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环氧乙烷)
- 格式:docx
- 大小:8.68 KB
- 文档页数:2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环氧乙烷(EO)是一种常用的灭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可以有效灭活各类微生物。
但是,由于环氧乙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环氧乙烷灭菌的操作过程及相关安全措施。
一、环氧乙烷的性质及危害1. 环氧乙烷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
其爆炸下限与上限为3.1%和100%(体积百分比)。
2. 长期接触或吸入环氧乙烷会导致中毒,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3. 环氧乙烷能与氧气、空气、氧化剂等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4. 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二、环氧乙烷灭菌操作过程1. 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的灭菌设备和容器,确保其具备耐腐蚀、密封性好的特性。
(2)检查灭菌设备和容器的工作状态,确保无损坏和泄漏。
(3)准备好环氧乙烷灭菌剂及其它辅助材料和设备。
2. 环氧乙烷灌注(1)将待灭菌物品装入特制的灭菌容器中,注意不要过度装填,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2)将环氧乙烷填充到灭菌容器中,注意不要超过容器容积的70%。
(3)密封容器,确保环氧乙烷不会泄漏。
3. 灭菌处理(1)将密封好的灭菌容器放入灭菌设备中。
(2)按照设备要求设置灭菌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3)启动灭菌设备,开始灭菌过程。
(4)灭菌完成后,将灭菌容器取出。
4. 处理废气(1)将灭菌设备中产生的废气送入废气净化设备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环氧乙烷。
(2)确保净化设备工作正常,有足够的处理能力。
5. 环境清洁(1)在灭菌结束后,及时清理灭菌设备和容器,确保没有环氧乙烷残留。
(2)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措施1. 个体防护(1)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化服、防爆眼镜、手套和口罩等。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环氧乙烷,避免吸入其蒸气或雾气。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1459 环氧乙烷的抢险处置方法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环氧乙烷的抢险处置方法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生产、使用环氧乙烷危险品的场所,必须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消防安全设施。
当使用环氧乙烷物品,因其物品有较低的闪点、沸点和极宽的爆炸极限,场所内部必须有良好的通排风设施。
所有工具应为不产生火花型的,所有机械设备均应良好接地,操作人员不能穿化纤料的工作服,所有物品不得存放在使用场所,应存放在专用储罐、容器、铁桶内。
使用场所内必须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
2、生产设备和装置必须设置安全阀、阻火器、水封、自动报警等消防安全设施,并每天检查,每周进行保养与校验,保证质量合格。
3、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从事环氧乙烷生产和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经消防部门和本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方能上岗作业。
发生环氧乙烷气体泄漏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环氧乙烷气体泄漏后,迅速离开现场,立即呼吸新鲜空气。
2.立即报告护士长、上级主管部门。
3.通知设备科专业维修人员查找原因并尽快维修。
4.环氧乙烷灭菌器维修后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方可使用。
5.做好相关事件记录,必要时请相关部门检测低温灭菌间环氧乙烷残留量,符合规范要求方可进入低温灭菌间。
6.如吸入毒气,做相应紧急处理。
7.通知相关科室,调整手术和治疗时间。
【流程】
开门窗,疏散现场人员
通知设备科专业维修人员查找毒气泄漏的原因并维修
报告护士长、上级主管部门
通知相关科室调整手术和治疗时间
维修后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如吸入毒气,做相应处理。
2024年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技术部:对灭菌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生产部:组织灭菌过程有序进行,灭菌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正确性负责。
质控部: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控。
2.1厂长管代灭菌车间负责人2.2灭菌车间负责人2.2.1对EO灭菌物品进出本车间的管理,灭菌过程的安全及灭菌效果达到SAL=10-6负责;2.2.2组织员工遵守EO安全操作手册的各项规定,维护设备、仪表、仪器及验证工作;2.2.3尽力将同种、同规格的产品集中在一个柜内灭菌;2.2.4向质控部请检,接到最终检验报告后输入库手续。
2.2.5负责灭菌批号的编制,每一柜灭菌结果,将灭菌有关的记录收集汇总成一册。
3.0灭菌程序3.1接收被灭菌产品入待灭菌库加热装柜堆码、布放指示菌片关柜预真空加湿加药保持换气开柜移出灭菌产品,取出指示菌片菌片送质控部检验,灭菌产品送待检库请检质检凭最终检验报告输成品入库。
3.2灭菌前的准备3.2.1车间负责人:检查灭菌柜及各个系统,确保安全运行,设备、仪器、仪表正常。
3.2.2环氧乙烷的分装(1)检查大瓶、小瓶无异常,连接管无折断、破损;(2)导管接头分别与大小钢瓶连接,锥孔牢固锁紧连接,导管严禁用橡胶管,应用尼龙管;(3)分装时,需二人在场,以防发生事故时急救;(4)分装时打开房间的门窗;(5)先将小瓶放在磅秤上,称量出小瓶的毛重,在加上(5KG0.1KG)进行校正。
先打开小瓶的排气阀,排气管插入水箱,然后打开小瓶的进气阀口,再打开大钢瓶的阀,进行灌装,即将灌满时,徐徐关小大瓶放液阀,直到灌满,先关大钢瓶阀,再关小钢瓶阀;(6)开启及关闭EO钢瓶时防止扳手击出火花。
(7)夏季气温超过30℃时,应用水喷淋大钢瓶15-20分钟,待冷却后再按3.2.2中(5)进行分装。
3.3安全检查(1)EO钢瓶储存处及EO灭菌室的消防设施配置齐全有效。
(2)照明、电源、管路等易燃易爆的可疑点,逐个检查;(3)灭菌柜前后门的紧锁状态可靠应检查确认,确保无泄露。
环氧乙烷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环氧乙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
一旦环氧乙烷泄漏,将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做好环氧乙烷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
一、环氧乙烷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 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措施要求3. 功能科室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4. 各级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指导意见和实践经验二、环氧乙烷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1. 紧急性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须迅速、高效地展开,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综合性原则:综合利用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处置效果。
3. 预防性原则:提前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4. 简捷性原则:应急救援方案要具备可操作性,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和执行。
5. 可复制性原则:针对不同规模和程度的环氧乙烷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具备可复制性,灵活适用。
