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会考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38.24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意义重大,它记录着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九年级会考是学生中学阶段的一大考试,历史是其中重要的一门科目。
下面将对九年级会考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__古代文明__古代文明是历史的起点,它包括了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国家的文明。
这些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1.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自然环境优越,发展了灌溉农业和水利工程。
埃及人还创造了象形文字,并修建了金字塔,展示了他们的建筑和工艺技术。
2. 巴比伦文明:巴比伦位于现今伊拉克一带,曾经有过繁荣的历史。
巴比伦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并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 印度文明:古印度是四大文明之一,它创造了梵文,并发展了佛教。
此外,古印度对数学和医学也有独特的贡献。
4.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人发明了中国文字,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伟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__世界历史__世界历史是各个国家历史艰辛的结晶,对于了解国际关系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二战与冷战时期:二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战后,冷战时期开始,主要由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强国展开。
这一时期,两个超级强国在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对抗。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冲突之一。
它以联盟国和中央同盟国之间的战争为主线,导致了全球范围的战争。
大战结束后,国际秩序重新组建。
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目的是推翻法国王室,争取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这场革命产生了“人权宣言”,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三、__中国历史__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是九年级会考历史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秦朝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历史会考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对于他们的升学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我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古代文明与中华文化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等。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3.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
二、世界古代文明1. 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特点、金字塔的建造等。
2. 印度文明:恒河流域的文明特点、佛教的兴起等。
3. 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奥运会、哲学家等。
4. 罗马文明:共和制度、斗兽场、道路建设等。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官制等。
2. 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统一、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等。
3. 分封制度:三国时期的分封制度、五胡乱华时期的分封制度等。
四、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1. 农业经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等。
2. 手工业经济:丝绸、瓷器、铁器等手工业的发展。
3. 商业经济: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商业贸易的发展。
五、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2.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等道家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3. 墨家思想:墨子等墨家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4. 法家思想:韩非子等法家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5. 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
六、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等。
2. 中朝关系: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对朝鲜半岛的影响等。
3. 中日关系: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等。
七、中国古代的战争与革命1. 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争霸、兵法家的兴起等。
2. 秦朝的统一战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历史九年级会考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和成就。
九年级历史会考是对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和历史思维能力的一次考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历史九年级会考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在九年级历史会考中,古代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掌握重要人物、事件和成就。
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历史九年级会考至关重要。
二、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也是历史九年级会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和信息革命等重要的科技事件和成就。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掌握科技革命的关键事件和影响对于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三、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历史九年级会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和和平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破坏,而和平则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稳定和繁荣。
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事件和背后的原因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和平意识非常重要。
四、民主与人权民主与人权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历史九年级会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民主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民主制度和人权保障的重要原则和机制。
民主和人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基石,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五、文化交流与文明碰撞文化交流和文明碰撞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九年级会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和现代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事件,如丝绸之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等。
文化交流和文明碰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的冲击。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促进文化多元和理解。
六、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九年级会考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九年级政治历史会考知识点九年级政治历史会考是每个九年级学生必须参加的考试之一。
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本文将就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九年级政治历史会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
在政治制度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如封建王朝的建立、皇帝的统治方式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如秦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等。
在社会文化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古代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的传入等。
在科技发展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古代的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情况。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古代的发明创造,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二、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九年级政治历史会考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从16世纪到19世纪之间的世界历史。
在欧洲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的历史。
在美洲方面,我们需要了解美洲的殖民化进程和美洲革命的历史。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美洲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
