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15篇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22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15篇)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准备:一、各种打击乐器4-5件。
二、音乐伴奏带、录音机。
三、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引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不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二、认识身体乐器。
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
1、认识“嘴巴”乐器。
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
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
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
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
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
四、亲子同乐。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活动目标:一、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二、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2设计意图:奥尔夫音乐《七步舞》的旋律连贯、流畅,节奏鲜明,容易引发小班幼儿的听赏兴趣。
“传皮球”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围坐成圆圈传皮球这一游戏技能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8篇〕篇1:小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的:1.大胆续编歌曲,感受歌曲的规律性与变化性。
2.愿意参与互动音乐游戏,体验分享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二、教学准备:1.动物图片假设干〔小象、企鹅等〕2.蛋糕卷操作材料假设干。
3.幼儿已经学会歌曲第一段。
4.歌曲MP3和电脑。
三、教学过程:1.出示图片,复习歌曲。
〔1〕出示图片,简述故事。
〔2〕边操作图片,边带动幼儿复习歌曲。
〔3〕提出要求再次练唱。
2.情节推进,仿编歌曲。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
〔2〕提问:小兔子来了,你们觉得企鹅会怎么做?怎么唱呢?〔3〕个别幼儿尝试讲述与演唱。
〔4〕集体练唱。
3.学唱歌曲最后一段。
〔1〕出示图片,推进故事情节〔2〕提问:如今又来了小老鼠和小青蛙,如今蛋糕卷该怎么分呢?〔3〕个别幼儿尝试简述与演唱。
〔3〕欣赏歌曲最后一局部,鼓励幼儿跟唱。
4.完好演唱歌曲。
5.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1〕小组表演〔2〕全体幼儿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6.分享糖果,完毕活动。
活动反思:一.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要求: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应该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使幼儿在充满童趣的、平等和谐自由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中的美,进步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二.教材分析^p :《大猫和小猫》表现了声音的强弱,但是声音的强弱对于小班年龄的幼儿来说是个比拟抽象的概念,所以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幅度不同的动作、不同音色的乐器〔铃鼓和沙锤〕来表现歌曲的力度差异。
三.活动过程:1.在学唱这首歌曲时,我们采用多种形式,比方用发出不同声响的动作配合演唱,分角色学习看指挥演唱,让幼儿在“玩”中学会演唱这首歌曲,而不是单一的老师教唱,幼儿学唱。
2.在给歌曲伴奏时我们选择了两种乐器,并启发幼儿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大猫和小猫,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对乐器的音色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感受的根底上,通过自己的理解、判断来重新组合,开展思辩才能和音乐表现才能。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5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 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 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 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活动准备: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 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活动过程:1. 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 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3)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
(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 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 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 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2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小蝌蚪》。
2了解小蝌蚪是青蛙的后代,从而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教学准备:磁带,小蝌蚪头饰。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1边唱律动《小动物的叫声》边做动作,集中幼儿注意力。
2做发声练习。
1 3 5 3 ┃1 - - -┃1 3 5 3 ┃1 - - -┃啊咦二、故事导入1小朋友们爱不爱听故事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放故事磁带。
2故事听完了,小朋友们喜爱小蝌蚪吗?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老师教你们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小蝌蚪》。
小班音乐教案(15篇)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在图谱的帮助下初步学唱歌曲。
⒉尝试边唱边表演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歌曲图谱活动过程:一、熟悉歌曲旋律⒈师:春天天气真好,好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看有谁呀?⒉出示蝴蝶。
