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五常法(5C)”管理检查表
- 格式:docx
- 大小:33.53 KB
- 文档页数:7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检查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园名称:食堂负责人:检查日期:二、场所卫生:1. 食堂内部是否保持干净整洁;2. 是否定期清扫地面及餐桌椅;3. 垃圾桶是否放置在适当位置;4. 厨房设备是否干净且无油污;5. 配餐区域是否有害虫及老鼠现象。
三、食品储存:1. 食材是否储存于洁净、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2. 食材是否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3. 冰箱内的食材是否密封储存,避免异味相互传递;4. 食材是否有标签,标明进货日期和储存期限。
四、食品加工:1. 厨房工作人员是否穿戴整洁,戴着帽子和口罩;2. 食材加工过程中是否有采取防止污染的措施;3. 食品加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操作;4. 厨具是否定期清洗消毒;5. 食品加工区域是否干净整洁。
五、食品烹饪:1. 食材是否进行充分清洗,去除农药残留;2. 厨师是否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戴手套;3. 灶具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4. 食品的加热过程是否均匀,确保食物熟透;5. 食品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存放,避免滞留太久。
六、食品配送:1. 配送食品是否按照幼儿园的要求进行标注和包装;2. 配送食品是否在保温箱中保持适宜温度;3. 配送食品员工是否进行手卫生,戴着口罩。
七、食品摆放:1. 食物是否摆放在干净的餐盘或容器中;2. 餐具是否进行了清洗和消毒;3. 食物是否避免直接接触桌面及其他污染物。
八、食品标签:1. 食品包装上是否标注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2. 标签上是否有必要的食品营养信息;3. 标签上是否有相关品牌或生产商的信息。
九、食品留样:食品留样是否按照幼儿园要求进行保存。
十、食品留样测试:幼儿园是否委托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对食品留样进行测试,并保存测试结果。
十一、食品安全教育:1. 幼儿园是否定期组织食品安全教育活动;2. 幼儿园是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以上所列内容,作为食品安全检查表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幼儿园幼儿的饮食健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食堂“五常法”管理制度目录一、“五常法”管理图表1.“五常法”管理目标、组织机构、实施细则2.“五常法”管理计划表3.“五常法”管理流程图4.“五常法”管理平面图二、“五常法”管理工作制度5.食堂饮食卫生管理制度6.食堂安全检查制度7.食堂环境卫生检查制度8.食堂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9.食物中毒、其它突发性疾病事件报告制度10.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11.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2.管道事故应急预案13.食堂食品采购索证验收登记制度14.食堂仓库卫生管理制度15.食堂粗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16.食堂切配间卫生管理制度17.食堂烹调间卫生管理制度18.食堂蒸煮间卫生管理制度19.食堂面点间卫生管理制度20.食堂更衣室卫生管理制度21.食堂食品留样制度22.食堂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23.食堂除虫灭害卫生制度24.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25.食堂人员奖惩制度三、“五常法”责任区责任人、职责范围、职责要求26.“五常法”责任区——粗加工区27.“五常法”责任区——切配间28.“五常法”责任区——烹调间29.“五常法”责任区——蒸煮间30.“五常法”责任区——面点间31.“五常法”责任区——主食仓库32.“五常法”责任区——副食品仓库33.“五常法”责任区——一楼洗涤间34.“五常法”责任区——二楼洗涤间35.“五常法”责任区——消毒间36.“五常法”责任区——洁碟库37.“五常法”责任区——一楼备餐间38.“五常法”责任区——二楼备餐间39.“五常法”责任区——门厅区40.“五常法”责任区——一楼学生餐厅区41.“五常法”责任区——二楼学生餐厅区42.“五常法”责任区——教工餐厅区43.“五常法”责任区——锅炉房44.“五常法”责任区——开水房45.“五常法”责任区——男更衣室46.“五常法”责任区——女更衣室47.“五常法”责任区——一楼二次更衣室48.“五常法”责任区——二楼二次更衣室49.“五常法”责任区——楼梯50.“五常法”责任区——过道51.“五常法”责任区——洗手间四、“五常法”管理附件52.实施“五常法”管理计划5253.食堂员工“五常法”培训计划表5354.食堂员工培训5455.食堂班前会记录表5556.食堂“五常法”检查记录5657.食堂卫生检查记录5758.食堂每日卫生工作规定5859.食堂员工服装、仪容、仪态规定5960.食堂每日卫生检查情况公布栏61.食堂“五常法”责任区每日卫生检查记录62.食堂人员月考核情况记录63.食品购进验收记录64.学校食堂紫外线灯使用保养登记表6465.食堂食品留样记录6566.食堂餐具消毒记录表67.食堂设备养护维护记录表6768.食堂水、电、汽及其他资源节能方案6869.食堂餐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6970.食堂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70“五常法”管理目标、组织机构、实施细则一、“五常法”管理目标安全:无操作安全和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五常法检查表五常法检查表检查时间年月日点分至点分止检查单位项目评价内容满分1次2次扣分常组织1 人员分工职责明确,持证上岗; 32 物品分层区组织管理,处理不需要的物品; 23 私人物品集中存放,保持整洁; 34 每天工作计划布置;(工作日志检阅) 15 每周一次工作例会;(工作日志检阅) 1常整顿6 所有区域、物品都有一个清楚的标签和位置,便于取和存; 27 规范明确的公告牌(包括分区、分类、要求、责任人); 28 仓库物品进货、出货、存量表单齐全; 19 仓库按先进先出顺序摆放; 210 地面、墙面和整体环境保持整齐、明亮、干净。
