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课外班素材-涂色类—点点线线做游戏 全国通用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美术馆课程——(W)有形-涂色类课件系统一、课件1、课前准备课件名称:《小圆点点去旅游》2、课件二、课上注意事项1、老师在第一个故事中画小圆点点,注意墨加入水调和,多加一点水,画在纸上是能使小圆圆自然变大2、第二个故事不要强求孩子一定画出蜘蛛网的形状,不要局限宝宝的思想,蘸墨画直线时,不要加太多水3、第三个故事,注意波浪线的两种画法4、第四个故事,用国画颜色笃点,注意要多加一点水,使颜色在纸上能够自燃阴开,5、在第四段故事笃完点点后,不要换纸,在讲故事,画长短不等的直线或弧线,不要画得过多,让孩子自己完成。
6、第五段故事所用工具一定是用大白云在纸上画太阳,要引导孩子进行点、线、面组合变化关系7、第六张画,不限制孩子想法,创作画,要求能用点、线、面或形状组合,鼓励孩子在纸上自己创作,敢下笔画画三、客服1、本节课向家长介绍的美术知识:(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点、线、面的分别组合及点线面之间的组合关系,用一个故事来表现。
我们之前学的树林月色是直线的练习,彩虹桥是弧线的练习,豆子宝宝是点和面的练习等等,而我们今天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课程。
今天我们从最开始的第一幅点的组合第二幅直线组合第三幅弧线组合第四幅点线组合第五幅老师编故事点线面组合第六幅学生自己编故事,用点线面来完成一幅作品。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故事情节的演变。
学会用美术元素点线面来表现画面。
(2)熟悉使用国画工具。
2、本节课对于孩子的评价用词:(1)美术方面:造型准确画面整体把控能力强画面意境突出(2)能力方面:敢画画、敢表现、专注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和老师的配合、互动很好、善于沟通、有团队意识。
第三课彩线连彩点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
2.学会用各种绘画工具各种点和线,进行平面美术游戏,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各种绘画工具创造并感受各种不同的点和线。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点和线创造出一幅作品材料准备:教师:绒线、纸条、绳子、纽扣、糖果、珠子、彩色水笔、油画棒。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等。
引导阶段::一、常见的线材料、点材料,形成对线和点的初步概念1.我给大家带来几种生活物品,你认识它们吗?教师从口袋中取出各种常见的线状材料(跳绳、筷子、飘带、铁丝、),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请仔细观察这些不同的东西,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形状都是瘦瘦长长条状的东西。
)教师归纳:在美术中我们把这种细长感觉的造型叫做线。
把一根皮带绷直,问“这是什么线?”(直线)把皮带卷曲起来,问“现在变成什么线?”(螺旋线)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虽然它们都是线,但是他们有粗细、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你们还认识什么线呢?(学生回答各种线)。
教师随机用油性笔在纸上进行示范:直线、曲线、波浪线、粗线、细线。
2.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糖果、扣子、小石头。
)他们还能叫做线吗?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对比较小的形状叫做点。
那你们觉得还有什么能叫做点呢?(点可以是圆形的,还可以是五角星的、心型的、萤火虫、蚂蚁、眼睛等等,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3.现在老师考考大家,当老师站直时是点还是线?(线)当老师蹲下时是点还是线?(点)老师再考考大家,教师出示贝壳项链,同学们帮我想一想,这是点呢?还是线呢?学生归纳出,一颗珍珠就是点,一串珍珠就是线。
点排列起来就会形成线的感觉。
线是由点连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线连彩点。
二、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的点和线这两位好朋友,他们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大家身边去了,请大家瞪大眼睛把他们从我们的身上、衣服上、桌子上把他们找出来。
学生寻找身上的点和线,教师鼓励他们细心观察: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学过美术的人,就是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点和线,真是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要厉害2、请同学们找一找在老师身上有没有点和线呢?学生进行寻找,进行师生交流。
美术馆课程课件课件名称:《颜色刷刷刷》一、课件内容1、课前准备2、上课内容二、课上注意事项1、老师事先将色卡纸分成三份,每张纸分的要有变化,这样学生画完后,会呈现丰富的效果。
但要注意纸张裁切后,尖锐的角要剪圆,避免伤到学生,这个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2、涂色时候,提醒家长先要弄正确正反面再涂,以免拼不回原来的形状。
事先课准备一张草稿纸垫在下面,以防学生害怕画到桌子上不敢画;3、学生选择的纸张如果颜色偏深,老师在提供色彩的时候,尽量提供亮色,反之亦然。
在调整画面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用一些对比色,或协调画面明度关系的色彩,注意趣味引导。
4、备课准备的材料:黑卡纸和色卡纸,以方形为例,说明如下:三、需要和家长沟通的内容1、刚刚接触色彩的低幼龄儿童,往往兴趣点是将各种颜色混在一起涂鸦,但是对于老师而言,涂鸦也要有涂鸦的教学目的,而不是让学生一直无意识的涂鸦下去。
当然,有些颜色,即使很多种调和在一起都会很美,如黄色+红色+桔色+白色,但是对于还处在涂鸦其的孩子而言,这些太难太专业,不符合生理、心理年龄。
因此,本节课通过一个趣味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一个颜色画在纸上,就是保持这个颜色的原本模样,很多的颜色混在一起就失去了本身的模样,颜色变的灰灰的,甚至不再漂亮。
所以并不是喜欢的,漂亮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得更漂亮,这些颜色混合后会产生新的颜色。
这也正是颜色的神奇之处。
