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正常值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儿科正常心浊音界范围通常会有一些变化,这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体型。
一般来说,以下是儿童各个年龄段的正常心浊音界范围:
新生儿(0-1个月):心浊音界位于第3至4肋间,可能稍向左侧偏移。
婴儿(1-12个月):心浊音界位于第3至5肋间,也可能稍向左侧偏移。
幼儿(1-3岁):心浊音界位于第3至5肋间,通常略左于中线。
学龄前儿童(3-6岁):心浊音界位于第3至5肋间,略向左偏。
学龄期儿童(6-12岁):心浊音界位于第3至5肋间,相对较接近成人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范围只是一般的参考值,并不适用于每个儿童。
每个人的生理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评估儿童的心脏浊音界时,医生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年龄、性别、体型和病史等。
如果您有关于儿童心脏的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
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最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小儿各年龄血小板(BPC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正常值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正常值项目 标本国际单位 换算系数 (旧—)旧制单位钾血清 4.1 — 5.6mmol / L 1 4.1 〜5.6mEq/ L 钠血清136— 146mmol/ L 1 136 〜146mEq/ L 氯血清100— 106mmol/ L0.28357 〜379mEq/ dlBPC (X 109/L)MPV95% 正常范围 (fl ) x ±s 0~ 14 天 207 100〜423 7.8 ±0.7 15天~ 288 145〜571 8.4 ±1.5 1岁〜 195 119〜320 9.2 ±1.4 3岁〜 178 99 〜320 10.0 ±1.4 7〜14岁151 81 〜285 11.7 ±1.8 成人13084 〜20112.2 ±1.1分组 G氯化物血清100~ 106mmol/ L 0.17 590 〜625mg/ dl钙血清 2.1 — 2.55mmol / L 0.25 8.4 — 10.2mg / dl 镁血清0.8 〜1.2mmol / L 0.5 1.6 〜2.4mEq/L磷血清0.87 〜1.45 mmol / L 0.323 2.7 〜4.5 mg /dl 铜血清10.9 〜21.98 gmol/ L 0.157 70〜140gg/ dl锌血清7.65 〜22.95 gmol/ L 0.153 50〜150gg/ dl氨全血 5.9 〜35.2 mmol / L 0.587 10〜60gg/ dl铁(男)血清8.95 〜28.64 gmol/ L 0.179 50〜160gg/ dl铁(女)血清7.16 〜26.85 gmol/ L 0.179 40~150gg/ dl总铁结合力血清44.75 〜71.60 gmol/ L 0.179 250 〜400gg/ dl转铁蛋白成人血清 2.20 〜4.0g / L 0.01 220 — 400 mg /dl > 60岁血清 1.80 〜3.80 g / L 0.01 180 〜380 mg / dl 葡萄糖(空腹)血清 3.9 〜5.9 mmol / L 0.056 70 〜105 mg/ dl全血 3.9 〜5.6 mmol / L 0.056 70 〜100 mg/ dl丙酮酸全血45^ 140 g mol/ L 114 0.4 〜1.23 mg /dl 丙酮血清半定量法血浆阴性<0.5 mmol/L 0.172 阴性 <3 mg/dl 定量法血清0.05 — 0.34 mmol / L 0.172 0.3 — 2.0 mg /dl 蛋白总量血清60〜80 g / L 10 6 〜8g/ dl白蛋白( A)血清35 〜55g/ L 10 3.5 〜5.5g /dl球蛋白( G)血清20〜30 g / L 10 2.0 〜3.0g /dl血清蛋白电泳血清(纸上电泳)白蛋白0.54 〜0.61 0.01 54%^ 61%a 1球蛋白0.04 〜0.06 0.01 4%^ 6%a2球蛋白0.07 〜0.09 0.01 7%^ 9%3球蛋白0.10 〜0.13 0.01 10%^ 13%Y球蛋白0.17 〜0.22 0.01 17%^ 22%肌红蛋白血清6~80gg/ L 1 6 — 80ng/ml巨球蛋白全血 1.5 〜3.55 g / L 0.01 150 〜350mg/ dl (放射免疫法)粘蛋白改良 Harriss 法血清20— 40 mg/L 10 2 — 4 mg/dl Winzler 法血清400— 900mg/ L 10 40 〜90 mg / dl铜兰蛋白血清 1.53 〜3.34 gmol/ L 0.067 30 〜65 mg / dl胆红素总量血清2〜19 g mol/ L 17.1 0.2 〜1mg/dl直接胆红素血清0〜6.8 g mol/ L 17.1 0.