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记录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报称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排水、雨、污水厂及防洪等工程。
凡从事上述工程的施工企业均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依据有关规定所做的文字记录、图纸、表格、音像等到应当归档的资料,它是评定工程质量、竣工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
第四条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主要项目按统一规定表格表式(见附件)。
未有统一规定表格的,各地区可根据需要自行拟定.第二章管理与职责第五条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由施工企业负责.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工作的管理的领导,建立和健全技术资料管理部门,制定岗位责任制。
第六条施工企业负责汇集、整理所承包工程范围内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并建立健全技术资料管理部门,制定岗位责任制。
实行总承包的工程项目,总包单位还应负责汇集、整理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有关施工技术资料。
第七条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需表格一律按本规定中的附表格式认真进行填写,做到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
第八条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完整、准确,必须由各级施工技术负责人审核.竣工后资料成果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九条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责任和移交期限做出明确规定。
第十条施工企业应把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体制纳入企业的奖罚制度,对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玩忽职守造成资料不合格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按照建设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需要的份数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应保存一份。
主要的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资料档案应由企业统一保管。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表格(完整版) 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表格(完整版)以下是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表格的列表:表格编号。
表格名称表1.单位工程技术资料目录表表2.竣工验收鉴定书表3.工程质量竣工核定证书表4.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表5.图纸会审记录表6.技术交底记录表7.测量复核记录表8.预检工程检查记录表9.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10.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表11.部位工程质量评定表表12.工序质量评定表表13.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表1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表15.工程洽商记录表16.主要原材料及构配件出厂证明及试验单目录表17.设备、配件检验记录表表18.水泥试验报告表19.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表20.砖力学强度试验报告表21.砂子试验报告表22.石子试验报告表23.沥青试验报告表24.防水卷材试验报告表25.材料试验报告表26.阀门试验记录表27.环氧煤沥青涂料性能试验记录表28.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表29.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表30.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表31.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表32.混凝土抗折性能试验报告表33.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报告表34.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表35.砂浆试块试压报告表36.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记录(蜡封法)表37.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厚度汇总表表38.道路弯沉值测量记录表表39.市政工程混合料压实密度(灌砂法)试验记录表40.市政工程土壤最佳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表41.市政工程土壤压实度试验记录表42.石灰土中石灰剂量检验记录表43.排水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44.井内管底高程竣工测量记录汇总表表45.水池满水试验记录表46.污泥消化池气密性试验记录表47.焊缝质量综合评级报告表48.钢管安装及焊口外观质量检查记录表49.预制安装水澉壁板缠钢丝应力测定记录表50.打桩记录表表51.钻孔桩记录汇总表以上是市政工程资料全套表格列表。
这些表格包括单位工程技术资料目录表、竣工验收鉴定书、工程质量竣工核定证书等等。
目录桩基工程概况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记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注:内容填不下者可另加附件,临时变更记录附后。
桩基工程开工报告桩基工程竣工报告桩位测量记录测量日期:年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工程名称:预制桩(钢桩)进场验收记录工程名称:桩数:进场日期:预制桩(钢桩、商品混凝土及桩头)合格证汇总表工程名称: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注:桩合格证附后。
预制桩接桩隐蔽验收记录工程名称:检查提要:1、查接桩材料。
钢板、螺栓、螺板、焊条、硫磺胶泥的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2、查施工质量。
焊接、法兰接桩主要查焊缝质量,硫磺胶泥接桩主要查试块。
