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第二节 二氧化硫
- 格式:doc
- 大小:86.51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化学第二节 二氧化硫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节 二氧化硫二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
三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四 知识分析思考:S 有哪些化合价分别代表哪些化合物(一)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二)的化学性质1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1)与水反应[实验6-1]结论: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
O H SO 22+32SO H复习:可逆反应所谓可逆反应,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对可逆反应,要用“可逆号”代替等号作为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
a 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的两个化学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共存,两个化学反应构成了一个对立的统一体。
b 符号“”两边的物质互为反应物和生成物。
c 在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如亚硫酸溶液中就有、和亚硫酸等分子。
亚硫酸是一种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32SO H -++3HSO H -3HSO -++23SO H思考:实验室制气体,应注意什么该如何收集(2)与碱反应O H SO Na NaOH SO 23222+=+32NaHSO NaOH SO =+思考: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与类似的现象。
与怎样区别(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3222SO Na O Na SO =+思考:硫有哪些常见化合价根据有关理论推测除具有酸的通性外,可能还具有的性质。
氧化性(弱)、还原性2 弱氧化性:O H S SO S H 222232+↓=+3 还原性:222O SO +高温 催化剂4242442222225SO K SO H MnSO KMnO O H SO ++=++4 漂白性[实验6-2]结论: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一册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第二节二氧化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教学重点S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SO2的化学性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启发、阅读、对比、归纳等●教学用具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夹)、分液漏斗、烧瓶、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双孔)、洗气瓶(可用大试管代替,5个)、烧杯、普通漏斗、石棉网、大烧杯、小试管、试管夹、水槽;浓H2SO4、Na2SO3固体、品红试液、石蕊试液、氢硫酸、溴水、KMnO4溶液、浓NaOH液、水;两试管预先收集好的SO2气体,其中一支的活塞上带有装浓NaOH液的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引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可爱的地球,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气候变暖这三大全球环境问题,却使人类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酸雨”是怎样危害地球的,请大家看以下资料。
[投影展示]“空中死神”——酸雨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地球。
据资料记载,仅在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余人成了酸雨的猎物。
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
在意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
瑞典有15000个湖泊酸化。
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被酸雨污染。
世界古迹、桥梁受酸雨腐蚀越来越快。
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智利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
闻名世界,代表我国古建筑精华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近年来也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浮雕花纹,50多年前图案清晰可辨,如今却大多模糊不清,甚至成光板。
我国江苏、安徽、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七省的大豆田曾经受酸雨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一年达1380多万元。
第二节 二氧化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①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认识可逆反应③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推断物质性质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互动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②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哲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的哲学观点②使学生树立人是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主体的意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漂白性 教学过程:[复习] 氧族元素的原子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强调]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由面到点 [复习]氧元素及其单质的主要性质 [引入]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S 元素[练习]写出你所知道的含硫的一些化合物(H 2SO 3、Na 2SO 4、H 2S 、SO 2、Na 2SO 3) [引入]课题 第二节 二氧化硫[设问]SO 2给你们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投影]空气质量日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SO 2的浓厚兴趣[过渡]要想研究SO 2,我们必须要先制取SO 2 [板书]一、SO 2的制取 [投影] SO 2的制取①药品:无水Na 2SO 3固体、浓H 2SO 4②原理:Na 2SO 3(固体)+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③装置: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尾气处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SO2的性质实验1.收集一试管SO2并将其倒立于水槽中,观察现象。