〜0.2mg/dl总胆固醇血清 3.12 〜5.2mmol / L 0.026 120 〜200mg/ dl甘油三酯血清0.39 〜1.10mmol/ L 0.011 35 〜100mg/dl尿素氮血清 1.78 — 8.92 mmol /L 0.357 5 — 25 mg/dl肌酐血清27〜132 g mol/ L 88.4 0.3 〜1.2mg/dl肌酸(男)血清 2.9 — 7.1mmol / L 76.3 0.17 〜0.70mg/dl 肌酸(女)血清88〜177 g mol/ L 76.3 0.35 〜0.93mg/dl乳酸脱氢酶血清50〜240IU/L 肌酸激酶(CK)血清25〜200IU/L 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0 〜2 5 IU/L (CK-MB)a 1-抗胰蛋白酶血清0.78 〜2.00g/ L 0.01 78 〜200mg/ dl碱性磷酸酶血清 2 0〜2 2 0 IU / L(King-Armstrong法)维生素C 血浆23~85卩 mol/ L 56.8 0.4 — 1.5mg/dlC-反应蛋白血清68~8200 卩g/ L 1 68 — 8200ng/ ml抗核抗体血清<1:160 —<1:160(免疫荧光滴度法)E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0.40 〜0.70 0.01 40%^ 70% 免疫球蛋白血清IgA 760~3900mc|/ L 10 76 〜390mg/ dligD 1~ 4mg/ L 10 0.1 〜0.4mg/dligE 0.1 〜0.9mg / L 10 0.01 〜0.09mg /cigG 6 〜16g/L 0.01 600 〜1600mg/ dl igM 400〜3450mg/ L 10 40— 345mg/ dl四出血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试验名称正常值临床意义出血时间5〜8分钟出血时间延长见于:①血小板显著减少;②血小板功能(IVY) 异常:血小板无力症;③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凝血时间6〜12分钟凝血时间延长见于:①甲、乙、丙型血友病;②严重的(试管法)肝损伤、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③应用肝素等抗凝药毛细血管脆性0〜5个出血点脆性增加见于:①特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症;②过敏性紫(束臂)试验癜;③维生素(C或P)缺乏;④感染中毒凝血酶原时间12〜14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异常,见于:①DIC;②肝功能障碍;③维生素K缺乏;④应用抗凝药物凝血酶原消耗> 25秒消耗不佳见于:①凝血因子减少:甲、乙、丙型血友病、试验肝脏病等;②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③血中抗凝血活酶增加凝血酶时间16〜20秒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①纤溶亢进有FDP存在时;②肝素治疗时;③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或结构异常时纤维蛋白原测定血块退缩试验2 〜4g / L 降低见于:①纤维蛋白原缺乏;②严重肝损害1/2〜1小时开始血块退缩不良见于: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②继发性退缩,24小时完全退缩血小板减少紫癜;③血小板无力症五血气分析正常值项目标本国际单位换算系数旧制单位pH 动脉血7.35 〜7.45 1 7.35 〜7.45氧饱和度动脉血0.9 〜1.00 0.01 90%-100%静脉血0.64 〜0.88 0.01 64%5- 88%氧分压动脉血10.6 〜13.3kPa 0.133 80— 100mmHg氧含量动脉血0.15 〜0.22vol /L 0.01 15〜22 vol/%动脉血150 〜220ml / L 10 15〜22ml/dl静脉血100〜160 ml / L 10 10 〜16ml / dl 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男 4.7 ~ 6.4 kPa 0.133 35— 48 mmHg女 4.3 ~ 6.0 kPa 0.133 32— 45mmHg二氧化碳总量血清23 〜31 mmol / L 1 23〜31mEqK L二氧化碳结合静脉力血浆22 〜31 mmol / L 0.449 50〜70 vol/%缓冲碱动脉血45 — 55 mmol / L 1 45— 55 mEcq/ L 碱剩余全血-3 — +3mmol/ L 1 -3 ~ +3mE/ L实际碳酸氢酸血浆25±3mmoy L 1 25±3mE/ L标准碳酸氢盐动脉25±3mmoy L 1 25±3mE/ L血浆六尿检查正常值蛋白定性定量项目SI单位正常值传统正常值定性定量新生儿< 1.1 mmol/L儿童< 0.28 mmol/L 比重阴性新生儿< 20mg/dl 儿童< 5mg/dl 1.010 〜1.030渗透压婴儿 50〜700mmoK kg 儿童 300— 1400mmol/ kg pH沉渣婴儿 50 〜700 mOsn-k kg 儿童 300— 1400 mOsk kg5~ 7试验长2分钟以上,而4小时不超过2分钟为正常阴性< 40mg/ 24h六尿检查正常值蛋白阴性 < 40mg/ 24h定性 1.010 〜1.030婴儿 50〜700mmo/ kg 儿童 300— 1400mmo/kg 婴儿 50 〜700 mOsn/ kg 儿童 300— 1400 mOs/ kg白细胞< 5 个/HP 红细胞< 3 个/HP管型无或偶见透明管型/Addis 计数白细胞< 100 万/ 12h 红细胞0 〜50 万/ 12h管型0 〜5000/ 12h钠 95— 310mmo/ 24h 2.2 〜7.1g /24h 钾 35— 90 mmol/24h 1.4 〜3.5g /24h 氯 80— 270mmo/ 24h 2.8 〜9.6g /24h 钙 2.5 — 10mmo/ 24h 100 — 400mc/ 24h 磷 16— 48mmo/ 24h 0.5 〜1.5g /24h 镁 2.5 〜8.3mmol/24h 60 — 200mg/ 24h 肌酸 0.08 〜2.06mmol/ 24h 11 〜270mg/ 24h 肌酐 9 〜18mmo/24h 1 〜2g / 24h 尿素250 〜600mmo/ 24h15〜36g/24h 尿胆原1 : 20以上稀释为阴性< 4mg/ 24h 淀粉酶< 64U (温氏)HPpH 沉渣 白细胞 5~ 7红细胞 管型 < 5 个/HP < 3 个/HP无或偶见透明管型/ HPAddis 计数 白细胞 < 100 万/ 12h 红细胞 0 〜50 