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修辞学
- 格式:ppt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7
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相关推荐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比修辞学研究跨语言、跨文化写作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对了解和认识跨语言、跨文化写作上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将继续影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语的写作教学与研究。
在简要讨论对比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与评述Kaplan的传统对比修辞学理论及其缺陷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讨论对比修辞学的发展及其新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与理论指导。
摘要对比修辞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修辞方式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
传统的对比修辞注重写作成果分析,过于强调二语写作修辞准则。
90年代以来,对比修辞研究的兴趣与重点都有了更新,开始注重写作过程研究,并将认知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纳入二语写作研究框架中。
近年来,对比修辞研究从跨文化修辞新视角探索社会文化等背景因素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本文在简要论述传统对比修辞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讨论了(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及其最新研究发展方向,旨在为对比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对比修辞跨文化修辞二语写作中图分类号: 0 H5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Since it was set up in the 1960s,contrastive rhetoric (CR) has been constantly modifying and revising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s,extending from a purely linguistic framework to a multifaceted linguistic,cognitive and social-cultural framework.The earlier contrastive rhetorical studies tended to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written products and laid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rhetorical conven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Since 1990s,both the research interest and focus of CR have been renewed , having shifted to the study of writing process and taken cognitive factors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Lately a new perspective――Intercultural Rhetoric (IR)has been adopted to include dynamic models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thus better encompassing the essence of CR and making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Keywords Contrastive rhetoric;Intercultural rhetoric;Second language writing引言“对比修辞”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修辞方式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语篇规约和修辞模式的对比研究来启示第二语言写作实践”(王燕萍,2011)。
1明喻(simile)明喻是用来表达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一般用like或as连接。
如:(1) O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O my luve is like a melody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Robert Burns)(2) The young hunter was as strong as a lion and as keen-eycd as an eagle.类似as…as的用法很普遍,有的成了习惯用语,如:as timid as a mouseas white as snowas black as pitchas busy as a beeEg.The man can't be trusted. He is as slippery as an eel. 那个人不可信赖。
他像鳗鱼一样狡猾。
He jumped as if he had been stung.他像被蜇了似的跳了起来。
Childhood is like a swiftly passing dream. 童年就像一场疾逝的梦。
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2暗喻(metaphor)又称隐喻,暗喻的结构不同于明喻,没有as或like之类的比较关系词,它是隐含的比较。
英语词义通过暗喻方式可以产生转义:When the curtain fell,there was a storm of applause.He was so angry that he stormed about the house.暗喻多用to be结构来联系相比较的两个不同事物的:The society was his college.The guest is God of us.He is one of the dogs of the rich.Children ar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Eg.He has a heart of stone. 他有一颗铁石心肠。
西方人文主义修辞学研究,最值得一提的是格拉斯的“新人文主义”修辞学。
格拉斯在肯定意大利人文主义修辞学传统的前提下,对这一优良传统进行了重新诠释。
他认为:修辞学是生成真理、而不仅仅是传达真理的手段;通过修辞,人类适应了他所生活着的世界。
格拉斯坚持认为,修辞学优越于哲学,修辞言语的价值在哲学的理性言语之上;修辞言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类通过隐喻等修辞方式去理解和诠释人类的经验。
与其他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他认为理性言语、理性知识是不完善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社会和生活的特殊环境,没有考虑到修辞的特殊语境。
格拉斯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关注语言、关注修辞,把语言和修辞当作了解世界的方式和途径,这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形成直接的鲜明的对照。
