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07.20 KB
- 文档页数:18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1、命题范围:集合到平面向量2、考试时间120分钟150分3、第一卷为客观题60分;第二卷为主观题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则A B =( ) A .{}0 B .{}1 C .{}12, D .{}012,, 2.已知a R ∈,则“1a ﹥”是“1a 1﹤”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3.已知2log e =a ,ln 2b =,121log 3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 (A) a b c >> (B) b a c >>(C) c b a >> (D) c a b >> 4.将函数sin(2)5y x π=+的图象向右平移10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 ( ) A 在区间35[,]44ππ上单调递增 B 在区间3[,]4ππ上单调递减 C 在区间53[,]42ππ上单调递增 D 在区间3[,2]2ππ上单调递减 5.如图,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为的中点,抛物线E 的顶点为且通过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41B .21 C.31 D. 43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2224a b c +-,则C =( )A .π2B .π3C .π4D .π67.函数()2e e x xf x x --=的图像大致为 ( )8.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A .3144AB AC - B .1344AB AC -C .3144AB AC +D .1344AB AC + 9.设函数32()(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A .2y x =-B .y x =-C .2y x =D .y x =10.已知函数e 0()ln 0,,,,x x f x x x ⎧≤=⎨>⎩()()g x f x x a =++.若g (x )存在2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0)B .[0,+∞)C .[–1,+∞)D .[1,+∞)11.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f x f x -=+.若(1)2f =,则(1)(2)(3)(50)f f f f ++++=…( )A .50-B .0C .2D .5012.定义在R 上的函数的导函数为'f (x ),若对任意实数x ,有f (x )> 'f (x ),且为奇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函数()f x的定义域为14.已知,αβ为锐角,4tan3α=,cos()αβ+=求cosβ的值___________15.若11223x x-+=,求33222232x xx x--+-=+-___________16.设函数f(x)=πcos()(0)6xωω->,若π()()4f x f≤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请写明必要的解题步骤,6小题,共70分)17.已知集合.(Ⅰ)当a=1时,求(∁R B)∪A;(Ⅱ)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8.已知 =(sin x,cos x ), =(sin x,sin x),函数f(x)=.(I)求f(x)的对称轴方程;(II)求使f(x)≥1成立的x的取值集合;(III )若对任意实数,不等式f(x)-m<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9.设p:实数a满足不等式3a≤9,q:函数f(x)=x3+x2+9x无极值点.(1)若“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已知“p∧q”为真命题,并记为r,且t:a2-(2m +)a+m(m +)>0,若r是¬t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正整数m的值.20.(12分).已知函数是奇函数.求实数a 的值;试判断函数在 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若对任意的 ,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1.设函数()f x =[2(41)43ax a x a -+++]e x .(Ⅰ)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求a ; (Ⅱ)若()f x 在x =2处取得极小值,求a 的取值范围.22.已知a ∈R ,函数f (x )=log 2(+a ).(1)当a =5时,解不等式f (x )>0;(2)若关于x 的方程f (x )-log 2[(a -4)x +2a -5]=0的解集中恰好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保密★启用前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第Ⅰ卷(选择题)将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
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2.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3.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庄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
这表明当时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B.唯物思想初步形成C.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人的主体意识增强4.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上述现象反映出A.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C.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5.“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6.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
辽宁省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
从中可知西周实行:A察举制 B军功爵制度 C宗法制 D郡县制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A.社会环境稳定B.自然条件改善C.政治重心南移D.生产力大为改观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
”“此法”应为: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
这反映出: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是:A.《通志》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考古发掘一座先秦墓葬时发现了用九个鼎随葬的情况,根据周礼,只有天子可用九鼎,但是根据出土的其他文物断定它绝非周天子墓葬。
