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2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检验科日常培训资料血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身体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正确的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法对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标本采集方法:1.采集部位:一般采集动脉血,常用采集部位是放射动脉、腕动脉或股动脉。
如果无法获得动脉血,可以采集静脉血进行分析。
2.采集容器:采用带有抗凝剂的注射器或采血管,以避免血液凝结。
一般使用的抗凝剂是肝素,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3.采血方法:术前,应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过程。
在采集动脉血时,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保持患者的手部温暖,确保血管扩张。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采血,避免污染样本。
采集时,须保证采血速度适中,避免血栓形成。
采集后应立即将血样注入采血管,并融入肝素,轻轻地倒转几次以混合血液和抗凝剂。
4. 采血量:一般需采集1-2ml的血液。
太少的血液样本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太多的血液可能会稀释分析结果。
影响因素:1.采血技术:正确的采血技术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采集时应保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本,同时要注意采血速度,以避免血栓形成。
2.采集部位:不同的采集部位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放射动脉采集的血液含氧更高,二氧化碳含量更低,而股动脉采集的血液含氧更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因此,在监测患者状况或进行治疗决策时,应选择相同的采集部位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3.抗凝剂种类和用量:血液中的抗凝剂种类和用量也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剂,但不同的仪器可能需要不同浓度的肝素来确保准确的分析结果。
因此,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按照仪器和试剂盒的要求使用适当的抗凝剂种类和用量。
4.采集时间:血气分析需要在采血后尽快进行,因为血气指标可能会受到时间延迟的影响。
延迟分析可能导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和氦血红蛋白升高。
5.血液运输和储存条件:血气分析标本应保持在理想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下,以防止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图文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
它通过分析动脉血液中的气体浓度、酸碱平衡、电解质和代谢产物等指标,可以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紊乱等疾病进行评估和监测。
而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则是血气分析能否准确反映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情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
目标读者行医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学生等。
采样部位动脉血液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与静脉血不同,动脉血中含有大量氧气和二氧化碳,反映了患者的真实生理状态。
因此,在采集血样时,应选择动脉血供应充足的部位。
常用的采集部位有:•桡动脉:位于手腕处,采集比较方便,但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血管比较细的患者,采集难度较大。
•肱动脉:位于肘窝处,相对于桡动脉来说,肱动脉的血流量更大,采集的血量也相应更多,适用于需要多次采集或者血量较大的情况。
•足背动脉:位于足背处,采集方便,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或股动脉闭塞的患者。
采集前要先用酒精或碘酒消毒采集部位,将手指按压在采集部位上,帮助血管扩张,使血液更容易采集。
采集前应告知患者采集过程,避免患者移动或用力。
采样条件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设备。
一般情况下,血液样本应该在输送到实验室前30分钟内进行采集,避免采集后样本中的细胞和代谢产物发生变化。
同时,采集时需要使用采血针和采血器等专业设备。
采样步骤1.采集前准备:患者应该在采血前休息5-10分钟,保证呼吸和心率稳定。
同时,采样前需测量患者的体温,因为体温的变化会影响血气分析的结果。
医护人员需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设备。
2.采集动脉血:将要采集的部位消毒,用采血器将血液样本收集到采血针内,然后用注射器将血液样本转移到标本管中。
3.处理采样器:将采集器上的气体尽量清除,并用温水或特殊清洗剂清洗采血器,保证器具清洁卫生。
4.处理标本管:标本管应该在采集后立即处理。
处理前需要在标本管上标注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采血时间等信息。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目录1.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总纲 (3)1.1 目的与重要性 (4)1.2 适用范围 (5)1.3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5)2. 操作前的准备 (6)2.1 材料准备 (7)2.1.1 器械准备 (7)2.1.2 耗材准备 (8)2.1.3 其他物料准备 (9)2.2 环境准备 (10)2.2.1 清洁与消毒 (11)2.2.2 环境的安全要求 (11)2.3 患者准备 (13)2.3.2 患者的心理准备 (14)3. 采集前的评估与核对 (15)3.1 生命体征评估 (16)3.2 患者信息核对 (16)3.2.1 患者身份核对 (17)3.2.2 既往病史与用药史询问 (17)4. 采集技术操作步骤 (18)4.1 穿刺前的准备工作 (19)4.1.1 穿刺部位选择 (20)4.1.2 穿刺点标记 (21)4.1.3 局部皮肤准备 (21)4.2 穿刺技术 (22)4.2.1 穿刺方式选择 (22)4.2.2 穿刺操作 (23)4.3 采血技术 (25)4.3.1 采血器具准备 (26)4.3.2 采血量要求 (27)4.3.3 采血过程管理 (27)4.4 样品保存与处理 (29)4.4.1 样品收集 (29)4.4.2 保存条件 (30)4.4.3 处理与上传结果 (31)5.