师“蝴蝶姑娘飞来了”,提问:蝴蝶姑娘怎么来的?带领幼儿边说歌词边学做蝴蝶在琴声伴奏中飞一飞。
⒊出示蜜蜂:谁也来了?蜜蜂是怎么叫的呀?(边说歌词边做动作)⒋出示小白兔:看还有谁呢?(学一学)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唱的就是有关春天的美丽景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⒉教师演唱,幼儿欣赏。
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⒊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仔细的听听歌曲里唱到了哪些春天美丽的景物。
⒋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前半部分歌词)⒋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把这首歌唱出来吧!(在琴声伴奏下学唱歌曲2遍。
)三、歌表演《春天》⒈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在演唱时迫不及待的用动作表演,那我们一起来边唱边表演吧!幼儿和教师一起尝试边唱边表演歌曲。
⒉第二遍表演。
引导幼儿要一边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一边用用优美的动作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2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1、引入活动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2、学新歌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4、复习歌曲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
(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教学反思:这一活动的选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主题,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
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
其中,有个别幼儿在动作表现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尽情表现。
应当多观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能随着音乐演唱歌曲《你好》,感受与别人交往的愉悦。
2、随着音乐大方地和同伴之间进行表演。
重点:用歌声表示友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难点:尝试大胆与同伴、他人问好,学习几种不同打招呼的方式,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唱歌曲。
2、喜欢对唱的表演方式,体验对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花猫、大黄狗胸卡人手一份,猫、狗玩偶若干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场1、老师带着孩子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兴趣。
2、发声练习。
(1)依次出示小猫、大黄狗,鼓励幼儿模仿叫声进行发声练习。
“老师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看看是谁呀?”发声练习:“喵喵喵喵”“汪汪汪汪”备注:(教师可以带玩偶到幼儿跟前,激发幼儿发声。
)二、学唱歌曲(一)结合玩偶,帮助幼儿学唱。
1、将小花猫藏起来,“调皮的小花猫躲起来了,我们把它请出来吧!”教师唱:“小花猫,小花猫,你在哪里?”出示小花猫:“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喵喵喵喵!”2、请幼儿跟唱。
(藏起小花猫,用不同形式出示小花猫,鼓励幼儿跟唱;也可准备3~4只小花猫和大黄狗,小朋友唱一遍,出示一个玩偶,以此鼓励幼儿唱。
)3、同样方式学唱歌曲第二段(大黄狗)。
(二)教师完整唱歌曲。
(三)结合玩偶,幼儿完整跟唱歌曲。
三、游戏1、幼儿扮演小花猫、大黄狗。
(贴胸卡)2、引导幼儿躲到椅子后面进行游戏。
3、小花猫和大黄狗分角色对唱。
四、结束小班音乐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2、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做快快和慢慢的动作。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活动难点:能够学会律动中的动作。
活动准备:幼儿准备:幼儿学过这样的儿歌经验准备:塑料衣服若干,小盆子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发兴趣请问谁在家洗衣服呢?你帮助妈妈衣服吗?怎么洗衣服啊?你洗过什么呢?你用什么方法洗的?请你模仿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15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1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感受表演的快乐。
2、通过游戏初步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音乐、各种动物的木偶。
活动过程(一)出示小兔子木偶激发幼儿的兴趣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走路的?你们和我一起来跳跳看吧。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
1、请幼儿边跳边欣赏歌曲的旋律,并请幼儿注意看她跳时的动作要求。
师:你们看这个小朋友跳的可好了,她是一下一下轻轻地跳的。
2、请幼儿一起跳到教师这里来,并要求幼儿合着节奏一下一下轻轻的来跳。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用小兔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师:哦,这么好听的音乐我都想唱歌了。
2、和小兔子一起唱歌。
师: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来唱唱歌吧。
3、集体唱歌给小兔子听。
你们唱得真好听,那现在请你们再唱一遍给我听吧。
(四)创编歌词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创编歌词,并按照动物的特征来做动作。
1、小朋友你们除了会学小兔子跳到我这里来还能学什么动物到我这里呢?那现在就请你们来学学小乌龟爬,爬到教师这里来,爬的时候要和着音乐一下一下轻轻的爬。
2、你们可真能干,那我们还能学学什么动物到这里来呢?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鸭子是怎么游泳的,不过一边学要一边轻轻地唱哦,3、我们还能学学什么动物呢?对了,我们一起学学蜜蜂飞吧,飞的时候可要小心了,不要碰到了别人,要和着音乐一下一下轻轻地跳哦,还要唱着好听的歌呢。
4、你们可真棒啊,那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动物都来唱唱好吗?唱的时候要注意小肚子里面要装满了气哦。
(五)活动结束师:我们现在学小兔子跳到外面去休息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2活动设计背景唱歌、跳舞都是孩子喜欢的,在音乐中孩子更能放松愉悦的学习。
我根据孩子这一特性选择了这首《小猪睡觉》。