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社会剩余产品更加丰富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4.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C.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5.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
”他评论的是:A.梭伦改革的作用 B.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作用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 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6.《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权化。
这主要体现出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
这反映罗马法A.尊重社会契约B.强调商业道德C.保护居民财产D.遵循市场机制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
据此可知,当时德国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
由此可知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
据此可知,古代佃农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30.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C.建立养老保险制度D.规定最高工时标准31.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
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卷<三模)测试时间:6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本试卷共包括两部分:第Ⅰ卷(客观题1---60题,共60分> 第Ⅱ卷(主观题61---63题,共40分>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60分)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 <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 <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 <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3.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以下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具有辨别婚姻的作用②具有明血缘的作用③没有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弊病④起到了瓦解宗法制度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
”这表明他主张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5.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高三年级历史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徐凤霞校对人:何梅客观卷Ⅰ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
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
贵族治人,其抟给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
据此可知( )A.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B.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C.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D.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2.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制D.郡县制3.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由此可见,促成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根本因素是( )①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②使用铁器、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③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④各国竞相变革,实行富国强兵之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 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掌握的土地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5. 《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絜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由此可知( )A.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B.州郡中正官严格举荐人才C.中正官以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加强6.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
其中的《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5分)已知集合A={(x,y)|y=x2},B={(x,y)|2x﹣y﹣1=0},则A∩B=()A.x=1,y=1B.(1,1)C.{1,1}D.{(1,1)} 2.(5分)已知p:(x﹣1)(x﹣2)≤0,q:log2(x+1)≥1,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5分)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A.y=x2+2B.y=﹣4x3C.y=x|x|D.y=﹣x+4.(5分)若cos(﹣α)=,则sin2α=()A.B.C.﹣D.﹣5.(5分)已知向量=(,),=(,),则∠ABC=()A.30°B.45°C.60°D.120°6.(5分)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奇函数,对于∀x∈(0,+∞),都有f(x+2)=﹣f(x),且x∈(0,1]时f(x)=2x+1,则f(﹣2018)+f(2019)的值为()A.0B.1C.2D.﹣37.(5分)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B.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C.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D.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8.