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四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有性杂交技术。
练习实际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
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更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已经开花的不同品种园艺植物(月季、菊花、桃花、番茄、黄瓜等)植株。
(二)仪器设备和药品:镊子、放大镜、铅笔、纸牌、脱脂棉、各种规格的羊皮纸袋、70%的酒精、隔离网。
四、时间安排2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1.亲本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的原则选配亲本;2.杂交母株的选择:选择具有母本品种典型性状的、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作为母株。
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
去雄的花朵以选择植株中上部和向阳的花为好。
每株(或每株)保留3~3朵花较好,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地多留一些,在选定了花序或花之后,把多余的花序、已开的花、结的果实及小蕾除去,以保证杂种种子的营养。
3.花期调整:杂交育种时,有时选择的两个杂交亲本开花时间不一致,使得难于进行杂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对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等。
植物开花与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掌握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就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时期能满足杂交要求。
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要因子是什么,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调整开花期。
4.母本花的去雄和隔离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
去雄时可用手或镊子,同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
去雄时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以上的酒粉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以免其他花粉干扰。
风媒花可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
袋子应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枝上,在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昆虫钻入或夹伤花枝。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园艺专业用)王凤华陈双臣编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二○○七年六月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基础理论,并接受实验指导人员的检查。
否则,不得参加实验。
2.学生必须按时到实验室上实验课。
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吸烟、随地吐痰和将赃物带入室内。
3.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服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4.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和其它设施,不准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切断电源等,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指导人员报告。
7.实验完毕后,要将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整齐,清扫实验场地,交检实验记录,经实验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8.凡损坏仪器设备和工具者应主动说明原因,并接受检查,填写报废单或损坏情况报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凡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摘自:河科大教〔2007〕19号河南科技大学实验设备借用与赔偿制度一、借用制度1.常规仪器设备校内互借,经所属实验室主任同意,借用方填写借用登记薄,双方严格交接手续。
校外原则上不借,特殊情况经院(系)、实验室及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三方同意并填写借用登记薄,担保人签字担保,并收押金方可借出。
2.大精设备不外借。
校内借用时,设备技术人员应随机操作或指导。
3.计量仪器不准借用。
4.私人不准借用校内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二、赔偿制度人为造成实验设备丢失、损坏者,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另按下列规定进行经济赔偿。
1.教职工损坏、丢失实验仪器设备,修复后不影响使用者,赔偿全部修理费。
如影响使用精度者,最低可按原价的5%赔偿。
2.外借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除按原价赔偿外,再增加20%的管理费。
植物有性杂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过程,掌握植物有性杂交技术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植物:叶片呈扇形的观世音花(Catharanthus roseus)设备:苗圃、菜刀、显微镜、实验室基础设施三、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在苗圃中选择不同的观世音花植株,确保它们具有不同的花色和花形。
然后观察这些植物的雌蕊和雄蕊的发育情况,仔细选择一个受粉的时期。
2.取花粉用菜刀切下一朵花,然后将其放在显微镜下。
用小镊子和镊子帮助把花瓣和雌蕊的顶端除去,以确保只有花蕊留在花朵中。
然后轻轻拂动雄蕊,将花粉收集在玻璃载玻片中,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数量和大小。
3.授粉将采集到的花粉放入要进行授粉的植物的花柱中。
将花置于苗圃中,用标签标记每个花的授粉日期。
维持花朵的良好状态直至成功的受精发生。
4.种植采集种子后,将它们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
在适当的灌溉和日照条件下,确保种子能够尽快招募成植物,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5.观察结果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注意观察植物的花色、花瓣形状和珠宝等变化。
收集数据的同时,仔细分析结果,总结并形成综合报告。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的结果是,我们成功地通过有性杂交授粉了不同的观世音花植物,并在花瓣形状和颜色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的变化。
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这种有性繁殖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五、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植物有性繁殖的过程,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植物有性杂交技术的作用和实现方法。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为我国的植物育种和农业技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2.品种: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求,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内不妨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性状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两个亲本所配特定的杂交组合与所涉及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平均值相比,其生产力高低的指标。