格拉斯的人文主义所关注的修辞学,“并不是人们一直所解释的那样,只是一种表达逻辑演绎内容的方式,而是真正的哲学,因为它紧紧抓住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理性演绎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温科学,2006:241),“它所关注的并不是存在的问题,而是词的问题、隐喻思想问题,是对修辞思想哲学的功能的认识问题”(温科学,2006:61)。
对格拉斯人文主义修辞学来说,如果不同时考虑那些词语的使用、使用词语的人和语境,不考虑隐喻的特殊性,意义便不能被理解。
“因为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事物与人的具体关系以及人类认真对待这些事物的努力”(温科学,2006:250),修辞学是真正的哲学而不是逻辑推理,因为它努力克服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以人类了解世界、解释世界和创造世界的基本过程为基础问题。
很显然,格拉斯人文主义修辞学比以往任何人文主义修辞学,对语言都具有更大的解释力。
Western humanism rhetoric studies, most notably glass "new humanism" rhetoric.Glass on the premise of certain Italian humanistic traditions,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e tradition.He think: rhetoric is to generate the truth, not just the means of conveying truth;Through the rhetoric, the human adapted to the world he lived.Glass insists that rhetoric is superior to philosophy, the value of the rhetoric words on rational words of philosophy;The rhetoric wor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 human through metaphor and other rhetorical means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human experience.Like other humanists, he thought that rational speech, rational knowledge is not perfect, because it does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social and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of lif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context of rhetoric.Glass from the Angle of humanism focuses on language, rhetoric, the language and rhetoric a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the way, this form directly with cartesian rationalism in sharp contrast.Glass humanism concern rhetoric, "is not always explains, was a way to express logic deductive content, but true philosophy, because it hold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human, rational deduction can only be based on the", "it is not of concern problems, but a word, the metaphor thought,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problem".For glass humanism rhetoric, if not consider the use of words, the use of words and the context, not to consider the particularity of metaphor, meaning cannot be understood."Because the meaning of things from things and peop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effort" take these things seriously, rhetoric is not the real philosophy logic, because it tried to overcome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human - human understand the world, explaining the world an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based on the basic process of problem.Obviously, glass humanism than any previous humanism rhetoric, rhetoric of language has more explanatory power.当代修辞学更是吸收了欧洲许多世纪以来的哲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交际理论、话语理论、文学批评乃至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涉及范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的跨学科系统;但是它的人文色彩从没有被削弱,修辞学日渐成为人们认知社会、阐释意义、协调社会关系、探索未知甚至是解决人类生存的困惑的重要的话语模式。
首先是语言理论;其次,这样的改动符合当代英语修辞学的研究范围被扩大到非言语范围的趋势,如服饰、建筑。
二、西方新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从古至今修辞学一直研究语言的有效使用。
但直到上世纪初,语言学的发展才把修辞学引向了纵深,并使其有了非常明显的语言学科性质。
索绪尔第一次区别了语言(语言系统本身)和言语(具体情景中的语言使用),他的学生Bali强调语言和言语都可以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修辞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各语言的修辞变体。
这不仅促进了语言修辞学的发展,而且使结合社会语言学、交际学、语用学等的言语修辞学(即强调修辞情境在修辞活动中的作用)得到繁荣。
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有限的,但他们,特别是后者,促进了新修辞学对修辞情景和修辞互动的研究。
言语修辞交际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修辞活动参与者、参与者的动机、修辞话语和修辞情景四个基本要素。
修辞情景之于修辞话语判断和阐释的重要作用是现代修辞学的一个主题。
Burke认为,语言是人的象征性行为,即人类通过象征建构现实。
“行为”的概念暗示了“选择的自由”,“没有自由的行为不成其为行为”,而选择的自由受制于修辞情景。
修辞话语的效果就在于其主体是否在语言系统中选择了与修辞情境相适应的组合模式。
所以修辞情景是意义建构和意义解构的关键。
现代修辞学修辞情景研究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是Libyd Bitzer和Kenneth Bulk。
Bitzcr强调修辞情景有三个重要成分:紧急状况、听众、限制因素。
