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现马克笔手绘步骤分析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871.00 KB
- 文档页数:14
室内设计马克笔彩铅手绘步骤分析教程第一篇:室内设计马克笔彩铅手绘步骤分析教程室内设计马克笔彩铅手绘步骤分析教程:案例1:室内设计手绘步骤分析步骤1:(图 4-1)在设计构思成熟后,确定表现思路(如表现角度、透视关系、空间形体的前后顺序等),明确需要表现的重点。
步骤2:(图 4-2)通常由整体透视关系入手,并以其作为参照绘制家具和配景的透视和比例关系,同时要注意线条因地制宜地运用,包括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塑造材质各异的形体,并表现其质感。
步骤3:(图4-3)着色的基本原则是由浅入深,通盘考虑图面整体色调,先用彩铅绘制形体的过渡面。
步骤4:(图4-4)采用不同明度、纯度的马克笔逐层着色,进一步肯定形体、拉开图面的明暗层次关系。
步骤5:(图4-5)绘制室内配景一般从视觉中心着手,先根据对象的色彩、材质,整体描绘物体的灰面和暗部,以产生整体空间的明暗关系,再采用同色系低明度的色彩绘制暗部,绘制时要考虑到物体的形体转折、材质肌理及光源因素等问题。
步骤6:(图4-6)在着色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笔触的虚实、粗细、轻重等变化来表现对象的材质。
对于环境中色彩、材质相近的物体,绘制应做到同步处理,以提高绘制效率。
步骤7:(图4-7)处理地面时不宜画满,交代好其受光因素及与环境中其他物体相互影响关系即可,其他部分则可进行留白处理。
步骤8:(图4-8)绘制图面中其他相关配景,大致交代其色彩、形体、材质及受光因素即可。
初步绘制完成后,对图面的空间层次、虚实关系进行统一调整,同时要把环境色因素考虑进去。
步骤9:(图4-9)绘制高光:高光是一副图的“点精之笔”,能进一步产生明暗关系、强调形态和明确材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图中,为了说明设计内涵,会违反常规地在暗部也点取高光。
第二篇:马克笔手绘教程马克笔手绘教程先用马克笔绘制底色此主题相关图片2、用马克笔和彩铅加入细节信息此主题相关图片3、进一步完成水面周围景物此主题相关图片4、用圆规测定倒影,并绘制出来。
五分钟教会你,园林景观手绘马克笔上色技法~ 作者:***马克笔到底怎么用首先,我们要分清楚,马克笔现在主流市场上大体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酒精性的,一种是水性的。
如何用马克笔来服务设计师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做事情要顺势而为,要顺应这个产品的先天属性,发挥它的最大优势。
马克笔对于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有着不同的技法。
常见的有建筑行业(包括建筑、景观、室内、规划)、工业产品设计行业、动画行业和服装设计行业。
建筑行业马克笔手绘工业产品马克笔手绘服装设计马克笔手绘以上,是各行各业马克笔使用方法的不同。
我本人只擅长建筑类的,所以我们就重点讲建筑类马克笔的使用。
众所周知,大部分马克笔有宽头和尖头两个头。
而不同品牌的宽头也不同,有的窄(比如法卡勒)有的宽(比如AD)。
这些笔头用起来是有一些区别,但是实际上,技法是大同小异的。
另外,大家也知道马克笔的颜色每支笔是固定的。
那么很多人就会特别纠结颜色,哪款笔的哪支颜色如何如何啊。
就有很多学生问我某张图的某种颜色是什么笔。
不过我真的没办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也忘了。
在我看来颜色最重要的是搭配和素描关系,至于具体色相上有一点的差异,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比如同样的黄绿色,有人喜欢touch的48,有人喜欢卓越设计家的GY1。
在我看来,根本就是无所谓差不多的两个东西。
你的图效果怎么样,根本就不会决定于你是用了48还是GY1。
当然,基本上色颜色还是要具备的。
正因为马克笔一支笔代表一个颜色,所以为了塑造出图面的素描关系,每种色相你至少要准备刻画亮部、灰部、暗部的三款颜色。
色相选择呢,红橙黄绿蓝紫,然后冷灰暖灰要齐全,棕色要多配。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些马克笔的属性。
马克笔是几乎透明,覆盖力很弱的一种上色工具。
也就是说,你上色颜色,但是线稿完全没有被覆盖,还是很清晰的在那里。
那么马克笔这一属性,就决定了它很多的技法。
第一、它只能用深色加在浅色上,很少会用浅色往深色上去盖。
因为你盖上去了也没什么用,只会让画面更脏。
第 05 章 马克笔和彩铅技法目录/Contents5.1 马克笔属性5.2 马克笔体块5.3 马克笔材质目录/Contents5.4 天空画法5.5 马克笔——植物上色5.6 马克笔快题字5.7 本章练习5.1 马克笔属性马克笔是各类专业手绘表现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马克笔的颜色鲜亮而透气,溶剂多为酒精和二甲苯,颜料附着于纸面,颜色可以多次叠加。
马克笔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快速、简洁的渲染工具,使用方便且颜色保持不变,可以预知。
在设计构思与效果图快速表现时,需要运用马克笔大胆、强烈的表现手法。
4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马克笔,在购买时要观察、感受它的笔头。
一般来说,优质的马克笔的笔头制作精细,比较硬朗,用手去捻不会有太多的颜色渗出,出水均匀,没有刺鼻的气味,颜色与显示的号码符合。
