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SPF路由协议实训报告

OSPF路由协议实训报告

练习20 OSPF 路由协议配置

练习20 OSPF路由协议配置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训日期:______

一、练习目标: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理论2、掌握OSPF 路由的基本配置3、会查看OSPF运行情况

二、知识回顾:

1、根据路由协议能否自动响应网络拓扑发生变化,路由协议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可自动适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态路由协议根据使用在自治域内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的典型代表有____________,外部网关协议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协议算法划分,距离失量协议的典型代表是____________,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典型代表是________。H3C设备中OSPF路由的优先级是___________。

4、OSPF协议中骨干区域的编号是______。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关心链路和接口的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知识学习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部网络技术专业第 1 页共1 页

【免费下载】实验7 OSPF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OSPF路由协议配置 专业班级:姓名:小组学号:2012014048实验日期: 6.6

误并纠正后再测试。要求写出两台路由器上的ospf路由配置命令。

。案方卷试料资中高试调备设定

[RTC-rip-1]import ospf [RTC-rip-1]quit [RTC]ospf [RTC-ospf-1]import rip [RTC-ospf-1]quit

PCD通通通--- 结合第五步得到的路由表分析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 RouteB 通过RIP学习到C和D 的路由情况,通过OSPF学习到A 的路由信息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8__ 本人姓名_ 徐波_ 日期2014.6.06 本次实验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验,再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有关于华为的实验,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有一些思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或者有一些办法。这些华为实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6__ 本人姓名_ 金振宁_ 日期2014.6.06 这两次实验都可以利用软件在寝室或者去其他的地方去做,并不拘泥于实验室,好好的利用华为的模拟机软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4_ 本人姓名_ 陈哲日期2014.6.06

理解OSPF 路由协议,OSPF 协议具有如下特点:适应范围: OSPF 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百台路由器。快速收敛: 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OSPF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 无自环: 由于 OSPF 通过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故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 实验个人总结班级 通信123班 本人学号后三位__050 本人姓名_ 赵权 日期 2014.6.06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基本的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 路由协议,组建一个简单的 路由网络。想必以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用到。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案。

路由技术实训报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实习报告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实训名称路由技术实训 □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课程性质 ■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训时间第18-19周 主训教师徐霞 学生姓名甘刚 班级网络1101

实训项目一:静态路由 一、实训目的 1.通过本次的实训学会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 2.为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并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 3.配置并启用接口 4.学会配置静态路由 二、实训任务 1.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2. 配置接口IP及静态路由 3. 禁用 DNS 查找 4. 配置当天消息标语 5. 配置控制台连接的口令 6. 配置 VTY 连接的口令 三、实训过程 1、地址规划表 、操作步骤及命令 1)配置路由器主机名:(config)#hostname R1 2)配置接口IP: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onfig-if)# ip add 启用接口:(config-if)# no shutdown (config)# interface serial0/0/0 (config-if)# ip add clock rate 64000 启用接口:(config-if)# no shutdown 3)配置静态路由: (config)# ip route 0.0.0.0 serial0/0/0 4) 禁用DNS查找: (config)# no ip domain-lookup 5) 配置当天消息标语: (config)#banner motd ^Cni shi wo de yan ^ 6) 配置控制台及VTY口令:(config)#line console 0 (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config-line)#login 5)配置 VTY 连接口令:(config)# line vty 0 2 (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config-line)#login 四、实训结果 R1#show run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746 bytes ! version 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思科CCNA2实验报告

Packet Tracer - 配置 IPv4 和 IPv6 接口 地址分配表 目标 第 1 部分:配置 IPv4 编址并验证连接 第 2 部分:配置 IPv6 编址并验证连接 背景信息 路由器 R1 和 R2 分别有两个 LAN。您的任务是在每台设备上配置合适的编址并验证 LAN 之间的连接。 注:用户 EXEC 密码是cisco。特权 EXEC 密码为class。 第 1 部分:配置 IPv4 编址并验证连接 步骤 1:为 R1 和 LAN 设备分配 IPv4 地址。

