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单元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1
力力弹力重力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表示方法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概念方向作用点弹簧测力计及其用法概念大小方向作用点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在接触面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总是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G=mg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合成与二力平衡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内容理想实验法定义生活中利用和防止的事例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的条件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产生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种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压强压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定义公式单位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p =F/S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产生的原因特点 计算公式应用液体受重力且有流动性连通器、船闸产生的原因存在证明测定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测量工具应用空气受重力且有流动性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气压计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浮力浮力物体的浮与沉计算浮力的常用方法定义方向大小浮沉条件控制浮与沉的方法浮沉条件的应用轮船潜水艇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简单机械杠杆变形杠杆斜面机械效率定义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种类一点:支点二力:动力、阻力二臂:动力臂、阻力臂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滑轮滑轮组定滑轮动滑轮实质实质特点特点优点n 的取值:s/h理想公式特点G h=Fl省力但费距离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机械效率。
符号:F第七章力单位:牛顿(N) 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1.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休,且同时存在n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件用J瓦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U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为L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3.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同时的改变1.伸缩2.弯曲工体积变化力的三要索.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用百加出心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旦在同一直规相互作用力上.两个受力物体.一力的作用罡相互的甲对乙物体脑力阴,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旅力.发生力的作用时T其中•个物体既是胞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划船附,船到岸边,人用力椎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花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线段的K短表示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图I1、确定受力物体露找出作用点目馈向孙为、沿力的方向画.条线段(线段的氏短表示力的大小) 八阵1HI达臬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导、标明力的符号和大小.注意:三必标”-“找"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小到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刎做弹性形变——知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交不受力札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蒯睚性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加蝌力弹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散变[生浩中的勒: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作用;测量力的工具原理:在弹性限度乱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上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结狗:吊环、弹簧、刻度盘、挂钩、外壳、指针使用方法:「三看清”;看清财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港零刻线,若不是,应调搴2.蜘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3.测量凯用手雒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嫦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麟而影犍量的准确性.4.测量时,要斛,财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侧力的方向一致.5.读数时,应保持弱力计处于静止状杰,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6.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力计乙#1#第三节重力认识重力单位:牛顿(N)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符号;C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i单位;公式:G=mng=9. 8N/kgL重;心武力的由来事力的大小C T 7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放量成正比G表示重力(N)m表木质呈(kg)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 8N 变化;R值陆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增大总是竖直向F的重力的的方向应用:检杳物体是否轻直或表面是否水平水平仪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空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里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重心越低越稳定万行引力;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弓I力.第八章运动和力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来筹持1 .三次实险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 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到平而上时初速度相同.2 .结论:在同样条朴下,平面平光汾,小车小卒的阻 [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3 .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 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初中物理】⼋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轻松预习知识点!
⼋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轻松记忆知识点!
▼
第七章⼒
第⼋章运动和⼒
第九章压强
第⼗章浮⼒
第⼗⼆章简单机械
本⽂来源于⽹络,若侵删。
免责声明:⾃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不代表环球物理⽴场。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化为⼰任。
专业于物理,致⼒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家展现⼀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质点和物体质点的概念质点的特点物体的概念物体的特点2.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分类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计算5. 弹力弹力的概念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弹力的计算6.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计算7.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8.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9.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0. 动能动能的概念动能的计算动能的影响因素11. 势能势能的概念势能的计算势能的影响因素12. 机械能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温度的测量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热量的传递方式3. 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比热容的影响因素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6. 热机热机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7. 热传导热传导的概念热传导的方式热传导的影响因素8. 热辐射热辐射的概念热辐射的方式热辐射的影响因素9. 热对流热对流的概念热对流的方式热对流的影响因素10. 热膨胀热膨胀的概念热膨胀的方式热膨胀的影响因素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1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四、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单位电荷的分类2.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计算3. 电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压的计算4.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电阻的计算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6. 电路电路的概念电路的分类电路的计算7. 电功电功的概念电功的单位电功的计算8. 电能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电能的计算9. 电热电热的概念电热的单位电热的计算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的基本应用3. 原子物理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性质4. 核物理核物理的概念核物理的基本原理核物理的基本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概念粒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粒子物理的基本应用6. 天体物理天体物理的概念天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天体物理的基本应用7.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的概念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的基本应用8. 生物物理生物物理的概念生物物理的基本原理生物物理的基本应用9. 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的概念化学物理的基本原理化学物理的基本应用10. 环境物理环境物理的概念环境物理的基本原理环境物理的基本应用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二、热学(续)11.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12. 热平衡热平衡的概念热平衡的条件热平衡的应用13. 热容热容的概念热容的单位热容的计算14. 热导率热导率的概念热导率的单位热导率的计算15. 热辐射定律热辐射定律的内容热辐射定律的应用16.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概念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三、光学(续)1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18.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1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2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2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2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23.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四、电磁学(续)24.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单位电容的计算25.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单位电感的计算26. 电感与电容的关系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容的应用27. 电感与电阻的关系电感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阻的应用28. 电容与电阻的关系电容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容与电阻的应用29. 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30. 电磁场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的性质电磁场的应用3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2.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五、现代物理(续)33. 相对论(续)相对论的时间观念相对论的空间观念相对论的质量观念34. 量子力学(续)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的纠缠现象35. 原子物理(续)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原子的辐射与吸收核裂变与核聚变核能的应用核物理的实验方法37. 粒子物理(续)粒子的分类粒子的性质粒子的相互作用38. 天体物理(续)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星系的结构与演化黑洞与暗物质39. 