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概论-(6)非高炉炼铁部分共4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44
非高炉炼铁技术概述摘要:随着焦煤资源日益减少,高炉炼铁技术发展受到限制,非高炉炼铁成为了日益关注的冶炼技术。
文章阐述了非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分类,工艺流程及特点,同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非高炉炼铁直接还原熔融还原非焦煤一、引言目前,生铁主要来源于高炉冶炼产品,高炉炼铁技术成熟,具有工艺简单,产量高,生产效率大等优点。
但其必须依赖焦煤,而且其流程长,污染大,设备复杂。
因此,世界各国学者逐渐着手研究和改进非高炉炼铁技术。
二、非高炉炼铁工艺非高炉炼铁是指以铁矿石为原料并使用高炉以外的冶炼技术生产铁产品的方法。
在当今焦煤资源缺乏,非焦煤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非高炉炼铁以非焦煤为能源,不但环保,而且省去了烧结、球团等工序,缩短了流程。
因此非高炉炼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环保节能、投资小、生产成本低的生产工艺。
非高炉炼铁可分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和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两种。
1.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是一种以天然气、煤气、非焦煤粉为能源和还原剂,在铁矿石软化温度下,将铁矿石中铁氧化物还原成铁的生产工艺。
据统计直接还原冶炼工艺多达40余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1]。
目前,直接还原炼铁工艺主要有气基直接还原、煤基直接还原两大类。
1.1气基直接还原气基直接还原是指用co或h2等还原气体作还原剂还原铁矿石的炼铁方法。
具有生产效率高、容积利用率高、热效率高、能耗低、操作容易等优点,是dri(directly reduced iron)生产最主要的方法,约占dri总产量的90%以上[2]。
气基直接还原代表工艺有hyl反应罐法、midrex-竖炉法、流化床法等[3]。
hyl反应罐法是由墨西哥希尔萨(hojalataylamina,hylsa)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的,其工业化标志着现代化直接还原的开始。
hyl反应罐法具有作业稳定,设备可靠等优点,但其作业不连续,还原气利用差,能耗高及产品质量不均匀。
非高炉炼铁工艺—Hlsmelt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由澳大利亚的力拓矿业集团开发的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工艺,采用了铁矿粉及钢厂废料和非炼焦煤直接熔融的还原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铁产品,可直接用于炼钢或铸成生铁。
还可以循环使用热能,以达到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从不断优化高炉炼铁和开发新型非高炉炼铁工艺考虑,可对炼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作为适应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开发的熔融还原炼铁的生产工艺,可为炼铁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钢铁生产工艺包括传统的高炉—氧气顶吹转炉的长流程和基于电弧炉的短流程。
近年来,受环保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短流程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99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短流程优质扁平材生产厂投产。
这些短流程钢厂仅承担较低的折旧费用,还能利用废钢来削减生产成本。
因此,短流程钢厂的热轧生产成本要比钢铁联合企业的低。
推动这种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高炉生产对原料的规格要求较严格,原料预加工(焦化、球团和烧结厂)使高炉生产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新建或改造高炉的投资额巨大,世界范围内的焦炉普遍呈老化状态,也需要大量投资。
正常情况下,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钢铁联合企业的建造规模都很大,因此,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
电炉炼钢厂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与钢铁联合企业相比,其竞争力相对较强。
对于电炉炼钢厂来说,优质、稳定的铁供应可明显提高电炉炼钢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炉料中搭配铁水就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在此条件下,开发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原料及炉料适应性强、投资成本低、操作灵活等特点的炼铁工艺,已成为钢铁联合企业关注的课题之一。
1 Hlsmelt工艺流程简介图1为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的工艺流程图。
图1 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的工艺流程图首先,HIsmelt工艺将金属熔池作为基本的反应媒介,炉料直接注入到金属中,熔炼过程主要通过熔解碳进行。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及定义1. 高炉法:传统的以焦炭为能源,与转炉炼钢相配合,组成高炉—转炉—轧机流程,被称为长流程,是目前的主要流程。
2. 非高炉法:泛指高炉以外,不以焦炭为能源,通常分为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一般与电炉配合,组成直接还原或熔融还原—电炉—轧机流程,被称为短流程,是目前的辅助流程。
3. 钢铁联合企业:将铁矿石在高炉内冶炼成生铁,用铁水炼成钢,再将钢水铸成钢锭或连铸坯,经轧制等塑形变形方法加工成各种用途的钢材。
4. 高炉有效容积:由高炉出铁口中心线所在平面到大料钟下降位置下沿水平面之间的容积。
5. 铁矿石:凡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经济提取金属铁的岩石。
6. 富矿:一般含铁品位超过理论含铁量70%的矿,对于褐铁矿、菱铁矿及碱性脉石矿含铁量可适当放宽。
7. 还原性能:矿石中铁结合的氧被还原剂夺取的难易程度。
主要取决于矿石的致密程度、空隙及气孔分布状态。
一般还原性好,碳素燃料消耗量低。
8. 熔剂:由于高炉造渣的需要,入炉料中常需配加一定数量的助熔剂,该物质就称为熔剂。
9. 耐火度:抗高温熔化性能的指标,用耐火锥变形的温度表示,它表征耐火材料的热性质,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杂质数量和分散程度。
实际使用温度要比耐火度低。
10. 荷重软化点:在施加一定压力并以一定升温速度加热时,当耐火材料塌毁时的温度。
它表征耐火材料的机械特性,耐火材料的实际使用温度不得超过荷重软化点。
11. 耐急冷急热性(抗热震性):是指在温度急剧变化条件下,不开裂、不破碎的性能。
12. 抗蠕变性能:荷重工作温度下,形变率。
13. 抗渣性:在使用过程中抵御渣化的能力。
14.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吨/米·日)=合格生铁折合产量/(有效容积×规定工作日)。
15. 入炉焦比:干焦耗用量/合格生铁产量(Kg/t),一般250~550Kg/t。
16. 冶炼强度:干焦耗用量/(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日),t/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