4.亲和指数:平均授粉一朵花所结点的种子粒数。
5.品种审定: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审查,并作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推广的决定。
6.品种退化: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其逐渐丧失优良性状,失去原品种典型性,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品种退化。
7.母系选择: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8.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
9.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栽培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纯化及比较鉴定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
10.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按照一定的育种目标,在其加倍后代中选育亲品种的方法。
11.集团选择法:根据不同的特性把性状相似的优株归并成几个集团,将从不同集团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小区,一边集团间或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从而选出优良集团。
12.自交系:一般是指异化或常异花授粉植物,经连续多代自交,使异质基因分离、纯合,获得性状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能够自我繁殖的群体,广义的自交系包括自花授粉植物的纯系。
13.雌性系: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通过选育获得的植株上只生雌花不生雄花,并且这种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系统。
14.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亲本系或品种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生产力(如产量或其他性状)。
即是该亲本与其他亲本配成的F1的平均值与该试验的全部F1的总平均相比的离差。
植物有性杂交实验报告
植物有性杂交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遗传特
性的新品种。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植物杂交的效果,以及对新品种的育种应用。
首先,我们选择了两个具有明显遗传差异的植物品种进行杂交实验。
在实验过
程中,我们严格控制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不同品种的植物在杂交后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变异,表现为植株形态、生长速度、耐逆性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我们对杂交后的新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培育和筛选。
通过对新品种的生
长环境、营养需求和抗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我们最终筛选出了若干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特点,而且在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最后,我们对新品种进行了田间试种和市场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和市场反馈,
我们发现这些新品种在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受到了种植户和市场的一致好评。
这充分证明了植物有性杂交在育种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也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植物有性杂交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杂交和新品种的培育,我们获得了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新品种,为农业生产和植物育种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植物有性杂交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1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前言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校园艺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
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1)以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
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实验要求(1)实验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简单到综合,由基本到提高到开放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授简明扼要,重点讲授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和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意义,演示关键操作方法。
(3)切实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观察,启发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严格要求和指导学生如实进行原始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强调科学求实精神;重视随堂考查,讲评学生实验和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31.考核内容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⑴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情况;⑵平时作业(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目录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实验二园艺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实验三自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四异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五园艺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实验六园艺植物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技术实验七化学诱变染色体加倍及其鉴定实验八果树杂交后代的鉴选实验九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园艺植物同功酶实验十植物抗寒性鉴定实验十一大白菜的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实验十二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计划的制定实验十三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四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常规品种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五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杂种一代育种计划制定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果树种质资源圃,学习园艺植物——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从现有的资源中发掘优良的地方品种和类型,以及本地特色的野生果树资源,为生产提供有直接经济栽培价值的材料,或为育种及利用做砧木或商品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加深认识种质资源调查对栽培、育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说明** *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品种选育工作中所采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野生类型、半野生类型、栽培类型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育种的成就取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收集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研究是否深入,优良性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用途。