(5分)函数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A.B.C.D.9.(5分)已知D为△ABC的边AB上的一点,且=+λ•,则实数λ的值为()A.B.C.D.10.(5分)函数f(x)=x3+x2﹣ax﹣4在区间(﹣1,1)内恰有一个极值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5)B.[1,5)C.(1,5]D.(﹣∞,1)∪(5,+∞)11.(5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A.1盏B.3盏C.5盏D.9盏12.(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其导函数为f′(x);当x≥0时,恒有f′(x)+f(﹣x)≤0,若g(x)=x2f(x),则不等式g(x)<g(1﹣2x)的解集为()A.(,1)B.(﹣∞,)∪(1,+∞)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5分)已知命题p:∀n∈N,n2<2n,则¬p为.14.(5分)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弧长为,则该扇形的面积为.15.(5分)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则{a n}的通项公式为.16.(5分)已知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如下命题:①0是函数y=f(x)的一个极值点;②f(﹣1)<f(0);③函数y=f(x)在x=﹣1处切线的斜率等于零;④当﹣2<x<0时,f(x)<0.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0分)17.(10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os2B﹣cos (A+C)=0.(Ⅰ)求角B的大小;(Ⅱ)若sin A=3sin C,△ABC的面积为,求b边的长.18.(12分)已知数列{a 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记b n=a n+log2a n+1,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19.(12分)有一种新型的洗衣液,去污速度特别快.已知每投放k(1≤k≤4且k∈R)个单位的洗衣液在一定量水的洗衣机中,它在水中释放的浓度y(克/升)随着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近似为y=k•f(x),其中f(x)=.根据经验,当水中洗衣液的浓度不低于4(克/升)时,它才能起到有效去污的作用.(Ⅰ)若投放k个单位的洗衣液,3分钟时水中洗衣液的浓度为4(克/升),求k的值;(Ⅱ)若投放4个单位的洗衣液,则有效去污时间可达几分钟?20.(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成等差数列.(1)若=﹣,b=,求a+c的值;(2)求2sin A﹣sin C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函数f(x)=xe x(e为自然对数的底).(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2)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22.(12分)已知函数.(Ⅰ)当k=1时,求函数f(x)单调区间和极值;(Ⅱ)若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5分)已知集合A={(x,y)|y=x2},B={(x,y)|2x﹣y﹣1=0},则A∩B=()A.x=1,y=1B.(1,1)C.{1,1}D.{(1,1)}【解答】解:联立得:,消去y得:2x﹣1=x2,即(x﹣1)2=0,解得:x=1,y=1,则A∩B={(1,1)},故选:D.2.(5分)已知p:(x﹣1)(x﹣2)≤0,q:log2(x+1)≥1,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答】解:由题意可知p:(x﹣1)(x﹣2)≤0,可得p:1<x<2;q:log2(x+1)≥1,可得x+1≥2,所以q:1≤x,所以p:(x﹣1)(x﹣2)≤0,q:log2(x+1)≥1,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5分)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A.y=x2+2B.y=﹣4x3C.y=x|x|D.y=﹣x+【解答】解:A、函数y=x2+2是一个偶函数,A不符合题意;B、函数y=﹣4x3的定义域是(﹣∞,+∞),是一个奇函数,函数在(﹣∞,+∞)单调递减,B不合题意;C、函数y=x|x|=的定义域是(﹣∞,+∞),是一个奇函数,函数在(﹣∞,+∞)单调递增,C符合题意;D、函数y=﹣x+定义域是{x|x≠0},是一个奇函数,但在(﹣∞,0)、(0,+∞)是减函数,D不符合题意.故选:C.4.(5分)若cos(﹣α)=,则sin2α=()A.B.C.﹣D.﹣【解答】解:法1°:∵cos(﹣α)=,∴sin2α=cos(﹣2α)=cos2(﹣α)=2cos2(﹣α)﹣1=2×﹣1=﹣,法2°:∵cos(﹣α)=(sinα+cosα)=,∴(1+sin2α)=,∴sin2α=2×﹣1=﹣,故选:D.5.(5分)已知向量=(,),=(,),则∠ABC=()A.30°B.45°C.60°D.120°【解答】解:,;∴;又0°≤∠ABC≤180°;∴∠ABC=30°.故选:A.6.(5分)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奇函数,对于∀x∈(0,+∞),都有f(x+2)=﹣f(x),且x∈(0,1]时f(x)=2x+1,则f(﹣2018)+f(2019)的值为()A.0B.1C.2D.﹣3【解答】解:根据题意,函数f(x)是R上的奇函数,则f(0)=0,f(﹣2018)=﹣f (2018),∀x∈(0,+∞),都有f(x+2)=﹣f(x),则有f(x+4)=﹣f(x+2)=f(x),则f(2018)=f(2+2016)=f(2)=﹣f(0)=0,则f(﹣2018)=﹣f(2018)=0,f(2019)=f(3+2016)=f(3)=﹣f(1)=﹣(2+1)=﹣3,则f(﹣2018)+f(2019)=0﹣3=﹣3;故选:D.7.(5分)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B.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C.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D.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解答】解:要得到函数=cos(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再再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即可,故选:B.8.(5分)函数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A.B.C.D.【解答】解:f(x)是分段函数,根据x的正负写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f(x)=,∴x>0时,图象与y=a 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一样,x<0时,图象与y=a 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故选:C.9.(5分)已知D为△ABC的边AB上的一点,且=+λ•,则实数λ的值为()A.B.C.D.【解答】解:∵三点A,D,B共线,∴=m+(1﹣m)=﹣m+(m﹣1),∴,解得λ=.故选:D.10.(5分)函数f(x)=x3+x2﹣ax﹣4在区间(﹣1,1)内恰有一个极值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5)B.[1,5)C.(1,5]D.