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
- 格式:ppt
- 大小:688.50 KB
- 文档页数:88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在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会计法
我国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统一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的会计工作分级管理
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会计市场管理,会计专业人才评价,会计监督检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会计学会对会员的管理与约束,属于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驶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并不是指具体负责经营管理事务的负责人,如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
我国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会计法规种类一、全国人大制定的会计法律《会计法》。
《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会计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
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国务院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于2000年6月21日发布的,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它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要求、法律责任等。
它是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的细化。
《总会计师条例》,于1990年12月31日发布的,它主要规定了单位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
它是由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和会计报表准则组成,是对会计核算要求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具有覆盖面广、概括性强等特点。
三、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它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会计方面的法律规范,包括各种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如2001年2月20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财政部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构成【重点】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一、我国法律规范的层次按照法律的构成、制定机关和效力不同,我国法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广义的法律指所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规范;狭义的法律指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5.规章:是由国务院各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二、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的概念---狭义概念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从高到低4个层次。
1.由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制定。
只有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才拥有制定和修改会计法的权限,其他机关无权制定或修改。
2.《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会计的基本法,是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
最早战国《法经》---1913.03北洋政府《会计法条例》---1985.01.2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12.29修订---1999.10.31修订3.《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我国的会计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现行的《会计法》是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共7章52条。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是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法律效力最强,是会计工作的最高准绳和根本依据。
注意考选择题【例题·单选题】根据( )的构成、制定机关和效力不同,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形成,可以分为从高到低四个层次。
A.会计基本法B.会计法规体系C.会计行政法规D.会计规章[答案]B注意: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法律的区别(二)会计行政法规:由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包括《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也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面的用于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规律规范,当前施行的有《总会计师生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相关资格条件要求财正部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条件进行统一规定,从事具体会计工作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聘任会计职务应当通过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考评,担任总会计师应当在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等。
简述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主要有:1、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
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对本单位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的监督。
什么是政府监督,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政府监督,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监督检查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的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
我国现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其次,《会计法实施条例》是对会计法的具体细则的补充。
这是为了
更好地落实会计法制度,确保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操作性指导。
会计法实施条例中详细规定了会计记录的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工
作的机构设置与权限等内容,为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
第三,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准则是依
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规则。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两个层次,即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该体系规定了企业账务处理、报表编
制以及信息披露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有效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保障公众
的知情权和投资者的权益。
另外,会计监管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会计监
管主要由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财政部和审计监管机构等共同组成。
国家
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财政部负责会计的管理和监督,审计监管机构负责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和监督。
这些机构的发挥有
效监管作用,可以提升会计制度的质量和透明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会计法、会计法实
施条例、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等。
这些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有效推行对于规
范会计行为、保障金融安全和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我国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相信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将会不断
完善和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的需要。
XX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点之会计法律制度的
构成
你知道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是怎样的吗?你对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了解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的知识,欢送阅读。
会计法律制度包括(1) 会计法律(2) 会计行政法规(3)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1)会计法律:《会计法》,《法》
①制定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现行会计法:1999年10月31修订通过,2000年7月1日实施
③法律地位:《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标准。
(是会计的根本法,是会计制度、会计准那么的制定依据。
④会计法的适用范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个体工商户没有明确列入适用范围。
(2)会计行政法规。
①制定主体:国务院制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调整某些方面。
②代表法规:《。
条例》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①制定主体:国务院财政部门
②构成:A、会计规章、B、会计标准性文件
A.会计规章: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方法
如:《。
方法》(《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例外)、《企业会计准那么——根本准那么》
B.标准性文件: (排除上述就是)注意点:会计规章和标准性文件都属于国家统一制度,同时应各自作为多项选择把握。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注:1、会计法律制度的目的——调整会计关系:(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2)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2、会计法律制度(1)狭义的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广义的会计法:所有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法规、规章)。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会计法》(层次最高,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调整我国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1、《会计法》的立法宗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会计行为——(1)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行为;(2)保证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行为和监督行为。
3、会计资料:(1)会计凭证;(2)会计账簿;(3)会计报告;(4)其他。
4、会计资料的质量特征——真实性和完整性。
5、《会计法》的主要内容:(1)规定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2)会计管理的权限;(3)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5)会计法律责任。
(二)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发布或批准发布。
1、《总会计师条例》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3、(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财政部制定。
1、会计部门规章:(1)《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会计规范性文件:(1)《企业会计制度》——除小企业和金融企业之外的我国境内企业。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范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3)《企业会计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6)《小企业会计制度》。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划分会计管理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国家层面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1.会计法:会计法是国家制定的最高法律,用于规范会计活动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程序。
