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116.38 KB
- 文档页数:1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而英语课程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当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传统、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急需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目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结构多为“四会”(听、说、读、写)并重,而忽视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口语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以满足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
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大多停留在基础知识和语法概念的传授,缺乏实际应用的内容。
为此,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引入一些实用性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例如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习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目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需要有一支素质高、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来支撑。
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可以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使他们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五、评价机制的建立为了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全面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口语考核、听力考核、阅读考核、写作考核等,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教务教学标准化《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究■ 李 娜(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不仅让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标准实现了统一,还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依据。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教材、教法、教学评价、教师团队等一系列的改革,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基于此,本文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职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优化措施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44A Probe into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2021 Edition)LI Na(Zheng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Abstract:The promulgates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not only unifi ed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provided programme-based guidance and basi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acing a series of reforms, such a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er team, etc.,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dern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Keyword: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eaching reform, optimization measures高职英语新课标的颁布破解了长期以来我国诸多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课程标准,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要求脱离,人才培养不适应行业需求的难题,既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指导,又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的领导和任课教师。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措施,并以相关实践成果作为佐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一)教师现状高职院校教师的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的中专教师,他们接触高职教育时间很短,很多时候教学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中专时代,教学操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另一大部分是新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虽然有很新的知识结构,但缺乏教学实践,更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本人也缺乏信心。
所以,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为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及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
他们中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更是他们的弱项,有很多学生从初中就放弃了英语学科的学习。
所以,使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对于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和布尔登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主要观点是:(1)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其他三个方面则是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则要理解学习任务的意义和相关性,学习任务就是连接师生、生生互动的界面,课堂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对这三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根据自身经验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他人能替代的。
教育博览Education Expo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企业对于高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英语,更加重视其实际应用。
英语作为重要的沟通媒介,在国际通用语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放眼我国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不重视学生口语及交际能力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后无法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与外界进行沟通,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模式上需要加强创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大融合进程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更大的竞争与挑战,对英语能力卓越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
目前就业市场仍然保持英语型人才短缺状态,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大批的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而生成这样矛盾的局面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工作没有着重开展起来,导致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明确高职英语教学宗旨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着竞争较为激烈的就业环境,因此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
教学结果更加合理化,突显出针对性与应用性,与企业充分建立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由于学生专业的不同进而要做出具体的区分,要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基础上侧重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1]。
二、采用情景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和补充其他方面的前导课程与实践课程对接。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提问方式,应加强创新,采用积极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遇到瓶颈问题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思考与改革探析我们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如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主导性等。
针对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改革见解。
学习目标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自学能力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在我国全面提倡推进素质教育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也是日益升高。
如何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对知识获得和运用的过程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缺乏再学习的能力,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本人所教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并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经调查,有60%的学生不想学习英语,认为英语就是一门基础课,只学习一年,在以后工作中用不着,英语不好照样可以找到工作,学好专业才是必要的;有20%的学生希望学好英语,但由于基础太薄弱,没有合适的方法,不知如何来提高,因此英语水平始终得不到切实提高;而有10%的学生对英语的态度是无所谓;只有10%的学生很喜欢英语,很希望能够和教师共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在大学阶段获得一技之长。
2.教学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高职院校开设了一年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为了检验学生对大纲规定的英语单词、语法等掌握的程度,要求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此举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本考试并不能很好地检测到学生英语运用的实际能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使得一些老师和大部分学生把英语学习只看作是为了努力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要求,致使大多学生只会阅读而不会说,也不会听。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摘要:新时期,在商务活动中对懂得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还存在教学观念陈旧、课程设置单一、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强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落实创新,才能满足培养优秀商务英语人才的目标。
基于此,加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需要涉外商务人才也在持续增加,其需要有更强的英语外交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具体教学开展中存在一定不足,必须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基于此,加强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现阶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传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理念下,往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强行的传输给学生,而学生很多都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在课堂上听讲、记笔记,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
基于这种观念,学生对老师存在畏惧感,即便在课堂中对老师的观念产生了质疑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影响课堂氛围,导致课堂氛围沉闷,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在学习中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限制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1.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目前,一些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多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并掺入少量的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模式相对固定,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证整体教学效率,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偏低。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对商务英语充满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奇思妙想,帮助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减少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干扰,单一的教学模式会明显限制学生兴趣,容易引起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