参照地址分配表,为R1LAN 接口PC1和PC2配置 IP 编址。串行端口已配置。 R1#conf t R1(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 R1(config-if)#ip address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 g0/1 R1(config-if)#ip address R1(config-if)#no shutdown 步骤 2:验证连接。 PC1和PC2应能够彼此以及对双堆栈服务器执行 ping 操作。 PC1: PC2: 第 2 部分:配置 IPv6 编址并验证连接 步骤 1:为 R2 和 LAN 设备分配 IPv6 地址。 参照地址分配表,为R2LAN 接口PC3和PC4配置 IP 编址。串行端口已配置。 R2#conf t R2(config)#int g0/0 R2(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C0DE:12::1/64

R2(config-if)#ipv6 address FE80::2 link-local R2(config-if)#int g0/1 R2(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C0DE:13::1/64 R2(config-if)#ipv6 address FE80::2 link-local 步骤 2:验证连接。 PC3和PC4应能够彼此以及对双堆栈服务器执行 ping 操作。PC3: Pc4: Packet Tracer - 配置和验证小型网络 地址分配表

实验7 OSPF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及实践 实验名称:OSPF路由协议配置 专业班级:姓名:小组学号:2012014048实验日期:6.6

再测试。要求写出两台路由器上的ospf路由配置命令。

[RTC-rip-1]import ospf [RTC-rip-1]quit [RTC]ospf [RTC-ospf-1]import rip [RTC-ospf-1]quit

结合第五步得到的路由表分析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 RouteB 通过RIP学习到C和D 的路由情况,通过OSPF学习到A 的路由信息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8__ 本人姓名_ 徐波_ 日期2014.6.06 本次实验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验,再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有关于华为的实验,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有一些思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或者有一些办法。这些华为实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6__ 本人姓名_ 金振宁_ 日期2014.6.06 这两次实验都可以利用软件在寝室或者去其他的地方去做,并不拘泥于实验室,好好的利用华为的模拟机软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4_ 本人姓名_ 陈哲日期2014.6.06

理解OSPF路由协议,OSPF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适应范围:OSPF 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百台路由器。 快速收敛: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OSPF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 无自环:由于OSPF 通过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故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50 本人姓名_ 赵权日期2014.6.06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基本的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组建一个简单的路由网络。想必以后的生活中有可能会用到。

思科实验报告

网络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 _________ 班级:__ 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实验一Google地球和维基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AC网站注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网线制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Ad-Hoc点对点无线局域网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基本结构型无线局域网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Google地球和维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Google地球的使用方法; 2.了解维基。 二、实验设备 1.PC机(要求内存128M及以上,带RJ-45接口的独立网卡,预装Win2000或Win XP系统); 2.HUB(集线器)或交换机1台; 3.制作完成的直通双绞线若干; 4.机房的电脑能上网。 三、实验内容 1.下载Google地球,安装并使用; 2.使用百度百科,了解维基等概念。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IE浏览器在百度中输入Google Earch 2 查找Google地球的界面并下载软件 3 下载完后进行安装 4 打开Google地球进行相关的操作,例如查找武汉长江职业学院。 在搜索界面输入武汉长江职业学院然后点击搜索,完成。 二 1 打开百度浏览器输入维基概念进行搜索 维基的概念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这个站点使用wiki。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博客是由个人创建,而维基网页时有一群分享信息飞人一起创建,编辑的。

1_OSPF路由协议实验分析

0分计。 4.实验报告文件以PDF格式提交。 【实验目的】 掌握OSPF协议单区域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完成路由器配置实验实例4-3(P155)的“OSPF单区域配置”,回答步骤0、步骤8问题。 (2)在(1)的基础上每台路由器上各加入一台电脑,画出新拓扑,然后: (a)检查任意两个PC之间是否可以Ping通,对一台主机ping其它主机的结果进行截屏。 (b)采用#depug ip ospf显示上面OSPF协议的运行情况,观察并保存R1发送和接收的Update 分组(可以改变链路状态来触发),注意其中LSA类型;观察有无224.0.0.5、224.0.0.6 IP 地址,如有说明这两地址的作用。 (c)显示并记录路由器R1数据库的Router LSA,Network LSA,LS数据库信息汇总 # show ip ospf database router !显示router LSA # show ip ospf database network !显示network LSA # show ip ospf database database !显示OSPF 链路状态数据库信息。 (d)显示并记录邻居状态。 # show ip ospf neighbor (e)显示并记录R1的所有接口信息 #show ip ospf interface [接口名] 【实验要求】 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 (1)完成路由器配置实验实例4-3(P155)的“OSPF单区域配置”,回答步骤0、步骤8问题。 实验拓扑图:

思科实验总结

实验名称: VLAN创建和管理以及TRUNK链路的配置。 实验目的: 学习VLAN的创建命令及管理方法 学习交换机端口模式——trunk模式 学习trunk链路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实验步骤: 1、首先正确连接PC与交换机 a.PC1与交换机1端口连接,PC2与交换机2端口连接。 b.交换机1与交换机2连接用10端口连接。 2、给交换机配置IP地址(192.168.1.*/24)和做标记。 实验拓扑图: 3、打开交换机1点击命令栏进行VLAN的配置。 a.命令栏中输入enable进入特权视图。 b.现在由特权视图进入全局视图输入conf t再次按Tab键回车即可进入全局视图。 c.在全局视图下创建一个VLAN 10输入命令VLAN 10并给这个vlan命名为student,输 入命令name student,输入exit退出VLAN 10模式。 d.在全局视图下创建一个VLAN 20输入命令VLAN 20并给这个vlan命名为teacher,输 入命令name teacher,输入exit退出VLAN20模式。 e.在全局视图下进入交换机接口f0/1输入int按Tab再输入f0/1回车,在接口视图下 将该接口划入VLAN 20输入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f.在全局视图下进入交换机接口f0/2输入int按Tab再输入f0/2回车,在接口视图下 将该接口划入VLAN 10输入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g.由全局视图进入接口f0/10输入命令interface f0/10,在接口视图下设置该接口工 作模式为TRUNK模式输入命令switchport mode trunk,在接口视图下设置该TRUNK端口允许全部VLAN通过。

ospf协议,实验报告

ospf协议,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7 OSPF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及实践 实验名称: OSPF路由协议配置专业班级:姓名:小组学号:XX014048 实验日期: 再测试。要求写出两台路由器上的ospf路由配置命令。 第页共页 [RTC-rip-1]import ospf [RTC-rip-1]quit [RTC]ospf [RTC-ospf-1]import rip [RTC-ospf-1]quit 结合第五步得到的路由表分析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 RouteB 通过RIP学习到C和D 的路由情况,通过OSPF 学习到A 的路由信息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8__ 本人姓名_徐波_ 日期 本次实验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验,再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有关于华为的实验,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有一些思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或者有一些办法。这些华为实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6__ 本人姓名_金振宁_ 日期 这两次实验都可以利用软件在寝室或者去其他的地方去做,并不拘泥于实验室,好好的利用华为的模拟机软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实验个人总结 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本人姓名_陈哲日期 第页共页 篇二:单区域的OSPF协议配置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 篇三:OSPF实验报告 计算机学院 实验报告 ( XX 年春季学期) 课程名称:局域网设计与管理 主讲教师:李辉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 学 年郑思楠号: XX012019 级: XX级

交换与路由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 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co、copy) 命令简写(如 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重启。(在特权模式下)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 实验二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实验目标 掌握采用Telnet方式配置交换机的方法。 技术原理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计算机的IP地址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 在2层交换机中,IP地址仅用于远程登录管理交换机,对于交换机的运行不是必需,但是若没有配置管理IP地址, 则交换机只能采用控制端口console进行本地配置和管理。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1,VLAN1是交换机自动创建和管理的。每个VLAN只有一个活动的管理 地址,因此对2层交换机设置管理地址之前,首先应选择VLAN1接口,然后再利用IP address配置命令设置管理 IP地址。 为telnet用户配置用户名和登录口令: 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对这些密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switch(config)#line vty 0 4 表示配置远程登录线路,0~4是远程登录的线路编号。 switch(config-line)# login 用于打开登录认证功能。 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5ijsj 设置远程登录进入访问的密码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配置交换机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 int vlan 1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IP** **submask*** 配置用户登录密码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 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 vty 0 4

思科实习报告心得

思科实习报告心得 一、大赛目的 此次竞赛由上海xx计算机科技举办,体验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网络职业体验竞赛和赛前免费培训。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以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旨在通过优化整合中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把高新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探索培训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xx为中国十大品牌it教育机构和中国it职业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品牌,拥有一流的实训基地、配备超大机房、一流的师资水平的高品质就业技能培训。在整个活动中,这一点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xx对此次体验赛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供了最好的服务环境和教学师资,使此次体验变得尤为可贵。 二、学习过程 此次活动中前四天为免费实训阶段,最后一天为竞赛单元。主要学习了思科网络技术(level 1)、微软网络技术(level 1)、网络系统集成项目(level 1)等内容。整个过程学习强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属于高度浓缩的精华,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方式,反复实践,辅导,使参加者不但了解了原理、思路,更让我们实践操作,强化学习。应该说,这是一套比较合理的培训模式。在硬件上,xx的超大机房,为每

