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职能对比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24
江苏省城市职能分布分析江苏省概况:江苏省辖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等13个地级市,55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25个县。
省会南京市。
南京:南京是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长三角地区第二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截至2009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629.77万人[2],市区户籍人口545.97万人,其中江南八区户籍人口309.61万人。
至201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800.4680万人。
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无锡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布码头”之称。
无锡市区人口354.23万人;南长区人口37.85万人;北塘区人口33.68万人;滨湖区人口68.90万人;无锡新区人口53.68万人;惠山区人口69.11万人;锡山区人口68.13万人;江阴市人口159.48 万人;宜兴市人口123.55 万人徐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交通主枢纽,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商贸都会。
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市共登记常住人口858.05万人。
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人邮政编码人民政府驻云龙区30鼓楼区38贾汪区49泉山区43铜山区118邳州市169新沂市103睢宁县132沛县120.3丰县116常州: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长江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过百万吨。
年末常住人口4591972人苏州: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中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一、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划;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加进了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严格地说,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都应该区分历史的,现状的和规划的三个时间尺度。
二、如何正确地确定城市性质?1、不要简单地把城市职能搬到城市性质中来,罗列一大堆职能,也不要完全脱离现状职能,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
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城市职能,继承和发展其中合理的部分,抛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预计未来的可能变化。
2、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
要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城市对比的方法。
3、城市性质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上要适当,其繁简要看用于什么目的。
三、城市职能的概念什么是城市职能?职能的词义指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承担的职责及具有的用途。
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它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有观点把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和服务活动都归入城市职能范畴,这就势必削弱“城市职能”这一术语的特定内涵。
城市职能是从整体上看一个城市的作用和特点,指的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研究范畴。
这样理解更为严密。
经济基础理论表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本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非基本活动部分;另一部分是为满足城市外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基本活动部分。
这两部分活动的发展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基本活动部分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主导和主动的因素。
城市职能的概念应着眼于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一般而言,单一职能的城市是很少的。
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总会有几方面的作用,不过有的职能影响的区域广,有的则小;有的职能强度大,有的则弱;有的城市有1个或2个主导职能,有的则几个职能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苏州城市职能分析(将从职能演变方面进行分析)答: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包含着许多的社会经济信息, 同时也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特征, 其中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是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城市职能指的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 表现的是城市的现有状况, 而城市性质反映的则是城市的未来状况, 所以, 城市职能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城市性质。
所以我们下面就对苏州城市职能的演变分析。
春秋时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
新建的吴国都城采用“郭城、大城、宫城”三重城的型制。
从有关记载分析,吴国的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市场也有一定的规模。
所有这些,充分表现出吴都具有显著的经济功能。
秦汉时期的苏州已不再是昔日显赫的吴国都城,政治经济地位不高,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有限,吴郡的规模和布局变化不大。
六朝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具,促进了苏州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史有“一郡丰收,可供数郡”的粮仓之说,城市虽无大的变化,但开始出现了许多寺观庙宇等宗教建筑,如孙权所造报恩寺,西晋时所修之真元道观(即今玄妙观)等。
直到唐代,城市里仍实行将居住区与商业区分割开来的市坊制度。
但是苏州城市沿用传统的市坊制度在唐中后期逐步改变。
唐代不少诗作中描述了阊门一带的商业繁荣景象,这表明商业活动已不限于秦汉以来一直位于城中心的东、西二市,开始插布于城门附近。
五代时,苏州在吴越王钱缪的统治下,大力兴修水利,“吴越模式”影响深远,苏州因此“原田腴沃,常获丰穰”,有人认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就是那时开始的。
宋代,苏州被称为平江府,城垣因袭吴越旧有规模,唯至宋代又屡加修缮,由现存宋平江府石刻图可见其城市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市结构以子城为核心;城市布局主要按功能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基本以子城为核心,北部地区是居民聚集区,西北部是城市商业中心,西南部布置高级驿馆园林区和各种管理机构,城市的文教区亦在城西南。
城市职能对比分析城市职能是指城市所承担的各种功能和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不同城市的职能差异很大,取决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本文将对城市职能进行比较分析。
一、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城市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不同城市的经济职能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一般来说,发达的城市经济职能较为多样化,产业链较为完整,经济活力较强。
例如,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拥有完善的金融、贸易、电子信息和制造业等职能;而北京则以政府机构和科研教育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也有较强的发展。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性城市的经济职能相对较弱,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导,发展潜力较小。
二、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吸引人才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不同城市的文化职能差异明显,表现在文化氛围、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等方面。
