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2章(郭小聪)
- 格式:ppt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22
郭⼩聪(第3版)《⾏政管理学》课后习题【圣才出品】第⼀篇绪论第⼀章⾏政管理学概说⼀、关键术语1.⾏政管理答:(1)⾏政管理的概念⾏政管理是指⼀种以国家权⼒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政管理的特点①⼀切⾏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相联系,以国家权⼒为基础的。
②⾏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政务的组织活动。
在执⾏中⼜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政管理的⼀种重要活动⽅式。
③⾏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执⾏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④⾏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等⽅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⑤⾏政管理是⼈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个特定领域,有它⾃⾝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格斯将⾏政管理分为三种形态来对其进⾏考察①融合型⾏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农业⽣产⼒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与⾏政结构重叠,⾏政制度同时也是⼀种分配制度,⼟地的分配是政府的重⼤事务,君王是分配制度的中⼼。
②衍射型⾏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业⽣产⼒为经济基础,整个⾏政管理制度市场化。
③棱柱型⾏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经济虽然有了市场的取向,但尚未完全商品化,⾮经济因素仍然对⾏政管理产⽣较⼤影响;传统社会的⾏政管理特征形式上早已抛弃,但仍具有很⼤的影响⼒,不同的体制、习俗和观点同时并存。
2.新公共管理答:(1)新公共管理的概念①概念新公共管理⼀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政改⾰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些关于⾏政改⾰的理论设想。
②核⼼思想新公共管理的核⼼思想是:把私⼈部门的管理⼿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标不只是在公共⾏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改⾰,⽽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要点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管理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内涵、基本属性1、行政环境的概念: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2、行政环境的内涵:(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3、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构成因素之间相关、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是综合的);(3)层次性(行政环境系统本身有层级、不同环境因素对行政系统影响程度有差异);(4)动态性。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1、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划分)(1)自然行政环境: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和运行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2)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在人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且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
(最为重要,包括人类自觉行动的产物,如制度、宗教文化活动;人类活动的副产物甚至是非理性行动的结果,如污染、战争、文化遗产等。
可细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三个小类别。
)2、宏观、中观、微观行政环境(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为标准划分)(1)宏观行政环境: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因素的集合。
(宏观行政环境对特定行政系统产生根本性影响:1.空间的全域性和时间的战略、长远性;2.全局性和全面性;3,导向性和决定性。
)(2)中观行政环境:这一概念具有极强的相对性。
(3)微观行政环境:涉及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较狭小、短暂,一般在行政行为主体感官范围内,其影响更为直接、实在。
第二章行政主体与行政职能一、关键术语1.权力与行政权力答:(1)权力指一个行为者或机构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
权力具有如下四层内涵:①权力是一种意志的强力,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②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总是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
③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
④权力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权力的运行过程,也就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
(2)行政权力指以行政机构为主体,以执行国家意志为目的,以强制性政令为手段,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力。
行政权力的定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②行政权力的职能是执行国家意志;③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地推行命令;④行政权力的客体是全社会。
行政权力具有普遍性,它的作用对象是全体公民、全部社会组织。
2.职能与行政职能答:(1)职能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职责和功能。
(2)行政职能指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等。
它包含如下基本内容:①从静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性质。
在政府活动范围方面,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等;在政府活动性质方面,包括统治性职能、保卫性职能等。
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性质,实质上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间关系的反映。
②从动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过程、作用方式和作用方向。
行政管理是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亦即政府必须通过多个管理环节来完成其所承担的行政任务,实现行政目标。
二、复习思考题1.政府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1)政府的基本内涵政府的一般内涵,大致上有两种分类:①广义上的政府指一切国家政权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比如议会、内阁、总统、法院等机构都属于广义概念上的政府。
英国《大众百科全书》的将政府定义为:“由政治单元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
《行政管理学》郭小聪(第二版)第1章行政管理学概说名词解释: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简答题:简述行政管理的“公共性”。
行政管理学具有什么样的学科特点?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及人员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政府机关内务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弗雷德·W·里格斯《行政生态学》:融合型——农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衍射型——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棱柱型——过渡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2.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特点:权力基础——公共权力基本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宗旨——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原则——公开、公正、公平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1强烈的实践性它有它的理论基础学科范畴学术规范研究范式2鲜明的政治性:此课程实质上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3对象的复杂性4知识的综合性: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多样的综合的3.行政管理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1. 传统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特点:标准化计划化协调化效率化L.V.史坦因《行政学》行政学这词源于此威尔逊《行政之研究》主张把行政管理当作独立一门学科弗雷德里克·W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2.行为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30—60年代)特点:主张“人群关系”行为科学对行政管理学影响大包括观念组织权力人事管理方式重视组织人员意见沟通个人需要满足重视激发人积极性民主管理重事到重人过分强调人的行为因素忽视组织结构法律和环境影响梅奥霍桑试验马斯洛《激励与个性》《人性激励的理论》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西蒙《行政行为》麦格雷戈《企业管理中的人性》3.系统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新成果运用系统伦信息论控制论贝塔朗菲一般系统理论罗森茨韦克环境系统理论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约翰·高斯 "生态理论"菲德勒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威廉·大内 "权变理论"4.多元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展方向多元化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内容多元化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民主制行政理论学派F.E.卡斯特系统管理学派爱德华·S·奎德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学派詹姆斯·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学派道格拉斯·C·诺思新制度主义学派第2章行政主体与行政职能名词解释:权力与行政权力职能与行政职能简答题:政府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简述行政权力的特点。