钢桩接桩施工验收记录工程名称: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检员:预制桩、钢桩施工(锤击)验收记录工程名称:承载力标准值:设计桩长:接头处理:锤重量:落距:注:桩下沉每米锤击数指桩穿过淤泥后记录锤击数。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质检员: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验收记录工程名称: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检员: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验收记录工程名称: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检员: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验收记录工程名称:注:由于桩入淤泥时不用锤击,因此不记淤泥层锤击数。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检员:钢筋笼制作安放施工验收记录工程名称:验收日期: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检员: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工程名称:导管类型:水泥强度等级:场地地坪标高:砼坍落度:砼强度等级: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质检员:钢材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注:钢材合格证、复试报告附后。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钢材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工程名称: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焊条(剂)合格证汇总表工程名称: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水泥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工程名称: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砂、石、外加剂、掺和料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工程名称: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混凝土配合比检查记录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汇总表工程名称:该批设计等级: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试桩记录桩基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静力压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混凝土灌注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TJ 统表桩基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机械手插打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施工工法1、前言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在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我公司承建的太嘉河及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后续工程施工2标的A型堤防护岸就需插打C25钢筋预制砼仿松木桩护脚164169根,但在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插打过程中,易造成桩头破损、桩位偏差及桩身倾斜等质量问题。
公司技术团队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大胆创新,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工法,有效解决了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插打质量难以控制的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成功地得到了工程实践的检验。
本工已通过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单位进行查新,通过分析比较,查新内容在水利行业工法中未见报道,符合查新技术要求。
2、工法特点2.0.1利用机械手插打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时,一台设备单人即可操作施工,减少了人员投入,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2.0.2利用机械手插打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施工技术与传统插打方法相比,减少了桩体起吊时间,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2.0.3利用机械手插打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施工技术与传统插打方法相比,能更好的控制插打位置及桩身的垂直度,提高了施工质量;2.0.4在机械手端部安装橡皮垫,避免机械手与桩体的硬性接触造成桩身破损,在压盘处也增加了橡皮垫,避免桩头在下压过程中破损,更好的保证了桩身的外观质量。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类工程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的插打施工。
4、工艺原理机械手插打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施工技术,就是挖机前端挖斗拆除,换装成机械手,机械手上加装一个略大于桩径的压盘,钢筋混凝土仿松木桩的插打时机械手能稳稳的抓牢桩体,能更好的控制桩体插打位置及桩身垂直度,桩体确定插打位置且部分桩体插入土体后,利用震动压盘直接将桩体插打至设计高程即可。
为了更好的保护桩体,避免机械手及震动压盘与桩体硬性接触,在机械手两个触手端部安装尺寸为200mm×100mm×10mm规格的橡皮垫,在压盘处安装尺寸为Ф180mm×10mm规格的橡皮垫。
12-3、铁路工程建设用表编制说明为了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范围内统一标准、规范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根据铁道部及太原铁路局有关文件和标准,本着采用现行、最新的原则,收集整理了本套铁路工程建设用表格:1.“铁程检表”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铁建设[2003]127《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8号)、号)颁布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T46-2006《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归档标准》,采用“铁程检04~46表”。
“铁程检01~03、47表”取消,纳入“工程质量验收表”中。
详见“‘铁程检表’与‘工程质量验收表’对照表”。