(﹣∞,1)∪(5,+∞)【解答】解:由题意,f′(x)=3x2+2x﹣a,则f′(﹣1)f′(1)<0,即(1﹣a)(5﹣a)<0,解得1<a<5,另外,当a=1时,函数f(x)=x3+x2﹣x﹣4在区间(﹣1,1)恰有一个极值点,当a=5时,函数f(x)=x3+x2﹣5x﹣4在区间(﹣1,1)没有一个极值点,故选:B.11.(5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A.1盏B.3盏C.5盏D.9盏【解答】解:设塔的顶层共有a1盏灯,则数列{a n}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S7==381,解得a1=3.故选:B.12.(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其导函数为f′(x);当x≥0时,恒有f′(x)+f(﹣x)≤0,若g(x)=x2f(x),则不等式g(x)<g(1﹣2x)的解集为()A.(,1)B.(﹣∞,)∪(1,+∞)C.(,+∞)D.(﹣∞,)【解答】解:∵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f(﹣x)=f(x)∵x≥0时,恒有f′(x)+f(﹣x)≤0,∴x2f′(x)+2xf(x)≤0,∵g(x)=x2f(x),∴g′(x)=2xf(x)+x2f′(x)≤0,∴g(x)在[0,+∞)为减函数,∵f(x)为偶函数,∴g(x)为偶函数,∴g(x)在(﹣∞,0)上为增函数,∵g(x)<g(1﹣2x)∴|x|>|1﹣2x|,即(x﹣1)(3x﹣1)<0,解得<x<1,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5分)已知命题p:∀n∈N,n2<2n,则¬p为∃n0∈N,n02≥.【解答】解:∵命题p是全称命题,∴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可知:¬p:∃n0∈N,n02≥,故答案为:∃n0∈N,n02≥14.(5分)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弧长为,则该扇形的面积为.【解答】解:∵扇形的圆心角为,弧长为,∴扇形的半径为4,∴扇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5.(5分)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则{a n}的通项公式为a n=6n﹣3.【解答】解:∵{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解得a1=3,d=6,∴a n=a1+(n﹣1)d=3+(n﹣1)×6=6n﹣3.∴{a n}的通项公式为a n=6n﹣3.故答案为:a n=6n﹣3.16.(5分)已知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如下命题:①0是函数y=f(x)的一个极值点;②f(﹣1)<f(0);③函数y=f(x)在x=﹣1处切线的斜率等于零;④当﹣2<x<0时,f(x)<0.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②.(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解答】解:由导函数y=f′(x)的图象,可知f(x)在(﹣∞,﹣2)上单调递减,在(﹣2,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在x=﹣2处取得极小值,在x=0处取得极大值.很明显①②正确;∵f′(﹣1)>0,∴函数y=f(x)在x=﹣1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故③错误;当﹣2<x<0时,只能得出f(x)单调递增,并不能确定f(x)<0.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0分)17.(10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os2B﹣cos (A+C)=0.(Ⅰ)求角B的大小;(Ⅱ)若sin A=3sin C,△ABC的面积为,求b边的长.【解答】解:(Ⅰ)由已知得cos2B+cos B=0,可得2cos2B+cos B﹣1=0,即(2cos B﹣1)(cos B+1)=0,解得cos B=或cos B=﹣1.因为0<B<π,故舍去cos B=﹣1,所以,B=.(Ⅱ)由sin A=3sin C利用正弦定理可得a=3c,而△ABC的面积为ac sin B=,将a=3c和B=代入上式,得出c=1,且a=3,再由余弦定理b2=a2+c2﹣2ac cos B,解得b=.18.(12分)已知数列{a 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a2,a3+1,a4成等差数列.(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记b n=a n+log2a n+1,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解答】解:(I)由题意可得2(a3+1)=a2+a4,即2(4a1+1)=2a1+8a1,解得:a1=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II)因为b n=a n+log2a n+1=2n﹣1+n,所以T n=b1+b2+b3+…+b n=(1+2+3+…+n)+(20+21+22+…+2n﹣1)=.19.(12分)有一种新型的洗衣液,去污速度特别快.已知每投放k(1≤k≤4且k∈R)个单位的洗衣液在一定量水的洗衣机中,它在水中释放的浓度y(克/升)随着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近似为y=k•f(x),其中f(x)=.根据经验,当水中洗衣液的浓度不低于4(克/升)时,它才能起到有效去污的作用.(Ⅰ)若投放k个单位的洗衣液,3分钟时水中洗衣液的浓度为4(克/升),求k的值;(Ⅱ)若投放4个单位的洗衣液,则有效去污时间可达几分钟?【解答】解:(Ⅰ)由题意知,,解得;…(3分)(Ⅱ)当k=4,所以y=…(5分)当0≤x≤5时,由解得x≥1,所以1≤x≤5.…(8分)当5<x≤16时,由解得:﹣15≤x≤15所以5<x≤15综上,1≤x≤15…(11分)故若投放4个单位的洗衣液,则有效去污时间可达14分钟…(12分)20.(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成等差数列.(1)若=﹣,b=,求a+c的值;(2)求2sin A﹣sin C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A,B,C成等差数列,∴B=.∵•=﹣,∴ac cos(π﹣B)=﹣,∴ac=,即ac=3.∵b=,b2=a2+c2﹣2ac cos B,∴a2+c2﹣ac=3,即(a+c)2﹣3ac=3.∴(a+c)2=12,所以a+c=2.(2)2sin A﹣sin C=2sin(﹣C)﹣sin C=2(cos C+sin C)﹣sin C=cos C.∵0<C<,∴cos C∈(﹣,).∴2sin A﹣sin C的取值范围是(﹣,).21.(12分)已知函数f(x)=xe x(e为自然对数的底).(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2)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解答】解:(1)fʹ(x)=e x+xe x.令fʹ(x)>0⇒x>﹣1,即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2)因为f(1)=e,fʹ(1)=2e,所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e=2e(x﹣1),即2ex﹣y ﹣e=0.22.(12分)已知函数.(Ⅰ)当k=1时,求函数f(x)单调区间和极值;(Ⅱ)若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0,+∞).….(1分).….(3分)当k=1时,,令f'(x)=0,得x=1,….(4分)所以f'(x),f(x)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0,1)1(1,+∞)f′(x)﹣0+f(x)↘极小值↗….