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预案背景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在母体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当出现胎心异常时,可能预示着胎儿缺氧、宫内窘迫等严重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为提高对异常胎心的应对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母婴安全,减少胎心异常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2. 提高医护人员对异常胎心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建立健全异常胎心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处理。
三、预案组织1. 成立异常胎心应急小组,由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儿科等相关科室组成。
2. 设立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四、预案内容1. 异常胎心识别(1)医护人员在监护过程中,发现胎心率每分钟低于120次或高于160次,应立即判断为胎心异常。
(2)对胎心减速、加速、胎儿稍长间歇、胎心失突等情况,也应高度重视。
2. 异常胎心应急处理(1)调整孕妇体位:若出现胎心减速或加速,可请医生或护士帮助调整孕妇的体位,如左侧卧位,以提高胎儿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
(2)给予氧气:若胎心异常,可给予孕妇吸氧,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3)紧急剖宫产:若胎心异常持续,且孕妇已进入孕晚期,应考虑进行紧急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3. 异常胎心监测(1)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密切观察胎心变化。
(2)对于胎心异常的孕妇,应加强监测,缩短监护间隔时间。
(3)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高龄、多胎妊娠、胎盘早剥等,应加强胎心监护。
4. 异常胎心宣传教育(1)加强医护人员对异常胎心的识别和应急处理培训。
(2)开展孕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胎心异常的认识,使孕妇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完善预案。
3. 对参与应急预案实施的人员进行评估,确保预案的顺利执行。
六、预案终止1. 当胎心异常得到有效处理,母婴安全得到保障时,应急预案终止。
2.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报告,存档备查。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产妇的生育比例逐年上升,胎监异常情况也日益增多。
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胎监异常的识别能力,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胎监异常情况。
2. 优化胎监异常处理流程,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母婴风险。
3. 加强各部门协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确保母婴安全。
三、预案内容1. 胎监异常识别(1)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胎监异常的识别标准,包括胎心率异常、胎动异常、羊水异常等。
(2)对孕妇进行定期胎监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胎监异常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值班医生迅速评估病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启动应急预案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治疗。
b. 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胎心率变化。
c. 如有必要,进行剖宫产手术。
3. 多学科协作(1)启动应急预案后,立即通知儿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
(2)各科室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共同参与救治。
4. 家属沟通与安抚(1)及时向家属通报病情,告知治疗方案。
(2)安抚家属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5. 救治记录与总结(1)详细记录救治过程,包括救治时间、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2)对救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胎监异常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 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措施到位。
3. 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五、预案终止1. 母婴安全得到保障,病情稳定,可终止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终止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调整,另行通知。
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是医疗领域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之一,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以判断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
然而,任何设备都可能出现故障,特别是在医院这种高强度使用环境下,心电监护仪的故障更是难以完全避免。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1.1故障识别当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观察设备显示的异常信息,如屏幕黑屏、波形异常、数据传输中断等,以便及时判断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