地球物理(续)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环境地球物理的观测方法40. 生物物理(续)生物分子的结构生物系统的功能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41. 化学物理(续)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键的形成化学物理的实验方法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六、波动学1. 波动的基本概念波动的定义波动的分类(横波、纵波)波动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电磁波)2. 波动的基本性质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动的能量与动量波动的干涉与衍射3. 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机械波的反射、折射与衍射机械波的应用(声波、水波)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性质(电场、磁场)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光波)七、量子物理1.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态量子态的叠加量子态的坍缩2. 量子力学的实验验证双缝实验量子纠缠量子隧穿效应3.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量子比特量子算法量子密钥分发4. 量子物理的应用量子传感器量子成像量子材料八、宇宙学1.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宇宙的年龄2.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黑洞暗物质与暗能量3. 宇宙的演化宇宙的早期阶段宇宙的中期阶段宇宙的晚期阶段4. 宇宙学的观测方法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九、环境物理1. 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净化技术治理技术预防技术3. 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质量的监测十、物理与技术1. 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计算光纤通信激光技术2. 物理与能源技术的结合太阳能风能核能3. 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结合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磁性材料4. 物理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生物材料。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热和能》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二)——浮力》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一)——压强》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一)——简单机械》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一)——常见的力》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与磁》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功率(二)——电热与安全用电》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功率(一)——电能与电功率》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压和电阻》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声现象》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光现象》思维导图。
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力的分类接触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非接触力:重力、磁力、电力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阻力7. 弹力弹簧的弹性: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拉伸与压缩:弹力与形变量方向相反8. 重力重力的大小:G=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9. 磁力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磁力线:描述磁场分布的线10. 电力库仑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电荷作用的空间电场线:描述电场分布的线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物体传递热能的量2. 比热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比热容的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J/kg·℃)3. 热传递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水)传递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4. 相变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汽化:液态物质变为气态液化:气态物质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6.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2. 光的反射平面镜: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凸面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凹面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3. 光的折射凸透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凹透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4. 光的色散光谱: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色散现象: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偏折5.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两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产生的弯曲现象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介质中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征频率:声音的高低,单位为赫兹(Hz)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色:声音的质感,与波形有关3. 声波的反射、折射与干涉反射:声波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干涉:两束相干声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4. 声波的共鸣与共振共鸣:一个物体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共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五、电磁学1. 电荷与电流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2.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3. 电路串联电路: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各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等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动势5.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电荷振动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六、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2. 原子能级能级:原子内部电子的能量状态能级跃迁: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吸收或释放能量3. 原子核反应核聚变:轻核聚合成重核,释放能量核裂变:重核分裂成轻核,释放能量4. 放射性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变为稳定核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5. 半衰期半衰期:放射性物质衰变到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七、能源与环保1.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2. 能源的利用与转化能源的利用:将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热能等能源的转化: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 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 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发展绿色产业八、现代科技1. 物理与科技的关系物理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是物理应用的体现科技进步推动物理研究,物理研究促进科技发展2. 物理在科技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核能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3. 物理科技的发展趋势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高效计算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逼真的虚拟环境4. 物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娱乐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改变生活方式:便捷出行,智能家电,在线教育等九、实验与探究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一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类比法:通过类似现象,推测未知现象的性质模型法:建立物理模型,研究物理问题2. 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发现现象,提出疑问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可能的解释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猜想与假设评估与交流:评估实验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内容引言:介绍实验背景、目的、意义等实验原理: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实验器材: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数值、图表等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讨论与建议: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提出改进建议十、物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理论学习理解概念:掌握物理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掌握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和适用范围建立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 实验学习观察与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操作与记录: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练习与应用做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参与竞赛:参加物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和水平4. 学习习惯预习: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学习重点复习: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记忆讨论:与同学、老师讨论学习问题,提高理解能力反思: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改进方法十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每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水的沸腾:水加热至沸点时,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冰的融化:冰加热至冰点时,固态冰变为液态水2. 交通中的物理现象汽车行驶: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前进飞机飞行:飞机的机翼产生升力,使飞机升空火车运行:火车在轨道上行驶,利用摩擦力前进3. 娱乐中的物理现象体育运动:运动员利用物理原理进行运动,如跳高、投掷等游乐设施: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利用物理原理提供刺激体验4. 环保中的物理现象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实现热水供应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水力发电: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十二、物理与人文素养1. 物理与哲学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与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相呼应物理的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哲学的思考促进物理的研究2. 物理与艺术艺术作品中常常运用物理原理,如光影效果、透视等物理与艺术相互交融,创造独特的艺术形式3. 物理与历史物理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物理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4. 物理与伦理物理研究应遵循伦理原则,如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福祉等物理技术的应用应考虑伦理问题,如核能利用、基因编辑等。
同体: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等大:两个力大小相等
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惯性不是力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速度大小无关
物体不受力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可能不受力,也可能
受平衡力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非平衡力
注意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意义: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运动和力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的关系
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运动
状态不变,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