万/12h管型钠0 〜5000/ 12h 95 〜310mmo/ 24h2.2 〜7.1g /24h项目SI 单位正常值 传统正常值定性 定量 定量新生儿< 1.1 mmol/L 儿童< 0.28 mmol/L 新生儿< 20mg/dl 儿童< 5mg/dl阴性比重 渗透压钾 35— 90 mmol/24h 1.4 〜3.5g /24h 氯 80~ 270mmo/ 24h 2.8 〜9.6g /24h 钙 2.5 〜10mmo/ 24h 100 〜400mg/ 24h 磷 16〜48mmo/ 24h 0.5 〜1.5g /24h 镁 2.5 〜8.3mmol/24h 60 〜200mg/ 24h 肌酸 0.08 〜2.06mmol/ 24h 11 〜270mg/ 24h 肌酐 9 〜18mmo/24h 1 〜2g / 24h 尿素250 〜600mmo/24h15〜36g/24h 尿胆原1 : 20以上稀释为阴性< 4mc/ 24h 淀粉酶< 64U (温氏)八 小儿心电图特点及正常值、小儿心电图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心电图正常值有变动。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1、通畅呼吸道(airway,A)2、人工呼吸(breathing,B)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4、药物治疗(drug,D)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 (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儿科钠的正常范围
儿科中,小儿血钠的正常值是有明确定义的,一般通过采静脉血常规得到指标。
静脉血一般在130毫摩尔每升以上,150毫摩尔每升以下区间内的血钠是正常的。
只有当血钠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血浆渗透压才能得到更好地维持,使小孩的血液系统和整个内环境能够维持更正常的电解质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请注意,如果血钠水平低于130毫摩尔每升,或者高于150毫摩尔每升,这可能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导致血钠降低或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建议还是需要去医院里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纠正。
正常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5kg,生后3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第一年内婴儿前3个月的增加值约后9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即12个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系第一个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值约为2kg。
身高出生时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最快,约为25cm,前3个月身长增长约11~12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长约75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85cm;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5~7cm。
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头围: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2~34cm,第一年前3个月头围的增长(6cm),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增长值(6cm),即1岁时头围46cm,生后第二年头围增长减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长6~7cm,头围的测量在2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血压: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mmHg=kPa×7.5)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平均气道压MAP=K×(PIP×TI+PEEP×TE)/(TI+TE),作用提高PaO2。
在考虑增大MAP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PIP的作用大于PEEP及I/E;2、当PEEP过高,PaO2升高则不明显甚或下降;3、过高的MAP可导致肺泡过度膨胀,静脉回流受阻,心搏出量减少,氧合降低,并可引起肺气压伤。
- 1 -新生儿常用检验正常值血常规( x ±s ,n=40)WBC :Nelson :1月5.0~19.5,1~3岁6.0~17.5,4~7岁5.5~15.5[4]。
诊断学(二版):新生儿15 ~20,6月~2岁11~12,成人4~10。
简记为第2天<2万,第2周<1.2万,1岁<1万。
N 与L :在4~6天、4~6岁时相等。
RBC :2月最低,为2.7~4.9×1012/L [4]Hb :贫血暂定为:第1周<145g/L (末梢血)130g/L (静脉血)[1],1~4月<90g/L ,4~6月<100g/L ,6月~6岁<110g/L 。
HCT :出生12小时后,≥0.70(末梢血)或0.65(静脉血),诊断红细胞增多症[1]。