个参加者配备了两个路由器,和实验操作电脑。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师资上,xx提供的都是该行业权威的专业人才,此次为我们上课的张硕淳老师是中国声誉最高的大师级认证:rhca的13个成员之一,此外,他还同时拥有四个ie。能让他为我们上课,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思维敏锐,节奏轻快,娓娓道来,让人觉得有点神通的感觉。 三、体会心得 此次活动对我来说,一定是受益匪浅的。 1、xx应该是一个可以让你真正学到东西的地方。xx作为一个高品质的就业培训基地,他打破大学中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其完善的教学模式,让人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构建出自己的知识堡垒。为自己学到一门就业技能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方式。 2、 xx还可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出正确的就业方向。如何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存活,靠的就就是自己的特长,专学。如果知识在大学的泛泛而学,出去是没有一点竞争力的。不知道自己学过什么,当然就对找任何工作都是没有信心的。 3、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让人提前感受工作环境的氛围。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只有自己不断的付出,才能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不能想学习是一件很安逸的事情,不伤点脑细胞

思科网络研究设计实训报告

《网络设计》实训报告 课题名称:网络设计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G092 学号: 27# 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12月27日

目录《网络设计》实训报告0 一、课程设计目的2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2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 3.1 设计任务3 3.2 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3 3.3 设计概述4 3.4设计方案的论证16 3.5 设计代码18 四、结论25 五、结束语25 六、参考书目26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1.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网络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思科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的了解。 2.通过实训,达到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目的,提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高动手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问题,有新的思路,能够使用更适合的方法处理,并且是自己自学能力和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 2.1现有需求 某高校现有两个地理位置分离的分校区,每个校区入网信息点有2000多个,现准备通过科教网接入因特网,但从科教网只申请到4个B网络 (172.17.1.0\172.17.10.0\172.17.20.0\172.17.30.0)为了安全,要求每个分校区的学生公寓子网和教师子网不在同一广播域。同时,学校现有一台服务器供学校师生链接校园网站服务。 2.2未来发展 未来的3-5年,校园电脑会增加500台左右,主要增加在科研网,用于学校对学生的科研教育用。 2.3网络功能 根据学校现有的规模和需求及发展范围建立的网络有如下功能; 1)建立学校自己的网站,向外界发布信息,并进行网络上的服务 2)科教网连接Internet,供学生及教师的学习需求 3)校园内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网络时应注意网络的扩展性,以方便日后的网络升级和增加计算机 5)在校园内部建立学生数据库,如学生档案,成绩评定,学习及考试日程

实验报告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网络管理技术》 题目:动态路由的配置 班级:网络081 学号:110821110 姓名:周永超

1.目的与要求 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RIP路由的方法,掌握针对RIP路由的常用查看和测试命令。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多区域OSPF路由的方法,掌握针对OSPF路由的常用查看和测试命令。 2.实验内容 (1)在指定拓扑结构的多个路由器上配置单区域OSPF路由; (2)使用OSPF路由的常用查看和测试命令。 (3)在指定拓扑结构的多个路由器上配置多区域OSPF路由; (4)使用OSPF路由的常用查看和测试命令。 (5)在第二台和第三台路由器串口上配置PPP验证,实现计算机间的通信。(选做) 3.实验步骤 (1)按照给定的实验拓扑配置单区域(area0)OSPF路由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在R1上配network 12.0.0.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1.1.0 0.0.0.255 area 0;在R2上:配network 2.2.2.0 0.0.0.255 area 0,Network 12.0.0.0 0.0.0.255 area 0 network 2 3.0.0.0 0.0.0.255 area 0;在R3上:network 23.0.0.0 0.0.0.255 area 0,network 3.3.3.0 0.0.0.255 area 0; (2)配好后查看相关端口状态确保正确后查看路由信息:show ip route show ip ospf interface;