1.12作为理论形态的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和课程内容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点前面从管理活动的角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内涵和特点,这里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形态来考察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人们从事科学是为了认识那永恒的事物,而不是为了认识暂时出现,但不久就消失的事物”.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
根据上述行政管理活动的内涵,我们可以给行政管理学下一个定义: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及其人员从事国家事物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以及政府机关内务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他的任务就是揭示行政管理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而不是停留在对暂时的偶然的现象的描述上。
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行政管理主体的研究,包括对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研究;二是对国家事务的研究;三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包括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四是对政府机关内部事务管理的研究。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领域,“行政管理学”这门课程所教授的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共同原理和基本方法。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相比,行政管理学具有如下学科特点。
第一,强烈的实践性。
从理论形态上说,行政管理学也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有他的理论基础、学科范畴、学术规范和研究范式。
但相对而言,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更接近与时间和现实的应用性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
美国的斯蒂尔漫教授把行政管理学称为“不寻常的实践科学”。
他还说:“在美国学习行政管理,不能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只有靠读具有激进的反国家主义政治传统倾向的教科书就能理解。
”言下之意,在美国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必须注重对实践中的行政管理的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学习通透、研究的深。
实际上,斯蒂尔漫教授的看法在任何国家都通用,这是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第二,鲜明的政治性。
行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一、关键术语1.行政管理答:(1)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①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②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
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③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④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⑤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分为三种形态来对其进行考察①融合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与行政结构重叠,行政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分配制度,土地的分配是政府的重大事务,君王是分配制度的中心。
②衍射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整个行政管理制度市场化。
③棱柱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经济虽然有了市场的取向,但尚未完全商品化,非经济因素仍然对行政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社会的行政管理特征形式上早已抛弃,但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体制、习俗和观点同时并存。
2.新公共管理答:(1)新公共管理的概念①概念新公共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一些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设想。
②核心思想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第二章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
早在1865年,德国学者史坦因就曾使用过“行政学"一词,但他所说的“行政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行政管理学,而是行政法学。
对于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成果是美国学者伍德罗Lj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这篇著名文章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威尔逊也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除此之外,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学术研究还有:1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的《政治与导论》,以及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的另一本大学教材书《公共行政原理》。
以上著作的发表,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美国正式产生并得到公认,而且逐步发展起来.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未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实践的研究,早在作为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学产生以前就存在.古希腊学者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英国学者洛克在其《政府论》、法国学者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中都阐述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及其机关的关系,甚至论述过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运行状况。
但是,他们还没有把行政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中以研究,在关行政的研究还只是作为政治学的一部分内容来加以讨论.例如,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大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一书中,就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并对行政机构及其产生和活动的原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
错误!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行政还未获得独立的地位,只是城邦这个政治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洛克提出分权的原则时,即主张把行政权与立法权、外交权分离开来,并将这些不同的权力交由不同的机关或官员掌管时,也就意味着行政有可能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当孟德斯鸠最终确立了立法、行政与司法威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理论原则时,这就预示着行政已经在理论上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从而表明在理论上较为独立地研究行政学成为可能.因此,从最初诉理论渊源来讲,行政管理学确实是从政治学发展而来的,并且是政治学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是,在理论上推动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学术动因并非仅仅是政治学,与此同时还有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