2、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3、SO2通入装有花的集气瓶中4、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5、将SO2通入KMnO4溶液中6、将SO2通入溴水中[实验]完成投影所示完成实验,提醒学生观察现象[板书]二、SO2的物理性质[小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第二节二氧化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SO2的物质性质和用途,掌握SO2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知识应用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SO2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两试管SO2气体、试管、水槽、烧瓶、石棉网、酒精灯、分液漏斗、石蕊试液、品红试液、新制氯水、KMnO4溶液、碘水、稀盐酸、BaCl2溶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酸雨”一词是美国化学家Smith于1872年首先提出的,直到20世纪40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其危害究竟有多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SO2[板书]第二节二氧化硫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展示]一试管SO2气体,观色并闻味。
[演示]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晃动、观察、橡皮塞塞上后,取出水面,留作后用。
[概括并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易液化(-10℃)。
[设疑]从物质组成看,SO2和CO2有何关系?[讲解]SO2和CO2组成上的相似性,可能导致性质上的相似。
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2 0 +4 +6 +4SO2是否也是?SO2中硫显+4价,通过S—S—S—S,可以看出,S处于中间位置,而CO2中碳显最高价态+4价,这将导致两者性质上的差异。
下面,通过实验来探究SO2的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设疑]SO2是酸性氧化物吗?如何验证?[演示]往刚才充有水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
[分析]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这是由于SO 2溶于水和H 2O 反应生成H 2SO 3。
这同CO 2溶于水极为相似,亚硫酸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 2和H 2O 。
[板书](1)酸性氧化物SO 2+H 2O H 2SO 3(CO 2+H 2O H 2CO 3)[讲解]H 2SO 3、H 2CO 3均为不稳定的弱酸,但H 2SO 3的酸性比H 2CO 3强。
[引导]既然SO 2是酸性氧化物,它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请大家对比CO 2写出SO 2同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评价并板书] SO 2+2NaOH====Na 2SO 3SO 2+NaOH====NaHSO 3[设疑]分析SO 2中S 的价态,推测它可能具有的性质。
[提问并回答]SO 2中S 为+4价,处于中间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评价]正确,请举例说明它的氧化性。
[板书](2)氧化性,SO 2+2H 2S====3S ↓+2H 2O[讲解]SO 2的氧化性较弱,只在少数反应中体现。
[讨论]请同学们设计几例实验验证SO 2的还原性。
[评价、讲述]SO 2的还原性应表现在它与氧化剂的反应上,可通过与O 2、KMnO 4(H +)、卤素单质水溶液等氧化剂的反应来证明。
[演示]将SO 2气体分别通入溴水、KMnO 4溶液中,观察。
[分析]溴水和KMnO 4溶液褪为无色,说明两者都与SO 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 2具有还原性。
[板书](3)还原性,SO 2+Br 2+2H 2O====H 2SO 4+2HBr[副板书]5SO 2+2KMnO 4+2H 2O====K 2SO 4+2MnSO 4+2H 2SO 4[板书]2SO 2+O 2======2SO 3 [讲解]SO 2具较强的还原性,可被X 2、O 2、KMnO 4、HNO 3等许多氧化剂氧化。
[思考]2 mol SO 2与1 mol O 2在上述条件下充分反应,能否得到2 mol SO 3?[提问并回答]不能。
因该反应是可逆的,不能朝某一方向进行到底,反应物、生成物是共存的。
[练习]请看实验[演示]①往BaCl 2溶液中通入SO 2,观察。
②往BaCl 2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然后通入SO 2气体,再加入稀盐酸,观察。
[分析]BaCl 2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无明显现象,在其中加入新制氯水后,通入SO 2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不消失。
[问题]白色沉淀是何物?如何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分组进行[提问并回答]白色沉淀是BaSO 4SO 2+Cl 2+2H 2O====2HCl +H 2SO 42SO 4+BaCl 2====BaSO 4↓+2HCl[评价]同学们答得很对。
[小结]由上述实验可知,SO 2中+4价的S 遇到氧化剂可失去电子被氧化成+6价的S ,说明SO 2具有还原性。
SO 2和O 2需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才能反应,但由SO 2转化成的H 2SO 3或亚硫酸盐在常温下就能被氧化,所以亚硫酸盐应密闭保存,以防变质。
催化剂△[副板书] 2H 2SO 3+O 2====2H 2SO 42Na 2SO 3+O 2====2Na 2SO 4[过渡]我们学过的HClO 、O 3、Na 2O 2、H 2O 2等都是强氧化剂,具漂白性。
SO 2也有氧化性,能漂白吗?[演示]往品红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然后再加热,观察。
[分析]品红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红色褪去,与往其中通入Cl 2的现象相同,说明SO 2具有什么性质?加热后,红色恢复,说明了什么?[小结]SO 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恢复。
[板书]4.漂白性[设疑]SO 2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讲解]氯水漂白是因Cl 2溶于水后产生的HClO 有强氧化性,可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而漂白,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这种漂白效果是永久性的。