2. “工程质量验收表”依据(铁建设[2003]127号)颁布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采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质统表”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8号)、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T46-2006《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归档标准》、《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在48个“质统表”中采用27个,有21个失效,由《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中的有关“铁建试报”和“铁建试录”表替代,详见“原质量保证资料表格(试验报告、记录)与新《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对照表”。
4.“建交表”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8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建设用地验收交接办法》(铁运[2008]158号)、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T46-2006《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归档标准》,采用“建交表1~28(6、7、27除外)”,原“建交-6、7、27表”由“地验交-4、5、7表”替代,在“地验交表”中使用。
静压桩施工工艺标准1、工程概述:本期土建工程为xxxxxx区三期工程9#、10#泊位后方配套项目,工程主要位于9#、10#泊位道路堆场纬五路与纬六路之间,桩基房号共有7栋,具体位置及桩的规格型号工程量详见“建筑物桩基情况及工程量统计表”。
建筑物桩基情况及工程量统计表2、适用范围及施工准备2.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xxxxxx工程房建施打PHC管桩,包括综合楼、侯工楼、机修车间、闸口、查验平台、材料工具库。
2.2、施工准备2.2.1、沉桩前仔细分析地质资料,了解各土层的特征,特别是持力层厚度、标准贯入击数、侧壁压力等,施工严格依据设计图、国家验收规范(GB50202—20O2)及江苏省桩基技术规程进行控制。
2.2.2、劳动力投入表1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本工程2台桩机)2.2.3、根据桩型、桩长、地质等情况,选用合适的静压桩机及施工机械压桩机械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压桩力的大小。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压桩力可以根据静力触探Ps 值及桩侧土层摩阻力进行预估。
式(1)、(2)就是根据工程实际资料经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的,它可以作为选择压桩机械和分析沉桩可能性的依据。
Pc=K ×Pc'-----------(1) n Pc'=2PsAp+0.07Up ∑f i l i -----(2) i=1式中: Pc ------压桩力;Pc'------平均压桩力; Ap ------桩的横截面面积; Ps ------桩端土层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Up ------桩的截面周长; f i ------第i 层土的摩阻力值; l i ------第i 层土的厚度; 其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所选地质参数的平均性、施工后期的挤土效应导致C 、Φ值的提高及桩截面的不同,故乘以影响系数K 。
f i 值可由各层静力触探指标Ps值进行估算或根据地区经验选定。
影响系数K值在1.1~1.3之间,且主要取决于Ps、Ap值的大小情况,即视Pc'值而定。
碎石桩试桩总结报告编制人:审核人:津保铁路JBSG-4中铁二局项目部2010年11月25日目录一、试桩时间及参与人员 (1)二、试验目的 (1)三、选择的施工段落 (1)四、人员及机械配备情况 (1)五、采取的施工工艺 (2)1、测量放样 (2)2、打桩机就位 (2)3、振动沉管 (2)4、成孔、灌碎石 (2)5、桩身拔管 (3)6、桩成型、桩机移位 (3)7、质量检测 (3)六、施工中注意事项 (4)七、试桩得出的结论 (4)1、单桩成桩时间 (4)2、打桩速度和反插次数 (5)3、电流值 (6)4、充盈系数 (6)5、检测 (7)八、总结 (7)碎石桩试桩总结报告一、试桩时间及参与人员时间:2010年11月10日参与人员:驻地监理工程师、路基监理工程师、项目部路基工程师和作业队施工人员。
二、试验目的通过试桩确定碎石桩施工过程中的单桩成桩时间、电流、桩机提升速度、反插次数和充盈系数。
三、选择的施工段落施工段落:段软土地基处理(碎石桩),试桩共9颗,呈梅花形布置,具体布置见附图: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碎石桩检测精度,按照总监办要求,为对比各类雷达检测效果,分别在:1#-3-4-5桩底放1块10×10cm铁板2#-2-3-4桩底放2块10×10cm铁板3#-2-3-4桩底放3块10×10cm铁板四、人员及机械配备情况人员:管理人员1名,技术人员1名,质检人员1名,施工作业人员4名。
机械:碎石打桩机1台(KS60),小型铲车1台(ZL08),发电机1台(6135AZD)。
材料:碎石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cm,材料为20~40mm碎石。
五、采取的施工工艺1、测量放样经挖掘机整平原地面进行桩位放样,测量人员放出中心线及边线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
依据布桩图,用钢尺布桩,布设9根试桩,分别是1#-3-4-5、2#-2-3-4、3#-2-3-4呈梅花型布设,测量放样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
钻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全套资料(全套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钻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桩桩位桩号钻机号砼等级径主要天气工作时间工序钻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护筒孔原始地面首次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设计桩顶标高清孔下钢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筋笼下导管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二次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清孔 L =浇灌ΔL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砼取持力层面合格渣样时间:月日时分三持力层面判定深度: 米,签名:分L= ΔL= 之一H = ΔH 终孔判定深度: 米, 签名: 钻头= H= 计终孔取渣样时间: 月日时分算有终孔深度:米,签名: 效桩长无沉渣面深(一次清孔): 米,签名:二次清孔渣面深:管外米h 管内米签名: H—孔深; 桩顶至地面深度:米H′—持力层面深;砼配合比: ΔH′-进入持力层深;L-桩长; 初灌方量:ΔL—桩顶至地面深; 3砼浇灌车数: 灌入体积(m): ΔL′—加灌高度; 3砼理论体积(m):充盈系数:L′—有效桩长;h-钻头高;签名:注:本表适用于支承于基岩或砂砾石层的端承桩施工记录。