(6分)所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1,无极大值.….(7分)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1),单调递增区间为(1,+∞).….(8分)(Ⅱ)因为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令g(x)=f(x)﹣k,则问题等价于函数g(x)存在零点,….(9分)所以.….(10分)令g'(x)=0,得.当k<0时,g'(x)<0对(0,+∞)成立,函数g(x)在(0,+∞)上单调递减,而g(1)=1﹣k>0,,所以函数g(x)存在零点.….(11分)当k>0时,g'(x),g(x)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g'(x)﹣0+g(x)↘极小值↗所以为函数g(x)的最小值,当时,即0<k<1时,函数g(x)没有零点,当时,即k≥1时,注意到,所以函数g(x)存在零点.综上,当k<0或k≥1时,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13分)法二:因为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所以问题等价于方程1+kx(lnx﹣1)=0有解,….(9分)令g(x)=kx(lnx﹣1)+1,所以g'(x)=klnx,….(10分)令g'(x)=0,得x=1当k<0时,g'(x),g(x)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0,1)1(1,+∞)g'(x)+0﹣g(x)↗极大值↘所以函数g(x)在x=1处取得最大值,而g(1)=k(﹣1)+1>0.,所以函数g(x)存在零点.….(11分)当k>0时,g'(x),g(x)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0,1)1(1,+∞)g'(x)﹣0+g(x)↘极小值↗所以函数g(x)在x=1处取得最小值,而g(1)=k(﹣1)+1=1﹣k.当g(1)=k(﹣1)+1=1﹣k>0时,即0<k<1时,函数g(x)不存在零点.当g(1)=k(﹣1)+1=1﹣k≤0,即k≥1时,g(e)=ke(lne﹣1)+1=1>0所以函数g(x)存在零点.….(13分)综上,当k<0或k≥1时,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法三:因为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所以问题等价于方程有解,….(9分)设函数g(x)=x(1﹣lnx),所以g'(x)=﹣lnx.….(10分)令g'(x)=0,得x=1,g'(x),g(x)随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0,1)1(1,+∞)g'(x)+0﹣g(x)↗极大值↘所以函数g(x)在x=1处取得最大值,而g(1)=1,….(11分)又当x>1时,1﹣lnx<0,所以x(1﹣lnx)<1﹣lnx,所以函数g(x)的值域为(﹣∞,1],….(12分)所以当时,关于x的方程f(x)=k有解,所以k∈(﹣∞,0)∪[1,+∞).….(13分)。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命题范围:岳麓版历史必修2全册;2.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3.第I卷为客观题,共48分;第II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共52分;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1.我国南方原来在农历六月过小年,东汉时政府安排在冬季,唐代才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
材料中南方小年曾在农历六月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专制政府的强制要求B.南方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两熟C.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D.尽可能地减少对农时的影响2. 宋代徐州冶铁业计有“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信州铅山等地铜铅矿作坊主人“常雇募集十余万人……得铜铅数千万斤”;韶州铅银锡等矿区“四方之人弃农……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从材料可以看出( )A.宋代各地手工业规模明显扩大B.宋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C.宋代手工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D.宋代手工业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
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4.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
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
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
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
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对这一转变排序准确的是( )A.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B.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C.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D.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6. 在历史上,英国曾是拥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国家,但在1852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却说:“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
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4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实质是()A.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B.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D.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的贤良人才2.史料记载,原始社会时长江流域的农业与黄河流域可以相媲美。
但是到战时期,我国南北经济的差距拉大了。