SO 2漂白是因为它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易分解,从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色。
实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这种漂白结果是暂时的。
[分析]工业上常用SO 2来漂白纸浆,以致报纸放久会变黄。
[设疑]SO 2能使溴水、KMnO 4溶液褪色与SO 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回答]不同。
前者缘于SO 2的还原性,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后者缘于其漂白性,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设疑]在潮湿..条件下,若将等物质的量的SO 2气体和Cl 2同时..作用于有色物质,漂白效果会更好吗?为什么?[回答]潮湿条件下,SO 2与Cl 2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 2+Cl 2+2H 2O====2HCl +H 2SO 4,生成的盐酸和硫酸均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当两者按等物质的量混合时,漂白作用消失殆尽。
[投影小结]SO 2的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H 2O 、NaOH 反应②具有氧化性,与H 2S 反应 ③具有还原性,与O 2、Br 2、I 2、Cl 2、KMnO 4等反应④具有漂白性[设疑]CO 2和SO 2在化学性质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如何区分这两种气体呢? [回答]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过品红溶液或溴水或KMnO 4溶液,使之褪色者为SO 2,反之为CO 2。
[追问]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吗?为什么?[回答]不能。
因两者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原理为:CO 2+Ca(OH)2====CaCO 3↓+H 2O CaCO 3+H 2O +CO 2====Ca(HCO 3)2SO 2SO 2+Ca(OH)2====CaSO 3↓+H 2O CaSO 3+H 2O +SO 2====Ca(HSO 3)2[过渡]性质决定用途,SO 2有哪些用途呢?[投影小结]SO 2的主要用途(1)制硫酸:S SO 2 SO 3 H 2SO 4(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3)杀菌消毒[转引]虽然SO 2的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SO 2是有毒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当空气中含有大量SO 2时,对环境危害极大。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污染[阅读资料]有关酸雨危害的记载SO 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它还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酸雨可谓“空中死神”,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地球。
据资料记载,仅在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余人成了酸雨的猎物。
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
在意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
瑞典有15000个湖泊酸化。
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被酸雨污染。
世界古迹、桥梁受酸雨腐蚀越来越快。
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智利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
闻名世界,代表我国古建筑精华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近年来也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浮雕花纹,50多年前图案清晰可辨,如今却大多模糊不清,甚至成光板。
我国江苏、安徽、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七省的大豆田曾经受酸雨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一年达1380多万元。
[提问]阅读资料后,你有何感想?酸雨的危害大致有哪些方面?[投影小结]酸雨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2)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3)使土壤酸性增强,湖泊酸化,生态环境受损(4)破坏建筑物[过渡]那么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讲解]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人为排放的SO 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当这些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在水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硫酸和硝酸,使雨水酸性变大,pH 变小。
pH 小于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投影]2SO 2+2H 2O +O 2======2H 2SO 4 NO x HNO 3[小结]酸雨是无情的,酸雨的危害触目惊心。
为了我们惟一的家园,人类必须采取行动防止与根绝酸雨,保护地球环境。
[课后思考题](1)空气中SO 2的主要来源?(2)如何防止SO 2污染环境?[参考练习]1.由于易被氧化,在实验室不易长期保存的溶液是( )A.Ca(OH)2B.氢硫酸C.Na 2SO 3D.氯水答案:BC2.下列气体在浓碱溶液中能做喷泉实验的是( )A.N 2B.HeC.SO 2D.HCl答案:CD3.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SO 2气体,可选用试剂( )催化剂 尘埃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溴水D.饱和NaHCO3溶液解析:鉴别CO2和SO2时,可将气体分别通过品红溶液或溴水或KMnO4溶液等,使溶液颜色褪去者为SO2。
但除杂时,要将SO2除尽且须防止CO2的消耗与溶解。
因此应选择答案D。
原理:NaHCO3+SO2====NaHSO3+CO2(强制弱)。
答案:D4.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CO2、O2B.N2、COC.Cl2、N2D.H2S、SO2答案:D5.有一混合气可能由H2S、SO2、CO2和H2中的几种组成。
此混合气通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黑色沉淀;另取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则此混合气中一定有,一定不会有,可能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