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辐照食品的检测辐照技术简介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辐照食品的检
- 格式:ppt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20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原理与方法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是一种用于确认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的方法。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原理: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辐照特征指标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辐照处理会导致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变化,包括目标化合物的含量、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这些特征指标来进行鉴定。
方法:
1. 快速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辐照食品鉴定方法包括电子自旋共振(ESR)法、电子显微镜法和色谱质谱法。
其中,ESR法
适用于检测鲜肉、水果和蔬菜等食品,该方法基于食品中的剩余自由基信号进行检测。
电子显微镜法则通过观察和比较未处理食品和经过辐照处理食品的显微结构来进行判断。
色谱质谱法则通过提取食品中的化合物,并利用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传统指标分析方法:辐照食品鉴定的传统指标分析方法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硫酸铝痕迹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理化指标的变化来鉴定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方法需要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绝对的鉴定只能通过多个因素的综合判断来确定。
B辐照食品卫生安全及检测技术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食品加工处理技术,是利用60Co、137Cs等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加速器产生的10MeV以下的高能电子束,或者机器产生的5MeV以下的X射线,对食品和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延长产品货架期[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55个国家批准辐照食品200余种,2005年全世界的辐照食品量已达40万吨,食品辐照加工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项高新技术。
本文将对食品辐照技术原理、卫生安全性、辐照过程中造成的营养损失及辐照食品的检测技术作简要综述。
1、食品辐照技术的原理食品辐照技术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利用电离辐射产生的γ射线、X射线和电子束等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理化效应和生物效应,微生物的细胞质在一定强度射线辐照下,细胞结构受到影响,繁殖机能受到严重损害而产生变异或死亡[2],或通过电子束高能脉冲直接作用破坏活体生物细胞内DNA或间接作用使水和小分子物质降解,产生活性自由基,使生物大分子发生改变,影响原有的生物学或化学特性,从而达到杀虫、抑制发芽、杀菌保鲜等目的[1]。
2、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辐射加工用60Co放射源采用双层不锈钢包壳密封,管内放射性物质不会泄露出来,平时贮存在水井中。
当辐照处理食品时,射线只能透过不锈钢管壁照射到食品上,食品接受到的是射线的能量,而不是放射性物质。
此外,受辐射的食品皆严密包装,在包装内接受照射,因此食品不可能直接接触辐射源[3]。
组成食品的元素主要是碳、氧、氮、磷、硫等,要使这些元素在辐照后诱发放射性需要10MeV以上的能量。
在此能量范围内,使用高辐射剂量,它们生成的同位素的寿命也很短。
当使用10MeV以上的高能电子束辐照时,则有生成诱发放射性的可能,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食品辐照源能量作了明确规定。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概述在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方面,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的辐照对食品的安全性并没有负面影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确认,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在保持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同时,能够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另外,辐照食品还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辐照食品可以减少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减少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使用,有利于食品安全。
其次,辐照食品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的损耗,有利于食品储存和运输。
最后,辐照食品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对食品中毒的恐惧,对于那些容易感染食源性疾病的人群来说,辐照食品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选择。
然而,辐照食品也存在一定的质疑和争议。
一些人担心辐照食品可能会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产生负面影响,或者造成食品中的放射性残留物。
此外,食品辐照技术的安全性标准和管理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总的来说,辐照食品在经过科学检验和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加工技术。
通过适量的辐照处理,食品可以更好地保持其营养成分和口感,同时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辐照食品技术的研究和监管,确保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由于现代社会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和全球化,食品的安全性和保质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辐照食品处理技术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食品保鲜和安全处理方式。
辐照食品处理技术通过使用适量的辐射源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减轻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从而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
但是,对于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和影响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人们还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