三、环氧乙烷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内容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a. 事故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b. 救援队伍:成立环境监测、事故现场处置、医疗救护等专业救援队伍,并明确责任分工和指挥关系。
c. 技术支持:组建专业技术支持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2. 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a. 事故报警与信息发布:明确事故报警电话和信息发布渠道,确保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群众。
b. 事故现场处置:在确认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泄漏,防止扩散,并清理泄漏物。
c. 防护措施:指导事故现场人员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防护服装、佩戴呼吸器等,确保人身安全。
d. 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获得事故后果和环境污染情况,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e. 医疗救护:制定医疗救护预案,确保事故伤员及时得到救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有毒!易燃!刺激!环氧乙烷oxiraneC2H4O CAS号:75-21-8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熔点/凝固点(℃):-111;初沸点和沸程(℃):11;闪点(闭杯,℃):-57;易燃性:易燃;爆炸上限/下限[%(v/v)]:上限100;下限3;蒸气压:146kPa(20℃);蒸气密度(空气=1):1.5;相对密度(水=1):0.87(20℃);溶解性(mg/L):与水混溶;自燃温度(℃):429;分解温度(℃):>571。
气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通过打击、摩擦、火灾或其他着火源有极大爆炸危险。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吸入有毒。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与无机酸或高氯酸镁接触发生爆炸。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咳嗽,倦睡,头痛,恶心,咽喉痛,呕吐,虚弱。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与液体接触:冻伤。
皮肤干燥,发红,疼痛。
发红,疼痛,视力模糊。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
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
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给予医疗护理。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小火:干式化学灭火剂或二氧化碳;大火:喷洒水、水雾或普通泡沫。
禁用:不要在泄漏点或安全设备上用水直接喷洒,否则可能会导致结冰。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未制定PC-TWA:2 PC-STEL:未制定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急救:120匪警:110。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操作手册环氧乙烷是一种常用的灭菌剂,在医疗、食品、制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其具有剧毒性和易燃性,使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1. 环氧乙烷存储与管理- 环氧乙烷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 储存区域应设立警示标志,明确标明储存品类和危险性。
- 储存容器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标示清晰,方便辨认。
- 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确保密封性良好,避免泄漏。
- 禁止与其他物品混储,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2. 灭菌室设计- 灭菌室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 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和压力,以确保符合要求。
- 装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要有对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3. 灭菌操作前的准备- 灭菌操作前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和安全护目镜。
- 灭菌设备需要经过正常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工作。
- 清洁灭菌室,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4. 操作过程- 在灭菌室内布置工作台,用于存放待灭菌物品。
- 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将待灭菌物品放置于灭菌装置中。
- 确保灭菌装置门和密封圈完好,防止环氧乙烷泄漏。
- 启动灭菌装置,设定合适的温度、压力和时间。
- 操作人员要保持警惕,防止操作不慎导致意外。
5. 灭菌后处理- 灭菌结束后,待灭菌物品应放置在通风区域,进行充分通风。
- 检查灭菌装置,确保环氧乙烷已完全排出。
- 操作人员应根据规定进行身体清洁,尽量减少接触环氧乙烷的时间。
- 将灭菌后的物品放置于指定的区域,标记清晰。
6. 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环氧乙烷容器应先冲洗干净,以减少危险性。
- 废弃物应置于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定期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 废弃物处理记录应保存,并定期检查。
7. 紧急情况处理- 在意外泄露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关闭相关设备、通知上级领导和呼叫急救人员。
- 紧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进一步危险。
-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进行后续处理和事故调查。
修订日期: 2021年10月09日最初编制日期: 2021年10月09日SDS编号: 00091版本: 1.0第 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名称 (中文名) : 环氧乙烷化学名称 (英文名) : ethylene oxide企业名称: 梅塞尔格里斯海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梅塞尔集团中国总部,末页附中国区各生产企业信息)地址: 上海市苏虹路33号虹桥天地3号楼203室邮政编码: 201106传真: ************电话号码: ************应急电话: *************化学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测试气体/校准气体。
实验室使用。
化学反应/合成。
更多信息,请与供应商联系。
第 2 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GHS 危险性类别物理性危险: 易燃气体类别1: 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 液化气体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吸入:气体)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 致癌性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上述未涉及的其他危险性,分类不适用或无法分类标签要素象形图 (GHS CN) :警示语 (GHS CN) : 危险。