Ret :第1天<5%,第5天<1.5%PL :Nelson :第1周84~478×109/L ,1周后同成人150~400×109/L [4]尿常规:有2/3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5天内可有一过性蛋白尿,可达(++)。
有时尿布沾染橙红色的尿酸盐[1]。
大便常规:臭味——蛋白质消化不良;酸而多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奶瓣——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绿色——①人乳喂养②牛乳喂养时,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3]。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的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
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及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的菌群还原成胆红素,大便变黄色。
人乳喂养时粪便呈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粪便呈碱性,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如牛乳喂养儿排便为绿色,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3]。
血生化[1,2]为了便于记忆及执行,全血血糖<2.2mmol/L 均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血清钙<1.75mmol/L 诊断为新生儿低钙血症[5]。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新版一、儿童血常规正常值概述儿童血常规正常值是指在健康状态下,儿童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范围。
血常规检查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
儿童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检测。
二、儿童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与意义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为4.0-5.5×10/L。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导致贫血等症状。
2.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范围为110-160g/L。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氧气的运输,血红蛋白浓度异常可能导致贫血等症状。
3.血细胞比容(HCT):正常范围为0.40-0.52。
血细胞比容反映血液的浓度,可用于诊断贫血等疾病。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范围为80-100fL。
平均红细胞体积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如大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等。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范围为320-360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反映红细胞的含铁量,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6.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00-300×10/L。
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凝固和止血,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7.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2×10/L。
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炎症。
8.分类计数(neutrophils,lymphocytes,monocytes,eosinophils,basophils):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异。
分类计数可用于评估免疫功能、诊断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等。
三、儿童血常规异常值的临床意义血常规异常值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儿的疾病,如贫血、感染、炎症、出血等。
针对异常值,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检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如何解读儿童血常规报告在解读儿童血常规报告时,需关注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异常程度以及关联的临床表现。
儿科正常参考值
心率新生儿:120~140次/分、<1岁:110~130、2~3岁:100~120、4~7岁:80~100
呼吸新生儿:40~45、<1岁:30~40、2~3岁:25~30、4~7岁:20~25
血压收缩压=80+年龄×2(mmHg)、舒张压=2/3收缩压
