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三角洲、水下扇及浊积扇沉积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18.19 MB
- 文档页数:57
多种地层精细对比方法在梨树断陷的应用—以营城组地层精细对比为例朱世海;李海彬;刘小红;田军【摘要】梨树断陷为一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盆地中心向四周地层横向变化大;营城组地层沉积时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及半深湖相沉积发育;另外该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盆地内断层十分发育;这些都对地层精细对比带来困难.本文根据\"旋回对比、分级控制\"、\"标志层对比法\"、\"相控对比法\"、\"趋势对比法\"等在营城组地层精细对比中的应用,比较它们应用效果的优劣,总结出\"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和\"标志层\"对比方法在梨树断陷地层精细对比中运用效果最好,其次为\"相控对比法\"和\"厚度趋势法\".【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梨树断陷;地层精细对比;对比方法应用;营城组【作者】朱世海;李海彬;刘小红;田军【作者单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50 引言梨树断陷(原名十屋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是松辽盆地断陷期持续最长、地层发育最为齐全、沉积最厚、埋深最大、有机质演化程度最高的断陷盆地[1]。
自1984年以来,梨树断陷已经过3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程,常规的油气勘探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勘探的需求,目前已进入精细勘探阶段,精细勘探必须以地层精细对比做为基础[2-3],从一种新的角度来打开勘探的新局面。
前人对梨树断陷地层特征已经进行了多次研究,主要是根据层序地层的对比方法对大组段的划分[4-5],而小层精细对比只在个别油田内部进行过[6-7],也仅是以砂层的横向追踪为主,对个别标志层局部进行标注,没有建立区域性的标志层。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沉积相(特征)简述简述题1试⽐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沉积特征。
2试⽐较边滩与⼼滩的沉积特征。
10分答:边滩的沉积特征如下:①岩⽯类型:以砂岩为主,成分复杂,成熟度低,常为长⽯、岩屑砂岩等。
②粒度特征:变化⼤,主要为跳跃总体,次为悬浮总体,分选中等,具正韵律。
③层理构造:特别发育,多种多样,⼀般由下⾄上,由⼤型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型交错层理→⽔平层理。
④砂体形态:常呈板状,宽度⼏⼗⽶~⼏⼗公⾥。
⑤垂向层序: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为堤岸沉积。
⼼滩的沉积特征:①岩⽯类型:以砂岩为主,其成分⽐边滩更复杂,成熟度更低。
②粒度特征:变化范围⼤,⽐边滩更粗,具正韵律。
③层理构造:以⼤型板、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底部常具冲刷⾯。
④垂向层序:下部为滞流沉积,上部⼀般缺少堤岸和泛滥盆地沉积。
⑤废弃河道⼀般不形成⽜轭湖。
3试⽐较粗、细边滩的沉积特征。
答:粗、细边滩的沉积特点见下表:4试⽐较曲流河、辫状河、⽹状河的沉积特征。
答: 曲流河、辫状河、⽹状河的沉积特征见下表:5试⽐较曲流河与辫状河的垂向层序的特点。
答: 曲流河垂向层序的特点是:由下向上,粒度由粗变细,层理规模由⼤变⼩,层理类型由⼤型槽状交错层理变为⼩型交错层理,上攀层理、⽔平层理,底部具冲刷⾯,从⽽构成了⼀个典型的间断性正旋回,⼆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和底层沉积厚度近于相等或前者稍⼤于后者。
与曲流河相⽐,辫状河在垂向层序上有以下特点:第⼀,河流⼆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第⼀,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
第三,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如块状或不明显的⽔平层理,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型板状交错层理等。
从以上曲流河与⽹状河的沉积特征可以看出,⼆者的不同点是:①⽹状河的沉积物粒度更细,泥质沉积物所占⽐例更⾼,很少出现粗砂以上的颗粒。
②泥炭沉积较曲流河更为普遍发育。
③⽹状河的“⼆元结构”中底层沉积更少,⽽顶层沉积更为发育。
1、沉积岩的形成要经历那几个过程?A、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B、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搬运作用、沉积作用C、母岩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D、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答案:D2、同岩浆岩相比,沉积物具有()的特点。
A、低温矿物富集B、高温矿物罕见C、特有的自生矿物D、碱金属含量远低于岩浆岩E、FeO高于Fe2O3F、存在大量有机质答案:A、B、C、D、F二、判断题1、沉积岩石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一,它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物质、生物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
()答案√2、形成沉积岩的地壳表层条件包括:常温、常压、水和大气的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的作用以及重力作用。
()答案√3、沉积岩可以划分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和生物岩。
()答案×1、风化作用按性质,可以分为:()A、物理风化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C、生物风化作用D、根劈作用答案:A、B、C按照元素的风化差异性质,Br元素属于()A、最易迁移元素B、易迁移元素C、可迁移元素D、惰性元素(微弱迁移)答案:A3、当母岩风化达到铝铁土阶段,主要剩下的物质是()A、铁和铝的氧化物以及少量二氧化硅B、碳酸钙C、高岭石D、绿泥石答案:A二、判断题:1、化学风化作用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解等化学变化,分解而形成新矿物的过程,与生物作用无关()答案:×2、元素的风化分异是造成造岩矿物风化稳定性差异的最根本原因()答案:√3、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以及搬运沉积作用过程中,风化稳定性较低的一些矿物被逐渐破坏而减少了,而风化稳定性高的石英则逐渐相对富集起来()答案:√1、下列物质中呈真溶液形式在水体中搬运有()A、Fe的氧化物B、Ca的盐类C、Na的盐类D、Mg的盐类答案:BCD2、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之间A、1~100nmB、0.1-0.25umC、0.1um以下D、1mm-2mm答案:A3、碎屑物质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哪一种矿物的相对含量会逐渐增加()A、长石B、橄榄石C、石英D、方解石答案:C二、判断题:1、温度和压力对真溶液的搬运和沉淀没有明显的影响()答案:×2、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它们的溶解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题演讲普通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教学单位矿业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班级 