3常清洁11 每个人都有清洁责任区域,每件物品都有人清洁; 212 每次操作做到随手清洁; 313 制定维修检查和清洁卫生制度并要求上墙; 214 每周有计划的进行一次大扫除; 115 所有器具、餐具、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整理、复位; 2常规范16 坚持前三常(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标准规范执行;317 做好后三常(常改正、常完善、常更新),进行补充; 318 在工作现场张贴工作责任制; 219 使用安全标记、提示标语提醒安全和职责问题; 2常自律20 员工严格履行个人职责,遵守本公司和协议单位的规章制度; 221 规范的仪容仪表(包括衣、帽、鞋、发、须、指甲等); 322 每天下班前按五常自检,本单位督导组不定期自我检查公示;223 当班事当班定;今天事今天毕;明天事今天预。
224 所有公示文本不得超过一周或限定期限; 1区域检查25 粗加工间5s卫生检查评分1026 切配区域5s卫生检查评分1027 炉灶区域5s卫生检查评分1028 面点区域5s卫生检查评分1029 仓库区域5s卫生检查评分 530 其他区域5s卫生检查评分 5总结评价分数合计备注:*扣罚项目一次以上以乘二计算;(100满分、90以上优秀、80以上良好、70以上一般)公司质检部:。
幼儿园食堂人员五常管理工作检查记录一、引言幼儿园食堂是幼儿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为幼儿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
为了保证食堂工作的规范和有序,人员五常管理工作成为必要的举措之一。
本文将对幼儿园食堂人员五常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记录和总结。
二、幼儿园食堂人员五常管理工作的意义1. 提高工作效率:人员五常管理工作可以明确食堂工作的岗位职责,使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规范的管理,食堂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提供给幼儿的餐食符合营养需求和卫生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3. 加强安全管理:人员五常管理工作可以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幼儿的安全。
三、人员五常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1. 岗位职责明确:明确食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2. 工作纪律:制定食堂工作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包括工作时间、休假、考勤等方面的规定,加强对工作纪律的监督和管理。
3.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胜任工作。
4. 安全与卫生: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卫生意识培养,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卫生。
5. 评价与奖惩:建立食堂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合格者进行纠正和处罚。
四、检查记录与总结检查时间:2022年5月10日检查人员:食堂管理人员、教育主管1. 岗位职责明确经检查,食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已明确,每个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2. 工作纪律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较好,大多数人员能够按时到岗,没有迟到、早退等现象。
但仍有个别人员存在违反工作纪律的情况,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3. 培训与教育食堂工作人员在培训与教育方面表现较好,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幼儿园食堂管理的五常法幼儿园食堂管理的五常法一、幼儿园五常管理实施的过程1、需要做好五常法管理活动中的计划根据相关单位提出五常法管理这个观点之后,幼儿园中的领导需要确立推行五常法管理的思想和决心,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五常法管理部门。
首先是常组织,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工作人员,对所有的区域进行整理,确定好对每一个物品的使用次数,并根据物品的作用来进行分类,把没用的东西进行清除和淘汰。
其次是常整顿,把确定好的物品进行确定位置的摆放,并在该物品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第三是常清洁,幼儿园中的食堂工作人员要对食堂中卫生进行全面的大扫除,包括地面、墙面、死角等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干净、清洁的食堂环境。
第四是常规范,体现视觉管理和增加执行透明度,在主要的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备设施上也要贴出五常管理的责任卡。
最后是常自律,进行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工作人员了解五常,分担五常中的责任,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提高认识为五常法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根据从已经实施五常法管理的相关餐饮单位来看,食堂中的卫生真的可以变得干净、整洁、有序,食堂中的地面也可以保持干燥,没有水渍。
