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表
- 格式:xls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说的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
顾名思义,ASCV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那么,预防ASCVD(一级预防)就需要从动脉粥样硬化来入手。
他汀稳定斑块,不让易损斑块发生破裂;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样一旦发生了斑块破裂,不容易形成血栓。
二者协同作用,防止发生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血管性死亡。
他汀和阿司匹林各把一关,被誉为一对儿「好搭档」。
他汀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肝脏细胞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增加肝脏细胞对胆固醇的清除。
它既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也是主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他汀抑制斑块的形成和进展,稳定斑块和防止斑块发生破裂,从而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管事件的发生。
1.谁应该吃他汀经过风险评估,所有ASCVD中高危人群均需进行干预,首先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改善生活方式不能使血脂达标时应考虑药物治疗,他汀是主要的药物,其用于ASCVD一级预防证据最为充分。
对于风险评估为中危的人群,是否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时难以确定,这时需考虑结合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
(风险评估步骤详见: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发布,推荐要点一览)也就是说,除了不能耐受他汀者以及持续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高危人群应考虑启动他汀治疗。
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高、中甚至低危人群的ASCVD风险,且LDL-C降低越多其风险降低越多。
无论是否存在基础心血管病、基线心血管病风险如何、基线LDL-C水平高低、他汀类药物种类和剂量如何ADL-C每降低1mmol∕L x持续5年,人群心血管病风险降低21%、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2%o2.如何选择药物及治疗剂量在选择药物之前,首先应根据ASCVD基线风险确定降脂目标。
表1血脂管理目标非糖尿病的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为<2.6mmol/L(100[Amg/dl);非H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 一ASCVD低危患者L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非HaBHDL-C目标为<4.2mmol/L(160mg/dl)注:糖尿病合并ASCVD高风险的患者指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或20-39岁患有糖尿病且ASCVD总体风险为高危者尽管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但其剂量增加1倍LDL-C降低效果只能增加6%,且有潜在的不良反应。
2022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价导读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中国。
风险评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的基石,准确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根据指南适当指导预防性干预,如他汀类药物治疗。
2019年更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建议使用汇集队列风险方程(PCE)常规评估成人10年ASCVD风险,并考虑对中度风险(≥7.5%至<20%)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
虽然中国的指南也采用了基于风险的预防模式,但在2019年之前,指南并未推荐具体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更别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适当预关键字: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中国。
风险评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的基石,准确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根据指南适当指导预防性干预,如他汀类药物治疗。
2019年更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建议使用汇集队列风险方程(PCE)常规评估成人10年ASCVD风险,并考虑对中度风险(≥7.5%至<20%)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
虽然中国的指南也采用了基于风险的预防模式,但在2019年之前,指南并未推荐具体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更别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适当预防策略。
最近,China-PAR(中国ASCVD风险预测模型)项目公布了一个新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专为当代多个队列的中国成年人设计。
《中国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2019年修订版》推荐使用China-PAR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然而,目前为止China-PAR 模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外部验证,不同人群的一级预防表现值得怀疑。
此外,由于China-PAR模型使用与PCE模型相同的ASCVD结局定义,直接比较PCE模型和China-PAR 模型可能有助于了解不同人群心血管风险评估的差异,并有利于风险预测模型在临床实践中重新校准和实施。
ascvd风险评估ASCVd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是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血压、胆固醇、是否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来预测个体未来发生ASCVD事件的概率。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因素以及他们对ASCVD风险的影响。
首先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患ASCVD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年龄是ASCVD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是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ASCVD疾病。
男性荷尔蒙的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ASCVD的影响。
血压高是导致ASCVD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增加个体患ASCVD疾病的风险。
胆固醇是身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物质,但当胆固醇水平过高时,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ASCVD疾病的风险。
