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位置。
1. 数对的概念。
-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 数对的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
例如,在教室里,小明的位置是第3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就是(3,5)。
2. 数对与位置的关系。
-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同一个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一个位置也只能用一个数对表示。
3.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 在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 例如,方格纸上的一个点A在第4列第3行,就可以用数对(4,3)表示。
根据数对可以准确地在方格纸上找到相应的点的位置,反之,方格纸上的点也可以用数对准确地描述其位置。
二、相关练习要点。
1. 根据描述写数对。
- 给出物体在场景(如教室座位、方格图等)中的列数和行数,准确写出数对。
- 例如:某物体在第5列第2行,那么数对就是(5,2)。
2. 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 给出数对,能在相应的场景(如方格纸、座位图等)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 如数对(3,4),就在第3列第4行的位置去寻找对应的物体或点。
3. 平移中的数对变化。
- 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时,数对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 图形向左或向右平移时,行数不变,列数发生变化(向左平移列数减,向右平移列数加);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时,列数不变,行数发生变化(向上平移行数加,向下平移行数减)。
例如,一个点(2,3)向右平移3格后,数对变为(5,3);向上平移2格后,数对变为(2,5)。
语文五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五上第二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识读散文: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习如何读懂散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 阅读散文:学习如何通过阅读散文来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培养对散文的审美能力。
3. 写作散文:学习如何运用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进行创作,包括如何选取素材、安排篇章结构、表达情感和展示观点等。
4. 修辞手法: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学习如何在散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5. 感受散文:学习如何通过欣赏和品味散文来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对散文的审美情趣。
6. 诗歌的韵律:了解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学习如何欣赏诗歌的韵律和韵脚,并通过朗读和赏析诗歌来感受诗歌的美。
7. 听说诗歌:学习如何通过朗读和背诵诗歌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同时感受诗歌的音乐和韵律。
8. 作文写话:学习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准确的语言表达、生动的形象描写等写作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一.《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安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表达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打量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那么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四.《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局部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新-课-标-第-一-网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缺乏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五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一、数学1.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正整数是大于0的整数,如1、2、3等。
负整数是小于0的整数,如-1、-2、-3等。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2.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跟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整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整数的乘法正整数的乘法法则: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负整数的乘法法则: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4.整数的除法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
5.整数的应用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海拔、温度、借贷等。
二、语文1.议论文议论文是以陈述、论证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以说服读者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章。
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三个部分。
2.语文修辞手法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称等,用来丰富文章的表达和情感。
3.古诗鉴赏通过学习古诗词的韵律、意境和词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4.词语运用学习一些常见的成语、俗语,加强对词语的理解和应用。
三、英语1.动词时态学习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和句子结构。
2.情态动词学习can、could、may、might等情态动词的用法和句子结构,以及表示请求、承诺、允诺等情态动词的用法。
3.名词的数学习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以及不规则名词的复数形式。
4.名词性物主代词学习my、your、his、her等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以及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5.阅读理解学习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大意和细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科学1.力和机械学习势能与动能的转化,简单机械原理和结构的认识。
2.植物生长学习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生长的过程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3.昆虫的生长学习昆虫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4.种子的扩散学习种子的扩散方式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五、品德与生活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学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
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
1.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4.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造成的。
5.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
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6.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2-1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 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例:日光灯、彩灯、蜡烛、萤火虫等。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和人造光源(电灯)。
4.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5.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投影在外面生活中很有用处。
6.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2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4.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2-31.光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2-41.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是当我们用一面镜子挡住光的去路时,我们会发现光改变了传播方向。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3.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利用光的反射解决难题。
4.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5.反光有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五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如下:
1. 短文写作:学习如何合理组织、概括和扩展写作材料。
了解篇章结构和段落组成,学习运用连接词连接段落之间的关系。
2. 形容词的用法: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用法。
了解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使用。
3. 成语的用法:学习成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学习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4. 议论文的写作:学习如何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理由和论据。
5. 词语的选择:学习如何根据句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重复和错误用词。
6. 阅读理解:学习如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中心意思和细节信息。
训练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7. 修辞的用法: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培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8. 课文朗读和背诵: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提高语感、声音语调和表达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的自信。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上第二单元复习【知识梳理】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音懒惰(duò)上卿(qīng)战袍(páo)擅长(shàn)赢(yíng)侵略(qīn)搁(gē)岔道(chà)二、易写错的字允诺无价之宝四、近义词抵御→抵挡(抵抗)(1)哒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比喻)(2)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引用)(3)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反问)2. 运用说明方法(1)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
(列数字、作比较)(2)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
(作诠释)课文知识梳理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题材各有不同。
第5课:《搭石》《搭石》作为本单元开篇,引导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的阅读习惯,学习不回读的阅读方法,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和起点。
1、《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
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2.重点句子①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解析】这句话描写的是调整搭石的老人,刻画了老人细致认真的特点,赞扬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②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来,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解析】“协调有序”写出了走搭石的动作美,把“踏踏的声音”比喻成“轻快的音乐”,写出了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走搭石的画面美。
作者通过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③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一、容易读错的音岔.路(chà)平衡.(héng)谴责(qiǎn)懒惰(duò)联结(jié)大臣.(chén)诺.言(nuò)上卿.(qīng)允诺(yǔn)渑池(miǎn)擅长(shàn)请罪.(zuì)游隼.(sǔn)鸵.鸟(tuó)击缶(fǒu)削弱(xuē)浩瀚(hàn)荆条(jīng)碉堡(diāo)搁板(gē)孑口(jié)吆喝(yāo he)蔺.相如(lìn)和氏璧.(bì)一行人(xíng)侮辱(wǔ rǔ)侵略(qīn lüè)脱鞋挽裤(wǎn)人影绰绰.(chuò)相背而行(xíng)廉.价、廉颇(lián)二、多音字辨音间 jiān(中间)相 xiāng (相信) 强 qiáng(强大) jiàn(间隔) xiàng(长相) qiǎng(勉强、强逼)划 huá(划船)冠 guān(皇冠) jiàng(倔强)huà(策划) guàn(冠军)字音辨析:“间”作方位词或表示“房屋的最小单位”时,读jiān,如车间;其他情况都读jiàn.“冠”表示“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时,读guān,如树冠;表示“第一位”或作动词时读guàn,如冠礼。
实战演练:①jiān ②jiàn 1.离间()空间()房间()①guān ②guàn 2.衣冠()鸡冠()夺冠()三、特殊词语ABCC式:人影绰绰小心翼翼大腹便便硕果累累风尘仆仆AABB式:客客气气大大方方日日夜夜子子孙孙堂堂正正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四、佳句积累1.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反问句)2.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
一、重点。
1. 生字词。
- 要求会读、会写本单元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如“汛期、间隔、平衡、协调有序”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体会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 提高阅读速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 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5. 掌握文中的描写方法。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体会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难点。
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2. 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抓住关键语句,提炼要点,准确、简洁地概括。
3. 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
4. 感受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品质。
5. 培养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能回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