当然,也可以让幼儿园食堂中的工作人员亲自到已经实行五常法管理的地方进行体验和参观学习。
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改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让大家了解到五常法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来更好的实施关于五常法管理的知识,让每一个人更进一步的了解五常、认识五常、参与到五常管理中。
二、实施五常法管理带来的好处根据相关单位对五常法管理的实施,让食堂中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食堂中的卫生也变得很干净、清洁、有序,每一个物品都摆放得很整齐。
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能分工明确、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到食堂中的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
1、能够改善食堂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习惯在幼儿园食堂中实施五常法管理,有利于让食堂的工作人员保持头脑清醒,有明确的目标,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负责区域的卫生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对自己职责不明以及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减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马马虎虎的工作状态,也能减少工作人员随手随放,条理不清的不良工作习惯,从而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五常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整理方法,它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五个方面。
常组织的目的是降低必需物品的数量,清除非必需物品,以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工作环境更加宽敞舒适。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并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放和分层管理。
常整顿的目的是让要用的东西合理定位、定量,明确标识,并摆放整齐,以达到整齐、美观、有序的效果。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根据工作场所的条件自己设计,合理安排统筹,给物品取名、定位,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排序并摆放整齐,并贴上标签,易于目视。
常清洁的目的是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设备处于清洁状态。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明确划分清洁责任区,进行全面大清理,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暗角,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并对破损的物品及时清理。
常规范的目的是连续的、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三个活动,养成常做和坚持的好惯,并辅以一定的行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认真落实前“三常”工作,将全园的责任区划分好,落实到责任人、检查、评价,并坚持上班前一分钟审视五常法,下班前五分钟整理五常法。
常自律的目的是要求人人依照规定行事,养成好惯,提高个人素养,培养工作规范认真、高效的好惯。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制度。
加强研究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坚持应用五常法,使五常法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具体要求如下:常组织的具体要求:1、抛掉不必要的物品或回仓;2、按分层管理对物品进行分类;3、禁止在工作室内存放超过一个月内不使用的物品;4、各工作室对各区域进行物品清理;5、环保回收、循环再用、减少浪费;6、工作室不得存放私人物品;7、每周早上集体点名开晨会、做早操。
常整顿的具体要求:1、所有的物品都有一个清楚的标签和合适的位置;2、各室配备的物品有多有少,但是一个原则,室内所有物品不仅要有名,而且要有位;3、根据各室的实际情况,将物品类别、数量、使用频率,科学地、有序地编写出目录表。
江苏省学校食堂五常(5C)管理实施指南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教育厅二〇一七年三月前言五常管理的原理简单,具体实用,现场操作感强,投入少而效果明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
运用五常管理能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工作效率、成本控制、社会形象等全方位得到提升,具有独到的优势。
为了在学校食堂更好引入五常管理理念,推广实施五常管理方法,帮助学校食堂及员工尽快了解五常管理知识,熟悉五常管理内容和实施方法与技巧,我们特编写《江苏省学校食堂五常管理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利用5C管理原理,结合学校食堂管理的特点,详实地介绍了学校食堂五常管理的含义、实施意义、实施目标、实施步骤、要领、员工培训内容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制度、标识图例、参照标准及实例照片等,并介绍了重点环节色标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可作为学校食堂五常管理推广实施的培训教材及参考资料。