吸烟是导致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增加个体患ASCVD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是导致ASCVD的危险因素之一。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患ASCVD疾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可以影响ASCVD风险,如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酗酒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增加患ASCVD疾病的风险。
通过综合计算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出个体的ASCVD风险评分。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和个体更好地了解个体的ASCVD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常情况下,如果个体的ASCVD风险评分较高,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减少危险因素等,以降低个体患ASCVD疾病的风险。
总结来说,ASCVD风险评估是一种通过综合考虑个体的年龄、性别、血压、胆固醇、是否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来评估个体未来患上ASCVD疾病的风险的方法。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和个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个体患ASCVD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病人风险评估表(医疗版)介绍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水平,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心血管病人风险评估表(医疗版),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风险。
风险因素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时,以下因素应被考虑:1. 年龄:年龄对心血管风险有着显著影响,随年龄的增长,风险逐渐增加。
2. 性别:男性在一定年龄段内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3. 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者的风险远高于非吸烟者。
4. 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压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血管受损。
5. 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7. 家族病史:如果患者有亲属患有心血管疾病,则患者本人的风险也会增加。
风险评估表使用心血管病人风险评估表(医疗版),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该表可以提供一个风险分数,帮助医务人员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以下是心血管病人风险评估表(医疗版)的示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各个风险因素的分值加总,得出总分。
根据患者的总分数,可以判断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论心血管病人风险评估表(医疗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通过该评估表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风险评估表仅供参考,并不能取代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断和建议。
【指南与共识】中国⼼⾎管病预防指南(2017)本⽂刊于:中华⼼⾎管病杂志, 2018,46(1) : 10-25作者: 中国⼼⾎管病预防指南(2017)写作组中华⼼⾎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11年,中华医学会⼼⾎管病学分会及中华⼼⾎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发表了《中国⼼⾎管病预防指南》[1],在积极应对⼼⾎管病带来的严峻挑战,指导我国临床⼼⾎管病的预防⼯作⽅⾯发挥了重要的作⽤。
近年来,我国⼼⾎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管病死亡率仍居⾸位,⾼于肿瘤及其他疾病,⼤约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管病[2]。
⼼⾎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持续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对⼼⾎管病⾼发的严峻形势,国内外⼼⾎管病预防⼯作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吸取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在2011年《中国⼼⾎管病预防指南》[1]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发表为《中国⼼⾎管病预防指南(2017)》,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管病的预防⼯作。
我国⼼⾎管疾病负担⼀、我国⼼⾎管病流⾏现状⼼⾎管病是严重危害⼈民健康和⽣命的疾病,具有⾼死亡率和⾼致残率。
近30年来我国⼈群⼼⾎管病(主要是冠⼼病、卒中和周围⾎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和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提前。
⼼⾎管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问题。
1990年以来,我国⼼⾎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管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均居⾸位。
2015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管病死亡率分别为264.84/10万和298.42/10万;⼼⾎管病死因构成⽐分别为42.61%和45.01%[2,3]。
全国33个省监测资料[4]显⽰,2013年⼼⾎管病死亡⼈数372.4万,⽐1990年增加46%,其中缺⾎性⼼脏病、缺⾎性卒中和出⾎性卒中死亡⼈数分别增加91%、143.3%和18%;根据⽣命损失年估计,卒中和缺⾎性⼼脏病是我国⼈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共识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
早期控制LDL-C对预防晚期ASCVD至关重要。
前段时间,中国台湾地区血脂及动脉硬化学会等8家学术组织,就血脂异常的一级预防联合发布了共识,以期降低血脂异常带来的ASCVD风险。
一级预防的定义对于有临床意义的ASCVD患者,应立即、积极地降低LDL-C(Ⅰ,A)。
对于无临床意义的ASCVD患者的一级预防,需进行危险分层,以明确降脂策略(Ⅰ,B)。
危险分层在一级预防中,糖尿病、非透析的慢性肾病(CKD)或LDL-C ≥190 mg/dl是ASCVD的高危因素,需立即进行降脂治疗(Ⅰ,A)。
在无糖尿病、CKD或LDL-C ≥190 mg/dl的患者中,可根据危险因素将ASCVD 风险分为极低危、低危或中等(Ⅰ,C)。
1.高危(糖尿病、CKD、LDL-C ≥190 mg/dl)在糖尿病、非透析CKD、LDL-C≥190mg/dl的患者中,应立即开始降脂治疗,LDL-C靶目标为<100 mg/dl(Ⅰ,B)。
在LDL-C ≥190 mg/dl的患者中,可联合应用中-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Ⅰ,B)。
2.中等风险(≥2种危险因素)在≥2种危险因素和LDL-C≥115 mg/dl的患者中,应起始非药物治疗;LDL-C 靶目标应<115 mg/dl(Ⅱa,C)。
如果进行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后LDL-C未达标,则应考虑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Ⅱa,C)。
3.极低和低风险(<2种危险因素)在有1种危险因素和LDL-C≥130 mg/dl的患者中,应起始非药物治疗;LDL-C 靶目标应<130 mg/dl(Ⅱa,C)。
在不伴危险因素,但LDL-C≥160 mg/dl的患者中,应起始药物治疗;LDL-C靶目标应<160 mg/dl(Ⅱa,C)。