1.2紧急处理(1)若设备出现轻微故障,如屏幕显示异常、数据传输中断等,可尝试重启设备,观察故障是否消失。
(2)若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如设备无法启动、波形显示异常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
1.3患者安抚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安抚,告知患者设备故障情况,并解释故障处理过程,以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二、心电监护仪故障处理流程2.1设备报修(1)设备型号、序列号;(2)故障现象描述;(3)故障发生时间;(4)设备使用环境。
2.2设备维修(1)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术;(2)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安全意识;(3)了解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2.3故障排查(1)观察设备外观,检查电源线、导联线等连接是否正常;(2)检查设备内部电路板、电池等部件是否损坏;(3)使用专业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4)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5)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2.4设备维修记录(1)设备型号、序列号;(2)故障现象描述;(3)维修过程及采取的措施;(4)维修结果及验收情况;(5)维修人员签名及日期。
2.5设备验收维修完成后,医护人员需对设备进行验收,确认故障已得到解决,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验收合格后,维修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三、预防措施(1)定期对心电监护仪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运行状况;(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设备使用技能;(3)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维修情况,为故障排查提供参考;(4)加强与设备厂商的沟通,及时获取设备维修资料和技术支持。
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胎心监护是一种用来监测胎儿心率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1. 在进行胎心监护前,应确保室温适宜,避免胎儿受寒或过热的影响。
2. 确保母体处于舒适的姿势,可以采用侧卧位,避免压迫腹部。
3. 在监护过程中,应保持监护仪的传感器与母体皮肤的接触良好,避免松动或脱落。
4. 监护仪的传感器应正确放置在腹部,通常放在胎儿背部上方或下方,以确保准确监测胎儿的心率。
5. 在监护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影响胎儿心率的准确性。
6. 如果监测到异常的胎心率,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7. 胎心监护通常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监护的持续时间。
8. 在进行胎心监护时,应尽量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噪音和干扰。
9. 监护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胎动情况,胎动减少或停止可能是胎儿
出现问题的信号。
10. 胎心监护结束后,应及时清洁监护仪和传感器,以保持卫生。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胎心监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具体操作还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胎儿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胎心率、宫缩、胎动探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首先介绍胎心率探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胎心率探头与绷带扣好,接着将耦合剂涂在探头表面,放在孕妇肚子上移动并找到胎心最佳位置,并固定。
此时仪器上就会出现波形及数字显示。
注意事项:
1孕妇必须保证平躺的姿势并放松;
2探头表面应均匀的涂上耦合剂以保证超声监测范围最大,耦合剂太少则会使监测范围缩小;
3绑带松紧应适当,太松则导致探头与皮肤未充分接触,影响测量准确性;太紧则会给孕妇带来疼痛;
4当有强烈的胎动,宫缩或孕妇身体移动时,胎心的位置有可能发生较大改变,这时可能听不到清晰胎心的声音,此时需要调整超声探头的位置,以重新获得良好的胎心信号;
5轻拿轻放。
如受到撞击可能会损坏探头内的晶片。
接着介绍宫缩压力探头使用及注意事项:
首先宫缩压力探头与绷带扣好。
将探头放置于孕妇子宫底部,然后将绷带固定好。
此时仪器上会出现宫缩压力数值及波形。
然后按下ENTER多功能键将压力复位至10。
既可开始测量了。
注意事项:
1探头的位置要正确。
绷带松紧要适度;
2监测过程中,当宫缩压力在0附近时,必须按ENTER多功能键复位到10。
最后,介绍胎动打标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胎动打标器交给孕妇,让孕妇在胎动时,按下打标器.屏幕上即会出现一个红色亮点的胎动标记注意:提示孕妇,胎儿活动时按下打标器,从开始到停止只按一次打标器。
一、背景胎心监护仪是产科中重要的监护设备,用于监测胎儿在宫内的生命体征。
然而,由于设备老化、使用不当或意外情况,胎心监护仪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监护效果。
为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胎心监护仪故障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应急领导小组:由产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主治医师等担任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理小组:由护士、助产士、医生等组成,负责现场处置、救治、转运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流程1.发现故障(1)医护人员在巡视病房时发现胎心监护仪故障。
(2)患者或家属报告胎心监护仪故障。