紧急状况是一种不足、障碍、问题.但它只有被语言所修饰表达时才具有了修辞意义;而听众必须是可能受决定和行为影响的人,是言语在其身上能引发行为的媒介;限制因素包括影响演讲者和听众的信仰、态度、传统、形象等。
Bitzer的修辞情景强调了情景所预期和规范的合适回应,具有某种或简单或复杂、或多或少有序的结构。
这种历史情景的修辞观点遭到了Burk 的质疑。
他认为修辞情景存在于使用修辞语言可以诱发变化和行为的任何场合。
法国修辞学点滴法国修辞学是一门研究很多国家语言文学的综合性学科,了解法语与其他文学类别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法国的文学文化。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法国修辞学的一些重要方面,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些修辞学点滴。
首先,法国修辞学聚焦于文学艺术的开发和发展,关注到文学文化的多样性。
例如,现代修辞学主要关注现代法文文学及其相关的艺术形式,如歌曲、小说、诗歌、剧本、广播节目等。
它还关注语言和思想的流变,以及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将法国修辞学的研究范畴延伸到民族言文学、政治文学、史诗、宗教文学等领域。
其次,法国修辞学还以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将强调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以探索其建构和叙事等方面的文学特质。
例如,结构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法语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形式主义则关注于作品的形式,从而可以深入分析语言的各种表达手段和叙事结构。
第三,法国修辞学讲究法语的特殊文化。
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习语和俚语的表达,可以深刻反映其文化思维的特点,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法国的文化内涵。
此外,法国修辞学还关注与法语有关的拉丁字根,以及法国用语对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借词等,这些都是研究法国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由于法国修辞学的发展,法国文学的 value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而认真研究它,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法国文化,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语言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国文学文化,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精力和情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文学能力。
总之,法国修辞学是一个充满深意的学科,它探讨了跨越不同文化之间,关于语言、文学、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逐渐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更完整的世界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给中国想学习法国修辞学的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法国修辞学的点滴,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西方修辞学简史张祁吟0804402018 2.1 古典修辞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2.1.1 古希腊和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希腊的早期民主制度孕育了修辞学。
议会确保了雅典城邦日常生活的顺利进展,在Pericles的带领下,雅典的民主迎来了公正和机会的平等。
这就意味着雅典公民可以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和效率,而不是财富的多少进入政府机关。
古希腊人创造了政治自由的理念.2.1.2 诡辩家和他们的修辞实践公元5世纪,随着教育需求的增长,雅典诞生了一群教师,也就是诡辩家。
这些诡辩家在雅典四处教学、演说、took pupils、争辩,收取大量的费用,是雅典历史上第一次收取费用教授智慧的学家。
然而这些诡辩家并不是哲学家,他们所教授的只是需求大的科目,包括修辞学、政治、语法、语源学、历史学、物理学和数学。
Protagoras of Abdera,是第一个诡辩家,这些诡辩家在当时的社会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在当时的雅典最受欢迎的是政治,所有诡辩家将重点放在了教授修辞学上。
他们培训年轻的政治家,教授他们尽力使别人相信他们所说的和信仰,哪怕使用暴力的手段。
2.1.3 古希腊修辞学家和他们的修辞理论Corax是雅典历史上第一个修辞学家,他热衷于使修辞学的研究为实际生活服务。
根据Corax,合法的辩论应该包括引言、解释、论据和总结。
这一观点被亚里士多德所继承,西塞罗随后对其进行了补充衍生成为了6段论。
Gorgias(485--380B.C.) 高尔吉亚认为人类永远不能了解真理。
他强调,a.万物皆不存在b.即使事物存在它也不可知 c.即使它可知,其知识也不能被传达。
因此,修辞学帮助我们看清楚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Protagoras(480--410B.C.) 认为: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能够将worse argument appear the better c.上主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
Plato(427--347B.C.) 柏拉图是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
西方修辞学研究
西方修辞学研究是指对于西方语言表达中的修辞现象进行研究、分类、讲解和应用的
学术研究领域。
修辞学源于古希腊,是为了帮助公民掌握正确的演讲和辩论技巧而诞生的,其研究内容包括修辞方法、技巧、策略,以及演讲、写作、辩论等表达方式。
修辞学的研
究对象广泛,不仅包括口头表达,还包括书面表达、广告、政治宣传、媒体语言等。
西方修辞学研究的成果对于西方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理论体系
和方法论对现代社会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修辞学主要研究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暗示、夸张、反讽等,这些手法可以让语
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学家们通过对语言中这些手法的分析和讲解,帮助人们更
好地理解文本和表达意思。
比如,当我们说“他是个猪头”时,实际上并不是指对方真的
像猪头,而是使用了比喻手法,把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或特点与猪头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以此来表达对方的某种特征或行为。
西方修辞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各个领域的审美和文化现象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文化研究中,人们通过对文化产品的修辞类型和技巧进行分析,揭示出文化话语体系中
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并进一步探讨文化话语对人们观念、价值和行为的影响。