危险说明 (GHS CN) : H220 - 极易燃气体H230 - 无空气也可能迅速反应H280 - 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修订日期: 2021年10月09日最初编制日期: 2021年10月09日SDS编号: 00091版本: 1.0H315 - 造成皮肤刺激H319 -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1 - 吸入会中毒H335 -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H340 - 可能造成遗传性缺陷H350 - 可能致癌。
防范说明 (GHS CN)预防措施: P201 -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10 -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61 -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环氧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广泛应用于物资消毒、医疗器械加工、香料与润滑油的生产等领域。
但同时,环氧乙烷也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学习环氧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对于保障人类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环氧乙烷的特性环氧乙烷,化学式C2H4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燃、易爆的气体。
环氧乙烷遇到酸、碱或其他活性物质易发生反应,其倍半乳化的水溶液十分活泼,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由于其极具代表性的环氧结构,环氧乙烷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和亲电性。
环氧乙烷的安全措施防护措施在接触环氧乙烷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1.穿戴防护衣、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2.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
3.严格规范危险品运输、储存的实施标准,确保从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全过程严格控制。
安全操作1.避免与酸、碱、氧化剂等有害物质同时使用。
2.禁止在有火源或静电的环境下操作。
3.强制使用安全装置,如泄漏报警器、抽风装置等,防止泄漏和蓄积。
4.采用惯性隔离技术或防爆措施进行处理。
环境防护对于环氧乙烷泄漏事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疏散人员。
2.切断天然气、电力等供应管线。
3.封堵泄漏点,以避免污染扩散。
4.外出人员应配戴防毒面具,以防中毒。
环氧乙烷的应急处置原则在遇到环氧乙烷泄漏事件时,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处理。
2.封锁泄漏区域,以使泄漏物质不能进一步扩散。
3.喷洒清洁剂进行消毒,以避免污染留下残留。
4.清理泄漏物质,采取隔离技术,以避免对人员和环境中发生极大伤害。
结论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产活动中的化学物质。
了解环氧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是减少事故和保障人类安全的基础。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增强安全意识,稳步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并加强环氧乙烷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环氧乙烷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环氧乙烷是一种具有毒性和易燃性的化学品,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一、安全措施
1. 个人防护
在操作环氧乙烷时应穿戴防化服、防毒面具、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具,并先进行技术培训、体检等工作,了解环氧乙烷毒性、燃爆性和应急处置方法。
2. 环境通风
操作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
3. 火源控制
环氧乙烷易燃,禁止靠近明火、电火花、静电等火源。
操作区域内应装有灭火设备,平时应注意检查、维护。
4. 存储安全
环氧乙烷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化学品混存,同时要遵守危险品存储、运输相关法律法规。
二、应急处置原则
1. 灭火措施
1。
环氧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环氧乙烷,这可不是个能随便小瞧的家伙呀!它就像个有点脾气的小精灵,要是不小心对待,可能就会惹出麻烦呢。
先来说说它的物理性质吧。
它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在低温下会变成液体。
你可别觉得无色就没啥特别的,就像那平静的湖面,看似无害,可下面说不定藏着什么玄机呢!它有独特的气味,稍微有点甜,可别被这“甜蜜”给迷惑了,它可不是好惹的主儿。
再讲讲它的危险性。
环氧乙烷可是易燃易爆的呀!这就像是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小炸弹,稍有不慎,“嘭”的一下,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在处理和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就像走在钢丝上一样小心翼翼。
那怎么才能安全地和这个小精灵打交道呢?首先得保证储存的环境要合适。
不能温度太高,也不能有火源啥的,不然它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
这就好比要把一个爱闹的小孩子放在一个安静、安全的地方,不能让他接触到危险的东西。
使用的时候呢,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好。
要戴上合适的防护面具、手套,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不能给环氧乙烷一点可乘之机。
这就像上战场打仗,得把盔甲穿好,武器拿稳。
还有啊,万一不小心发生了泄漏,那可不能慌张。
要赶紧采取措施,疏散人员,不能让大家都处在危险之中。
这就像是家里进了小偷,得赶紧想办法把小偷抓住或者赶跑,不能让他伤害到家人。
而且啊,对于环氧乙烷的运输也得格外注意。
司机得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车子也要经过严格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这就像送一件珍贵的礼物,得找个靠谱的快递员,包装也要严实,不能让礼物在路上有任何闪失。
总之呢,环氧乙烷可不是好惹的,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对待它,就能和它和平共处。
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毕竟安全无小事啊!大家说是不是呢?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啊,一定要把环氧乙烷的安全技术牢记在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安全、顺利。
可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祸呀,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环氧乙烷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环氧乙烷(C2H4O)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有机化合物,而且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
一旦发生环氧乙烷泄漏事故,会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有效地进行处置,保护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一、事故现场初步处置1.迅速报警:在发现环氧乙烷泄漏事故后,首先要迅速拨打现场报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提供准确的事故现场位置和情况。
2.封锁事故现场: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封锁,禁止无关人员接近事故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
3.切断电源:若有可能,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避免电火花引发火灾或加重事故后果。