2.立即上报(1)发现故障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1)应急处理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2)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使用备用胎心监护仪。
(3)如备用胎心监护仪无法使用,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
4.救治与转运(1)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如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至上级医院。
5.信息上报(1)应急处理小组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2)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1.备用胎心监护仪:至少准备一台备用胎心监护仪,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更换。
2.应急药品:准备常用急救药品,如吸氧器、氧气、急救包等。
3.通讯设备:确保应急处理小组与上级领导、相关部门保持通讯畅通。
五、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胎心监护仪故障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故障发现、报告、现场处置、救治与转运等环节。
3.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总结胎心监护仪故障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母婴安全。
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胎心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意外情况一:胎心监护仪无法正常启动或出现其他硬件故障。
处理流程:a.首先,护士应当检查监护仪的电源线是否插紧,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电源线。
b.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护士应当立即报告给维修人员,并与维修人员配合检查和修复设备。
c.在等待维修人员到来期间,护士应当立即将孕妇转移到另一个正常工作的胎心监护仪上,以确保胎儿的监测正常进行。
d.在胎心监护仪仍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护士应当尽快通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示采取进一步的操作。
2.意外情况二:胎心监护仪的信号丢失或出现异常。
处理流程:a.首先,护士应当检查监护仪与孕妇体表电极的连接情况,确保电极贴紧并正确连接。
b.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护士应当尝试更换电极,如果需要的话,使用导电胶粘贴电极以提供更好的信号传输。
c.如果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护士应当立即通知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后续操作,比如更换监护仪或进行其他额外的监测手段,如胎儿宫内压力监测。
3.意外情况三:胎心监护仪的显示屏出现故障或无法显示胎心图。
处理流程:a.首先,护士应当检查监护仪的显示屏是否正常连接,确认连接插头是否插紧,并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b.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护士应当尝试调整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显示效果良好。
c.如果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护士应当立即报告给维修人员,停止使用故障的胎心监护仪,并转移到另一个正常工作的设备上继续监测。
d.为了确保胎儿的监测不中断,护士应当在未得到维修或更换设备之前,定期手动检测孕妇的胎心音。
4.意外情况四:胎心监护仪警报器响起或出现异常警报。
处理流程:a.首先,护士应当立即查看监护仪的显示屏,确认胎心图和宫缩图的情况。
b.如果显示屏上并无异常,护士应当检查胎儿的胎动情况,并与孕妇进行沟通,了解是否有不适或疼痛症状。
c.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护士应当尝试重新调节监护仪的报警限值,确保报警器不会出现误报。
「胎儿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胎儿监护仪是用于监测和记录胎儿的心率、呼吸和运动等生理指标的设备,对于胎儿的监护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维护不当等原因,胎儿监护仪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介绍胎儿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监护仪无法启动或显示屏不亮:-电源问题:检查电源线是否插紧,确认插头是否完好无损,也可以尝试更换电源线进行测试。
-电池电量低:使用过程中未及时更换电池,可以尝试更换新的电池。
-显示屏背光故障:检查屏幕背后的背光灯是否损坏,可以尝试调整屏幕亮度或更换背光灯。
2.胎儿心率信号异常:-传感器故障: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确保传感器与胎儿皮肤接触良好,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则需更换传感器。
-信号干扰: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电磁干扰源,如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尽量远离这些干扰源,以减少信号干扰。
3.呼吸信号异常:-传感器故障:检查呼吸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确保贴紧胎儿胸部,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则需更换传感器。
-呼吸幅度过小:检查呼吸传感器贴附位置是否正确,尝试重新调整传感器位置。
4.运动信号异常:-传感器故障:检查运动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确保贴附在胎儿的四肢上,并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若损坏则需更换传感器。
-胎儿运动较少:胎儿在一些时段可能休息,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无运动信号,建议妇产科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