这首歌贴近孩子的心灵,形象化的歌词明快的节奏都能让孩子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于是我心动了,该是让孩子在音乐中找到快乐找到学习的乐趣!活动目标1、通过和老师(猪妈妈)一起做游戏感受《小猪睡觉》的音乐,大胆地歌唱。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小班音乐教案1教学内容:聆听《船歌》表演:《噢!苏珊娜》教学目标:聆听《船歌》,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流畅的唱好《噢!苏珊娜》,为歌曲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辨别二声部的音调,并画图形谱。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歌词图片、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复习表演《原谅我》三、聆听船歌1、初听全歌: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听的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吗?学生试着将自己听到的描述出来。
2、师出示歌词图片,让学生看着歌词复听全歌。
3、师生交流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景—突出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4、再复听全歌,重点聆听合唱,并回答书上问题: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学生回答)5、再听,老师向学生讲解合唱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6、随音乐用手的划动来表示曲调的起伏流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四、学习表演歌曲《噢!苏珊娜》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感。
2、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弱拍的附点节奏。
3、跟音乐哼唱歌曲,注意唱准音调。
4、老师再次范唱,让学生明白歌曲虽然很熟悉,但是要唱准并不容易。
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添加伴奏,分步进行。
6、老师随音乐跳邀请舞,邀请学生一起来表演歌曲。
让学生感受:无论是唱还是伴奏、伴舞,都必须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来表演,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7、编邀请舞,教师给基本舞步—跑跳步,其他的舞步学生小组设计创作,师作指导。
8、小组展示自己组内编的邀请舞,可以以邀请其他组的同学参加的形式展示出来。
(师生作评价)9、师生齐跳邀请舞,在音乐声中出教室。
小班音乐教案2设计思路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音乐《高人和矮人》旋律轻快动听,高低音区别明显。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了小班音乐游戏《高人和矮人》。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小班音乐教案(15篇)小班音乐教案1一、活动内容:《春天》二、活动要求:引导幼儿用节奏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通过肢体各种动作,让幼儿体验到音乐优美的旋律。
三、活动准备1.春天的背景挂图一张、磁带2.太阳、小花、柳树、蝴蝶、小白兔贴纸图片各一张四、活动过程1.谈话或引出歌曲“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仔细听一听,春姑娘带了什么啊!”放(放《春天》的音乐)2.复习歌曲《春天》师跟着钢琴,有节奏地边唱歌边根据歌词有序地出示贴纸图片3.师提问,启发引导动儿尝试用节奏动作为歌曲伴奏(1)小朋友的肢体动作也能打节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2)启发幼儿提出一些办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来打节奏。
(3)拍击什么样的节奏最好呢?“今天,我请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样把春姑娘请出来的。
”(4)让幼儿与客人一起表演(5)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尝试各种节奏型如:花儿都开了除了用手掌托在下巴外,还可以用手臂来表现。
“弯弯腰”XOXO|X-|拍手与拍腿结合外,还可以“弯”(叉左腰),“弯”(叉右边腰),“腰”(鞠躬)(6)将幼儿一对一的进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7)结束活动师:“天黑了,春宝宝们回家了。
”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感知titi和ta的节奏,区别拍子和节奏。
2、感受民族艺术美感,了解民族节日。
3、在情境律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CD、录音机、打棒人手一份、图谱一张、挂图。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小老鼠在河边遇见了龙舟爷爷,就问龙舟爷爷:“什么是端午节?”2、了解和感受民族节日的气氛教师根据图片中的粽子、香包、龙舟以及初夏的植物,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二、通过学习儿歌感知节拍和节奏1、语词律动师:说着说着小老鼠就唱起了好听的儿谣,你听……(配合音乐做律动,初次感知儿谣,教师做,幼儿模仿)!2、感知拍子师:老师每到一句都会点一个地方哦,你们跟着我做哦!幼儿随教师肢体拍拍子,感知拍子的重拍点。
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通用24篇)小班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
2.让幼儿对《开火车》这首歌的旋律有初步印象,并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学唱这首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玩具小火车一个。
2.《开火车》的伴奏录音。
活动过程:1.出示玩具小火车,吸引幼儿注意力,导入主题-------《开火车》。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幼儿回答:"火车"。
教师:"对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首关于火车的歌,叫做《开火车》。
2.幼儿欣赏歌曲《开火车》,激发幼儿学唱这首歌的欲望。
教师:"你们知道,开火车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吗?"。
幼儿回答:(略)。
教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幼儿仔细听。
教师先请小朋友回答并总结,火车开的时候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那就让我们先来听听《开火车》这首歌吧!3.幼儿学唱《开火车》。
(1)教师唱一遍,幼儿唱一遍。
(2)教师一遍做动作,一边教幼儿唱歌,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音乐游戏《开火车》。
(1)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会请一个小朋友做火车头,剩下的小朋友一个拉着一个做火车尾,当音乐响起,我们就一边唱歌,一边开火车。
(2)播发《开火车》的伴奏录音,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开火车》这节音乐课上完后,我个人感觉节奏有点快。