会计法规定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主体、会计目标、会计制度等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表编制具有指导作用。
2.企业法人会计准则:企业法人会计准则是为适应企业法人会计制度和经济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会计准则。
它规定了企业法人会计的基本原则、核算对象、会计期间、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外部信息披露提供了规范。
3.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法是为保护注册会计师职业利益、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条件、注册程序、职责义务和监督管理等内容,为注册会计师从业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4.证券法:证券法是为规范证券市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证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影响。
5.公司法:公司法是为确立公司法人财产独立性、规范公司运作而制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公司的设立、组织形式、会计记账制度等内容,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报表编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国际层面的会计准则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
它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方面的要求,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框架。
2.国际审计准则(ISA):国际审计准则是由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制定的国际审计准则。
它规定了审计工作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审计准则框架。
3.国际管理会计准则(IMA):国际管理会计准则是由国际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制定的国际管理会计准则。
它规定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为企业的决策和控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管理会计准则框架。
国家层面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层面的会计准则共同构成了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是指涉及会计事务的法律体系及其组成部分。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监督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法律制度的基础。
会计法律法规是国家为规范会计活动而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
例如,在中国,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报告披露规定等都属于会计法律法规的范畴。
会计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主体、会计科目、会计处理、会计计量、会计报告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其次,会计准则是会计法律制度的核心。
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是实现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规范体系。
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
在中国,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编制、报告和披露进行了具体规定,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三,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监督制度包括会计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监督等。
会计监督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例如,在中国,会计监督机构是财政部,负责制定和监督会计制度的实施;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负责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和监督管理。
最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诚实守信、保密、独立性等方面进行约束。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主要包括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监督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制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会计从业人员及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1篇一、引言会计法律制度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体系。
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构成复杂,涵盖了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从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构成1. 会计法(1)会计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核心,于1985年1月21日颁布,1999年10月31日进行了修订。
该法旨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会计法的主要内容《会计法》共九章,包括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等。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会计核算原则和程序;②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职责;③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和保管;④会计监督制度;⑤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2. 会计准则(1)会计准则概述会计准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行业会计管理部门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会计规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分为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等。
(2)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基本准则规定了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具体准则针对某一会计事项或会计业务进行规范,应用指南则对具体准则进行解释和说明。
3. 会计制度(1)会计制度概述会计制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行业会计管理部门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会计规范。
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
(2)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
会计科目是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归集;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包括记账凭证和结账凭证;账簿是会计凭证的汇总和分类,包括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汇总和反映,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022年财经法规第二章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法律制度构成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三、会计核算四、会计监督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六、法律责任■一、会计法律制度构成(四个层次)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它是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法律效力最高)、会计行政法规(法律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1、会计法律如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会计法》。
2、会计行政法规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例题·单选题】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其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规章D.会计法【答案】B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规章: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如2001年2月20日以财政部第10号令形式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部会计监督办法》。
■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4、地方性会计法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与国【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会计制度》【答案】A【例题.多选题】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是()。
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规章D.单位制定的内部监督制度【答案】ABC【例题.判断题】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其地位仅次于会计法律。
1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财经法规》知识点: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法律的效力最高,以下依次为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一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
另一部是《注册会计师法》。
二、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我国的会计行政法规有两部,分别是《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其中,会计规章比会计规范性文件效力要高。
会计部门规章主要包括《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会计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38项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第1篇一、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的最高层次。
在我国,会计法律主要有以下几部: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这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于1985年1月21日颁布,1999年10月31日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该法明确了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职责、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该法于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注册、执业、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该准则规定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处理方法等内容。
二、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及其部门根据会计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会计行政法规主要有以下几部: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该条例于2000年6月21日颁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报送、审查、公告等内容。
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于1988年1月28日颁布,1998年1月19日修订,2005年12月16日再次修订。
该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销毁等内容。
三、会计规章会计规章是指国务院会计主管部门根据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会计规章主要有以下几部:1.《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5年1月22日颁布,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规定了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管理、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
2.《注册会计师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5年9月7日颁布,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范围、执业条件、执业程序、执业监督、法律责任等内容。
四、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务院会计主管部门根据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