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病例分享(20200706154142)
- 格式:pdf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9
卵巢癌的临床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探讨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文将从一个临床病例出发,分析卵巢癌的病程和治疗路径,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病例描述: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右侧卵巢有明显肿块并伴有腹痛。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卵巢癌,血液肿瘤指标CA125也呈明显升高。
根据其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卵巢上皮性癌。
治疗路径:1. 手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
在本例中,经过详细术前评估和团队讨论后,决定进行全子宫附件切除手术。
手术中,腹腔镜辅助下切除了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并进一步检查了周围组织和淋巴结是否受累。
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了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
2. 化疗: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常常需要辅助化疗,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并降低复发风险。
在该病例中,根据病理类型和分级,采用了含紫杉醇和白蛋白敷贴剂的化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化疗疗程评估。
3. 靶向治疗:有些卵巢癌患者在化疗后或复发转移时可能会接受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可以作用于卵巢癌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在该病例中,患者并没有符合靶向治疗的适应证。
4.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癌症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在卵巢癌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用于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然而,目前免疫治疗在卵巢癌的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对于该病例的治疗并未采用免疫治疗。
5. 生活方式管理:除了医疗治疗,卵巢癌患者还需要合理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营养、适度的运动、规律作息和情绪管理等都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治疗效果与展望:随着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逐年提高。
在该病例中,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完成了化疗,并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一年后的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无明显复发迹象,血液肿瘤标志物CA125指标也回到正常水平。
然而,卵巢癌的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晚期确诊。
卵巢癌个案追踪一、卵巢癌的定义: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出现腹胀、腹痛、腹部肿块、以及晚期出现恶病质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早期又无症状,晚期病变的疗效不佳,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二、卵巢癌的病因: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癌症发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症发病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
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青年及幼年女性多为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三、卵巢癌临床表现:1.症状(1)疼痛卵巢恶性肿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
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2)月经不调偶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
(3)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2.体征(1)下腹包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
(2)腹腔积液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腔积液,但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腔积液者较多。
如果恶性肿瘤细胞穿出包膜或已转移至腹膜,腹腔积液可呈血性。
(3)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
四、卵巢癌的检查:1.B超检查可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囊实性、部位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鉴别巨大卵巢囊肿。
2.X线检查必要时肠道造影可了解肿瘤与肠道的关系,并排除胃肠道肿瘤。
3.CT及磁共振检查可了解肿瘤侵犯腹盆腔的范围。
五、诊断1.早期诊断临床如遇可疑情况都应借助于现代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记物检查及早作出诊断,如较久的卵巢功能障碍,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或泌尿道症状,幼女卵巢增大或绝经后触及卵巢,以及原疑为卵巢良性肿瘤者迅速增大,固定,变硬等等要。
2.定位诊断早期即能触及附件包块者,结合影像检查,定位诊断并不困难。
但一些病例中原发肿瘤较小时即有卵巢外转移而形成盆腔内散在小结节,此时宜选择一些特殊检查方法辅助诊断(定性),不应单纯依靠随诊。
卵巢癌皮肤转移病例分享卵巢癌复发率高,约2/3的患者于初次治疗后2~3年内复发,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盆腔,皮肤转移较少见。
目前关于卵巢癌皮肤转移国内外报道,医院收治1例卵巢癌皮肤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70岁,2013年7月因腹胀就诊,行腹水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各项检查完善后考虑卵巢癌,行TP方案(紫杉醇240mg+顺铂120mg)静脉化疗2周期,于2013-1006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盆腹腔转移灶减瘤术,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无肉眼可见病灶残余,术后病理证实为双侧卵巢浆液性腺癌Ⅲ期。