正如李老师所说,我可以将"轰隆隆"这个拟声词,多教幼儿练习几次,让幼儿能清楚的说出这个词;也可以像陈老师所说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开火车这个动作,让幼儿边做动作边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教幼儿唱、幼儿做游戏,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小班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 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集合15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来源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
《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曲富有儿童情趣,整个乐曲贯穿了小鸡的孵化过程,诱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产生持久投入音乐活动的热情,提高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从感受入手、运用图谱、用具体的情境将孩子自然地带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引导孩子来感受小鸡出壳时喜悦,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中欢快的基调,体验小鸡出壳时的喜悦。
活动准备歌曲的图谱,请配班教师伴奏。
活动过程1.熟悉音乐旋律。
幼儿听《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进入活动室,跟着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2.理解歌词内容,分句学唱歌曲。
①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出示一个大蛋:“谁会在里面呢?我们来听一听。
”活动评析: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
提问式的导入,由此制造的悬念更能诱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②分句出示图谱,理解歌词。
重点提问:是怎么样一只小鸡?小鸡是怎么唱歌的?师:谁在里面啊?师:老师用好听的声音请小鸡走出来。
(边演唱第一句“小小蛋儿把门开,走出一只小鸡来”,边演示图谱。
)师:这只小鸡长得什么样?(辅助提问:小鸡的`身上长着什么?)师:这只小鸡是“毛茸茸呀胖乎乎。
”(教师边唱边做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鸡是怎么唱歌的?(出示相应的图谱。
)我们和小鸡一起高兴地唱起来。
活动评析: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借助图谱,让幼儿帮助幼儿理解、分句记忆歌词。
图谱也经过精心的设计,首先将小小蛋儿拉开,走出一只小鸡来,十分形象,同时整个图谱也划分出了音乐的乐句,暗含着节奏。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①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我们用好听的歌声一起请小鸡走出来。
”②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小鸡出壳时的喜悦,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③分组演唱歌曲。
④集体演唱,引导幼儿做出“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鸡神态。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小班音乐教案1设计思路: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节奏明快,歌词形象、简单,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之一。
本次活动,我始终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用小动物图片的出示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联想。
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幼儿×××|×××|××××|×—||节奏。
通过跟唱、跟琴声唱的形式,难度做到逐步加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
活动目标:1、尝试用×××|×××|××××|×—||节奏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让幼儿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掌握×××|×××|××××|×—||的节奏。
活动准备:幼儿在课前学会节奏、PPT课件活动流程一、节奏训练:拍手。
要求拍出×××|×××|××××|×—||的节奏。
1、宝宝们,今天来了那么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他们好吗?2、来,看老师的电脑上有这样一个节奏,(出示节奏图)跟着老师一起来拍。
(拍出×××|×××|××××|×—||的节奏。
)宝宝们拍得真整齐呀!再来拍一次。
二、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1、(出示小羊图片)今天,还有几只小动物也到我们班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幼儿自由地说)小羊是怎样叫的呀?(幼儿自由地说)我们请小羊跟着我们用好听的节奏来叫一叫,好不好呀?(放课件,点击节奏图)2、(出示小猫图片)谁呀?小猫是怎么叫的呢?谁能用这个节奏来叫叫看(请个别幼儿表演)小结:今天,小羊、小猫它们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鲁老师就唱给我们宝宝听,3、教师清唱歌曲两遍。
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歌唱。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重难点: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歌唱。
教学准备:1、图片:太阳、小花、杨柳树枝、蝴蝶、蜜蜂、小白兔。
2、曾观察过春天的景色。
3、课件教学过程:一、以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今天来了许多春天的客人,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依次出示花朵、蝴蝶、蜜蜂、、、、的图片)二、初步感知歌曲:1、教师清唱歌曲: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听老师唱一遍!2、出示图谱,幼儿观看老师根据歌词摆放的图片。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什么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根据旋律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引导幼儿再次熟悉歌曲。
师: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把这首歌唱出来吧!(师幼同唱)提问:唱完这首歌,你喜欢歌曲里的哪一句呢?(幼儿回答)师:我们一起把这句唱出来。
提问:谁喜欢跟她不一样的句子呢?(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分组演唱。