在有0-1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在进行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后,如果LDL-C未达标,可在共同决策后,考虑应用中强度他汀类药物(Ⅱa,C)。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发表时间:2016-09-26T11:18:21.2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王艳[导读]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和治疗是我国当前医疗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如今心血管疾病十分常见,这种疾病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旨在充分了解其风险并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在各个医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患病种类和患者年龄、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总结,找出规律。
结果: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原因、应对措施和风险评估方式不同。
结论:针对不同种类的心血管疾病要分析出其诱发的原因,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式进行评估,并且找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各种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十分巨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非常之高,患病的因素和种类也非常之多,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以及预防和治疗是我国当前医疗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针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方面进行了举例和概括,使读者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知识。
1资料和方法1.1相关背景知识想要了解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心血管疾病,什么又是风险评估。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
心血管疾病有许多都有致命的危险,而且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又有很多,所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难度。
了解了心血管疾病之后还需要知道什么是风险评估。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发病风险评估流程图一、前言ASCVD是一种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严重心血管疾病。
在庞大的患者群体中,如何鉴别高危人群并早期防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ASCVD发病风险评估的流程图范本,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参考。
二、基本信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糖尿病史、血压、血脂、家族史等。
这些信息将成为后续评估过程的基础。
三、评估指标ASCVD发病风险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糖尿病、吸烟、以及既往是否已经有了ASCVD的发作。
四、评估方法ASCVD风险评估主要采用美国心脏协会/ 美国心脏病学院(AHA / ACC)推荐的POOLED算法。
该算法基于大规模研究数据,精准评估患者的ASCVD风险。
五、ASCVD风险计算器根据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和评估指标,将变量代入ASCVD风险计算器中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受访者的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值。
根据所得结果,可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管理。
六、ASCVD风险分类根据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值,可将受访者分为低风险(<5%)、中风险(5%~7.4%)、中高风险(7.5%~19.9%)和高风险(≥20%)四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患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七、管理策略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低风险患者可实施生活方式干预,中高风险患者应采用药物治疗,高风险患者需要紧急治疗并有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八、总结ASCVD风险评估是临床医生进行预防性干预的重要依据。
我们呼吁广大医生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迅速上升,已经由1990年的256万上升到2013年的372万。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的主要死因,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42%以上。
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是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如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脑 卒中 等,其住院费用快速增加。
2014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 和脑卒中的住院总费用高达811亿元,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
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个体开展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控是最有效的预防策略;而做好ASCVD发病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又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基础。
当前ASCVD风险评估工具多由欧美国家队列开发,由于心血管疾病谱、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等的差异,这些工具往往不适用于中国人群。
因此,亟待开发针对我国人群的ASCVD风险预测模型。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基于我国最新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样本,开发了适用于国人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的China-PAR模型,并研究了应用Chi na-PAR模型进行ASCVD风险分层及低危、中危、高危个体的切点划分,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1和《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杂志》(英文版)2。
一、中国人群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为进行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China-PAR研究整合了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ASIA)、“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China MUCA)等四项最新的中国人群前瞻性队列随访数据,总样本超过12万人。
其中,InterAsia研究基线调查开始于20 00~200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选了我国从南到北、覆盖城乡10省市的35-74岁成年人。