5.报警功能异常:-报警设置错误:检查报警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心率过高、呼吸暂停等报警阈值是否设定合理。
-报警器故障:检查报警器是否正常,如报警器是否开启、音量大小等,若有问题则需更换报警器。
67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9.05 (下)胎儿监护仪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孕妇宫缩的客观指标,例如孕妇的宫缩强度、频率以及胎儿的心跳等客观指标。
胎儿监护仪主要是用于对孕妇的产前以及产程的监护,产前主要是预测胎儿的缺氧状态,对胎儿的缺氧忍耐程度进行测试,产程主要是发现胎儿是否发生缺氧的现象并对胎儿进行及时的干预,以防对胎儿产生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
1 胎儿监护仪器定义胎儿监护仪又称为CTG 仪,是胎心宫缩图的简称,胎儿监护仪的原理是根据超声多普勒原理,主要的监护参数是胎儿心率、孕妇的子宫收缩以及胎儿的活动情况,胎儿监护仪这种设备的功能是将胎儿心率、孕妇宫缩压力以及胎儿的活动情况详细记录并描绘。
一般的胎儿监护仪设备是由主机、胎心探头以及宫缩探头组成。
2 胎儿监护仪工作原理胎儿监护仪中的胎心探头是超声探头,其原理是依据多普勒效应,当超声探头发出带有频率的超声波后形成发射波,一旦遇到障碍物就会产生反射,形成反射波。
物体运动方向的不同会使得反射波频率与发射波频率发生变化:(1)当物体静止时,反射波频率与发射波频率相等;(2)当物体朝着声源运动时,反射波频率要大于发射波频率;(3)当物体背对着声源运动时,反射波频率要小于发射波频率。
反射波频率的改变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浅析胎儿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王轩(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摘要:胎儿监护仪是产科中的重要医疗设备之一。
本文针对胎儿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探讨,提出相对应的维修方法,以及使用胎儿监护仪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胎儿监护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中图分类号:R197.39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5(下)-0067-02得越快。
胎儿检测仪的主机就是将变化频率的信号通过放大、滤波、运算等处理过程,并将其打印出来显示胎心。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1.心电导联脱落:心电导联脱落是心电监护仪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当导联电线没有正确插入监护仪的插槽时,或者导联电线本身存在问题时,导联电极就会脱落。
解决办法是检查导联电线是否正确插入插槽,确保电线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良好。
2.心电图波形不稳定:心电图波形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导联电极与皮肤之间的接触不好,或者电线本身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是确保导联电极与患者的皮肤干燥、清洁,以提供良好的电极接触。
3.心电图波形漂移:心电图波形漂移可能是由于电源供应的不稳定,或者电线连接松动引起的。
检查电源供应是否稳定,并确保所有电线连接牢固。
4.心电图无法打印:如果心电监护仪无法打印出心电图结果,有可能是打印机卡纸或者打印机墨盒耗尽。
清理打印机卡纸,并更换打印机墨盒,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心电图仪显示异常数值:当心电图仪显示异常数值时,可能是因为设备发生了故障或者参数设置错误。
重新启动设备,并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检修心电监护仪时,重要的是要确保设备和附件的正常运作。
定期清洁设备,检查导联电线和电极是否有损坏,及时更换。
使用专业的电源供应器,避免设备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此外,操作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设备的正常使用方法,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遵循设备的正常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防止设备故障,并保证准确记录和监测患者的心电图。
总之,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包括导联脱落、波形不稳定、波形漂移、无法打印和显示异常数值等。
在维护和检修心电监护仪时,应注意导联电线和电极的正确连接与清洁,定期更换附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按照操作流程正确操作设备。
胎心监护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及处理
季佳;马秀琴
【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6(000)016
【摘要】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异常情况的原因及探讨处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心监护结果分为胎心监护异常组和胎心监护正常组,各30例,对两组产妇住院后的胎心监护结果及预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胎心监护异常组分娩时行剖腹产的产妇有14例,顺产的产妇有16例,Apgar评分均>3.胎心监护正常组的产妇分娩时行剖腹产的产妇有3例,顺产的产妇有27例.两组间比较分娩方式、Apgar评分和羊水情况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例如缺氧、脐带缠绕等,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总页数】2页(P41,40)
【作者】季佳;马秀琴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永宁县人民医院,宁夏银川 750100;宁夏银川永宁县人民医院,宁夏银川 7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产妇胎心监护中异常情况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J], 徐春娥;彭金香
2.门诊胎心监护异常情况的分析及护理 [J], 李玉翠;郭英
3.高危待产妇胎心监护中异常情况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J], 毛浩; 蔡红霞