在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基础上,小朋友第二遍刷的房子,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其实这本身就是色彩的搭配,涂鸦也要动脑筋,有意识的涂鸦色彩更丰富美丽!2、本节课的涂色用纸是色卡纸,因此学生在用色卡纸涂色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知识点,如红色的纸上涂红色还会明显吗?这对于低幼年龄的学生来讲,不经过实验直接思考会有些难,但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详细引导,学生会运用自己逐步形成的逻辑思维,思考手上的纸和将要画上去的颜色之间的色彩关系。
因此三张纸画出多种效果:一是颜色能遮盖住底色,展现了水粉的覆盖力;二是展现了颜色之间的搭配。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彩线连彩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
2、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
3、学会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各种点和线,进行平面美术游戏,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4、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涂绕。
5、能按自己意愿涂绕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1、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并感受各种不同的点和线。
2、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
教学难点:点、线变化的丰富性,从生活中的物品到点,线的转换。
材料准备:教师:彩带、皮带、硬币、纽扣、糖果、贝壳项链或其他常见的点线生活元素。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设计:引导阶段:一、常见的线材料、点材料,形成对线和点的初步概念1、师:“我给大家带来几种生活物品,你认识它们吗?”从袋子中取出各种常见的线状材料(皮带、彩带、筷子),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其实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运用周围的东西更加直观,学生的积极性更高)生:“彩带,皮带,筷子。
”(回答的时候加上,黄色的彩带,橙色的皮带,加上颜色,与课题彩线联系更加紧密)师:“大家都非常聪明,那谁再来告诉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生:“他们都长长的。
”(可以将皮带进行卷曲,变成螺旋线,同学们能更加直观的看到线的变化)师:“对了,像这样长长的东西,我们在美术里面称它们为线。
”2、师:“上节课陈老师也带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线,那我们现在来复习下,大家都认识些什么线呢?”生:“直线、曲线、波浪线、粗线、细线、螺旋线、虚线······”(老师同时板书画出这些线)(板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彩色粉笔来表达彩线)3、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糖果、扣子、小石头),他们还能叫做线吗?”生:“不能。
”师:“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对比较小的形状叫做点。
”师:“点除了小圆点,还可以有许许多多形状的点,那大家来说,老师来画。
美术绘画课程——(T)涂色类课件
课件名称:《点点线线做游戏》
一、课件内容
1、课前准备
二、上课注意事项
1、课前引导注重引导孩子观察点和线,使孩子充分了解并认识点和线的不同表达形式。
例如:观看PPT里的图片,让孩子知道“点”无所不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事物,只要某样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都能成为一个点。
点还可以表现很小的东西,芝麻、蚂蚁等等。
线的不同形态表现为:直直的线、弯腰的线、长长的线、短短的线(个子高高的、矮矮的)、斜斜的线(靠在水盆上休息的笔爸爸)、横躺的线、粗粗的胖胖线、瘦瘦的小细线······还有不同着色的线;
2、练习点点画花瓣的时候,注意提醒孩子把笔站起来,站得直直的,开始蹦蹦蹦,要蹦得高一些,但不能太用力,一个点是一个点,点和点稍有些距离,不能重合。
蹦几下就要去颜料格里吃点酸奶,有力气了再接着蹦。
黄色的花蕊点点要小一些,颜色要厚,不加水,点在粉色的花瓣边缘位置而不是花瓣中间;
3、画藤的时候注意位置应在圆距离画面顶端3~5厘米处,不宜太靠上或偏下。
藤用大号笔画,可以画弧线或打着圈圈的胖胖线,颜色不宜过深,与黑卡纸明度稍稍拉开;
4、引导孩子在正稿上用铅笔画花枝(细细直线或斜线)要引导孩子学习画面的布局,留白,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5、花枝的绿色明度高些,可用中绿加柠檬黄或草绿加柠檬黄为宜;
6、看图片告诉孩子紫藤花花瓣不光有粉色,还有深红和深紫色。
先点深色未加白的花朵色,每只花枝点三到五个,再点粉色花瓣,可稍叠压在深色花瓣上,注意上边多点,下边少点,像葡萄串儿的形状那样;
7、颜色不加水或稍加一点水,保证色彩的厚度和饱和度,能完全覆盖黑色画底。
这样才能使色彩看上去明亮、鲜艳、饱和。
提醒孩子洗完笔后一定要在抹布上把水吸得干干的;
8、注意花瓣不要点得太满,要留出一些黑色卡纸底色。
三、客服
1、本节课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的美术知识有
(1)让孩子充分了解并认识点和线的不同表达形式。
例如:观看PPT里的图片,让孩子知道“点”无所不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事物,只要某样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都能成为一个点。
点还可以表现很小的东西,芝麻、蚂蚁等等。
线的不同形态表现为:直直的线、弯腰的线、长长的线、短短的线(个子高高的、矮矮的)、斜斜的线(靠在水盆上休息的笔爸爸)、横躺的线、粗粗的胖胖线、瘦瘦的小细线······用美术元素里面最简单的点和线来完成一幅作品,学习点画法。
(2)孩子调出的颜色干净,艳亮,饱和。
形成了美丽的视觉效果。
(3)学习如何来组织画面,画面的点和线不是随意乱画乱点的,而是经过组织的,画面是有疏密留白布局的,让孩子自己来感受画面的组织,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基础。
2、本节课向家长沟通的对孩子的评价用词有:
(1)美术方面:
色彩搭配协调,色彩丰富,用色大胆,颜色很春天(或夏秋冬的感觉),颜色很热烈,颜色很清凉,颜色很安静的感觉,颜色很火热......
洗笔干净、颜色干净,用水用色调配适中,感觉很好。
(2)能力方面:
手和笔的配合非常协调,注重细节,刻画仔细,
敢画敢表现、敢于探索和尝试新的颜色、专注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创造力强,和老师的配合、互动很好、善于沟通、有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