术后患者及家属拒绝化疗,自行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定期复查,于2014-09-10复查时发现CA125(462.8U/L)较术前(14.87U/L)升高,行CT检查提示腹腔、腹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右叶低密度灶。
遂行TC(紫杉醇240mg+卡铂600mg)方案静脉化疗10 周期。
化疗结束后CA125 仍较高(928.3U/L),且出现脐部肿物,呈菜花样,直径约4cm,继而行脐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低分化癌,符合卵巢浆液性腺癌累及。
术后继续给予环磷酰胺800mg+表阿霉素90mg+顺铂90mg 全身静脉化疗2周期,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具体剂量不详)静脉化疗5周期,多西他赛+卡培他滨(具体剂量不详)静脉化疗1周期,第8次化疗结束3d后(2016-08-10),腹壁皮肤出现肿物,质硬、色红,起初散在分布于左下腹壁皮肤,3个月内迅速增长布满下腹部至腋中线以及大腿,表面有黄色液体渗出,伴恶臭(见图1)。
取腹壁肿物活检送病理示:腹壁查见转移低分化腺癌,考虑为卵巢癌转移(见图2)。
以“卵巢癌术后皮肤转移”收入妇科治疗。
体检及辅助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下腹部至腋中线及大腿上侧布满红色质硬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覆盖灰白色脓苔,触之易出血。
CA1251099U/L。
盆、腹腔MRI示:卵巢癌并肝脏、腹膜、腹膜后、胸腹壁肌肉及右侧肋软骨多发转移,下腹前壁及双侧股部皮肤、臀肌、盆壁肌肉多发异常信号,考虑为转移癌,膀胱及直肠转移不除外,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
卵巢癌成功抗癌案例【篇一:卵巢癌成功抗癌案例】问题分析:最初常无症状,部分病人无意中摸到下腹部包块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可常感下腹部不适,一般无明显腹痛。
当出现并发症如蒂扭转、破裂、感染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
部分病人可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
意见建议:得了癌症我们患者要做的是不要盲目乱投医,选择合适自己病情的疗法,配合医生的治疗才是关键,在治疗的时候尽量保持心情的愉悦,这个也是对病情有帮助的。
就目前来说,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深入病灶,更好的杀灭癌细胞。
对癌症的治疗和预防都有积极的作用。
2017-02-2710:06:33【篇二:卵巢癌成功抗癌案例】秋风落叶(网名)是一位内蒙古的卵巢癌患者,从2010年化疗结束以后,一直在孔光一老师那里进行中药调理,五年之间,一切指标都很正常。
我们很有幸的遇到这位病友,分享她的治病故事。
抗癌卫士:您好,您当初确诊以后是如何选择治疗的呢?秋风落叶:当时,我身体不舒服嘛,就去医院检查,然后西医就说是卵巢癌,还判断是恶性的,必须手术,告诉我手术以后还要化疗跟进治疗。
我当时也不知道中医调理的事情,毕竟现在医学看起来要更高端更科学。
所以就接受西医给出的治疗方案了。
抗癌卫士:恩,能说一下具体的治疗过程吗?秋风落叶:我手术以后,就是定期化疗,每间隔二十二天化疗一次,一共做了六次化疗。
第六次做完以后,给我治疗的医生就说没发现转移,可以回家了。
让我半年去医院检查一次,防止转移。
抗癌卫士:那这样听起来,西医的治疗还比较顺利,后来怎么想到中医调理身体的呢?秋风落叶:的确西医治疗的还算成功,但是化疗以后我身体太差了,头发全部掉光了,整个人脸蜡黄蜡黄的,就和闹饥荒时候的饥民一样,每天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动一动就是一身虚汗。
我们家里人都说这治疗的,不知道是不是治病呢,身体都成这样了,就让我找中医调理。
那个时候我看电视看到里面一个很有名的肿瘤专家在讲课说的意思就是,癌症这方面最好就是中西医共同治疗。
《136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例分析》一、引言上皮性卵巢癌(EOC)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本文对近五年内收治的13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二、病例资料与方法1. 病例来源本组病例来自近五年内在我院妇科收治的13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从35岁至78岁不等。
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以评估肿瘤大小、范围及有无转移。
3.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肿瘤分期,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三、临床特征分析1.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腹胀、腹痛、消化道症状及月经紊乱等。
其中,腹部包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2. 病理类型与分期根据组织学类型,本组病例以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为主。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本组病例以Ⅲ-Ⅳ期为主。
3. 治疗方案与效果手术是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手段,根据患者病情及肿瘤分期,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术后辅以化疗及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经过综合治疗,部分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延长。
四、结果分析1. 生存率分析经过统计,本组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XX%,其中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
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方案及患者自身情况等。
2. 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在治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感染等。
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复发、转移及治疗相关并发症。
五、讨论1. 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女性对卵巢癌的认知度,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
2.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等,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率。
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