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32)5.1 常见问题与处理 (34)5.2 并发症风险及预防措施 (34)5.3 紧急情况处理 (35)6. 采集后的记录与报告 (35)6.1 记录内容要求 (36)6.2 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37)6.3 结果反馈与患者沟通 (38)7. 法律法规与质量控制 (39)7.1 相关法律法规遵循 (40)7.2 质量控制标准 (41)7.2.1 采血前质量控制 (43)7.2.2 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4)7.2.3 结果出具的质量控制 (44)8. 培训与持续改进 (46)8.1 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47)8.2 质量改进措施 (48)8.3 持续质量评估与改进 (49)1.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操作流程总纲在临床诊断中,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关键工具,它能精确反映患者的氧合状态、酸碱平衡和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及常用指标血气分析是医学上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在急性呼吸衰竭诊疗、外科手术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气分析的参考试剂按基质不同分为水剂缓冲液、全血、血液基质和人造血氟碳化合物四种Q一、仪器原理测定血气的仪器主要由专门的气敏电极分别测出02、C02和PH三个数据,并推算出一系列参数。
其结构组成基本一致,一般包括电极(pH、PO2、PCO2)、进样室、C02空气混合器、放大器元件、数字运算显示器和打印机等部件。
1.电极系统(I)PH测定系统:包括PH测定电极即玻璃电极、参比电极及两种电极间的液体介质。
原理是血样中的H离子与玻璃电极膜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产生电位变化,此电位与H离子浓度成正比,再与不受待测溶液H离子浓度影响的参比电极进行比较测量,得出溶液的pH。
(2)PC02电极:PC02电极属于C02气敏电极,主要由特殊玻璃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和电极缓冲液组成。
原理与PH电极基本相同,只是PH电极外面还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或硅橡胶膜,C02自由透过,其他离子不能透过,此膜与PH电极间含有电解液,PC02的改变可影响电解液的pH,PC02的对数与PH呈直线关系。
(3)P02电极:P02电极是一种对02敏感的电极,属于电位法。
样本中的02经过聚丙烯膜到达粕阴极表面时,02不断地被还原,阳极又不断地产生Ag并与Cl结合成AgCl沉积在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在阴阳极之间产生电流其强度与P02成正比。
2,管道系统主要由测定室、转换盘系统、气路系统、溶液系统及泵体等组成。
二、标本采集(1)采血部位: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是动脉血,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氧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常取部位是肱动脉、股动脉、前臂动脉等,也可用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只是P02低于动脉血;静脉血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
(2)抗凝集的选择:因需测定全血血气,所以必须抗凝,一般用肝素抗凝(最适用肝素锂,浓度为500T000U∕ml)°(3)注意防止血标本与空气接触,应处于隔绝空气的状态。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持检验单与医嘱进行核对,准确无误。
评估患者体温、合作程度、血色素、吸氧状况或呼吸机参数设置观察患者采血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硬结、感染、皮疹等,触诊动脉搏动是否良好。
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舒适卧位。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治疗盘:常规皮肤消毒用物一套、血气专用注射器、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隔帘遮挡。
核 对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
体 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采血部位。
腹股沟处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cm 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腕部桡动脉以及肘部肱动脉等,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
消 毒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规局部皮肤消毒两遍。
固 定 戴无菌手套,于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食指和中指上下固定欲穿刺点动脉段。
采 血 持专用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动脉。
见回血后,保持穿刺针头原来的方向和深度,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采血1ml 。
拔针按压 拔针后指导患者加压止血5-10min 。
标本处理 拔针后迅速将针尖斜面刺入无菌胶塞或专用凝胶针帽。
脱去手套,将动脉血气针置于双手掌心搓动1min 。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处理用物,分类放置。
标本及时送检。
记录采血时间,并追踪记洗手,处理医嘱,记录。
告知患者按压穿刺部位及按压时间。
告知患者采血后要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采集的血标本是否为动脉血,采集量是否准确,有无空气进入。
Array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
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标本采集过程中有无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
十九、动脉采血法评分标准姓名得分监考者日期。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采集方法1.预备工作a.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包括一次性动脉血气分析采血器、采血器插管固定带、碘酒、棉球、止血带、手套、一次性注射器等。
b.洗手、戴上手套,做好手部消毒。
2.选择血管a.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腕动脉进行采集。
在无条件选择的情况下,腕动脉较易触摸和定位,且采集时对患者较为舒适。
b.避免选择已手术过或有感染迹象的部位。