除此之外,西方修辞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在广告和政治宣传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广告
和政治宣传的目的是影响观众的想法和行为,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得信息更具有吸引力
和说服力。
所以,很多广告和政治宣传中,修辞学的内容被广泛地运用。
国外修辞学研究概况外修辞学研究概况1.英美现代修辞学概况本世纪以来,英美现代修辞学在批判地继承希腊古典修辞学础上,随着现代语言学、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迅速崛起,已发展成为包括实践修辞学、论辩修辞学、小说修辞学、语体风格学、辞格理论等分支的一门庞大学科。
英美现代修辞学的三个主要流派是:(1)古典修辞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亚历山大·德拉蒙特和埃佛雷特·等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说服听众接受论题并且付诸行动的各种论证和劝导技巧。
古典修辞学是一门关于演讲的艺术,强调演讲效果,以及听众的因素对于演内容与形式的制约作用。
(2)新修辞学派。
六十年代末被介绍到美国,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语义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艾弗·阿·理查兹,美国文艺理论家和哲学尼斯·柏克,以及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交际艺术教授埃德温·布莱克。
新修辞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克服了修辞学偏重于语言使用者的局限,把修研究的角度转移到接收者这方面来,为修辞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3)描写修辞学派。
主要指近二三十年来研究英语语体和风格的语言学家。
英语语体学的方向是客观的、科学的描绘各类英语的语体特征及其交际功能,风格学着重研究文学语言的特征、作家个人风格等。
2.法国现代修辞学概况:(1)表达学。
代表人物是索绪尔的学生巴利。
它把语言看成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现象的手段,发掘语言体系中具有修辞价值的表达手段,对语言中意思基本相而效果或作用有差别的表达手段进行分析、归类,以建立其同义体系。
(2)发生修辞学。
实际上就是风格学。
它研究语言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其与使用者之关系,从而为风格评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3)功能修辞学。
代表人物有吉罗、邦文尼斯特、巴尔特等。
功能修辞学从信息传递原理得到启示,从语能(交际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这一角度来进行修辞研究。
(4)结构修辞学。
代表人物是吉罗、米勒、凯诺和米肖等人。
西方泛修辞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西方泛修辞观是一种古希腊修辞学的传统,古代希腊人在竞技场上进行演讲时,为了吸引观众注意,他们利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来提升演讲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泛修辞观强调的是修辞学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在西方文化中,泛修辞观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政治、广告等领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
西方泛修辞观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修辞手法提升文字或言辞的说服力、感染力和艺术性。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暗喻、排比、反复等,通过这些手法,作家或演讲者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西方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和演说家都是泛修辞观的信仰者,如希腊演说家德摩斯特尼斯、莎士比亚、雨果等。
泛修辞观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善于运用比喻。
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与对比来表达事物之间关系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呈现出深刻的意义和形象。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就是一个经典的比喻,通过比喻人生的困境和选择的矛盾。
比喻使作品更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另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法是排比。
排比是一种通过对比和平行结构加强修辞效果的手法,它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和流畅。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问不是为什么》演讲中说道:“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这种排比的句式使演讲更加引人入胜,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除了比喻和排比,泛修辞观还包括反复、修辞问句、修辞句等一系列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诗意,给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在当今社会,泛修辞观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着文学创作和演讲艺术,也影响着广告传播和商业宣传。
通过修辞手法,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拉近与读者或听众的距离,引起共鸣和共鸣。
第二篇示例:西方泛修辞观是一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其核心概念是修辞。
西方古代修辞学:辞源、概念与主旨︱“舒国滢法学方法论研究系列”之二西方古代“修辞学”:辞源、概念与主旨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一、修辞之源在汉语世界,孔子尝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也有学者考证,“修辞”二字后世见诸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之中,而元代王构的《修辞鉴衡》,则是中国第一本以“修辞”定名的著作。
依照比较权威的说法,西方古代“修辞学”一词,乃希腊文?ητορικ?(rhētorikē)的汉语直译,指“公共演说的公民技艺”(the civil art of public speaking)。
不过,此前,在古希腊,公民修辞手册的共同题目并不是?ητορικ?(rhētorikē),而是另一个词technēlogōn,即“言说术”或“辞艺”(Art of Speech,言说的技艺)。
据考证,?ητορικ? (rhētorikē)在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学术圈子内即开始使用,最早出现在柏拉图写于约公元前385年的《高尔吉亚篇》(Plato’sdialogue Gorgias)当中。