在亚洲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亚洲的殖民化进程和亚洲国家的独立历史。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变迁。
三、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是九年级政治历史会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在清朝末年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洋务运动、百日维新等事件和改革尝试。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组织和事件。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和重要战役。
九年级历史会考复习策略进入会考复习阶段,让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使他们在众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中找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为自己考出一个理想的分数。
一、选择题的指导策略1、要让学生对选择题有新的认识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考试时答错一两道选择题没有关系,只要把非选择题答好,也一样能够得高分。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指导复习时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会考历史选择题共有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虽然每小题只有2分,但是如果选错3—4道小题,就丢失了6—8分。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分数就与其他同学相差了半个等级;但如果在考试时把好选择题这一关,取得高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即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要使高分在你“不小心”的审题中轻而易举地溜走呢?为了会考时取得好的成绩,一定要特别重视选择题的复习。
2、对于不同类型的选择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1)答非所问型有些题目的内容和要选择的内容根本就对不上,面对这样的题目,我指导学生选择“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即它提出什么问题,我们就“对症下药”去作什么样的选择。
例1: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包括()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D、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乍一看,这几项内容都与“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关,但是经过反复推敲“不包括”的内容,结合课本中的概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在七十年代初,建国初期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那时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显现出来,经过这样的梳理,正确答案应该是A 选项。
(2)混淆思路型这一类型的选择题往往往是给出事件发生的年代、内容或相近、相似的内容、概念,对学生的选择造成干扰,从而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是否牢固。
例2: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其中表述完整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B、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初步审题后可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因为A、C选项是造成后果的直接原因,而B选项是由A、C引发的后果,这种现象的表象并不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而是在于其更深刻的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也是表述最为完整的一项。
2023年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一、古代文明
1. 夏商周时期
- 夏王朝的建立和衰落
- 商朝的兴起和发展
- 周朝的建立和周礼制度
2. 秦汉时期
-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秦制的实施
- 汉朝的王朝更迭和汉武帝的改革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 君主制
-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君主制度特点
- 君主权力的来源和本质
2. 官僚制
- 中国古代的官制和科举制度
- 官僚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1. 农业经济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 农业对古代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2. 商品经济
- 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 贸易在古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四、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化
1. 社会制度
-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 社会等级和人们的身份关系
2. 文化与艺术
- 中国古代的文学、哲学和历史学-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五、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
1. 冶金技术
- 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冶金技术对中国古代经济的贡献
2. 印刷术和造纸术
-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重要手段
六、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 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2. 中西交往
-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方式和影响
- 中国古代文化在国际间的影响力
以上是2023年初中历史会考复习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祝你考试顺利!。
初中历史会考九下考点梳理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原因:______________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时间 1、二月革命 结果:推翻 ,建立 (革命后建立 ) 性质 1917.4 党领导人 回国,领导了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指挥部 2、十月革命 结果 :推翻 ,建立 性质 意义:是第一次 ,第一个 ,打击了 推动了 鼓舞了 3、苏维埃政府措施:①建立 ②将 收归国有,③颁布 ④退出 ⑤迁都 ⑥三年内战:1918--1920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想变为现实---政府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布尔什维克 列宁 十月革命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P 8图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_ _时期,首要任务是_ _。
,_ _的实行。
(内容 作政治: 年底_ 建立,简称__。
当时加入苏联的是_ _、_ _、_ _、_ _。
(后15个)计划:1928-1937 重点发展 , 国变成 国,实现 化化斯大林 苏联新宪法: 年,宣布苏联是 ,标志着 形成。
( 模式)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时间: 国家 地点: 目的 主导国: 、 _、 (三巨头) 巴黎和会 1919.6,协约国和德国签订《 》 1 凡尔赛体系 内容 中国: 性质 影响:形成 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 统治的新秩序。
2根据合约规定,_年_月成立了_ 。
美国没有加入,所以 _ 、 _ 两国控制。
时 间:地 点:华盛顿会议 主导国: 、 、3华盛顿体系 内 容:《 》(内容及影响)最大受益国影响:形成 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统治的新秩序。
4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____,不可能消除____,因此不可能___。
第4课 罗斯福新政1 — 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繁荣”时期爆发: 年在__ __爆发,迅速席卷整个 世界。
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历史作为一门基础科目,是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
在初三,历史作为会考科目之一,具有很大的分量,并且考试内容十分广泛,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
下面这篇文章将会为你介绍初三历史会考的复习资料及方法。
一、规划复习时间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比较重,需要面对的考试科目也非常多。
因此,首先要规划好复习时间,合理分配各个科目的复习时间。
在时间上,可以在每天晚自习、周末、节假日等自由时间来进行历史的复习。
二、掌握重点知识历史作为一门重复板块较多的科目,有很多细节和关键知识点需要掌握。
因此,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必须围绕重点知识来展开,要准确掌握课本内容、课堂笔记或者老师讲解的知识点。
三、多种复习方式复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简单的看书远远不够。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复习历史,例如:笔记、整理知识图谱、做题、背诵、回想故事和事件等等。
这些复习方式都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提高脑海中对知识的印象,加快记忆速度,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利用多种复习材料考试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多少,因此需要用多种渠道的资料来复习历史。
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网络上和市场上找到不同版本的历史资料,以及中外名著和专业书籍等。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历史,还可以拓宽历史视野,深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五、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复习历史的重要部分。
通过练习真题,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会考的出题规律、难度以及要点。
同时遵照考试标准组织发展的模拟题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直观地感受到会考时的难度,积累经验,提高复试效率。