钻孔灌注桩施工记录表工程名称编号桩顶设计标高(m)桩机地面砼等级型号标高(m) 桩底设计标高(m)施工日期桩号桩径(mm)开孔时间进入桩端持力层面时间终孔时间钢筋笼验收时间 (吊装结束时间)钢筋笼长(m) 导管安装结束时间清孔结束时间泥浆比重沉渣厚度(cm) 砼浇筑开始时间砼坍落度(cm) 砼浇筑结束时间实际桩长(m) (有效桩长+超灌高度)3砼实际浇灌量(m)3砼理论浇灌量(m)砼充盈系数砼试块封样编号记录人注:1、本表适用于支承于基岩或砂砾石层的端承桩施工记录.2、每根桩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均须书面申报开钻申请,钢筋隐检报验及混凝土浇筑申请.钻孔灌注桩桩机参数登记表工程项目钻机型号钻机编号长度尺寸钻杆编号标定日期调换尺寸调换标定日期记录人(mm)主杆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14号 15号D= d= 11D d 11D= d= 22H h 11D= d= 33H= h= 11 d2 H h D222H= h= 22h H 33d 3D 3H= h= 33备注:注:每台桩机一张表。
打桩工程施工要点及表格打桩工程施工要点沉管灌注桩桩工程量m³=设计桩长(含桩尖部分)×桩截面面积。
送桩工程量m³=截面面积×深度(桩顶至自然地坪另加500mm)1.砼试块100拌或50m³一组三块。
直径大于1m每根桩一组试块且每台班一组,其余每天一组或<50m³。
2.对20%震动灌注桩进行动测试验且每个柱、承台下不得小于1根。
静载试验1%且不小于3根,50根内2根。
粉质粘土≥20天作试验。
3.主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砼保护层厚度50mm,质量非水下浇筑砼桩±10mm,水下浇筑砼桩±20mm。
4.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砼的坍落度宜采用80-100mm。
5.桩尖砼高一节,强度不得低于C30.6.桩距小于3.5d时应逃打、分段或中央向边缘施工。
7.桩顶标高偏差与桩径不允许出现负值,桩主筋锚入承台350-500mm。
8.桩位偏差:垂直于轴线<70mm,平行于轴线<140mm,沉管垂直度<1%,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笼长±100mm,承台桩偏位<1/2D。
9.拔管速度:粉质粘土层1-1.5m/分内,淤泥层0.8m/分内,测定充盈系数,对于<1.15的桩必须进行复打施工,且在振动拔管时每振拔1.0m 停拔振动10s或每振拔1m反插0.5m振拔,如此反复至桩管全部拔出。
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
10.防止断桩缩径的措施:①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在≤1.5m/分内,每上拔1.5m停拔激振5-10s;②拔管至软硬土层交界面时采用停拔激振5-10s,增加软土层砼的扩散应力;③严禁停振拔管;④沉管时控制离合器,严禁产生溜桩现象,防止沉管和桩尖平面脱开,使泥浆进入管内,产生断桩。
11.桩尖与桩管底接触面必须设置3圈草绳及加劲圈以防在沉管过程中水和泥进入桩管和桩尖卡人管内。
为确保质量,在桩管内灌入0.5-1.5m 封底砼再行沉管或缠绕上麻绳和垫硬纸板块等材料。
表L01 技术、平安交底记录一进展检查验收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桩坚决给予退回。
6、对进场的桩进展外观检查和外观尺寸检测如有裂缝、漏浆、麻、面、露筋外观尺寸偏向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回。
7、桩位控制1〕桩位的测放、复核与保护。
〔1〕压桩前根据建立所提供的轴线及控制点进展按桩位放样定位工作以施工、建立、监理三方核定。
〔2〕桩位一律采用Φ50钢筋打点〔深度度约为25cm〕灌白灰并加钢钉和红绳来确定桩位位置。
〔3〕施工的桩位位置严禁车辆碾压造成偏位。
桩位定位须自检后再由建立和监理进展复核同时做好相应的复核记录报送监理及有关鉴字经建立及监理复核无误前方可开场施工。
〔4〕压桩过程中应对桩位进展复核在地基较软容易引起桩位偏移的实行复核一颗桩位、施工一颗桩的进展施工。
〔5〕桩机就位后由专业人员负责核对桩位、桩防止桩机就位后便压桩以免造成桩位错压和漏压情况。
2〕桩顶标高的控制〔1〕±0.00=220.25M;桩顶标高-7.93M桩顶标高-11.63 M桩顶标高-8.28 M桩长以施工时实际长度为准杜绝实际桩顶标上下于设计桩顶标高〔宜高10-20CM〕当实际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米及以上时要换桩长。
地面标高已标在施工图上并附上一张送桩深度表在此表的根底上高送桩深度10-20CM为宜。
〔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KN桩端进入9层泥岩层终压值为3300 KN。
8、桩身入土垂直度控制〔1〕吊桩就位对吊桩过程中再次对桩外观质量进展核查如发现有裂缝或微裂缝应立即停住卸在远离桩堆放处当天叫车退回桩厂以免此桩再次吊桩压入土中。
〔2〕在第一节桩就位后操作手将操作室的程度装置调平对桩身垂直度进展校正压桩过程中随时进展桩身垂直度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如桩身突然倾斜时应马上停住及时解决问题以免造成偏位、爆桩等不必要的损失。
〔3〕在第二节桩身吊装就位焊接前进展桩身垂直度校正后再进展焊接。
不允许在桩身垂直校正前就焊接使得桩在焊接后对桩身垂直倾斜较大的桩不能很好校正桩身垂直度。
12-3、铁路工程建设用表编制说明为了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范围内统一标准、规范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根据铁道部及太原铁路局有关文件和标准,本着采用现行、最新的原则,收集整理了本套铁路工程建设用表格:1.“铁程检表”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8号)、(铁建设[2003]127号)颁布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T46-2006《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归档标准》,采用“铁程检04~46表”。
“铁程检01~03、47表”取消,纳入“工程质量验收表”中。
详见“‘铁程检表’与‘工程质量验收表’对照表”。
2. “工程质量验收表”依据(铁建设[2003]127号)颁布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采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质统表”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8号)、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T46-2006《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归档标准》、《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在48个“质统表”中采用27个,有21个失效,由《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中的有关“铁建试报”和“铁建试录”表替代,详见“原质量保证资料表格(试验报告、记录)与新《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对照表”。
4.“建交表”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道部办档[2002]8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建设用地验收交接办法》(铁运[2008]158号)、太原铁路局企业标准Q/TT46-2006《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归档标准》,采用“建交表1~28(6、7、27除外)”,原“建交-6、7、27表”由“地验交-4、5、7表”替代,在“地验交表”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