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特点;

3.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4.学会用框图来归纳控制系统实例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理解和分析简单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二节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控制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方式以及两种重要的控制系统: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并熟悉它们工作原理和作用。

生活中不乏简单控制系统的应用,人们对此往往象看待日出日落一类自然景色般的习以为常。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用控制的思维看周围的存在,分析其道理,理解其基本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实例分析入手,归纳出对控制系统的一般认识,以及根据控制系统方式分类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两类,并侧重对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方框图、重要参数进行分析。本课要解决的重点是: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用方框图描述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和分析了控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获得了有关控制及其应用的初步感性认识和体验,但是对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和工作机理还缺乏了解,他们对进一步了解控制系统的知识是有探究的欲望的。结合前面的应用案例分析,进一步分析案例中控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有怎样的工作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四、教学策略:

1. 教法:

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采用“案例情景—机理分析—总结归纳-认识提升”的模式展开。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教与学置于具体的案例情景当中,通过丰富而贴近生活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本着“回想—分析—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2. 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方式,特别是引导学生会学用系统框图来抽象概括控制系统、帮助分析和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图片资料、技术试验工具、材料等

5开环控制系统

经典应用案例

分析

“希罗的自动门”控制的工作过程分析说明 1. 分析“希罗的自动门”

的工作过程

2. 画出“希罗的自动门”

控制方框图

6体验开环控制

系统1. 说明纸猴的制作要求和制作步骤

2. 指导学生观察拉动线绳,纸猴表情的变化(图略)

1. 制作一纸猴,拉动背后

的线(输入),纸猴的动

作表情发生变化(输出)

2. 观察、体验输出信号与

输入信号之间对应关系

7小结教师引导、补充学生归纳、整理本课内容,

学习收获

七、教学反思

社会生活中,开环控制系统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节课通过对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将日常所见控制事例上升到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理解并分析,并学会应用简单的开环控制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

本节课没有首先从概念入手,讲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如何、框图如何画等,而是选择适当材料,从实例的分析开始,与学生共同归纳、抽象实例的特征,从而引出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分析,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特点是,淡化对概念或定义的描述,侧重机理的分析,我认为,这是技术课程教师需要引起重视,也是它有别于科学类课程的不同之处。

课堂上从材料分析,到开环控制系统特征和框图的归纳,到学生寻找生活中开环控制事例,到经典案例分析,到学生动手试验,再到讨论、练习、小结,环环相扣,设计流畅,学生始终参与全程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符合高中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体会到控制系统的学习并非深奥高不可攀。本节课教学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