六、积极参与历史课堂课堂教学是复习历史的“主场”。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听取老师的讲解,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印象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一旦领会课堂知识,复习就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
总之,历史如同拼图游戏,复习也必须逐渐交织、组合,才能达到目的。
怎样复习历史,取决于自己,重点是掌握科目知识和放松自己流程的合适性。
九年级会考历史知识点背历史,是一门让人们能够从过去中感受到现在和未来的学科。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会考的必备知识点之一。
然而,想要掌握并背诵所有的历史知识点并非易事。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会考的几个重要历史知识点,做一些系统性的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备考。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涵盖了上下五千年的时代。
而在九年级会考中,有几个时期是重点需要关注的。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初始时期,也是孔子和庄子等著名思想家活动的年代。
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代兵器、农具和文明。
接下来是中国历史的另一个重要时期——秦汉时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统一文字,法律规范。
而汉朝时期,又延续并发扬了秦朝的文化成果,以汉朝文化为中心,成就了大量历史文化和科技人才。
随后,是唐宋时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有着灿烂的文艺和科技成就。
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而宋朝则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有了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和造纸术。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和知识点,对于备考十分关键。
除此之外,九年级的历史会考中还会涉及到其他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中外历史的对比和比较,以及世界两次大战的发展与结果,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同学们去了解和背诵。
除了中国古代历史,九年级的历史会考还会涉及到一些现代史和国际史的内容。
例如,现代修正主义的兴起、不同领导人和他们的政策、世界重要事件等。
这些都是近代历史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掌握并加以背诵。
除了背诵知识点之外,九年级的历史会考中也会有一部分与历史分析和评价有关的内容。
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评价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多角度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样能够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和灵活,也更能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
至此,我们对九年级历史会考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综合的总结和讨论。
历史九年级会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记录。
在历史九年级会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起止和主要特点;2. 祖先的故事:尧舜禹、伏羲女娲、嬴稷神农、大禹禹王、汤武周、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等重要人物的事迹。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衰败过程;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封建等级人物和主要职位的内容;2. 全国性政权:联邦制、一体化、宇宙主义、选择性和形式主义以及系统主义的特点和联系;3. 统治者:王、帝、皇帝等各种统治者的产生、继承、特点、权力和责任等。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1. 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等;2. 交流和贸易:丝绸之路的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孔子思想的传播等。
四、古代中国的文化1. 儒家思想:孔子和其弟子的学说、经典著作、核心观点等;2. 道家思想:老子和庄子的学说、核心观点等;3. 墨家思想:墨子的学说、反对战争和主张兼爱的核心观点等;4. 法家思想:商鞅变法、法家的理论和实践;5. 佛教传入中国和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五、古代中国的科技1. 农业技术:水利工程、农具发明及使用、农田规划和土地利用等;2. 工艺技术:纺织、冶炼、造船、造纸、火药及指南针发明等;3. 医学技术:中医、针灸等传统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六、近代中国的历史1. 友邦的侵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2.维新和改革:戊戌变法、康有为等;3.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4. 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的进程和影响。
七、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1. 民主主义思潮: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发展和影响;2. 国共斗争:国共合作与分歧,革命胜利后党的执政等。
九年级历史会考知识点历史会考知识点概述历史会考是九年级学生的重要考试之一,也是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能力的一次检验。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历史会考知识点,以下将对九年级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概述。
一、古代中国的五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五大文明古国是指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辽河流域的夏商周文明、珠江三角洲的越南文明以及西南地区的夷文明。
这些文明古国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变革和统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战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关系、秦国的强大崛起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从而理解秦统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封建制度、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制度的特点、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四、丝绸之路的开启和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学生需要了解丝绸之路的开启、发展以及它对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联系的影响。
五、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繁荣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亮点,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科技发明,以及诗词、文学、戏曲和绘画等文化艺术,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是学生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如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和改革开放等。
学生需要明白这些政策的背景和作用,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八、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除了中国历史,九年级学生还需了解一些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如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等。
九年级会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的重要学科之一。
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会考历史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西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其后的朝代,关于西周时期的知识点。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兴衰、外交、军事等问题。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的时期,主要包括秦朝和汉朝两个时期。
4.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主要涉及到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5.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涉及到南朝、北朝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6. 唐宋元时期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分别是唐朝、宋朝和元朝。
这三个朝代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古代文明之一,对于政治、哲学、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2. 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之一,在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3.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涉及到宗教、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 古代美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包括印加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对于美洲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近代史知识点1. 近代欧洲历史近代欧洲历史涉及到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2. 近代亚洲历史近代亚洲历史涉及到列强侵略、民族独立运动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3. 近代中国历史近代中国历史涉及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对于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历史的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一)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XX、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3、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XX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XX;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XX地区由D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XX。
