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九年级地理世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练习题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788.67 KB
- 文档页数:16
2021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备考专题11《人口与人种》一、选择题1.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经济发达B.气候寒冷C.炎热干燥D.地势高峻2.以混血人种为主的大陆是( )A.亚洲大陆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D.北美大陆3.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青藏高原B.格陵兰岛C.南极洲D.亚洲东部平原4.下列现象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无关的是()A.劳动力短缺B.就业困难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5.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英国B.尼日利亚C.法国D.意大利6.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将会带来的问题有()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绿地面积扩大④就业机会增多⑤供水不足⑥犯罪率上升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⑤⑥7.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15‰B.35‰C.25‰D.15%8.小明和小强对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争执不休,小明说:“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
”小强说:“人口越少越好,人少不仅住房宽敞,分到的东西也多。
”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小明说的对,人口增长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D.小强说的对,人口增长越慢越好,那样就不会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的问题了9.下列社会问题与人口增长过快无直接关系的是()A.就业形势严峻B.资源短缺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D.现代化步伐加快10.根据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有关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内居民的人数B.凡是沿海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凡是降水多、气温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世界上高寒地带、干热地带和湿热地带,人口都很稀少12.以下气候区中,不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3.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C.寒冷的极地地区D.季风气候区14.读某地A、B、C、D四时期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1)-(2)题.(1)四时期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aB.bC.cD.d(2)若上题中四点分别代表不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情况.其中最符合欧洲众多国家人口增长情况的是()A.aB.bC.cD.d15.世界人口分布及增长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分析如表,关于甲国与乙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数量比乙国少B.甲国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C.乙国人口比甲国稠密D.乙国人口增长比甲国快16.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
2023年初三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是指: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数b) 一个城市的居民人数c) 一定地区内的居民活动和居住区域d) 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答案:c) 一定地区内的居民活动和居住区域2.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a) 出生率 - 死亡率b) 出生率 + 死亡率c) 出生率 ×死亡率d) 出生率 ÷死亡率答案:a) 出生率 - 死亡率3. 以下哪个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a) 地形和气候条件b) 影响人口流动的历史因素c) 国家政策d) 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答案:a) 地形和气候条件4. 以下哪个国家人口最多?a) 俄罗斯b) 美国c) 中国d) 印度答案:d) 印度5. 城市化是指: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b) 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的过程c) 一个城市的人口稳定d) 城市的交通、建筑、经济和环境水平的提升答案: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二、填空题6. 人口密度 = _______ / 面积答案:人口数量7. 人口数量 = _______ ×人口密度答案:面积8. 人口流出的原因有________ 和 ________答案:经济因素,社会因素9. 人口老龄化是指 ________ 的比例上升答案:老年人口10. 人口增长快慢主要由______ 和 ________ 决定答案:出生率,死亡率三、解答题11. 解释人口过多和人口过少对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人口过多会导致城市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过少则可能导致经济活力不足,市场萎缩,发展潜力受限等问题。
12. 请列举三个促使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原因。
答案:1) 就业机会更多;2) 教育医疗资源更丰富;3)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高。
四、答案1. a) 一定地区内的居民活动和居住区域2. a) 出生率 - 死亡率3. a) 地形和气候条件4. d) 印度5. 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6. 人口密度 = 人口数量 / 面积7. 人口数量 = 面积 ×人口密度8.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9. 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10. 出生率,死亡率解答题答案略。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基础篇】1.(2020·重庆市綦江区石角中学八年级月考)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基数大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答案】C【解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答案选C。
2.(2019·云南玉溪市·八年级期中)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B【解析】人口政策不仅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可解决其他相关人口问题,①不正确;人口政策的制定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②正确;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正确;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正确。
故B符合题意。
选B。
3.(2021·广西百色市·八年级期末)2020年11月1日开始,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A.6.02亿B.10.32亿C.12.95亿D.13.40亿【答案】D【解析】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13.4亿,D正确,故选D。
4.(2021·山东菏泽市·九年级期末)我国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意在()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B.有效增加人均耕地面积C.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缓解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答案】C【解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人口下降,为了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劳动力不足问题,目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C正确。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不能解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A错误。