4.产妇胎心监护中异常情况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 [J], 刘晓倩
5.产前胎心监护异常情况与新生儿结局关系分析 [J], 萨日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心监护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及对策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过程中的异常和对策。
方法:将本院128例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作为异常组,其余1079例胎心监护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胎心监控异常和妊娠结局并做出分析。
结果:异常组孕妇和对照组孕妇胎膜早破、前置胎盘、重度子痫前期、羊水异常和高龄等相关因素造成的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贫血造成的差别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异常组胎儿和对照组胎儿脐带打结、早产儿、羊水Ⅱ、Ⅲ度、足月低体重儿造成的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儿畸形的差别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胎心监护中出现的异常,受母体因素和胎儿因素影响,要在持续监护中密切关注母体和胎儿各项指标,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
标签:胎心监护;产程异常;对策分析
胎心监护是常用的产科监护手段,使用胎心率电子监护仪将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记录为图形,是监测胎儿宫内各项指标和孕妇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
此种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窘迫,预测胎儿结局,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所以胎心监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回顾我院128例产前胎心监护出现异常图形的孕妇、胎儿,分析造成异常的相关因素,以探究胎心监护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20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为(28.45±4.02)岁,单胎1198例,双胎9例,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平均孕周为(35.41±2.4)周。
将本院128例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孕妇作为异常组,其余1079例胎心监护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纳入标准为:执行胎心监护且为头部妊娠,阴道试产,避免饥饿状态,排除严重不良反应的孕妇。
比较两组孕妇胎心监控异常并作出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监控方法:采用电子监护仪器,从第37周开始对孕妇实施胎心监护,检测胎儿心率节奏和母体内部状况,确保孕妇检测前不服用药物,排空膀胱,采取头高15°斜坡仰卧位,持续监护20min,如果NST无明显反应,则经母体腹壁推动胎头后,继续检测20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根据FHR(胎心监护图)判断标准[1]:①胎心监护正常时,胎心率基线120~160bpm,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振幅变动高于10~25bpm,每分钟波动次数高于6次。
②胎心监护异常表现为:a.排除母体发热和药物因素,胎心率基线过快或过慢,呈现高于160bpm或者低于120bpm的现象。
b.细变异振幅减弱,每分钟频率≤2次/min,基线振幅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胎心监护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监测方法,是指导临床和抢救治疗、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孕妇高危异常中,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和重度子痫前期是主要异常因素。
胎膜早破是产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创伤感染、胎膜发育不良和头盆不称等,破坏了胎儿宫内环境,容易造成胎儿急性缺氧,致使胎心率基线加快的早期胎心监护异常[3]。
如果拖延第一产程时间,会延长胎头受压时间,继而导致胎心率基线低下等胎心监护异常出现。
子宫体内膜发生病变会引起胎盘前置,导致妊娠晚期出血,导致产妇贫血,从而造成胎儿发生缺氧症状,胎心监护出现异常。
另外,羊水量异常、高龄等母体因素,也有可能造成胎心监护异常。
与胎儿因素相关的胎心监护异常主要表现为,脐带打结、早产儿和羊水量性状体。
脐带打结导致脐带相对缩短,造成脐带血流不畅,临产后胎头下降和子宫收缩使子宫、胎盘功能下降,加重缺氧,胎心率减速,胎心监护异常。
与此同时,缺氧兴奋迷走神经,加促胎儿在宫内呼吸运动强度,肛门肌松弛。
使胎儿排便,污染羊水,造成胎儿窘迫的可能,进一步加重婴儿缺氧情况,造成临产后胎心监护异常[4]。
实施持续胎心监护,全面分析、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缺氧异常使胎儿脱离险境,面对异常,要适当等待,为产道充分扩张留出时间,必要时可以实施适当的阴道助产术。
本研究结果表明胎心监护中出现的异常,与母体和胎儿密切相关,我们要在持续监护中密切关注母体和胎儿各项指标,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降低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蔡臻.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对产科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1):1207-1208.
[2]曹旭.胎心监护基线静止型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374-1375.
[3]黄桂卿.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0,(20):62.
[4]肖湘,肖春梅,刘艳红.如何利用胎心监护降低剖宫产率[J].当代医学,2012,(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