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XX与宋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XX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
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XX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8、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XX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初三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二)1、1206年,蒙古XX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XX思汗,统一蒙古政权。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著名世界的商业中心);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ZY设宣政院管辖吐蕃(XX地区),使XX正式成为我国ZY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XX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说明XX是ZG领土不行分割的一部分。
5、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ZG生活了十多年,并常常巡察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XX口是泉州。
初三历史会考冲刺题中国历史第一册1.分封制的朝代、目的、内容、影响。
2.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开始、内容、作用。
3.都江堰的时间、人物、作用。
4.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主要思想、地位,百家争鸣的影响。
5.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6.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影响。
7.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时间、结果、影响。
8.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作用。
9.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意义/作用。
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
中国历史第二册1.隋朝统一的影响。
2.大运河修建的目的、在位的皇帝、开凿时间、三点、四段、五大水系、作用。
3.科举制诞生(标志、皇帝)、完善(皇帝、措施)、影响4.唐朝的盛世及相关的皇帝、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5.唐朝的民族政策、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6.文成公主入吐蕃当时的皇帝、嫁给的首领、作用。
7.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的史实。
8.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政治、经济)、影响。
9.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开始、结束)、影响。
10.行省制的朝代、皇帝、内容。
1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范围、意义。
13.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
14.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
15.清朝的对外政策、原因、含义、影响。
中国历史第三册1.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起止时间、结果、条约、影响。
2《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侵略国、时间、条约、列强罪行、战争影响。
4.洋务运动的目的、代表、时间、内容、评价(地位、作用、局限性)。
5.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战役、结果、条约。
6.《马关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
7.戊戌变法的背景、时间、序幕、人物、措施、影响。
8.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时间、条约。
9.《辛丑条约》的时间、国家、主要内容、影响。
10.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人物)、纲领、机关报、性质、意义、指导思想。
九年级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初步形成(1500年以前)1. 《诗经》的形成标志着古代中国文学的开端。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诗经三百多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记载了古人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对后世的文化影响深远。
2. 商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商王制度的建立对于后来的封建王朝具有重要影响。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也相当先进。
3. 周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事件。
周朝采用了封建制度,并通过建立诸侯国对统治进行分封管理。
周朝统治者实行了"天命"思想,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的君主,对后来封建王朝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500年-前秦)1. 春秋时期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诸侯国内外交战频繁,形成了"兵败不死,必坐重围"的局面。
同时,各诸侯国展开了经济和文化的竞争,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思想和理论。
2. 秦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秦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如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秦朝的统一政权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局面,对于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其中最著名的是焚书坑儒。
这一事件对当时的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前秦-隋唐)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被称为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另一种重要思想流派。
道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文化有重要影响。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1、文艺复兴:★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本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及成就: 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历史意义: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新航路的开辟:迪亚士发现好望;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拿破仑1804年建立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对内颁布了《法典》;对外发动了疯狂的战争。
4、宪章运动的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7、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1918年★交战双方:德、奥匈、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A、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会议被操纵在美英法三个国家手中。
)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和会引发了五四运动,(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B、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9、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10、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
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实行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九年级历史会考复习
: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法国启蒙思想
1.出现的时间:18世纪
2.背景:法国的旧制度衰败。
3.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4.主要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5.性质: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6.作用: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在启蒙思想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爆发独立战争。
也促进了亚洲的中国、日本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的革命——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1.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的贡献
1天文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数学:创建微积分
3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贡献
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3.爱因期坦的贡献
他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