九年级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练习题及答案(正文)一、选择题1. 下列地貌中,属于中国特有地貌的是:a. 峡江地貌b. 冲积平原c. 现代沉积层d. 高原湖泊答案:a. 峡江地貌2. 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地理区域是:a. 北方平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西部干旱区d. 西南山地答案:b. 长江中下游平原3. 下列地理现象中,是由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是:a. 高原湖泊的形成b.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c. 沙尘暴的发生d. 台风的形成答案:b.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4. 下列地表覆盖类型中,处于最佳生态平衡状态的是:a. 森林b. 草原c. 耕地d. 城市建设用地答案:a. 森林5. 下列因素中,对土壤发育影响最大的是:a. 地下水的存在b. 降雨量c. 温度d. 植被覆盖答案:d. 植被覆盖二、填空题1. 亚洲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长江2. 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鄱阳湖3.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位于________岛上。
答案:本州4. 我国西部干旱区主要位于________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答案:塔克拉玛干5. 蔚蓝的天空主要由________产生。
答案:散射三、解答题1. 简述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及我国气候带的特征。
答案:气候带的划分原则通常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来划分。
根据纬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我国气候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方面。
东西向上,我国呈现出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的分布。
南北向上,我国气候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温度和降水的变化上。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降水量也逐渐减少。
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2. 简述土壤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土壤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母质的风化破碎、水分的渗入和微生物活动等。
母质的风化破碎是土壤形成的基础,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将岩石破碎成颗粒状物质。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人口专项练习题教材梳理中国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广东省B.福建省C.浙江省D.辽宁省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
表格为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
据此完成3—4题。
(G7101003)项目各年龄段人口比重(%)次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0年第五次22.8 70.2 7.0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16.6 74.5 8.9人口普查2020年第七次17.9 68.6 13.5人口普查3.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4.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C.降低人口密度D.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知识点2人口东多西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
读“我国东部与西部面积和人口比重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A.基数大B.增长速度快C.老龄化严重D.分布不均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漠河—腾冲B.黑河—腾冲C.黑河—昆明D.漠河—昆明7.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 6.98%。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B.经济发达区域人口稠密C东北地区多沙漠,人口稀疏D.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能力提升全练如图为我国人口资料组图。
2024年初中地理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口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
有的地方人口密集,热闹非凡;而有的地方则人烟稀少,显得十分寂静。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呢?这就涉及到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从大洲的角度来看,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如中国东部、日本、印度等地,人口十分密集。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能够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同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
而在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
像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工业和服务业发达,城市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也吸引了大量人口。
相比之下,非洲的人口分布则相对较为分散。
不过,在一些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带,人口相对集中。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便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美洲,北美洲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南美洲的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巴西的东南部。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
而印度的人口则主要集中在恒河流域和沿海地区。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世界人口迁移的情况。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比如,在欧洲,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欧洲人向新大陆的大规模迁移。
他们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带来了欧洲的文化、技术和制度。
在现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更加多样化。
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会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的地区。
例如,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会前往发达国家工作和生活。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比如,教育水平的差异、医疗条件的好坏、文化和宗教的因素等。
一些人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为了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会选择迁移。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与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20题1.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它与自然地理学有何不同?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与自然地理学相比,人文地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影响。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表形态、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
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2. 请简要说明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人口迁移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会增加就业机会和市场需求,激活城市经济,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其次,人口迁移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社会文化发展。
不同地区的人口迁入城市,会带来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丰富了城市的社会文化多样性,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明交流。
然而,在人口迁移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城市的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3. 解释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推动因素有哪些?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的推动因素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其次,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也是城市化的推动因素。
