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 章 郭小聪版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十二章行政责任一、关键术语1.行政责任答:广义的行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官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在实行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国家权力主体是指国民而言)负责,必须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
狭义的行政责任,是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务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由此,行政责任就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承担职责和义务,以及违反职责和义务时应当承担的后果。
根据行政责任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管理责任和道德责任。
2.行政责任制答:行政责任制指为确保行政责任的实现,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设计的一系列监督、控制和制裁制度。
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通过法律、法规确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义务和行为规范;(2)在行政体系内部进行责任和权力的分解,在各个层次、各个职位之间配置权责,建立合理的责任体系,保证政府向人民负责,官员向工作和职位负责;(3)在行政机关内部、其他公共权力部门和公共权力部门外部建立一整套监督、控制和制裁措施与方法。
3.政党负责制答:政党责任制,是指各级政府向执政党负责的责任制。
政党责任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凡属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都要经党委会具体讨论并做出决策,再交由行政机关集体执行;(2)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任职的共产党员,必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接受党的监督;(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凡属重要的行政官员,都要由党组织负责推荐,从组织上保证行政机关对党负责。
4.权力机关负责制答:权力机关负责制,是指行政机关向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制度。
行政机关对人大负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亦即权力机关通过立法权来控制行政机关。
法律是人民整体意志的体现,人大通过制定法律来制约行政权力,实现行政责任。
(2)通过其他直接的控制和监督权力来制约行政机关,具体包括质询、审查和罢免等权力。
郭小聪《行政管理学》(第3版)第一章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一、关键术语1行政管理答:(1)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①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②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
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③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④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⑤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分为三种形态来对其进行考察①融合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与行政结构重叠,行政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分配制度,土地的分配是政府的重大事务,君王是分配制度的中心。
②衍射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整个行政管理制度市场化。
③棱柱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经济虽然有了市场的取向,但尚未完全商品化,非经济因素仍然对行政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社会的行政管理特征形式上早已抛弃,但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体制、习俗和观点同时并存。
2新公共管理答:(1)新公共管理的概念①概念新公共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一些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设想。
②核心思想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一、关键术语1.行政管理答:(1)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①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②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
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③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④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⑤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分为三种形态来对其进行考察①融合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与行政结构重叠,行政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分配制度,土地的分配是政府的重大事务,君王是分配制度的中心。
②衍射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整个行政管理制度市场化。
③棱柱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经济虽然有了市场的取向,但尚未完全商品化,非经济因素仍然对行政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社会的行政管理特征形式上早已抛弃,但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体制、习俗和观点同时并存。
2.新公共管理答:(1)新公共管理的概念①概念新公共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一些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设想。
②核心思想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1.12作为理论形态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和课程内容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点前面从管理活动的角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内涵和特点,这里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形态来考察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人们从事科学是为了认识那永恒的事物,而不是为了认识暂时出现,但不久就消失的事物”.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
根据上述行政管理活动的内涵,我们可以给行政管理学下一个定义: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及其人员从事国家事物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以及政府机关内务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他的任务就是揭示行政管理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而不是停留在对暂时的偶然的现象的描述上。
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行政管理主体的研究,包括对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研究;二是对国家事务的研究;三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包括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四是对政府机关内部事务管理的研究。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领域,“行政管理学”这门课程所教授的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共同原理和基本方法。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相比,行政管理学具有如下学科特点。
第一,强烈的实践性。
从理论形态上说,行政管理学也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有他的理论基础、学科范畴、学术规范和研究范式。
但相对而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更接近与时间和现实的应用性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
美国的斯蒂尔漫教授把行政管理学称为“不寻常的实践科学”。
他还说:“在美国学习行政管理,不能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只有靠读具有激进的反国家主义政治传统倾向的教科书就能理解。
”言下之意,在美国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必须注重对实践中的行政管理的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学习通透、研究的深。
实际上,斯蒂尔漫教授的看法在任何国家都通用,这是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第二,鲜明的政治性。
行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