10-01学生姓名孙洪德学号 1001170117指导教师王宇林摘要在阐明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概念、沉积相、物源等方面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论述了辫状三角洲与普通三角洲最大的区别在于供源和粒度两个方面: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作为供源,为短流程三角洲,而普通三角洲多以曲流河作为供源,为长流程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通常粒度较粗,为粗粒三角洲;而普通三角洲粒度比辫状河三角洲要细,为细粒三角洲。
辫状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属粗粒三角洲,两者在沉积特征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二者的供源与重力流发育情况不同,辫状河三角洲供源为辫状河,而扇三角洲供源为冲积扇;另外,辫状三角洲平原上泥石流不发育,而扇三角洲平原上多见泥石流,尤其是干旱扇三角洲的泥石流更为发育关键词:普通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相AbstractThrough the different concept, delta sedimentary subfacies, sourcedistance, classif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 of braided delta and delta is the source and granularity, usually Braided River Delta is composed of braided river as the source, is a short process Delta; and the general the meandering river delta as thesource, is a long process of delta. Braided river delta usually coarse grain size, coarse Delta; normal delta size than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to fine, fine - delta. Braided delta and fan delta are coarse-grained Delta, the main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of the two gravity flow and development,braided river delta source for braided river, and fan delta source foralluvial fan; in addition, braided delta the plain of debris flow is not developed, and the fan delta plain to see more debris flow, especially dry fan delta debris flow more develop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2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2)2.1普通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2)2.2扇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3)2.3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4)3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3.1普通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3.2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3.3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5)4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5)4.1普通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5)4.2扇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5)4.3辫状河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6)5三角洲沉积特征 (7)5.1沉积相的构成 (7)5.1.1普通三角洲沉积相的构成 (7)5.1.2扇三角洲沉积相的构成 (8)5.1.3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的构成 (9)5.2垂向层序 (9)5.2.1普通三角洲的垂向层序 (9)5.2.2扇三角洲的垂向层序 (10)5.2.3辫状河三角洲的垂向层序 (10)5.3不同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差异 (10)6结论 (11)参考文献 (12)1概述广义的三角洲是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锥形碎屑沉积体,通常所称的广义三角洲大多是指海洋三角洲。
陆相湖盆主要砂岩沉积体地震相特征陆相湖盆由于沉积作用和断裂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育形成了多种沉积样式和特殊地质体,它们在地震剖面上具有各自特殊的地震属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震相类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砂砾岩扇体地震相、三角洲地震相、滩坝砂体地震相、河道砂体地震相、生物礁地震相、火成岩地震相、白云岩地震相、潜山地震相、深湖相泥岩地震相、盐丘地震相等10种类型。
这里主要介绍与砂岩沉积体有关的地震相特征。
(一)砂砾岩扇体地震相陆相湖盆由于湖岸至深湖中心距离短,物源充足,水系发育,使本区沉积发育了大量的砂砾岩扇体。
同时不同时期地质条件不同,即使同一时期由于沉积部位不同沉积的砂砾岩扇体,也会因物源的距离、水体深度、湖底坡度、水动力条件和形成机制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其形态、规模、岩性和物性都有所不同。