本《指南》以《张家港市餐饮业五常(5C)管理实施指南》编制成果为基础,结合张家港学校食堂五常管理试点推广现状、在广泛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此实施指南。
本指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希望全省学校食堂的有关领导、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组织本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对本《指南》进行深入地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付诸于实施行动,使我省学校食堂推广五常管理的活动由点到面、并逐步深入全面开展,最终成为全省各类学校食堂自觉遵循的规范性行为。
目录一、五常管理概述1 “五常”含义2 “五常”实施意义二、五常管理实施1 实施步骤2 具体做法与要求3 重点岗位操作要点4 实施技巧5色标管理操作指导6 经验与教训三、五常管理组织与职责1 管理组织2 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附录:A、五常管理制度B、五常管理标识图例C、五常管理实施评估标准一五常管理概述五常法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即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其日文的罗马拼音开头均为S,简称5S。
学校食堂“五常法”检查记录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一直是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食堂必须进行定期的五常法检查。
下面是一份学校食堂五常法检查记录。
学校食堂五常法检查记录检查日期:2024年9月1日检查人员:XXX(卫生监控员)一、食堂环境卫生检查1.厨房清洁情况:-地面清洁:地面整洁干净,未发现杂物和污渍。
-墙面清洁:墙面无油渍和污渍,整洁度良好。
-天花板清洁:天花板无尘土和蜘蛛网。
-窗户清洁:窗户无尘土和污垢,透明度良好。
-通风情况:厨房内通风良好,空气流通。
2.餐桌、椅子和餐具清洁情况:-餐桌、椅子:餐桌、椅子干净整洁,无油渍和残留食物。
-餐具:餐具清洁无油渍和食物残渣。
3.垃圾处理情况:-垃圾分类:垃圾桶内有明确的分类标识,分别存放干垃圾、湿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垃圾收集频率:每次用餐结束后及时清理收集,保持环境整洁。
二、食物加工卫生检查1.食材储存情况:-冷藏食材:冷藏食材存放在专用冷藏室,温度恒定,无异味和腐败现象。
-非冷藏食材:非冷藏食材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存放区域标识:食材存放区域明确标识,有利于食品防潮。
2.食物加工操作:-手部卫生:厨师操作前洗手,并戴上清洁的手套,防止食物污染。
-食品烹饪:食品烹饪过程中保持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食品完全煮熟。
-加工工具清洁:加工工具经过清洗、消毒处理,无残留和污渍。
三、食堂员工卫生检查1.员工健康:-体温测量:每天上班前测量员工体温,确保体温正常。
-食品接触前卫生措施:员工操作食物前进行手部清洁,并佩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帽子。
2.员工培训和知识普及:-卫生培训:食堂员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
-员工手册:食堂员工手册包含卫生规范和食品安全知识,供员工参考。
1.菜谱制定:-菜品搭配:菜谱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备料清单:菜谱中有明确的备料清单,确保食材的准备和储存符合标准。
-食材采购证照:食材供应商必须具备合法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照。
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检查表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检查表检查时间:年月日幼儿园名称:厨房负责人姓名:检查项目: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厨师人数:良好幼儿就餐人数:尚可教师用餐人数:建议改善在工作时,必须穿戴整齐的浅色工作衣帽和口罩,以防头发、头屑及夹杂物落入食品中。
工作过程中不得有吸烟、吃零食等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每年应接受健康检查一次,如患出疹、脓疮、外伤、结核病、甲型肝炎及肠道传染病,不得从事与食品有关之工作,经治疗复查后合格后方得再行从业。
依照洗手步骤清洗双手干净,经常洗涤及消毒,不得留指甲、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
手指不可触及餐具边缘、内面或饮食物。
供膳时应戴口罩。
原料仓库卫生:墙壁、支柱、天花板、屋顶、灯饰、纱门窗应保持清洁。
维持排水系统通畅、地面清洁,不得有积水现象。
工作台面及调理场所应有足够的广度(灯光至少为100瓦)。
调理场所应有良好通风及排气设施。
灶面、抽油烟机应保持清洁,并不得污染其他场所。
应正确使用三槽式餐具洗涤的杀菌设备,洗涤杀菌后不得再以抹布擦拭餐具。
洗涤餐具时,应以食品专用洗涤剂,不得使用洗衣粉洗涤。
原料仓库卫生:调理用之器具、及餐具应保持清洁,并妥善存放,防止再污染。
应有足够而清洁的冷藏、冷冻设备,温度须保持在7℃以下,冷冻的在零下10℃以下,生食、热食必须分开贮存,避免相互污染。
加热保温食品中心温度不得低于60℃。
食品调制后,置于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食品应放在工作台面上加工,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
应使用已洗净消毒之抹布、刀、砧板处理熟食。
应至少有两套以上之刀及砧板,明确标示且分别处理生食、熟食。
切割不需要加热、随即可食之食品及水果,必须使用熟食砧板。
刀及砧板使用后应切实洗净、杀菌,并不得有裂缝,不用时应侧放或悬挂以保持干燥。
有缺口或裂缝之餐具,不得盛放食品或供人使用。
应采取使用公筷、小匙或其他分食方式尝试饭菜。
食物调理台面,应以不锈钢材质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