三、歌表演《春天》: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曲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出来,谁愿意做花朵、蝴蝶……(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教师请全体幼儿参与游戏)四、结束部分: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花园做游戏吧!(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歌曲《春天》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歌词很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简单明了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
本活动主要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的主要特征:并学习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一、活动前自制歌曲图谱小班孩子靠语言和他们说他们记忆不够,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我结合歌曲内容自制了歌曲的图谱,直观形象的图谱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这样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变成了可视图谱,通过图谱的视觉把歌词内容呈现出来;演唱时,幼儿一下就理解并记住了歌词,激发了幼儿地学习情绪,自然而然地在愉快的氛围中很愿意看着图片来学唱歌曲了,有兴趣来参与。
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乐曲歌词、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手拍拍》,并尝试模仿歌曲创编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脸部各个器官的帖绒。
2、《小手拍拍》歌曲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熟悉音乐及歌词。
1、听音乐拍手(2/4拍)2、在动作中熟悉歌词二、学习歌曲。
1、观看歌曲VCD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我们现在一起来听听电视里的小朋友都唱个哪些?2、出示教具,边贴边唱。
根据小朋友说的脸部器官一个一个长出来,最后老师指小朋友边做动作边唱。
3、跟着VCD学唱三、拓展创编师:小朋友一起摸摸看身上还有什么啊?(肩膀、小脚等等)请幼儿把这些放进歌词里唱一唱。
反馈小手拍拍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也比较省电,孩子们一听就很容易上口,这次的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这首歌曲,通过身体动作能够正确的表达这首歌曲的歌词。
我们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一我通过动作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
365366|365366|小手拍拍,小手拍拍,56532—|56532—|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235653|235653|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56321—|56321—||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教学反思:在孩子们熟悉了儿歌和节奏后,我使用了唱歌形式,把小手拍拍用歌曲唱下来,我先唱了一遍,问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我让全班全体起立,围绕着我,我在中间唱,让孩子们边学着唱边用小手拍出来,和孩子们一起集体互动,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小手拍拍》,拍自已的身体部位,孩子们很高兴,从他们的每个人的小脸上就能看出来,我边唱边做边从心里感谢这些小天使们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一节《小手拍拍》的公开课就在歌声中愉快的结束了!小班音乐教案2活动名称:手腕花领域:艺术领域课程设计的起源:生活中,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动作,学表情,打节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走路方式,并能用动作表现。
2.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3.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音乐活动中获得快乐。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1.有关PPT。
2.小乌龟、小花猫、小鸭子、小兔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见到了什么?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个小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看PPT,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小白兔——谜语引出"长长的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
集体学学小兔走路。
(学说: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2.师:我们看看下一个是谁呢?(小鸭)“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到小鸭子的脚)它是怎么走路的?请一个小朋友起来示范一下。
集体学学小鸭走路(学说: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3.师:猜猜看,谁来了?(小乌龟)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慢吞吞地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学说:小乌龟走路慢吞吞)4.师:听,什么小动物的叫声?(小花猫)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静悄悄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学说:小花猫走路静悄悄)5.师小结: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了,那我们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吧!(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并且加上动作动练习)三、学唱歌曲。
1.师:你们的表现太棒了,掌声送给你们。
2.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一唱吧!3.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唱歌曲数遍。
四、结束活动:师小结: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一起表扬一下自己吧!请小朋友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活动反思:1、本活动根据幼儿对小动物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能在游戏中感知跳跃的音乐性。