它与拉丁文oratore(英语 oratory)一词重叠,后者是指“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的技巧”(skill in public speaking),也译为“雄辩术”或“演说术”。
因修辞学或雄辩术的使命及目标在于说服,故此也可以说是“说服的技艺”(the art of persuasion)或“运用语言以便说服或影响的技艺”。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托马斯·哈比内克在其所著《古代修辞学与雄辩术》一书中,就西方修辞学的起源和发展,勾勒了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罗马城邦国家的诞生到20世纪佩雷尔曼、图尔敏等人的修辞学之简明历史线路图。
根据他的线路图,我们看到:修辞学是公元前466年由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人考拉克斯“发明”的。
大约在公元前460-前380年间,前苏格拉底的智者派开始进行修辞教学与实践活动,使修辞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
西方修辞学简史修辞学是一门考察语言运用的学科,其目标是研究与解释语言句子结构、风格、修辞装置以及词语效果的方式。
在西方,修辞学历史可以上溯至古希腊时期,有着悠久的传统。
古希腊和古罗马修辞学的发展古希腊修辞学的发展始于公元前6世纪,由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所建立。
作为文学、哲学和政治的纽带,修辞学受到了当时西方文明的热切重视,由此而形成的十五种标准修辞装置(字形、异化、咬读、拉丁化、转折、解释、象征、归纳、比喻、虚拟、设问、引用、回顾、反证和对比)仍被广泛应用,并在各种语言中以及不同文化中传递着。
古希腊修辞学的影响一直延续至公元一世纪,当时著名的古罗马诗人、思想家马可波罗以《马可波罗修辞学》作为自己的经典之作,该书也成为公元前二世纪末西方修辞学发展的偶像式的产出。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中世纪修辞学一般可以分成宗教修辞学和民间修辞学两个阶段。
宗教修辞学受到了基督教传统的精神影响,其主要思想是把修辞作为家族传统、教会体系和神圣教义的载体;而民间修辞学则注重散文形式,强调言语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文学的发展的新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则以实用为主,注重考察历史和宗教修辞学的内容和形式,力图把古希腊修辞学的传统拓展为文学表达的工具,其最突出的贡献则是把“写信”和“说话”的技巧应用到文学上,这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
十七世纪及以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十七世纪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则更加实用,注重思想和文学运用之间的关系,强调表达和解释技巧的联系。
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推动文学作品自由、深入到心理活动的理解和表达,并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把握和表达,这也使得文学的发展更加细致。
此外,还有一些把语言作为文学装置的作家,如福克纳、歌德、佩斯卡利和克劳森等,他们认为,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表达的手段,使得文学创作更加丰富,更有表现力。
总结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修辞学历经由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十七世纪以后,修辞学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它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和思想,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中有19种修辞手法,它们分别是:Simile明喻、Metaphor 隐喻,暗喻、Metonymy 借喻,转喻、Synecdoche 提喻、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Personification 拟人、Hyperbole 夸张、Parallelism 排比,平行、Euphemism 委婉,婉辞法、Allegory 讽喻,比方、Irony 反语、Pun 双关、Parody 仿拟、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疑问、Antithesis 对照,对比,对偶、Paradox 隽语、Oxymoron 反意法,逆喻、Climax 渐进法,层进法、Anticlimax 渐降法。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19种修辞手法的全部解释和例句,快来学习吧!1.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
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例如: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法国修辞学点滴
法国语言文学的修辞学作为整个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流行的文学、诗歌、小说以及学术论文中都有重要的位置。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中语言的结构,逻辑,表达和效果的学科,特别是关于文学文体的文化和词句组合研究。
修辞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因为它有助于读者识别文章中的各种修辞风格和文体特点。
法国的修辞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一种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研究,涉及多种学术领域,如语言学、文学理论、哲学和政治。
法语修辞学涉及大量的文化知识,从请凤这种古老的修辞形式到流行的诗歌、小说等,都有深入到修辞学研究,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技术是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在法语修辞学中被称为“la méaphore”(比喻)和“la comparaison”(比拟)。
比喻是把两个不同的概念连接起来形成一句话,从而使文字显得更有活力,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比拟则是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或事物作对比,用一句话来表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法语修辞技巧,最常见的是象征和引语,这些技巧都被用来来提升文字的表达效果。
象征是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或情绪比喻,来表达一种特定的含义或效果,而引语则是通过引用某些定义的字句来表达出文字上的精彩。
另外,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修辞形式,如排比、明喻、隐喻等,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
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法语修辞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充满技巧性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文学作品,也能帮助写作者表达出自己想要传达的意义。
正是这些古老的技巧使法语文学脱颖而出,被视为具有终身价值的文学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