你认为下列因素中最主要的应该是()A.北方政局相对稳定B.北方的自然条件更加优越C.北方铁器得到大力的推广D.北方劳动力资源比南方丰富3.在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对中华民族形成稳定的共同体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推行郡县制,设置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B.以小篆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5.岳飞在《满江红》一词中写到:“壮士饥餐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词中所指“匈奴”创造了()A.猛安谋克制度B.八旗制度C.亲王议政制度D.“蕃汉分治”制度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动作顺序应该是()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7.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一般有下列四种结果,其中符合李自成起义结果的是()A.推翻旧的封建王朝,农民领袖成为新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B.推翻了腐朽的王朝,农民领袖掌握了政权,但最后失败C.遭到政府军队和地主武装的镇压D.被地主阶段有所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8.我国古代“七大古都”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有五个,按照黄河流域的走势,自上而下依次是()A.西安、开封、洛阳、安阳、北京B.西安、安阳、洛阳、开封、北京C.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D.安阳、洛阳、开封、西安、北京9.明朝的一条鞭法和唐朝的两税法均体现了倡导者()A.依产纳税的思想B.不夺农时的主张C.轻徭薄赋的思想D.开源节流的思想10.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和如雨后笋般发展起来,其中最集中的地区是()A.广东、福建B.江苏、浙江C.湖南、广东D.安徽、江西11.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A.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中国民主革命开始D.中国思想领域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12.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城郊市重点联合体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1.命题范围:岳麓版历史必修2全册;2.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3.第I卷为客观题,共48分;第II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共52分;4.命题人:齐宝利审核人:钱丽雪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1.我国南方原来在农历六月过小年,东汉时政府安排在冬季,唐代才逐渐固定在腊月二十四日。
材料中南方小年曾在农历六月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专制政府的强制要求B.南方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两熟C.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D.尽可能地减少对农时的影响2. 宋代徐州冶铁业计有“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信州铅山等地铜铅矿作坊主人“常雇募集十余万人……得铜铅数千万斤”;韶州铅银锡等矿区“四方之人弃农……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
从材料可以看出( )A.宋代各地手工业规模明显扩大B.宋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加明细C.宋代手工业保持世界先进地位D.宋代手工业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
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4.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
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
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
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
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对这一转变排序准确的是( )A.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B.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C.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D.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6. 在历史上,英国曾是拥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国家,但在1852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却说:“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
”这深刻反映了( )A.当时的英国已无力统治更多的殖民地B.不同时期的英国面临的发展需要不同C.自由贸易的发展改变殖民掠夺的方式D.北美独立导致英国殖民大国地位丧失7.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内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对以下两幅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幅图体现的贸易观没有本质的区别B.“丝绸之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C.世界殖民和贸易不利于世界市场发展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是贸易8. 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
晚清民初中国的职业分化现象,其初兴虽近乎西方,然本土的市场、知识及制度因素却使不同职业体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
材料说明(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B.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出现了严重分化C.自由职业群体的兴起大大推动政治变革D.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分工更趋于细化9.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10.下图是1912年—1936年全国水田价格变动趋势图,据图可知(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农村资本流动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较大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时期经济衰退D.当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11.下表是中国19世纪70—90年代进出口商品价值简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单位:万海关两)年份进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出超或入超1871(同治十年) 13695 7010 6685 入超3251876(光绪二年) 15112 7027 8085 出超10581881(光绪七年) 16336 9191 7145 入超20461886(光绪十二年) 16469 8748 7721 入超10271891(光绪十七年) 23495 13400 10095 入超33051896(光绪二十二年) 33367 20259 13108 入超7151A.西方国家利用科技进步和流通的发展,对中国展开巨大贸易攻势B.外国商品输入的优势主要依靠鸦片贸易获得C.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己经无法抵挡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洪流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12.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