城市相对较好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吸引了更多人口迁往城市。
此外,城市化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政府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城市化起着重要作用。
4. 什么是城市扩张?请简要说明城市扩张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
城市扩张是指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展,城市面积不断增加的过程。
城市扩张对城市和农村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对于城市而言,城市扩张可能导致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初中地理人口与城市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是指()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物总数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男性总数C.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总数D.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人口总数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政府政策D. 地形地势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人口最多?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人口增长的驱动力?A. 自然增长B. 家庭计划生育C. 城市化D. 移民答案:B5.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A. 日本B. 巴西C. 印度D. 埃及答案:A二、判断题1. 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答案:正确2.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答案:正确3.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流动的过程。
()答案:错误4.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答案:正确5. 人口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加快。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说明如何计算人口密度。
答案:人口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用于描述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程度。
计算人口密度的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 地区面积。
通常以平方千米或平方英里作为地区面积的单位。
2. 列举三个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势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影响着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活条件,较好的气候条件通常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发达地区通常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和交通线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势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人口较多。
3. 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
例如,某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前往寻找工作机会,这是一种经济驱动的人口迁移。
(5)人口与人种、聚落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23年江苏无锡】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2.【2023年江苏无锡】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23年江苏宿迁】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亚洲B.北美洲C.非洲D.欧洲4.【2023年江苏宿迁】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④劳动力短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2023年江苏无锡】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6.【2023年江苏无锡】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B.气候恶劣,土壤贫瘠C.地形崎岖,资源贫乏D.交通不便,远离水源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下图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023年河南】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部B.内陆地区C.东南部D.河流沿岸8.【2023年河南】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矿产C.河流D.气候9.【2023年河南】乙区域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①劳动力短缺②交通压力增大③居住条件差④国防兵源不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023年山东济宁】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A.地形平坦B.气候潮湿C.水源不足D.木材匮乏11.【2023年山东济宁】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30分钟课时检测练第五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图中a点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解析】选A。
本题根据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坐标图的判读,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一般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所以该国家可能位于欧洲西部。
——“高纬高山__①__,沙漠内陆__②__,雨林湿又__③__,人们定居难。
”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成因的是( )A.①旱、②寒、③热B.①寒、②旱、③热C.①热、②旱、③寒D.①寒、②热、③旱【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原因。
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沙漠内陆气候炎热干旱,雨林地区气候湿热。
3.(2015·某某学业考)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知识。
世界人口稠密区有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西欧位于欧洲,是人口稠密区。
4.(2015·滨州学业考)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D.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带的极地附近【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口的分布。
图中②地位于北美洲东部,即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境内,主要属于白色人种。
5.关于下面漫画反映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
图中老人为心爱的狗设立遗像,反映了老年人的孤独和空虚,这是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之一,是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
我们应该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6.下列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B.欠发达地区人口高增长将导致粮食供应、教育、公共医疗及生态等多方面的负担C.今后一段时间,主要的人口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问题及分布。
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第三十一章世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的人种、民族和语言,世界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农现。
理解世界的人口问题,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和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世界人口、人种、自然资源等各种分布图、示意图。
通过阅读各种专题地图、景观图片、资料、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目标:认识当今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加强国际协作,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建议1.本章所学的知识谈到当前世界的三大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与环境观,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重要的任务,本章正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一章。