在路由器R1上ping 2.2.2.2,ping 23.0.0.2 ping 23.0.0.3 ping 3.3.3.3测试成功,在R2:ping 1.1.1.1 ping 3.3.3.3;R3:ping 12.0.0.1 ping 12.0.0.2 ping 2.2.2.2 ping 1.1.1.1,测试成功。 (3)再根据拓扑结构配置多区域路由,路由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在R1上配network 12.0.0.0 0.0.0.255 area 1 network 1.1.1.0 0.0.0.255 area 1;在R2上:配network 2.2.2.0 0.0.0.255 area 0,Network 12.0.0.0 0.0.0.255 area 0 network 23.0.0.0 0.0.0.255 area 0;在R3上:network 23.0.0.0 0.0.0.255 area 2,network 3.3.3.0 0.0.0.255 area 2;(4)重复步骤(2)进行测试。 (5)进行PPP协议配置时R2上的端口S1/2不稳定,经常时开时关,无法进行发送、认证,没有进行配置。 4.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 初始情况下查看端口状态 在R1上配置OSPF路由

交换路由实训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路由与交换实训 2014年12 月22日至2014年12 月28 日共1 周 院系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13网络技术3 姓名马敏文 院长李金祥 系主任刘昭斌 指导教师张晶、沈萍萍

目录 一题目介绍 (2) 1.1开发背景 (2) 1.2 开发工具介绍 (2) 二、设计分析 (3) 2.1总体分析 (3) 2.2概念设计 (3) 2.3逻辑设计 (4) 三.总体设计和各功能的实现 (4) 3.1 总体设计(拓扑图) (4) 3.2 各功能设计 (4) 四.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 五.课程设计总结 (15) 六、参考文献 (15)

一题目介绍 1.1开发背景 企业网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应用环境,它的建设与使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局域网的网络技术时要体现开放式、分布式、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的原则。企业网的建设主要应用局域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网络应用技术。局域网技术是一项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互联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局域网技术成为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伴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应用而得到迅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应用,使我们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信息。企业网是使用了局域网技术以及各种多媒体应用技术,并结合Internet应用等其它的技术来建设。使得企业网能满足现代教学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使计算机的应用能对教学管理现代化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实现信息查寻、教务管理,并与外部网络系统进行交流等多种需要。 本设计根据企业的规模,为企业设计了两层网络架构,并且采用CISCO专用模拟软件(CPT)来验证网络的可行性。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使用到的技术是以太通道、生成树协议、OSPF和RIP协议等,即核心层使用以太通道实现冗余链路,外网访问采用NAT,实现内部网络的隐藏,为网络安全考虑使用ACL技术。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组织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计算机网络应用几乎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各种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等应用需求,推动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 1.2 开发工具介绍 Cisco Packet Tracer 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Packet Tracer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仿真程序,允许学生实验与网络行为,问“如果”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学院的全面的学习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包示踪提供的仿真,可

思科学习心得

小新手说说思科学习心得 我开始正式接触思科的内容的时候,老师讲的很好,可我听的却有点迷茫。那个时候不知道有什么华为之类的,更别说什么思科了,更是一脸的迷茫,脸上全是“问号”。那时只是觉得就像什么编程之类的一样类似于那个吧。现在想来不是那么回事,虽然都学的是计算机的东西,有联系但区别还是多的。 编写程序需要人的耐性和悟性,学习网络更需要人的耐心和悟性。我觉得网络方面的东西对其中原理的理解,这是关键,原理明白了学起来就是非常顺手的事情了。关注网络工程师专业也一年多了,对思科知识的整体性有了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 开始的时候我信心十足,遇到困难就绞尽脑汁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很是棘手。在学习VLAN的划分,原理是懂了。但轮到自己做实验的时候问题又来了。还好有老师耐心指导,把一些问题一一克服。再上网搜集一些资料,也没什么问题了。我们学思科要掌握好理论基础,然后进行大量的试验,在试验中不断的总结经验。 下面是我对做实验题的一些技巧总结: 1、当你发现它的配置是乱七八糟而你又没有头绪与其花时间找错误,还不如删掉它们重来一遍,这样做是明智的。其实在做题之前最好把相关的配置写清楚,避免配置乱的情况,找不到头绪时还可以看看自己写的笔记,看自己还差哪里没做到。 2、要冷静的耐心的找到问题,排除问题,路由器已经配置完但不一定是对的。(排除法) 在Cisco 实践中。我们每天测试路由器、交换机与PC各种连接方式是否连通。 首先,得有自己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的最大动力。 其次,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缜密的思维方式。也要经过不断的练习熟悉各种相关的技能。了解相关的知识。 再次,要有一颗能经受打击的心。不能几次不成功就放弃测试。 最后,我们还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兴趣,需要耐心,需要学习,需要坚持。