2、培养幼儿注意力、想象力、自控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乐器若干、幼儿自制的乐器若干,节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感受歌曲的1、师: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出示木偶——洋娃娃和小熊。
2、复习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3、师:洋娃娃说“我有些累了,我想请小乐器帮我跳舞,好吗?”二、引导幼儿探索,为歌曲创编节奏1、教师请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分组创编,请幼儿把创编的`节奏用节奏卡表示出来。
2、师:“那个洋娃娃的舞姿最漂亮?”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个组的节奏谱,幼儿自由讨论。
3、请全体幼儿敲“洋娃娃”的节奏谱,教师伴奏小熊跳舞的部分。
4、师:“洋娃娃的舞姿真优美呀,小熊急的快哭出来了,你们,你们,能不能也帮我来跳舞呀?”①要求幼儿讨论:小熊跳舞是什么声音?它会跳哪些舞?②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创编。
③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在小组中再分组,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进行合奏。
5、请一组幼儿进行表演,提问:①他们敲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在改一下?教师留意“小熊跳舞”的节奏谱的制定。
③师“请你们觉得自己的节奏谱还有不完美的地方赶快修改,接下来我们‘洋娃娃和小熊’舞蹈专场就要开始啦”三、器乐表演。
1、幼儿分别上来表演,2、教师讲评。
3、师:“今天‘洋娃娃和小熊’开了舞蹈专场真高兴,他们要谢谢你们帮他们跳出了这么棒的舞蹈。
”4、结束。
活动反思:《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音乐。
《小班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1):小班音乐教案:《打电话》活动目标:1.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2.透过情景表演,帮忙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一).透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这天谁来啦(小娃娃),对!她叫豆豆。
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
这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班,看看他们这天发生了什么呢?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二).教师教唱歌曲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带着小朋友一齐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就应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3.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齐拍手。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
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齐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将玩具放上活动角。
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主角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小班音乐教案(2):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粉刷匠》【教学目标】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教学重点】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教具准备】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2.乐器:节奏棒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教学资料】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齐做音乐律动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能够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贝贝贝贝在哪里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2.音乐问候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例如:(老师)唱:12345-54321-‖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小朋友)唱:12345-54321-‖老师好老师好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样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齐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③老师请小朋友一齐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附手的律动: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猜谜语: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手)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2.能干的小手: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明白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齐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3.音乐语词节奏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D.音乐节奏快车(20分)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样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小班音乐教案(3):小班歌曲教案:《秋天》活动目标:1、在理解歌曲资料的基础上,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时飞舞的姿态。
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幼儿观察过周围的落叶。
活动过程:一、透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们明白树叶宝宝会怎样?(离开大树妈妈)师:树叶宝宝是怎样离开大树妈妈的?(请幼儿想象一下树叶是怎样落下的)1.教师出示一片树叶,请幼儿观察一下树叶掉下来的姿态。
2.请幼儿观察后用肢体动作模仿、展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其音乐的节奏美。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落下来轻、慢的节奏。
2.欣赏歌曲,教师进行理解性提问,帮忙幼儿理解歌词资料。
重点理解歌词:树叶到处飞呀飞。
师:小树叶会飞到哪儿?(理解到处的含义)师:请你扮演小树叶,到处飞呀飞。
(理解到处飞呀飞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词。