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当地种质资源对创造新品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提高育种的水平和效能,必须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这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果树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果树。
地方品种是在一定地区的栽培品种,它们是在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进,但它们对当地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当地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同时它们有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果树选种的重要原始材料。
但是,随着品种生产规模化栽培,使得有些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果树资源濒临灭绝,因此通过资源调查,挽救保存地方品种是防止种质散失的重要任务。
一、填空题1、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落叶果树常绿果树2、肥大直根块根气生根3、顶芽侧芽不定芽4、春化作用茎顶端的生长点5、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地下灌溉二、名词解释1. 叶幕:指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2. 茎源根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3.真果: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三、简答题1、果树授粉品种的选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授粉品种的选择条件有:(1)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2)与主栽品种花期基本同时,花粉量大,发芽率高;(3)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经济寿命相近;(4)果实大,品质好;(5)最好与主栽品种互相授粉。
2、简述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其过程。
答:当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后,在砧木和接穗伤口的表面,由于死细胞的残留物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覆盖着伤口。
随后在愈伤激素的刺激下,伤口周围细胞及形成层细胞旺盛分裂,并使褐色的薄膜破裂,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不断增加,接穗和砧木间的空隙被填满后,砧木和接穗的愈合组织的薄壁细胞便互相联接,将两者的形成层连接起来。
愈合组织不断分化,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进而使导管和筛管也相互沟通,这样砧穗就结合为统一体,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3、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答:(1)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2)嫁接时期和环境;(3)砧木、接穗质量和嫁接技术。
4. 简述蔬菜植物的需肥特点。
答:(1)蔬菜是喜肥植物,需肥量比大田作物多。
(2)蔬菜为喜硝态氮植物。
(3)蔬菜需钙量大。
(4)蔬菜需硼量高。
四、论述题论述园艺植物的土壤耕作制度有哪些?各有何优点和缺点?答:(1)连作,指在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同一地块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没有倒茬的麻烦,产品较单一,管理方便;缺点是容易发生连作障碍。
(2)轮作,指在同一田地里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园艺专业(本科)生产实习考核表植物栽植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 202X 年 3 月至 202X 年 3 月二、实习地点:白龙江林管局规划院舟曲调查队三、实习内容:通过对植物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
四、实习人:闫许军五、目的要求:通过对植物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六、材料用具1、材料:波氏落叶松苗2、用具:铁锹、锄头、生根粉、复合肥七、实习内容通过一年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波氏落叶松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苗圃地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栽植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体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
春栽宣早不宜退;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
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一)、精耕细作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
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
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菌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1.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体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植物的有性繁殖实验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神奇的生命形式之一,在它们的繁衍过程中,有性繁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性繁殖通过两性亲本的结合,使新一代个体具有了与父母世代不同的特征,进一步促进种群的适应性和进化。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植物有性繁殖的实验,以探究其奥秘。
这个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旨在观察植物有性繁殖的整个过程,从受精到种子的成熟,以及新一代个体的生长发育。
首先,我们选择了两种具有不同花柱结构和花药形态的花卉作为实验材料。
一种是拥有长花柱与短花药的植物,另一种则是相反的结构。
这样的选择是为了比较两性器官长度差异对有性繁殖的影响。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对两种植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并测量其花柱和花药的长度。
通过测量花柱和花药的比例,我们发现花柱相对较长的植物,其花药相对较短,反之亦然。
这与我们预期的结果相符,因为在自然选择中,植物可能会调整两性器官的长度,以便更好地适应传粉介体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人工授粉实验。
