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小说
- 格式:ppt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52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二、文学作品的基本题材: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2.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浓缩的反应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3.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5.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三、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特点: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还有:(1)文学言语内指性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2)文学言语心理蕴含性(3)文学言语阻拒性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
四、文学意蕴三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艺术至境三美神:文学典型、文学意象、文学意境五、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中文与社会方向(文学概论部分)参考书目
一、专著类
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勰:《文心雕龙》,周振甫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
二、教材类: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版。
2、张少康、刘三富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版。
㈠西方文论专著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㈡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论著
1、汉代:《毛诗序》
2、三国:曹丕的《典论〃论文》
3、魏晋南北朝:
①陆机《文赋》
②刘勰:《文心雕龙》,周振甫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
③钟嵘:《诗品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4、两宋:①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②严羽的《沧浪诗话》
5、明清:①金圣叹的小说评点②刘熙载的《艺概》
“五四”以后:①王国维的《人间词话》②鲁迅的《摩罗诗力说》③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
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问题的著作
1、傅腾霄主编:《马列文论选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探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LLL1- irirr- l」r rrf —」r f L」=R R—LL r f clj- f lll Er rn rr _r~ rn r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探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了、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探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诗歌定义: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并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文学体裁特点:1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2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3创造鲜明的意向和深邃的意境4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分行排列,富有形式美和节奏美小说定义:小说是一种综合的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表达方式十分开放诗歌营造画面意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诗歌抒情,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特点:1注重叙述故事。
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形成了故事,任务懂得行动推动了时间的发展形成了故事2小说叙述故事的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中事件的核心,人物本身是复杂的,便于反应生活、揭示主题。
3小说中所叙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都有虚拟性。
小说可以运用虚拟、想象和夸张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叙述故事和塑造形象。
任务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就必须用虚构的方式,人物要有思想内容,要揭示作品主题也要用虚拟的方式。
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区别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1日常语言突出种种实用目的,文学言语则以审美功能为主要特征。
2文学言语是日常语言的“形变”,日常语言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后,便与原本的现实话语失去了直接的联系,获得了特殊的性质。
3文学言语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语言,日常语言没有自我意识,是原生态的语言。
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1文学言语与科学用语言承载的思维方式不同。
科学主要通过抽象思维从理性上来认识世界,而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从情感上去认识世界。
科学语言是认识的、概念的、逻辑的、精确的、目的的,文学言语是非概念、非逻辑、无功利的。
2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不同。
科学语言是一种解说性语言,文学言语是情感性的语言。
科学言语准确,文学语言模糊。
科学语言是规范的,文学言语是独创的。
3表现在主体传达与接受的态度上。
传达:科学语言拒绝任何个人情绪、情感的介入,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料理清楚、表达严密。
文学言语传达的是主体复杂的情感经验,需要打破成规,传达出主体原初经验的模糊感、新异感、真切感。
文学概论大一知识点文学概论是大一学生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特点、流派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
以下是文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文学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描绘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学具有以下特点:1.1 主观表达: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体验的主观表达。
1.2 想象力与创造力:文学作品常常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文学世界。
1.3 艺术性与美感:文学作品在表达之外,还追求艺术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文学的流派与形式2.1 散文:以散文形式表达的文章,包括散文随笔、小品文等多种形式。
2.2 诗歌:使用特定的韵律、格律和韵脚等技巧进行创作的文学形式。
2.3 小说:由一系列虚构或真实的情节和人物构成的长篇故事。
2.4 戏剧:通过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
三、文学史与流派3.1 古代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古代文学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外国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印度文学等,代表作品有《伊利亚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2 现代文学: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现代文学两个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作品有《呐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现代文学代表作品有《198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3.3 流派:文学作品常常分为不同的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四、文学批评与评价方法4.1 传统文学批评:包括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内涵、风格等。
4.2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关注作品中符号和象征的意义。
4.3 后现代批评:怀疑语言和真实性,强调个人体验和阅读者的参与。
4.4 读者反应批评:关注读者对作品的反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作者的意图。
第一节文学的发生2104多选重点必背四简答 第一节文学的发生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择(一)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模仿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的观点;较为系统地阐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 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高频单选】(二) 巫术说认为是巫术思维法则的推动促成了人类艺术的诞生;英国弗雷泽在《金枝》中主张艺术起源于巫术;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野蛮人的世 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万物有灵论”。
(三)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康德最早提出游戏说,但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的是席勒和斯宾塞(四) 劳动说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劳动需要并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普列汉诺夫提倡起源劳动;《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第一节文学的发生二、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一) 认为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的原因1、 劳动是原始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
2、 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的关系密切。
3、 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是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二节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节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试论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008论述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的表现在三个方面【1201简答】(一)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原始文学→阶级社会;文学的民族性:审美趣味、语言特点、精神气质(二)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如诗歌形式的发展:四言诗→西汉五言诗→隋唐七言诗(三)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1904论述题】1、2、3、【政治经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文化活动】哲学、道德、宗教等精神文化领域的变化对文学发展影响重大。
文学概论的作品类型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及其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作品类型。
在文学概论中,作品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文学体裁、时代、主题等进行划分。
以下是对文学概论中常见的几种作品类型的介绍。
1.史诗:史诗是一种叙事性质非常强的文学作品类型,通常以英雄人物、历史事件或神话故事为主题。
史诗以其宏大的叙事风格,丰富的场景描写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史诗作品包括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米尔顿的《失乐园》等。
2.诗歌:诗歌是一种以韵律和节奏为特征的文学作品类型。
它通过运用音韵、押韵、节奏等技巧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
诗歌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美感,常常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许多流派和形式的诗歌,例如古典诗歌、浪漫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长篇叙事性的故事文学作品类型。
小说通常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叙述情节发展以及展现社会背景来呈现故事。
小说具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可以涵盖各种题材和内容。
著名的小说类型有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奥尔韦的《老人与海》。
4.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的文学作品类型。
它通常由数幕组成,并通过角色的表演和对话来揭示剧情和主题。
戏剧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它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够吸引观众,并通过对人物情感、社会问题或道德议题的描绘,引发观众的思考。
著名的戏剧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易卜生的《娜拉》和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类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作品类型,如短篇小说、故事、传记、纪实文学、寓言、童话等。
这些作品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共同构成了文学概论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不同的作品类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一、基本概念: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5、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7、散文:①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②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③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④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二、思考问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1)现实型文学侧重再现客观现实,理想型文学侧重表现主观理想,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审美意蕴。
这种意蕴或侧重客观,或侧重主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个别事物的抽象性、概括性。
(2)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