一些人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他们担心辐照食品会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辐照处理可能会破坏食品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然而,经过多项科学研究发现,适量的辐照处理并不会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产生显著影响。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原理与方法一、引言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是指通过特定的辐照指标和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辐照处理的鉴定和检测,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辐照食品鉴定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二、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原理辐照食品鉴定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检测辐照食品中的辐射物质或特征性指标,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常用的辐射物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特征性放射性核素,如钴-60和铯-137等。
辐射食品中的辐射物质通常是通过核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和分析的。
三、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方法1. 放射性同位素测量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辐照食品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液体闪烁计数法、固体闪烁计数法、γ谱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量食品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从而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2. 特征性指标测量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辐照食品中特征性指标的含量或变化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常用的特征性指标包括二烯酮、二巯基甲酸等。
这些特征性指标在食品辐照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3. 生物学检测法该方法是通过对生物学指标的检测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常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细菌检测、酶活性检测、细胞毒性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辐照食品中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四、辐照食品鉴定检测的应用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可以判断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
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食品贸易、食品出口等领域。
五、辐照食品鉴定检测的优势和挑战辐照食品鉴定检测具有以下优势:方法准确、快速、可靠;能够对大批量食品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和昆虫;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统一性,对各种食品的适用性等。
六、结论辐照食品鉴定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2009年09月07日星期一21:2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沈群一、辐照原理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
它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理化效应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和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食品辐照以其减少农产品和食品损失,提高食品质量,控制食源性疾病等的独特技术优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食品辐照加工技术已成为21世纪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辐照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认为电离辐射是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食品辐照消毒技术早在20年代X-射线发现后已有探索,美国于40年代开始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958年,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规的修正案,从法律上确定了电离辐射是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对全世界的食品辐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从现在看,把电离辐射归类为食品添加剂是不正确的,因为食品辐照并没在食品中加入任何物质,而是引起食品发生某种化学变化;烘烤、油炸、装罐、微波、辐照、冷冻干燥等都能引起这些变化,应归类为加工过程。
随后各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对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研究,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曾多次召开国际辐照食品科学讨论会,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讨论。
第二阶段确认食品辐照不属于添加剂范畴,并用于商业食品1976年,由各国食品专家在“国际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上确认食品辐照不同于化学加工,不属于添加剂范畴,第一次无条件地批准了鸡肉、番木瓜、马铃薯、草莓和小麦等5种辐照食品;同时还暂定批准了辐照稻米、鱼和洋葱供人食用。
接着又批准了香料、酶制剂和鲜猪肉3种辐照食品。
第三阶段安全性得到认可,相关法规正式颁布1980年,“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确认“为贮存的目的,任何食物受到10 kGy以下的辐照,……不再需要进行毒物学方面的检测”。
第十二章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为什么大蒜不生芽?⏹为什么中药丸不生虫?⏹为什么方便面调料包搁3年都不会变质?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发展及管理现状第三节安全性问题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定义辐照食品:用C o60或C s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等。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衰变为另一个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α、β、γ)α射线:放射性核发射α粒子衰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氦核,具有+2电荷β射线:β射线是快速电子流,其质量小,速度快γ射线:γ射线是不带电的高能光子流二、辐照加工的作用⏹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能导致新鲜食物发生类似水果和蔬菜等的腐烂变质。
