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92.37 KB
- 文档页数:6
国际瞭望德国水管理和水体保护制度概览(上)———德国水法和水管理理念沈百鑫,沃尔夫冈·科克(Wolfang K ck )(德国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德国莱比锡D -04103)摘要: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水资源管理明显受到欧盟法规的影响。
德国水资源相对丰沛,能源业是用水主要领域,传统水管理上最重要的两个机制是水体使用的许可机制和对废水处理技术标准的规范。
受欧盟《水框架指令》的影响,水体环境目标管理也日益起着重要作用。
水管理中的协调问题是现代水法的难点,德国水法从联邦与州的职责分工、流域管理、协调机制以及管理过程中多方参与等方面来促进有效协调。
在有效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前提下,农业领域的面源污染成为欧盟和德国水管理中又一难点,在欧盟相关法律的框架下德国进行了许多创新。
另外,德国水体保护也有着多层体制性的不足,在运用税费机制上还十分谨慎。
关键词:水管理;水体保护;德国水平衡管理法;欧盟水框架指令;协调机制;农业水管理中图分类号:TV213(5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08(2012)08-0073-06收稿日期:2012-03-22作者简介:沈百鑫(1975—),男,浙江绍兴人,客座研究员。
0引言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水资源管理的指导理念。
水是社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与环节,水体更是生态环境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当置于环境保护的整体考量之中。
对“水资源”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理解是从经济资源、宝藏的角度出发,将水资源视为经济领域的生产资料;而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启蒙,水体更被广义地强调作为社会与生态的一部分,水管理中突出了收支平衡、公平与正义理念的资源意义。
本文中水资源即涵盖水环境与水生态的意义。
德国水治理理念及其成就在国际比较中都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污水处理和地下水保护方面。
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的意义和成功案例在当今社会,水资源日益减少,水污染日趋严重。
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增强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的意义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的意义1.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节约用水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借助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可以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引导人们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措施。
2.促进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设立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可以促进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通过在特定日子开展相关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加管理部门的注意力,并推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
3.增强环保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开展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日,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实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成功案例1.以色列的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拥有世界领先的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创新的无土栽培、滴灌和遥感技术等手段,成功地实现了高效用水和农业发展的平衡。
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学习对象。
2.新加坡的废水回用系统新加坡面临极度缺水的情况,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出了先进的废水回用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将收集到的废水经过多道处理工序后,变成可以用于工业、农业甚至饮用的高质量水源。
3.德国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德国致力于保护水资源,通过严格的管理政策和法规,实现了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全面保护水环境。
德国有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和监测设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中国的淡水鱼类保护中国以淡水鱼类保护为例,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渔等措施有效保护了珍稀淡水鱼类资源。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5.日本的节约用水倡导日本是世界上用水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通过推广节水设备、鼓励居民减少用水量等方式,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用水习惯,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水环境治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水环境治理的方法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
本文将通过比较国际上的水环境治理案例,探讨其启示对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德国的水环境治理经验德国作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头羊,其水环境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德国注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建立了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并采取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德国实施了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监管,确保水质达标。
在水生态保护方面,德国建立了水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了许多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促进了水生态的健康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紧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生态破坏。
在水资源紧缺方面,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且受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限制,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化工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排放,导致了许多地区的水质恶化。
在水生态保护方面,我国的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生态环境恶化。
五、启示与对策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环境治理对策,促进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水环境治理方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发展。
浅谈德国水资源保护管理对昆明水利发展的启示论文浅谈德国水资源保护管理对昆明水利发展的启示论文前言: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水资源管理水平,借鉴和学习德国在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的监管的经验,应德国经济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邀请,市水务局组织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赴德国考察学习水资源保护的经验。
考察团于 2000 年 8 月 8 日至 8 月 28 日赴德国进行访问和学习,在德期间,先后到亚琛工业大学水和固体废物研究所学习了德国水系管理、德国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水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政策、地下资源及水源质量、德国的水需求和水使用;访问了Eifel—rur 水协会(WVER)、米尔海姆水供应公司(RWW)和Aquarius水博物馆、勃兰登堡州环境保护部、柏林水供应公司、下劳齐茨自然保护区和联邦环境保护署。