3.术前准备a.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交代,告知采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b.采集前可使用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采集动脉血样本a.首先确定采血点,可以使用两个手指轻轻压迫动脉,感觉到搏动停止时,即为合适的位置。
b.对采血器进行消毒处理,用碘酒擦拭采样点,并用消毒棉球进行消毒干燥。
c.紧贴采样点,迅速将采血器插入动脉,抽取适量的血液样本。
d.插入后固定采血器,按需将止血带松弛,并观察有无出血。
e.抽取足够的血液样本,以保证所需的检测项目能够完成。
f.用棉球轻轻按压采血点,并在采血点上贴上透明敷料。
帮助止血和保持采血点的清洁。
5.处理血样a.将采集的血样转入一次性注射器或专用的血气分析容器中,尽量避免空气进入。
b.转移后轻轻摇晃血样,使其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6.进行血气分析a.将血样送至合格的实验室或设备进行血气分析。
b.分析结果的打印或报告应包括血气指标、酸碱平衡敏感指标和氧合敏感指标等。
二、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使用一次性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采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无效抽吸,以免损伤血管内膜。
3.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动脉,避免感染、瘢痕等异常情况干扰采样。
4.在采集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情况,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风险。
5.采血点处需要经常观察,确保出血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6.血样应尽快送至实验室或设备进行血气分析,避免由于时间过长造成结果不准确。
7.术后需指导患者正确护理采血点,包括保持干燥、避免受压、注意观察有无感染等。
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病人的呼吸和代谢功能。
为了进行血气分析,需要采集血液样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方法。
1. 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气分析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确保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以防止污染样本。
•准备好采集样本所需的器材,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和采血管。
•通知病人关于采集过程的相关信息,以便他们能够配合。
2. 选择采血部位选择采血部位是采集血样的重要步骤。
常见的选择部位包括:•徒手指尖:这是最常用的采血部位,因为便于施行,血流量较大。
•耳垂:适用于婴儿和小儿。
•耳尖:仅适用于新生儿。
•足跟:适用于新生儿。
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病人的年龄和体重。
•采集的血量。
•采血针的尺寸。
3. 采集血样以下是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一般步骤:1.用消毒酒精擦拭采血部位,确保充分消毒。
2.将采血针插入皮肤,与血管平行,然后轻轻地将其插入血管中。
3.用注射器吸出足够的血液样本。
如果需要多个样本,可以更换采血管。
4.尽量避免空气进入血液样本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5.完成采集后,轻轻地拔出采血针,并用无菌棉球按住采血部位,以止血。
4. 样本处理和保存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处理和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1.充分混合血液样本,以保证样本的均匀性。
2.如果需要测定血液的pH值,应立即将样本送至实验室,以避免发生pH值的变化。
3.采集的血液样本应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以防止血细胞代谢的变化。
5.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采集前,确保病人充分休息,并尽量避免任何不安或过度活动。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定,以防止样本污染。
•频繁采血可能导致血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的改变,因此,应尽量减少采血次数。
6. 结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技术,对于了解人体呼吸和代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采集到高质量的血气分析标本。
一、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体温、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二操作要点.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2.宜选用血气专用注射器采集血标本;若使用常规注射器,应在穿刺前先抽取肝素钠,转动注射器针栓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3.选择并消毒患者穿刺部位和操作者的食、中指,以两指固定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动脉;若穿刺成功,可见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采血lml;4.拔针后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无菌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压迫穿刺点5~10分钟;5.轻轻转动血气针,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6.经动脉测压管取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缓抽出约5ml血液,换2ml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标本lml;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及配合方法;2.告知患者按压穿刺部位及按压时间;四注意事项;1.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min再采血;2.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3.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min;4.采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二、血标本采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需空腹取血者了解是否空腹;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二操作要点;1.