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标志特征,将陡坡带划分为6种不同类型的砂砾岩扇体: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陡坡深水浊积扇、近岸砂体前缘滑塌浊积扇。
各类扇体的一般地震相特征为;(1)一般产于箕状断陷盆地陡坡一侧的断层面附近,或古地貌的山谷出口。
(2)平面外形复杂,典型的呈扇形,顺倾向方向呈楔形,横界面为典型的丘状。
(3)在顺倾向方向的地震剖面中,发散型的反射结构十分发育,或称帚状结构,收敛点指向扇端。
在多期扇体相互叠置的剖面上,由于侧向上的差异压实作用和水流的冲刷剥蚀作用,扇体也可呈丘形反射特点。
(4)在倾向地震剖面上,地震反射的连续性是多变的。
一般说,在各期扇体的顶面和远端的反射连续性强,在它的内侧靠近断层面附近,反射杂乱或无反射。
在它的顶端,特别是靠上的扇体顶面,反射的连续性变差。
(5)在走向剖面上,典型扇体的外包络多呈丘状反射,背斜反射幅度最高部位多为扇中,内幕反射向扇端方向连续性变好,向扇根方向连续性变差。
典型扇体的地震相特征如下:1.冲积扇体这类扇体主要发育于陆相湖盆边缘,处于湖盆近物源区的峡谷出口处,由于古地形高差大,古气候干燥炎热,在湖盆边缘由季节性洪水搬运和堆积了一套粗碎屑物质,在平面上可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
三角洲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总结【摘要】三角洲类型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具体的沉积特征也是各不相同。
本文在结合教材和其他文章的基础下一定系统性的分别总结了三角洲类型和三角洲的具体沉积特征及对比。
列出了三角洲的几种典型分类并从两个方向总结了几种典型三角洲分类中具体的沉积特征。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沉积特征三角洲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
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结果,巴雷尔(1912)的现代三角洲定义中提出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由于河流和海洋(湖泊)作用强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粗细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作用的自然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三角洲的分类方案也各不相同。
一. 三角洲的类型1.建设性与破坏性三角洲斯考特和费希尔等(1969)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类型,提出了上述概念。
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河流作用的控制,海洋作用很次要。
支流河水不断地把沉积物带入海中,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三角洲平原随之向前扩展。
破坏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海洋作用控制,沉积物注入量相对于蓄水体能力来说比较适中,因而河流在携带入海的沉积物同时又被海水作用所改造,于是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控制了沙体分布的几何形态。
2.河控,浪控及潮控三角洲盖洛韦(1976)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关系,提出了三角洲的三段元分类。
这三个段元分别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River-dominated delta):以河流作用为主,长形,分支流河道、河口坝与沼泽较发育,如密西西比(Mississippi delta of U S A )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Wave-dominated delta):尖形与弓形沙脊取代了河控三角洲的分之流河道,沙滩、沙丘和泻湖较发育,如圣弗郎西斯三角洲(San Francisco delta of Brazil)。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四种主要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
并分别从以上四种三角洲类型的定义、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差异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各类三角洲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关键字: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河流在稳定的水体中或靠近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类沉积物。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以确定的点物源;其主要以进积结构为特征;其均发育于盆地边缘,最终充填盆地;最大沉积面积受物源供给的限制。
三角洲类型划分: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的差异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作用的改造速度,主要以河控三角洲为例。
破坏性三角洲以海洋作用为主,波浪、潮汐、海流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河流堆积泥砂的能量,故泥砂堆积被改造至破坏,浪控和潮控三角洲均属此类。
由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差异可将三角洲划分为正常三角洲(经典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苏联学者以三角洲形成的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地台区的三角洲沉积、褶皱带周缘的三角洲沉积、山间拗陷内的三角洲沉积。
还有基于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的粒度的依据可将三角洲划分为细粒和粗粒三角洲。
本文将主要从流域盆地特征、沉积物供给、水体深度、沉积粒度等方面总结三角洲的控制因素探讨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一、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砾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
与扇三角洲不同, 一旦静止的水体移开, 辫状三角洲必然重新变为单条河流。
(一)发育条件辫状三角洲是由单条或多条辫状河入湖( 海) 形成的沉积体系, 一般远离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发育, 在沉积盆地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均可发育, 沉积地形和坡度较扇三角洲更缓, 比正常三角洲更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