2.人种、民族、语言等知识对大家既熟悉又陌生,要深入学习,可从各种渠道,如从INTERNET下载资料学习,多了解有关知识。
3.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首要问题,人多为患,它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无法计算和弥补。
4.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特别是这些国家的无序竞争状态,更加剧了其严重性。
三、目标检测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A 组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A.经济发达程度B.生活医疗水平C.出生率和死亡率D.文化教育水平2.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非洲及澳大利亚中部B.南北美洲的中部C.欧洲及北美洲东部D.欧洲西部及东亚3.世界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非洲B.欧洲C.大洋洲D.南美洲4.下列地区中,既以白色人种为主,又是通用英语的有:()A.欧洲B. 亚洲C.拉美D.撒哈拉以南非洲5.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土地、河水B.玉米、棉花C.铁矿石、蜂窝煤D.蔗糖、小麦6.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A.石油、煤炭B.土地、瓷土C.核能、太阳能D.水、铁矿7.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A.铁、汞 C.草原、耕地 C.树叶、带鱼 D.铜、铝合金8.世界上面积较大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温带平原区B.热带雨林C.高原区D.热带草原区9.热带原始森林面积分布较广的大洲是: ()A.亚洲和非洲B.欧洲和大洋洲C.非洲和南美洲D.北美洲和南美洲10.亚寒带针叶林面积分布较广的地区是: ()A.北美洲和南美洲B.欧洲和大洋洲C,亚欧大陆和非洲 D.亚欧大陆和北美洲11.目前土地资源丧失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气候变暖C.种植树木D.过渡放牧12.在淡水资源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是: ()A.地下水B.河流水C.冰川水l).湖泊水13.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 ()A.冰川水B.自来水厂的水C.淡水湖泊水,河流水D.再生水14.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总量占全球水的总储量的: ()A.0.3%B.96%C.十万分之一D.二十万分之一15.下列地区中淡水储量最大的是: ()A.欧洲南部B.刚果盆地C.南极洲D.亚马孙平原16.当前人们利用淡水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对冰川水开发太少B.任意污染水资源,浪费严重C.水土流失严重D.对地下淡水开发少17.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和合理用水,防止和治理水污染B.改造气候,增加降水 D.多修水利设施18.森林的环境效益是: ()A.净化水源B.提供木材C.防风固沙D.提供药材19.目前不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的主要表现是: ()A.滥砍滥伐,利用多更新少B.造林多利用少C.砍伐太少D.保护措施太少20.对矿产资源要更加爱护和合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较贵重B.开采矿产成本高C.矿产资源不可再生D.矿产资源数量太少21.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的是:()A.大气申CO2增加,臭氧层空洞B.土壤肥力下降C.生态系统被破坏D.森林减少22.环境问题实际上还是: ()A,生产问题队生活问题 C . 发展问题 D.人口问题23.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过多 B. 人口分布不均C.粮食紧缺D. 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24、南大平洋岛国图瓦卢,面积26平方干米,海拔撮高点4.5米,人口1.1万人,图瓦卢将举国迁往新西兰,该国领土将逐渐沉入海中,这是因为()A.人类大量排放SO2,B.人类排放CO2,C. 人类大最排放氮氧化物D.人类大量排放灰尘B 组1、地球表面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降水量不平衡,淡水资源较充足 B.基本平衡,各地相差不多C.沿海地区,淡水资源都非常充足 D.全世界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南极洲2.世界上铁矿储量丰富的国家有: ()A、印度和阿根廷 B.加拿大和巴西C.法国和意大利 D.澳大利亚和英国3.世界上煤、铁储量及石油产量均较丰富的国家有:()A.中国和墨西哥B.俄罗斯和美国C.中国和俄罗斯D.美国和墨西哥4.运往日本和欧洲各国的石油,主要来自: ()A.中国和墨西哥B.西亚和北非C.美国和中国D.西亚和中美洲(二).综合题A 组1.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图(1)从1830年起,世界人口每年增长10亿所用的实践一次为______年,______年,______年,______年。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2.计算非洲和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3.计算孟加拉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洲明显高于________洲,人口_______洲大于__________洲。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5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是淡水资源利用种存在的主要问题,A图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B图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人类活动必须既要考虑______,又要考虑______,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为了实现______发展,192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决定通过国际合作,解决一系列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在此之后,中国政府制定了《___________——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5.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图中反映的是在利用森林资源过程种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森林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图表分析了世界耕地日益减少的原因,请将图表下列选项前的号码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土地资源遭破坏;(2)滥垦草原;(3)人口数量激增;(4)滥伐森林;(5)土地占用面积增加;(6)沙漠扩大;(7)冲刷沃土。
B 组1.读景观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图3表示哪个宗教的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教徒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3)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那些民族以信奉该教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图7,完成下列要求:图 3(1)图中▲表示________矿,世界储量的90%分布在以下七个国家: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图中█表示________矿,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大陆和______________大陆上,其储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3.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E表示__________;F表示____________。
(2)图中 A 所代表的地区,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气候以__________区,A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这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字母________所代表的地区,其中热带森林分布的地区是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地区,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
(4)C种土地利用类型在非洲属于__________自然景观;在亚洲属于__________自然景观。
(5)D主要分布在_______大陆和________大陆北部,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景观。
(6)作为土地,其利用价值较小的主要________和________所代表的地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世界土地利用种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图8(1)世界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从________地区经过________洲南部到达________洲;其中最大石油输出地区是________,主要的石油输入地区有________洲西部和________等国家。
(2)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石油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中国的石油主要流往________________。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