我们将来自同一父本的花粉施加到具有不同花柱长度的雌蕊上,以模拟自然界中的授粉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小心地用细长的授粉针将花粉移至花药中,以确保授粉的准确性。
几天后,我们发现授粉花朵上的子房开始膨大,这意味着受精已经开始。
这是植物有性繁殖的关键步骤,通过授粉,雌性生殖细胞与雄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为新一代的生命奠定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精卵逐渐发育为种子,并且在子房内成熟。
我们观察到,对于花柱较长的植物,子房在相同时间内会膨大得更快,也拥有更多的种子。
这再次验证了花柱长度与种子数量之间的关联,花柱较长的植物能够吸引更多传粉介体来传播花粉,从而增加了有性繁殖的成功率。
最后,我们将种子收集起来,用以下一步的实验和观察。
通过观察新一代植物的生长发育,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有性繁殖在种群适应性和进化中的作用。
通过这个有性繁殖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繁衍机制的理解,同时也揭示了植物体内复杂的调控机制。
一、名词解释二、填空1、一般芽变总是以枝变的形式出现。
2、单子传代发一般从杂种二代(F2)开始,每代的群体规模基本相同。
3、自交不亲和系的主要繁殖方法为人工蕾期自交授粉和花期喷洒食盐水克服自交不亲和性;雌性系的繁殖方法为苗期喷施赤霉素诱导雄花进行授粉。
4、选择的作用基础为群体的遗传变异,选择的作用实质为差别繁殖。
5、对于列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的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个稳定性及命名要求的黄瓜品种,农业部可以授予品种权。
6、被检品种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种子)占调查株数(供试种子)的百分比为品种纯度。
7、黄瓜杂种种子生产中,雌性系繁殖常有的诱雄剂为赤霉素。
8、((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轮回亲本。
9、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是原始材料圃、株系圃或选择圃、品比预备试验圃、品种比较试验圃、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10、由四个自交系先选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的杂交种为双交种。
11、采用系谱法处理杂交后代是,来自同一F3株系的不同单株在F4形成的诸系统称为系统群,此F4内的各系统间互称姊妹系。
12、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msms),保持系的基因型为N(msms)。
13、异花或常异花授粉植物,经连续多代自交,使异质基因分离、纯合,获得性状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能够自我繁殖的群体称为自交系。
14、在选择方向一致的情况下,自然选择有助于人工选择。
三、判断1、选择育种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培育获得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2、由无性繁殖植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统称为无性系。
无性系的个体间在基因型上是完全一致的。
3、经考证,大白菜起源于中国。
4、品种的植物分类地位低于种。
5、在形态上,单倍体植株一般比原来的二倍体表现出巨大性。
6、生产杂种一代种子时,只要杂种优势所产生的增产效益远大于制种所增加的人工去雄费用时,都可采用人工去雄制种法。
实验四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有性杂交技术。
练习实际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
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更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已经开花的不同品种园艺植物(月季、菊花、桃花、番茄、黄瓜等)植株。
(二)仪器设备和药品:镊子、放大镜、铅笔、纸牌、脱脂棉、各种规格的羊皮纸袋、70%的酒精、隔离网。
四、时间安排
2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
1.亲本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的原则选配亲本;
2.杂交母株的选择:选择具有母本品种典型性状的、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作为母株。
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
去雄的花朵以选择植株中上部和向阳的花为好。
每株(或每株)保留3~3朵花较好,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地多留一些,在选定了花序或花之后,把多余的花序、已开的花、结的果实及小蕾除去,以保证杂种种子的营养。
3.花期调整:杂交育种时,有时选择的两个杂交亲本开花时间不一致,使得难于进行杂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对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等。
植物开花与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掌握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就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时期能满足杂交要求。
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要因子是什么,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调整开花期。
4.母本花的去雄和隔离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
去雄时可用手或镊子,同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
去雄时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以上的酒粉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以免其他花粉干扰。
风媒花可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
袋子应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枝上,在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昆虫钻入或夹伤花枝。
对雌雄异花的在雌花开放前适当整枝后套袋隔离。
在去雄前应把已经开的花、果和小蕾去掉,只留用于去雄的大蕾,去雄的时间一般在授粉前的1~2天进行,去雄后套上纸袋隔离,套袋上挂上纸牌或塑料牌,用铅笔注明日期。
5.父本花的隔离和采粉无论异花授粉植物还是自花授粉植物,为了防止非目的杂交,都应对父本进行隔离。
花粉的收集与贮藏在前面的实验中已经讲述。
6.授粉授粉的工作程序是将母本的隔离纸袋解开,用授粉器(授粉工具可为毛笔、棉球等。
对于风媒花,由于花粉多而且干燥,可用喷粉器授粉)蘸花粉抹于母本柱头上,或直接用父本的花药在母本的柱头上摩擦授粉,然后将纸袋重新套上,授粉工具授完一种花粉后,必须用酒精消毒,才能授另一种花粉。
为确保授粉成功,最后两三天内重复授粉2~3次,在完成授粉工作后,一定要挂上标签,标明父本、母本、授粉日期和授粉者。
待数日后柱头萎蔫即可将套袋除去,以免妨碍果实生长。
7.杂交授粉后的管理在授粉工作完成以后,要特别注意标签,如发丢失应按记录及时重新补挂,如发现字迹不清楚,要重新写清楚,严防标记错乱。
在授粉工作完成以后,要经常注意检查,尤其是遇到暴风雨之后,更要注意检查,及时更换被风雨破坏的纸袋,对固定不好的要重新固定。
为了保证授粉植株养分供应,增加杂交种子的饱满度,应将后抽出的花枝及时除掉,加强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
8.杂种种子的采收:
由于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种子成熟期有一定差异,须注意适时采种。
对于种子细小而又易飞落的植物,或幼果易为鸟兽危害的植物,在种子成熟前应用纱布袋套袋隔离。
杂种成熟后,采收时连同挂牌放入牛皮纸袋中,注明收获时期,分别脱粒、贮藏。
9.杂种后代分析。
六、实验结果分析
1.填写杂交结果记录
杂交结果记录表
组合名称去雄日期授粉日期授粉花数果实成熟期结果数结果率备注
2.分析影响杂交结果的因素
3.根据你的实验经验总结,你认为月季或茴香在杂交时何时进行去雄、何时采集花粉、何时授粉最为合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