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故宫、颐和园等世界知名的文化景点;上海则以现代文化为主,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艺术团体和文化节庆活动。
一些小型城市在文化职能上相对较弱,可能缺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活力。
三、教育职能教育职能是城市培养人才和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不同城市的教育职能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学校规模和教育水平等方面。
一般来说,发达城市的教育职能相对较强,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研究机构。
例如,北京和上海拥有众多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院所,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相比之下,一些小型城市的教育职能相对较弱,可能缺乏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四、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城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社会安全的职能。
不同城市的社会职能差异较小,主要体现在医疗、社保、居住和交通等方面。
一般来说,发达城市的社会职能相对较为完善,有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北京和上海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较高,社会保障政策相对完善。
相比之下,一些小型城市的社会职能相对较弱,可能医疗资源有限,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6.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1.城市经济部门的划分1) 基本类型——农业,非农业2) 城市产业基本分类●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3)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4) 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2.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1) 概念:基本活动部分:为外地服务,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
离心型:工业产品、报刊向心型:购物,旅游——基本部门是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形成生产”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城市服务生产”中小学,一般商店,市政设施,部分工业——非基本部门2) 二者的关系:①基本活动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非基本活动随基本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②相互依存,应保持适当比例。
3) 基本/非基本比率B/N(二者的比例关系)按照产品收入与劳动力计算。
一般情况下,B/N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城市的性质与职能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城市的性质和职能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决定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分析影响城市性质与职能差异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城市性质与职能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位于沿海的城市往往具有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优势,因此在国际贸易和海运物流方面有着更大的影响力。
而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则可能更侧重于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
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会对城市的性质和职能产生重要影响。
某些城市可能因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或农业资源而在相关行业具备竞争优势,这些资源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结构和职能定位。
三、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也是导致性质与职能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通常担任着金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核心职能。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可能在工业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四、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对城市性质与职能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政府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城市群体经济的培育和升级起到关键作用。
五、历史和文化传统历史和文化传统也会对城市的性质和职能起到一定的影响。
有些城市因为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或文化遗产而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备较强的发展优势。
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对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六、人口规模和组成人口规模和组成是决定城市性质与职能差异的重要因素。
大城市往往具备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消费市场,可以容纳更多的产业和企业发展,从而担任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职能。
当然,人口的教育水平、职业结构、年龄结构等也会影响城市的性质和职能。
综上所述,城市的性质与职能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阶段、政府政策、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规模和组成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功能。
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职能定位。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一、城市职能及其类型1、城市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2、城市职能的类型(1)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指每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
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等。
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3、城市职能的分类(1)各级行政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功能.☐可按行政机构等级划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县城☐(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职能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市最大比例。
可按工业构成划分为:单一性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城市;矿业城市……多种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职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对外交通用地及由此发展的工业用地比重突出。
按运输条件可划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口城市☐(3)其他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城市:行政特区经济特区☐Ⅰ全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Ⅱ特大及大中型为主的加工工业城市☐Ⅲ中小型加工工业城市Ⅲ1 食品工业为主的城市Ⅲ2 建材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3 机械工业为主的城市Ⅲ4 其它类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5 皮革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6 缝纫和文教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7 森林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8 造纸工业占重要地位的城市Ⅲ9 电子工业城市Ⅳ以能源、冶金为主的工矿业城市Ⅳ1 煤炭工业城市Ⅳ2 电力工业城市Ⅳ3 冶金工业城市Ⅳ4 石油工业城市4、城市职能分类有什么作用?便于认识和分析全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