据下表推断( )1926.12 1930.11 1932.5 1934.6《申报》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30 29 43 17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27 21.8 53.8 22.4《商务日报》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15 15 17 20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1.7 46.8 41.5 38.5A.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B.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D.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13.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694个,建成455个。
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
据此推知(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14.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
这反映了( )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C.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D.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15. 曲线图是描绘经济发展走向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达方式,图1是1952—2002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增长图,图2是1985—1991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图。
综合这两幅图可知在改革开放初期( )A.国民人均收入与物价指数都较稳定B.1984年城市改革导致贫富差距拉大C.市场经济出现导致物价变化剧烈D.物价变动有助于推动体制改革的深入16.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
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反映的相关史实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诉之所在。
”《十二铜表法》灵活使用,重视调节民事纠纷“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
”横批“已经过去。
”A.1个B.2个C.3个D.4个17.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
由此说明( )A.罗斯福新政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加强经济干预C.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局部的干预D.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8.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
事实上,直到1935年末,政府的举债额也没有超过最低估计数,甚至一直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政府举债额也没有超过他的最高估计数。
这反映出罗斯福( )A.践行了凯恩斯赤字财政主张B.较好处理了税收与国债的关系C.对国家的外汇储备缺乏信心D.使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19.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20.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
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21. 1955年,世界贸易额增长至新的记录,但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徘徊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水平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甚至下跌了。
1956年8月,苏联提出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以商讨成立面向所有国家开放的贸易组织。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贸易机制存在明显不足B.金融体系缺乏制度基础C.战后世界整体发展加快D.自由贸易秩序亟待重建22.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
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有意停止对欧洲的援助B.美国不愿意为北约承担更多责任C.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经济D.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23.经济区域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版图,欧盟被认为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者,但在应对欧债危机问题上,它却没有进行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依据和民意基础。
这说明( )A.欢盟缺少应对经济困境的能力B.欧盟政治一体化滞后于经济一体化C.欧盟各成员经济水平存在差异D.欧洲中央银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具有缺陷24.下图反映了当前跨国公司各产业链的利润情况。
形成图中抛物线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深入发展B.发达国家转嫁落后产业的结果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D.世界多极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和28题为选做题,二选一,请把选做的题号标注在答题纸上)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