•康复论著•MHR、MLR在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杨丽娟,关国跃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在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在我院2017年3〜8月部分事业单位25〜60岁体检人群660例,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分为高危组(80例)及低危组(47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MHR、MLR对ASCVD十年高危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低危组比较,高危组单核细胞计数[(0.36±0.09)109/L比(0.41±0.11)109/L]、MHR[(0.17±0.22)比(0.29士0.13)]、MLR[(0.17±0.12)比(0.21±0.13)]显著升高(P均<0.01);绘制的ROC曲线示MHR(AUC二0.621,95%CI0.555-0.687,P=0.001)、MLR(AUC=0.607,95%CI0.530-0.684,P=0.004)对ASCVD十年高危风险有预测价值。
结论:我国中青年心血管病十年发病风险高危人群比例较高,MHR、MLR作为新型炎性指标可用于心血管病的高危风险评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胆固醇,HDL;淋巴细胞文章编号:1008-0074(2021)01-15-04中图分类号:R540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s n1008-007420210104Value of MHR and MLR in risk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YANG Li-juan,GUAN Guo—yue//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East China Sanatorium,Wuxi,Jiangsu,214065,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GUAN Guo-yue,E-mail:jkglxz@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alueofratiosof monocyteto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MHR) and monocyte to lymphocyte(MLR)in risk assess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A total of660cases with25〜60years old people from some public institutions,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2017toAug2017,wereselected.Accordingtoriska s e s mentof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s (ASCVD),they were divided into high risk group(n=80)and low risk group(n=479).General data and laboratory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was drawn to asses s predictive value of MHR and MLR for ASCVD high risk in a decade.Results:Compared with low risk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rise in monocyte count[(0.36±0.09)109/L vs.(0.41±0.11)109/L],MHR[(0.17±0.22)vs.(0.29±0.13)]and MLR[(0.17±0.12)vs.(0.21±0.13)]in high risk group,P<0.01all;ROC curve indicatedthat MHR(AUC=0.621,95%CI0.555-0.687,P=0.001),MLR(AUC=0.607,95%CI0.530-0.684,P=0.004)possessed predictive value for ASCVD high risk in a decade.Conclusion:Percentage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w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igh risk in a decade is high in China.As novel inflammatory indexes,MHR and MLRcanbeusedtoa s e s highriskofcardiovasculardiseases.Key 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s;Atherosclerosis;Monocytes;Cholesterol,HDL;Lymphocytes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如下肢动脉栓塞等),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ASCVD死亡是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房颤卒中风险评分 CHA2DS2-VASc 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降胆固醇目标值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TOD)伴临床疾患▲高血压(1-3级)▲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血脂异常TC≥5.7mmol/L或LDL-C>3.3mmol/L或HDL-C<1.0mmol/L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或Cornell>2440mm·mms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 女120g/m2·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选择使用)·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40mg/dL)·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男性133mol/L(1.5mg/dL)女性124mol/L(1.4mg/dL)蛋白尿(300mg/24h)·外周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126mg/dL)餐后血糖:≥11.1mmol/L( 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6.5%· 踝/臂血压指数<0.9(* 选择使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mol/L(1.3-1.5mg/dL),女性107-124mol/L(1.2-1.4mg/dL)·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30mg/g(3.5mg/mmol)心内科NSTE-ACS缺血评估——GRACE 评分(注:本表适用于NSTE-ACS患者即UA/NSTEMI患者的危险评级)——GRACE 评分(出院评分:出院前1周内进行)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具体评分办法:根据各项进行评分。
01230123
高危≥10%
吸烟
存在以上2项者
第一阶梯第二阶梯
第三阶段危险因素无高血压非HDL-C≥5.2mmol/L HDL-C<1.0mmol/L
体重指数BMI≥28kg/㎡
危险因素:吸烟、低HDL-C、男性≥45岁/女性≥55岁中危高危高危高危高危高危有高血压低危低危低危低危中危中危低危低危中危低危中危中危低危低危低危低危低危低危血清胆固醇水平(mmol/L)3.1≤TC<4.1或1.8≤LDL-C<2.6 4.1≤TC<5.2或2.6≤LDL-C<3.4 5.2≤TC<7.2
或3.4≤LDL-C<4.9极高危: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症状的周围动脉血管疾病患
高危:1.≥40岁糖尿病患者单个危险因素水平极高者:TC≥7.2mmol/L;LDL-C≥4.9mmol/L;收缩
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吸烟≥30支/d
TC总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