你觉得学好英语的最好方法是:调查问卷是一种较好定位学情的方式。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4)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英语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精选了六篇优秀的英语教学论文,通过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论文1: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作用。
3. 研究结论: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论文2: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翻转课堂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作用。
3. 研究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论文3: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程度的作用。
3. 研究结论: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论文4: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项目式学习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3. 研究结论: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方式是以重学会,轻会学,重教材知识,轻生活世界为教学设计方式。
教学设计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知识的传授为其突出特点,是知识本位的教学设计方式。
这种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个性特点等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工具。
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本是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而知识本位的教学设计却将知识本身当作了教学目的,成了为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本位教学设计的弊端不断显现,传统英语教学设计应走出知识本位的误区,这已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
该文主要从这三方面探讨。
1.1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目标设计缺乏实际应用性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注重语法、词汇、句型等教材内容的讲解,缺少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
教师大都采用翻译教学法为学生授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得到真正地发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2)目标设计与测试相结合1.2教学过程设计现状当今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主要是以教师讲授教材内容为主,极少涉及适合学生特点的,与学生生活背景及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知识的内容。
学生用了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本知识,但学习及应用效果却大打折扣。
这种原有的英语教学设计模式不能满足我国应用型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与时代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3教学评价设计现状在高校英语教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教师在英语教学评价的设计上多采用终结性教学评价。
这样就会形成教师和学生过多地关注英语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综合评价。
这样的教学评价只能是一种结果性评价,不能从多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评价。
2对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2.1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应坚持“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会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英语人才为主。
英语教学论文教学方法论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英语整体素质。
要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德育渗透和加强课外活动几个方面就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粗略的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方面的教育。
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和要求就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和解决。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迎接科技的挑战。
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具有总体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注入式”,“填鸭式”现象普遍,严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我们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训观,师生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教师要勇于革故鼎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不用或少用母语,为学生学习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法探究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开展学法指导就成了教学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要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还要配以适当练习加以巩固。
利用归纳法、对比法、启迪思维法、讨论活动法等方法,对英语学习加以指导。
[关键词] 英语教学学法指导学习习惯
一、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创新知识。
今天的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教师最重要的是以“教会学生学”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制定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
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
反之,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这样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3.最大化课堂效率
课堂是目前英语教学的主渠道,上课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基本英语技能掌握以及对认识能力的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做好笔记
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应扼要记些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
5.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
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
6.反复练习
语言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比如,在课堂上,同学之间的分组进行对话,分组讨论、在课后,各种以英语作为交际的手段的场合,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的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要求他们找出其中有规律性的或一些共同的东西。
例如,在学习过去分词作状语时,教师可让学生接触这些句子:born and bred in the city,he found it inconvenient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the woman returned home,followed by mr. holmes and dr. watson.
if bitten by a dog, you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通过归纳指导,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或用在连词后。
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的用法要好得多。
2.对比指导法
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却又有不同之处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其进行比较对照,弄清它们的区别,对语言现象进一步加深印象。
以学“a great deal of”的用法为例:
比较“lots of”,“a lot of”,“plenty of”,“a large quantity of”,“a large number of”和“a large amount of”的用法,学生会明白“lots of”,“ a lot of”,“plenty of”和“a large quantity of”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a great deal f o”和“a large amount of”只可用在不可数名词前,“a large number of”只可用在可数名词前。
3.启迪思维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发散思维之中。
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4.讨论活动法
讨论法可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来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
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
三、学法指导的效果
在教学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学法指导后,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前不重视记笔记的同学在课堂上认真记好笔记;以前英语课上不愿意张口说英语的同学,也开始主动找机会练习英语口语了;同学们在预习单词和课文的同时,能自己找课文的重点句子,难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这样一来使课堂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课堂教学步骤的展开更加流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学们在课后复习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许多学生能做到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巩固;许多同学能主动运用归纳法,对比法等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关知识的总结以及相似的知识点的
比较,使学习更加有效。
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已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02).
[2]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