⏹辐照还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
⏹抑制类似马铃薯,洋葱和大蒜等食物的发芽。
三、作用机理☐射线直接作用于大分子物质,使D N A、蛋白质、脂类中的化学键断裂,形成交联物,破坏碱基对,从而杀灭微生物。
☐射线与细胞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特别是与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使食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受到损伤四、优点☐无残留现象☐可在常温、低温下进行,保持食品原有的特性☐可以在包装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可选择不同的剂量进行杀菌,杀死微生物效果显著☐节约能源☐辐照之后能立即被运输或者立即进食。
伽玛射线辐照过的食品绝对不会带上放射性,也不会对身体有害。
五、常用的辐照源137发出的γ射线☐C o6600和C s☐小于或等于10M e v的能量加速的电子流☐小于或等于5M e v的能量的X-射线第二节辐照食品的发展及管理一、发展现状目前,全世界500多种辐照食品已在5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30多个国家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每年的辐照加工量都在30万吨以上。
⏹从1958年起,中国先后开展了辐照马铃薯、洋葱、大蒜、蘑菇、蔬菜、水果、鲜猪肉、牛羊肉、鸡鸭肉及其制品,水产、鲜蛋、酒和中成药、中药材等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辐照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检测的重要关键技术。
为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主流发展趋势,如何借助当前的科学技术,对相关食品检测方式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成为行业的重要议题。
1 辐照食品检测的目的和原理1.1 辐照食品检测的目的2016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热释光法、电子自旋共振法、质谱分析法、筛选法4部相关辐照食品检测方法相关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该检测领域的空白,同时增加了相关的操作明细和检测准则,实现我国辐照食品检测的常态化、科学化、正规化。
同时实现了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辐照食品领域的管理职能,进而对行业内的相关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对检测内容以及相关标准进行有效的说明和分析。
结合当前国家的发展状况以及进出口食品的检测规范,发展和应用辐照食品检测技术成为当前国家检测领域的主流趋势。
1.2 辐照食品检测原理辐照食品检测检测原理较为多样,大体上分为物理研究、生物研究、化学研究,通过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食物中的相关物质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进而引发分子的电离、化学键分裂等不同反应,产生辐射产物。
辐照食品检测主要是针对这些新生物质开展检测。
由于辐照食品中辐射产物的浓度基本在300 mg/L以下,同时这些产物的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其检测难度也会较大。
由于辐照食品与非辐照食品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开展相关检测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深入。
2 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的方法探究2.1 物理研究方法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物理研究方法有:电子自旋共振法、光释光法、热释光法、电阻抗法与近红外光谱法。
其中以上研究方法最为快速的是电子自旋共振法,通常可以在30 min内完成相关的检测,同时还可以重复进行检测,且不会破坏样品成分。
对于糖类食品,尤其是具有结晶糖类的食品,极为有效。
由于糖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空气和水分的影响,进而经常出现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使用电子自旋共振法可以有效避免相关问题。
食品辐照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研究和评估食品辐照技术对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提供了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手段。
然而,随之而来的争议不可避免:一些人质疑辐照食品会对食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又有一些人对辐照会产生副作用,如致癌等问题。
本文旨在对食品辐照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评估,为人们了解辐照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一、食品辐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束、X射线、γ射线等放射源对食品进行处理的方法。
食品在辐射过程中,会产生电离和激发作用,使细菌、病毒、虫卵等有害物质失去生命力,对果蔬和肉食品等长期保存、灭菌、去臭、保鲜、防虫等都有显著的效果。
通常,食品辐照分为三个阶段:前处理(包括准备、分类、清洗等)、辐照处理、后处理(包括冷冻、真空包装等)。
二、辐照技术对食品的影响辐照技术对食品可以从保鲜、营养价值和安全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1. 保鲜效果食品辐照技术能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一些水果和蔬菜经过辐照处理后,能显著降低霉菌、腐败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使食品延长保存期限。
同时,辐照还能消除细菌的异味和氧化特性,增强肉制品、水产品和某些蔬菜的口感。
2. 营养价值一些人担心辐照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能够破坏维生素和蛋白质。
但实际上,这些担忧是无根据的。
普通剂量下的辐照对营养成分的影响非常小,而且并不能让人类感知到这些微小的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食品农业组织(FAO)均认为,即使经过辐照处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价值仍然是有保障的。
3. 安全性辐照可能会对食品安全性产生影响。
食品辐照之后可能会产生游离基,破坏食品的细胞结构,造成氧化损伤,进而对人体造成毒害作用。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局(FDA)已经证实,经过适当的辐照处理后的食品对人类没有危险性。
辐照技术的剂量控制非常严格,剂量在一定范围之内是安全的。
而且,辐照技术可以杀菌、降温、保鲜等,极大地提高了食品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