真空采血法: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将采血针与持针套连接,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真空采血管;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根据采集血标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木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3.经血管通路采血法:外周血管通路仅在置入时可用于采血,短期使用或预期使用时间不超过48h的外周导管可专门用于采血,但不能给药;采血后,血管通路要用足够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的残余血液;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血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如需空腹采血应提前告知;2.告知患者按压穿刺部位及按压时间;四注意事项;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血管说明书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4.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5.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震荡;。
血气管理制度一、血气样本采集规范1. 采集条件:血气样本通常在临床中用于监测急诊患者、重症监护室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肺功能和酸碱平衡情况,因此采集时要求尽可能在患者体温、室温和氧气浓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采集,以保证血气分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采集技术:护士和医生应该接受专业的训练,掌握正确的采集技术,确保采集的血气样本干净、无污染,并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伤害。
3. 采集部位:血气样本的采集部位通常是患者的桡动脉或股动脉,医生和护士应该熟练掌握采集的部位和方法,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并减少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二、血气样本检测流程1. 样本标识:每个采集好的血气样本都应该进行正确的标识,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采样时间等信息,避免混淆和错误的结果出现。
2. 样本保存:采集好的血气样本应该尽快送到检验科进行分析,避免样本的稳定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同时建立样本的追踪和保管制度,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结果解读:检验科获得血气分析结果后应该及时上报给医生和护士,避免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检验科应该掌握正确的数据解读方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三、血气样本使用和丢失处理1. 样本使用:检验科根据医生的嘱托,对血气样本进行分析和解读,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应该根据检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进行跟进和复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样本丢失:在血气样本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样本的丢失和错误处理,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建立样本丢失的调查和处理程序,责任人应该追究,避免丢失和错误带来不良的医疗事件和法律责任。
四、血气管理制度的质控和评估1. 质控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建立血气管理制度的质控措施,包括定期对护士和医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审核和更新血气分析仪器和试剂,监测和记录血气分析结果和使用情况,以及建立血气管理的内审和外审程序。
2. 评估标准: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血气管理的评估标准和指标,包括样本采集的合格率、样本丢失率、血气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等,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血气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血气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酸碱平衡、氧合程度和呼吸功能的常规检查。
下面是血气分析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
1. 收集标本:通常从动脉中抽取血液,以确保血液样本是富含氧的。
2. 样本处理:立即将血液样本转移到抗凝剂试管中,防止凝结和血液细胞沉积。
3. 分析样本:将血液样本注射到特殊血气分析仪器中进行测试。
这些仪器会测量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合度和酸碱平衡等指标。
4. 解读结果:根据测定的指标结果,医生可以评估酸碱平衡、氧合程度和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注意事项:
1. 采集动脉血:血气分析需要采集动脉血液样本,因此需要较高技术和经验。
采集时需要找到适当的动脉,通常是放射动脉或桡动脉。
2. 防止空气污染:血液样本在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必须避免与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
在采集后,尽快将血液转移到抗凝剂试管中。
3. 样本稳定性:血气分析要求尽快进行,因为血液样本可能会发生与时间有关的变化,影响分析结果。
为了保持样本的稳定性,需要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
4. 与其他检查结合:血气分析结果通常需要与其他临床检查结果结合来评估身体的整体情况。
医生会综合考虑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以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请注意,血气分析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并由专业人员操作和解读结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和解读请遵循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