1.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词资料。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在初步学会歌曲的状况下,与幼儿一齐边唱歌一边做游戏。
1.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
2.提出表演规则,丰富歌表演资料。
①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表现小树叶停下来后的各种姿势。
师: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爱时,要停一下,摆一个漂亮的造型动作。
②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歌表演规则,进行完整歌表演,教师根据幼儿最后一个小树叶造型动作进行简单评价,引导幼儿摆出各种与众不同、有创意的造型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4):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手爬目标:1、乐意参加音乐活动,能根据歌词资料做相应的动作。
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发幼儿仿编歌词的愿望。
3、激发幼儿尝试用小手做游戏的兴趣。
过程:一、导入活动:昨日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朋友,你的小手在哪里呀?请你的小手来跳个舞吧。
(教师放录音,带领幼儿用小手跳舞。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手爬》二、进行部分:1、我们的手宝宝朋友会帮忙我们做哪些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2、这天,我的手朋友还会和我做游戏呢,瞧,老师的手朋友在做什么?(教师一边念歌词前半段一边做动作)提问:老师的手朋友爬到哪里去了?(头顶上)我们再来看一看,手朋友又爬到哪里去了?(教师一边念歌词的后半段一边做动作)3、我们一齐来学学小手做的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歌词边做小手爬的动作。
4、这天,我的手朋友还会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呢。
我们一齐来听听小手爬的歌。
教师范唱歌曲。
5、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6、鼓励幼儿在不同节奏的音乐伴奏下和老师一齐演唱歌曲。
7、仿编歌曲。
小手除了能够爬到头顶上小脚上还能爬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8、小手除了能够在我们身体上爬还能在哪些地方爬呀?(让幼儿唱自己仿编的歌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三、结束部分:这天手宝宝和我们做了好玩的游戏,回家以后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做这个好玩的游戏,好吗?小班音乐教案(5):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星星一、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感受乐曲的优美,熟悉4/4节奏型。
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二、重点和难点这是一段十分优美动听的旋律,乐曲所要表现的是黑夜里满天星星闪烁、此起彼伏的美景。
让幼儿熟悉4/4节奏是本教材的重点;而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鼓励幼儿大胆在音乐伴奏下表现音无法、表现节奏是本教材的难点。
三、环境创设及材料1.录音磁带小星星。
(三种乐器演奏的小星星)2.若干圆舞板、三角铁、串铃、铃鼓、小铃等乐器。
3.绸带、纱巾、花朵等舞蹈道具。
四、设计思路对中班上期的幼儿来说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对音乐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并不难。
然而要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则需要长时间地培养与不断地给予感受。
就一个4/4节奏来说,并不仅仅仅透过一个群众活动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构成。
因此在本教材里就尝试透过玩乐器,透过自由创编舞蹈来不断体会4/4节奏。
另外鼓励中班幼儿根据不同音乐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表现节奏是本教材的难点,因为这就要求幼儿把平日里模仿到的动作,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并在音乐伴奏下加以展现。
它需要幼儿一种经验,更需要一种勇气。
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
五、活动流程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节奏,尝试表现乐曲群众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的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
此资料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能够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
如幼儿能够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能够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能够有10天左右。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
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
那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能够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X|;如:X|XX|;如:XXXX|XXXX|;又如XXXXXXXX|XXXXXXXX|。
教师可透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如XXXX|如XXXX|XXXXXXX|又如:XXXXX|XXXXX|请你过来!我们都是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呀长大了,你也长大了!群众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2.群众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明白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
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
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
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立刻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
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务必立刻跟着他(她)一齐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
待到间奏起,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