CCNA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一下这些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掌握: OSI七层参考模型 1、物理层:设备:网线、光纤、同轴电缆、Moder、集线器(Hub) 原理:在设备之间传递比特流、指定电压大小,线路速率和电缆的引脚 2、数据链路层:设备:交换机、网桥 原理:将数据包组合为字节,字节组合为帧使用MAC地址提供对介质的访问、执行差错检错 3、网络层:设备:路由器 原理:路由寻址 4、传输层:TCP/IP、UDP、CDMP协议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TCP/IP模型(DOD): 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入层 2、网络层——因特网层 3、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层 4、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过程/应用层 基本知识:Router>为用户模式enable进入特权模式的命令 Router# 为特权模式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模式的命令 Router(config)# 为全局模式 Router(config)# hostname w1101 此命令是将Router改名为wl101 Router# show startup-config 此命令是查看路由器在闪存中的配置 Router# show running-config 此命令是查看路由器在内存中的配置 Router#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此命令是将储存在 内存中的信息拷贝到闪存中 Router# write 此命令是将配置好的进行保存 Router(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此命令是进入接口模 式对其进行配置信息 (1)静态路由(距离矢量协议S:表示静态路由):直连路由 AD=0 mtric=0 静态路由 AD=1 mtric=0 添加静态路由的命令格式:router(config)# ip route 目的网络子 网掩码吓一跳IP地址若要到达任意网络则命令为: router(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10.1.12.2当我们一手 工方式将路由添加到每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去时,这种方式就是静态 路由(适合3台路由之间) (2)动态路由:使用协议来查找网络并更新路由表的配置,就是动态路由。实训中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版本1和版本2以及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计算机组网技术实训报告

计算机组网技术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1.掌握TCP/IP协议的设置,掌握驱动器、文件夹和外围设备等资源的共享。 2.了解校园局域网、网吧局域网和公司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3.通过参观学院网络中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通信协议的设置和组建网络的知识。 4.熟悉规划、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网络互联。 5.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技术 6.综合布线施工的基本技能训练,能熟练的打接RJ-45水晶头,熟练的端接信息模块,掌握110A型配线架的打线技术。能熟练的组建局域网实训内容: 实训一: 一.实训目的:在R1上通过TELNET登录R2。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技术,熟练配置R1和R2,通过这些配置可以让R1用密码远程登录R2,实现R1 S1/0: 12.1.1.2/24 二.实训中所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思科路由模拟软件。 三.实训内容: 操作方案:在思科路由模拟器中输入执行命令,执行完命令后进行截屏。 实验过程: 1、打开模拟软件,进入R1、R2的配置:

2、对R1和R2进行配置如下:

实训二: 一.实训目的:计算机通过水晶头和网线可以成功的访问到路由器二.实训中所用设备及材料:水晶头、打线钳、双绞线 三.实训内容: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如下图所示。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按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网线排序。 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

OSPF单区域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规划与管理 实验项目名称OSPF单区域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实验楼808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14 年9月25 日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OSPE单区域实验 一、【实验名称】 OSPE单区域基本配置。 二、【实验目的】 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OSPE单区域。 三、【实验原理】 OSPE(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之一。属于内部网关路由协议,能够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环境,是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协议。 OSPE路由协议通过向全网扩散本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使网络中每台设备最终同步一个具有全网链路状态的数据库,然后路由器采用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到达其他网络的最短路径,最终形成全网路由信息。 OSPF属于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变长子掩码)。OSPE是以组播的形式进行链路状态的通告的。 在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中,OSPE支持区域的划分,将网络进行合理规划。划分区域时必须存在area0(骨干区域)。其他区域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或通过虚链路的方式连接。 四、【实现功能】 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五、【实验设备】 S3350(1台)、R1762路由器(两台)、V35线缆(1根)、交叉线或直连线(1条) 六、【实验步骤与结果】 步骤1基本配置。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验证测试

路由器基本配置1)路由器1

CISCO路由器PPPoE实验报告

题目:PPPOE实验 实验拓扑如下: 实验要求: 1.在pppoe-client2路由器上使用NAT协议,让内部主机能够上网 2.路由器pppoe-client2和pppoe-client1通过pppoe协议拨号连接pppoe-server服务器, 3.在pppoe-server和ISP-router之间使用ospf路由选择协议 实验目的: 掌握1.pppoe在路由器上的配置过程 2.NAT 3.单区域ospf 实验步骤: 1.使用小凡模拟器搭建实验环境。

2.