我们在选取马克笔时一般不会选择单一的牌子,要找出各个品牌最适合自己的号,不要被他人的一些上色色号及技巧影响,要按自己对色彩的理解进行搭配。
5.1.1 建筑、规划专业建议马克笔号建议初学者使用韩国产TOUCH 5代、国产凡迪配合使用。
因为它们的性价比高,适合初学者练习,等熟练后再使用更好的马克笔。
在颜色的选择上按照色相、明度、色彩的冷暖关系进行搭配。
下面提到的马克笔号只是一部分,没有列全。
T:表示韩国TOUCH5代 F:表示凡迪5.1.2 建筑、规划专业建议彩铅号建议购买辉柏嘉牌彩铅,因为这个品牌的彩铅可以每个颜色单买。
C表示彩铅。
提示上面的号码只是我们建议的号,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
切忌过于鲜艳的颜色,因为不便于和其他的颜色搭配。
5.1.3 马克笔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及错误1上色易扩出去。
出现这样的问题第一是纸太粗糙、易吸水;第二是笔太新,水太多。
建议:尽量选取面比较光滑的纸,特别是参加考试的读者千万不要使用太新的笔。
2 握笔姿势不正确,画出的线不规则。
3 运笔太慢,容易超出边缘,同时会造成画面太闷。
4 下笔太重,起笔、收笔容易出轮廓线。
建筑马克笔手绘基础理论技法马克笔涂色工具介绍1 彩色铅笔彩色铅笔在手绘表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对概念方案、草图绘制还是成品效果图,它都不失为一种既操作简便并且效果突出的优秀画具。
我们可以选购从十八色至四十八色之间的任意类型和品牌的彩色铅笔,其中也包括“水溶性”的彩色铅笔。
2、马克笔马克笔(亦称“麦克笔”)是各类专业手绘表现中最常用的画具之一,其种类主要分为油性和酒精性两种。
在练习阶段我们一般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酒精性马克笔。
这类水性马克笔大约有六十种颜色,还可以单支选购。
购买时,根据个人情况最好储备二十种以上,并以灰色调为首选,不要选择过多艳丽的颜色。
要想熟练掌握马克笔技法,首先我们得对马克笔的基本特性与笔法有基本的了解。
马克笔的色彩丰富、着色简便、笔触清晰、成图迅速、种类繁多,且颜色在干湿状态变化时会随之变化,表现力极强。
其中常用不同色阶的灰色系列马克笔做色彩搭配。
马克笔的笔尖一般分为粗细、方圆几种类型。
绘制表现图时,可以通过灵活换转角度和倾斜度画出粗细不同效果的线条和笔触来。
3、水彩颜料水彩是手绘表现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着色技法。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 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 , 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
水彩画之特点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特点,水彩颜料透明,又以薄涂保持其透明性,画面则有清沏透明之感受。
用水调色,发挥水分的作用,灵活自然、滋润流畅、淋漓痛快、韵味无尽。
4、其他工具建筑表现上色包含的工具种类很多,包括涂改液、卷笔帘等工具,初学者不是很常用,但要想画出好的手绘,最好多准备些绘画工具,以便得心应手。
色相环,色彩的混合三原色”,即红、黄、蓝。
如果把这三种颜色以等量的比例混合,则一切的色彩都会被吸收,而变成黑色。
其余两两相加就会生成第三种颜色,这种颜色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马克笔上色也是适用的,马克笔调色是非常困难的,要想调准颜色除了多买些不同色号的笔外就只有要靠自己多加体会颜色间细微的差别。
案例2:建筑外延手绘图步骤解析
步骤1:将设计构思在图面上迅速勾勒出来,注意把握空间和形体透视。
步骤2:进一步绘制其他相关配景,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表现重点,把握图面的整体虚实关系,孰轻孰重。
步骤3:把握各物体的色彩、材质特征,用明度较高、纯度较低的色彩绘制形体的整体关系。
步骤4:用同色系、明度较低的颜色绘制物体的暗部和投影,注意推敲图面整体虚实关系及色彩冷暖变化,同时环境色因素也被考虑进去。
步骤5:绘制高光,进一步确定物体形态、材质属性,产生明暗对比关系。
案例3:建筑外观手绘表现解析
步骤1:本图中的建筑外观以几何形体为主,可借助直尺等辅助工具来起稿,以节省绘制时间。
步骤2:在绘制周边环境和相关配景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配景与主体物之间的比例、空间、虚实等关系。
步骤3:在表现图的绘制中,可尝试将多种技法灵活运用,本图借鉴了国画中的“渲染”技法表现天空及其对玻璃的影响。
步骤4:主体建筑刚性、硬朗的笔触,与“随意”的天空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突出了图面表现的重点,也利于主体物质感的塑造。
步骤5:调整图面整体色调、投影和虚实关系,绘制其他相关细节,进一步完善图面。
步骤6:强化主体物的结构线,调整图面全局,点取高光,完成绘制。
案例4:建筑外观手绘表现解析2
步骤1: 借助直尺、曲线板等辅助工具理性地绘制建筑主体,惬意的线条描绘配景、植物和天空,图面的空间层次和虚实关系得到完整地展现。
步骤2:从图面表现主体着手,着色过程中注意运笔的方向性,按照透视关系、形体结构、材质属性来逐步着色。
步骤3:绘制其他配景,对图面的明暗关系、虚实关系、空间层次关系做统一调整,同时要兼顾环境色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