通过考察学习,对德国水源及其利用的法律现状、水源作为联邦和地方政府管理下的公共财产、政府管理机构及其有关水资源管理的职责、水源功能划分的管理框架、水源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背景(WHG 水资源管理法)、联邦级地方政府的职责、水资源与河流经济利用的规定、水资源保护政策和监督机构;欧洲和德国水质污染复兴生态补偿政策的法律和指导方针与相关机构,复兴污水理念、德国河流环境的调查、管理与评估、河流污染治理的成效、难题与经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交流了水资源保护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经验,考察了莱茵河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情况、城市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了解了德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及科学研究的情况,对我市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德国水资源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为35。
7 万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 876 公里,东西之间相距 640 公里,地形异常多样,从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至辽阔宽广的平原,从北到南划为5 大地形区,北部为低地和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以及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整个地势南高北低。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1. 引言1.1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德国作为欧洲强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
这一点在德国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德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对于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人类健康的保护方面。
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以确保公民的健康与安全。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方面。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则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供应。
德国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在于它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是维护人类和地球家园共同利益的重要一环。
德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以实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德国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背景德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加剧,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战后,德国经历了经济的崛起和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198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德国政府开始采取积极的环境政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德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得到了广泛支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积极参与其中。
德国于1970年建立了联邦环境署,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了环境标准和限制措施,并逐步完善了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
德国还参与了多项国际环境合作,积极倡导全球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
52异域撷英如何做好所有者权益管理工作,是“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德国流域水资源的协同治理模式,致力于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以及管理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对自然资源公共权益的统一管理,为我国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德国流域水资源权益的公共性德国的宪法和法律本着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确定自然资源的归属,形成了以私人所有权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产权结构。
然而,在某些特定领域,公共所有权的概念也被德国立法接受,产生了联邦所有、州所有和乡镇所有的产权结构,流域水资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德国水系众多,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等。
这些河流的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广。
如易北河流经德国的10个州;莱茵河的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
因此,单一的政府机构、企业或个人都难以完全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同时,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复杂性,与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流域水资源的利用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某些地区对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当使用引致的流量减少、水质下降等负面效应会波及流域内的其他地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转。
对此,作为德国水资源治理的基础性法律,联邦《水法》明确规定,水(包括地下水和沿海海水)由国家控制,流协同治理德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上下级联动。
德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分为联邦、州、地方(市、镇)三级。
长期以来,德国《基本法》赋予了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的权利和责任,联邦政府可以出台适用于全国的、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相关的环境法规。
但在实践中,州政府却是行使和落实上述权责的主体,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来制定具体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
具体来看,联邦政府的资源和环境主管部门结合欧盟的水框架指令,制定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规划,明确开发利用、综合整治和景观保护的优先方向和重点任务;提出州级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指导性意见。
德国水管理和水体保护制度概览(上)——德国水法和水管理理念沈百鑫;沃尔夫冈·科克【期刊名称】《水利发展研究》【年(卷),期】2012(012)008【摘要】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水资源管理明显受到欧盟法规的影响.德国水资源相对丰沛,能源业是用水主要领域,传统水管理上最重要的两个机制是水体使用的许可机制和对废水处理技术标准的规范.受欧盟《水框架指令》的影响,水体环境目标管理也日益起着重要作用.水管理中的协调问题是现代水法的难点,德国水法从联邦与州的职责分工、流域管理、协调机制以及管理过程中多方参与等方面来促进有效协调.在有效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前提下,农业领域的面源污染成为欧盟和德国水管理中又一难点,在欧盟相关法律的框架下德国进行了许多创新.另外,德国水体保护也有着多层体制性的不足,在运用税费机制上还十分谨慎.【总页数】6页(P73-78)【作者】沈百鑫;沃尔夫冈·科克【作者单位】德国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德国莱比锡 D-04103;德国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德国莱比锡 D-04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516)【相关文献】1.德国和欧盟水法概念考察及对中国国水法之意义(上) [J], 沈百鑫2.德国水管理和水体保护制度概览(下)——协调制度和农业中的水体保护 [J], 沈百鑫;沃尔夫冈·科克3.集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推进水科学研究与水产业发展--德国启动《可持续水管理》研究计划 [J], 王志强;李丹颖;赵隆华4.我国农业节水管理的制度转型:以美国和德国为鉴 [J], 张也5.德国《少年法院法》刑事处分制度评介(上) [J], 徐久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