2.在pppoe-server 路由器上配置如下 PPPoe-server(config-if)#username cisco password cisco 创建一个拨号帐号。 PPPoe-server(config)#vpdn enable //启用vpdn虚拟私有拨号网络协议 PPPoe-server(config)#vpdn-group adsl0 //创建一个虚拟私有拨号网络组,起名为adsl0 PPPoe-server(config-vpdn)#accept-dialin //允许拨入改组 PPPoe-server(config-vpdn-acc-in)#protocol pppoe //并启用pppoe协议 %Only one PPPoE VPDN group can be configured PPPoe-server(config-vpdn-acc-in)#virtual-template 1 //关联一个虚拟接口 PPPoe-server(config-vpdn-acc-in)#exit PPPoe-server(config-vpdn)#pppoe limit per-mac 10 //限制拨号连接的mac数目为10 PPPoe-server(config)#int f0/0 启用物理接口 PPPoe-server(config-if)#ip add 1.1.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 PPPoe-server(config-if)#no shut PPPoe-server(config-if)#pppoe enable 并在该物理接口下启用pppoe协议 PPPoe-server(config-if)#int virtual-template1 配置虚拟接口 PPPoe-server(config-if)#ip address 200.0.0.1 255.255.255.0 PPPoe-server(config-if)#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ad 指定拨入端的iP池,名字为ad PPPoe-server(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chap pap callin 启用混合认证方式

思科CCNA2实验报告

1.1.3.5 Packet Tracer - 配置IPv4 和IPv6 接口 地址分配表 目标 第 1 部分:配置IPv4 编址并验证连接 第 2 部分:配置IPv6 编址并验证连接 背景信息 路由器R1 和R2 分别有两个LAN。您的任务是在每台设备上配置合适的编址并验证LAN 之间的连接。 注:用户EXEC 密码是cisco。特权EXEC 密码为class。 第 1 部分:配置IPv4 编址并验证连接 步骤1:为R1 和LAN 设备分配IPv4 地址。

参照地址分配表,为R1 LAN 接口PC1和PC2配置IP 编址。串行端口已配置。 R1#conf t R1(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0.1 255.255.255.128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 g0/1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0.129 255.255.255.128 R1(config-if)#no shutdown 步骤2:验证连接。 PC1和PC2应能够彼此以及对双堆栈服务器执行ping 操作。 PC1: PC2: 第 2 部分:配置IPv6 编址并验证连接 步骤1:为R2 和LAN 设备分配IPv6 地址。 参照地址分配表,为R2 LAN 接口PC3和PC4配置IP 编址。串行端口已配置。 R2#conf t R2(config)#int g0/0 R2(config-if)#ipv6 address 2001:DB8:C0DE:12::1/64 R2(config-if)#ipv6 address FE80::2 link-local R2(config-if)#int g0/1

ospf实验报告

OSPF LSA 实验 1、配置完r1后查看database表,发现只有第一类的 r1#sh ip os d OSPF Router with ID (1.1.1.1) (Process ID 1) Router Link States (Area 0) Link ID ADV Router Age Seq# Checksum Link count 1.1.1.1 1.1.1.1 10 0x80000001 0x00242B 2

2、如果你想查看一下明细,可以用下面这个命令: r1#sh ip os d router OSPF Router with ID (1.1.1.1) (Process ID 1) Router Link States (Area 0) LS age: 49 Options: (No TOS-capability, DC) LS Type: Router Links //一类LSA Link State ID: 1.1.1.1 Advertising Router: 1.1.1.1 LS Seq Number: 80000001 Checksum: 0x242B Length: 48 Number of Links: 2 Link connected to: a Stub Network (Link ID) Network/subnet number: 13.13.13.0 (Link Data) Network Mask: 255.255.255.0 Number of TOS metrics: 0 TOS 0 Metrics: 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