4.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处置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毒面具、护目镜、耐酸碱手套、防滑鞋等。
5.安排人员撤离:在切断电源并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事故现场的人员有序撤离,避免人员受伤。
6.通风处理:迅速打开通风设施,尽量排除事故现场的有害气体,并确保通风设施的正常工作。
二、事故现场进一步处置1.确定泄漏源:通过监测仪器、观察和嗅觉判断,确定环氧乙烷泄漏的具体位置和来源。
2.建立监测点:根据泄漏源的位置和环境特点,建立监测点,监测泄漏物质的浓度和扩散范围,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3.迅速防控泄漏源:根据泄漏源的性质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控,如堵塞泄漏口、遮盖泄漏源、加强密封等。
4.清除临近危险物质:如果泄漏源周围存在其他危险物质,应及时清除,以免相互作用导致更大的事故。
5.控制泄漏物质扩散:根据监测点的数据和风向风速等情况,采取控制措施,如喷雾降低气溶胶浓度、设置围栏限制扩散范围等。
6.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后果,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包括疏散人员、抢救伤员、隔离污染区域、防止次生灾害等。
7.与专业机构联系:及时与环保、消防等专业机构联系,向其报告事故情况,并请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应对环氧乙烷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工艺参数异常、泄漏事故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环氧乙烷故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理、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技术保障组:负责故障诊断、设备抢修、工艺参数调整等工作。
(3)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发布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人员调配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现场发现环氧乙烷故障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小组迅速到位。
3. 现场救援组立即进行现场处置,确保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4. 技术保障组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抢修方案。
5. 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应急信息,上报上级部门,并向员工发布相关信息。
6. 后勤保障组根据应急需要,调配应急物资、设备、人员。
五、应急处理措施1. 人员疏散: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人员按照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2. 事故处理: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修,确保生产安全。
3. 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4. 环境监测: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5. 防火防爆:加强对现场火灾、爆炸风险的防控,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六、应急恢复1.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小组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对参与应急响应的人员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化学品中文名:环氧乙烷化学品英文名:Ethy1eneoxideCAS号:75-21-8分子式:C2H4O分子量:44.05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端易燃气体。
吞咽会中毒。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可能导致遗传性缺陷。
可能致癌。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类别液化气体易燃气体类别1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IB致癌性类别IB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生殖毒性类别IB标签要素: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0极端易燃气体H301吞咽会中毒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31吸入会中毒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36可引起昏睡或眩晕H340可能导致遗传性缺陷H350可能致癌H372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刑」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事故响应:——P377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P381除去一切点火源,如果这么做没有危险。
------ P3O1+P31O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O1+P33O+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环氧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环氧乙烷 按照 GB/T 16483编制修订日期: SDS编号:CH/WJ 102.1012-2014最初编制日期:2014年2月9日 版本:1.0---------------------------------------------------------------------------------------------------------------------------------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环氧乙烷化学品英文名:Ethylene 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 编:611930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推荐用途 / 使用限制:化工原料。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第1类。
高压气体,液化气体致癌性,第1B类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第1B类急性毒性,第3类,吸入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第2A类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第3类,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皮肤腐蚀/刺激,第2类GHS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GHS危害说明:物理危害:H220:极易燃烧的气体。
H280:内含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健康危害:H350:可能致癌H340:可能导致遗传性缺陷H331:吸入会中毒。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315:造成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根据GHS标准,未被列为环境危害物质。
GHS 预防措施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02;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搬动。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P377: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P308+P313: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