高血压标准:学龄前:>110/70 mmHg
学龄期:>120/80 mmHg
≥13岁:>140/90 mmHg
心界年龄左界右界
<1岁左锁骨中线外1~2cm 沿右胸骨旁线
2-5岁左锁骨中线外1cm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左锁骨中线上或线内0.5~1cm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左锁骨中线内0.5~1cm 右胸骨线
心胸比率 <1岁:<0.6、 1~6岁:<0.55、 >6岁:<0.5
心脏横径正常值范围 <1岁:<8cm、1~3岁:<9cm、3~7岁:<10cm、8~13岁:<11cm
正常小儿尿量1~3ml/Kg/h、少尿:<1ml/Kg/h、无尿:<0.5ml/Kg/h
正常每日尿量(ml)=(年龄—1)×100+400
(婴儿每日尿量400~500ml、幼儿500~600、学龄前600~800、学龄期800~1400)
肝脏大小:正常:<1岁:肋下2cm内,1~4岁:肋下1cm内,>7岁:肋下不能扪及
轻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上
中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下,但未超过脐平
重度肿大:肝脏下缘超过脐平
脾大分度:正常:一般肋下不能扪及(10%的1岁以内小儿肋下恰及)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内
重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心脏杂音描述:部位、时相、性质、传导、强度
收缩期杂音按6级分类法:I级:杂音弱,不易听到
II级:较易听到的弱杂音
III级:杂音较强,但无震颤
IV级:杂音强且伴有震颤
V级:杂音很强,但听诊器不接触胸壁就听不到,伴有震颤
VI级:杂音很强,听诊器稍离开皮肤亦能听到,伴有明显震颤
心功能的分级:I级:仅有心脏病的体征(如杂音),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级:一般体力活动无症状,但较重的劳动后可引起易疲,心悸及呼吸急促
III级:能耐受较轻的体力活动,短程平路尚能健步而行,但步行时间稍长,快步或常速
登三楼时,发生呼吸急促、心悸等
IV级: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合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
肝肿大等,活动时症状加剧
婴儿的心功能分级:I级:无症状,吮乳和活动与正常儿无异
II级:在乳儿,吮乳时可有轻度呼吸急促或多汗,年长儿活动时有异常的呼吸困难,
但生长发育尚正常
III级:吮乳和活动有明显的呼吸急促,喂哺时间延长,生长发育因心衰而落后
IV级:休息时仍有症状,呼吸急促,有三凹、呻吟和多汗
小儿心衰诊断标准:
(一)、具备以下四项,考虑心衰:
1、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2、心率增快:婴儿>160次/分,幼儿>140次/分,儿童>120次/分
3、心脏增大:体检、胸片、超声心动图证据
4、烦躁、喂养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青紫、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中两项以上(二)、具备以上四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两项加以下2项可确诊:
1、肝脏肿大,婴幼儿>3cm,儿童>1cm,若出现进行性肿大伴压痛则更有意义
2、肺水肿
3、奔马律
婴儿心衰分级评分
分数
0 1 2
喂养情况每次喂奶量 >100ml 60-100ml <60ml
每次喂奶时间 <40min >40min -
体检呼吸次数 <50/min 50-60/min >60/min
心率 <160/min 160-170/min >170min
呼吸形式正常异常 -
末梢充盈正常减少 -
第三心音无存在 -
肝脏边缘(右肋下缘) <2cm 2-3cm >3cm
总分: 0-2,无心衰;3-6,轻度心衰;7-9,中度心衰;10-12,重度心衰
头围出生:34cm、6月:43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胸围出生:32cm、1岁:=头围、>1岁:=头围+岁数—1
腹围<2岁:=胸围、>2岁:<胸围
身长出生:50cm、3月:60-61cm、1岁:75cm、2-12岁:=岁数×7+70cm
体重1~6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6+月龄×0.25、≥2岁:岁数×2+7(或8)
前囟 1.5岁前闭合、后囟 6-8周前闭合、骨缝3-4月前闭合
腕部骨化中心数 1~9岁=年龄+1
出牙4~10月萌出(>12月未萌出为异常),最迟2.5岁前出齐,<2岁:乳牙数目=月龄-(4~6)四个能区发育二抬四翻六会坐,八爬十站周岁走
四握五抓七换手,九对食拇十五搭积木
二月喉音四月呀,六七个月描爸妈,周岁会说简单话
2~3月逗笑,6~7月认生,9~10月做再见,周岁表达自我需求
体表面积<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0.035+0.1
>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30)×0.02+1.05
颅内压增高标准新生儿:>80mmH2O、婴幼儿:>100mmH2O、大于3岁:>200mmH2O
预防接种出生乙肝、卡介苗1月乙肝
2月脊灰三价混合疫苗3月脊灰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
4月脊灰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5月百白破
6月乙肝8月麻疹
1.5-2岁百白破4岁脊灰三价混合疫苗
7岁麻疹、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