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26
勤思考研首都师范大学202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首都师范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
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
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我们会尽快修订出最新版;一、试卷结构二、参考书单温馨提示:首都师范大学有官方参考教材如下【汉语基础】《古代汉语》(第一、二册)王力中华书局1998年校订重排本《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现代汉语教程》周建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程裕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和变化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专业一题型和分值与2020年相比变化较大,填空题由30分降为10分,选择题由30分降为4分,并删去了判断题(分值20分)和语法分析中判断词性(分值4分)。
同时,现代汉语部分增加了主观题(分值25分),以及一道语言分析题(分值10分),出现明显的重视主观题的趋势。
此外,今年依然保留了首师大专业一的特色题型——义项分析题。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汉语的题型虽然还是解释字义和翻译,但是分值由15分提高到25分,考生需要注意并做好复习准备。
根据回忆版试题看,专业二主观题的题型和分值基本没有变化,考察重点仍是以文化要略和引论的基础知识为主。
另外,写作是首都师范大学比较经典的题目,话题也主要是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并与社会时事和发展趋势相结合。
如今年的论说文:面对疫情常态化的基本现实,如何开展汉语国教育工作。
同时,今年首都师范大学考察的一些知识点,也在勤思首都师范大学的冲刺模拟试卷中有所体现。
2021级河南大学汉硕真题专业一汉语基础现代汉语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词2、方言二、改歧义句(每题5分共10分)1、鸡不吃了2、母亲的回忆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写出下面拼音声母的国际音标g n zh r q2、现代汉语方言是如何分区的3、同义词辨析夸大夸张4、分析“(机)ji、(资)zi、(知)chi”中韵母–i发音差异并简要回答汉语拼音这样处理的依据四、论述(15分)现代汉语“把”字句的语法特点,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程度副词2、引申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古代分数表位法2、举两个例子说明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用法3、举两个例子说明“而”表目的的用法4、举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直音三、加标点及解释(25分)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二十四节气2、朴学3、金文4、魏晋玄学二、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1、中国文学有哪些鲜明特点?2、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25分)论述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体距学2、大众文化3、萨丕尔–沃尔夫假说4、大众传播二、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1、举例说明面对文化冲击如何适应异文化2、简要分析英国文化的特征3、论述(25分)举例说明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和功能。
中国计量大学考试科目代码:801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报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40分)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祭孔,实质上是封建国家尊重教育的一种体现,是汉代以来独尊儒术并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必然结果。
()2.中介语不是直接地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地发展,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3.明代国子监取代国子学,成为国家唯一的高等学府。
()4.中国造纸术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纸书写的历史。
()5.传教士介绍中国历史和地理的著作,最早的一本是《马可·波罗游记》。
()6.中国京剧在18世纪就有了世界性的影响,20世纪艺术大师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也曾受到京剧的启发。
()7.希伯来是对犹太民族的古老称谓。
()8.“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城,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然后分南北两条线。
()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女词人朱淑真的笔下。
()10.18世纪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狄德罗。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的《游子吟》一诗。
2.《西厢记》的作者是()。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的辩证法思想。
4.我国现在的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5.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朝思想家()。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445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6.国内佛教四大名山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
7.19世纪把英国学者赫胥黎的《天演论》翻译成中文的人是()。
8.HSK的全称是()。
9.宋代儒学家常被称为“程朱理学”,其中“朱”指的是()。
10.法国作家()的《人间喜剧》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本质。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考研题库第一部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第4章现代汉语词汇一、填空题1.我们说____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属于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目的是把它跟词区别开来。
【答案】语素【解析】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即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不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构成词语的材料,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按照语素的功能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语素和词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独立运用。
2.根据语素的组合能力,可以将语素分为____和____。
【答案】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第一级词汇单位,小于词,更小于短语。
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音节的多少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的组合能力,可将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类,能直接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又叫自由语素,不能直接成词的语素是不成词语素。
3.“驼绒”包含____个语素。
【答案】2【解析】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
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也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段(一般是双音节)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
“驼绒”中的“驼”可以替换为“鸭绒”“羊绒”;“驼绒”中的“绒”可以替换为“驼峰”“驼背”,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
4.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被称为____。
【答案】义项【解析】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
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最常用的是基本义,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间接转化来的,叫做转义。
5.“理发师给姥姥设计了摩登的发型。
”这句话中有____个语素和____个词;“那个开摩托的苗条姑娘”可切分出____个语素和____个词。
【答案】12|8|7|7【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第一级词汇单位。
词由语素构成,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理发师给姥姥设计了摩登的发型。
考研真题:暨南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真题一、文学及文化部分(一)填空题1.《诗经》和楚辞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合称为“”。
2.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皆有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3.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4.“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形象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制度阻塞寒士仕进之路的现象。
5. 被视为六朝、盛唐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
6.“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7. 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他高度的爱国胸怀。
8.《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史诗《》和《奥德赛》的统称。
9.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10. 主义的两个命题是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
11.构成西方现代派文学双峰对峙的作品是《》和《尤利西斯》。
12. 以《雪国》、《千鹤》、《古都》三部作品摘取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3.唐代书法家的楷书横划细瘦,而点、竖、撇、捺写得肥壮。
14.本尼迪克特的《》是研究日本文化模式的代表性著作。
(二)术语解释题1.魏晋风度:2.新诗格律化:3.知行合一:4.文化尺度理论:(三)简答题1.简答稼轩词的艺术特点。
2.怎么理解儒道互补的内涵?二、教育学与心理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 幼儿园小朋友李华穿上爸爸的白衬衣说自己是医生,这体现了想象的()功能。
A. 替代B. 补充C. 预见D. 改造2. 仰望天空,有的同学注意白云,有的同学注意蓝天,这反映了知觉的()。
A. 整体性B. 理解性C. 恒常性D. 选择性3. 教师让学生反复抄写生词直至听写完全正确,根据行为主义,这是()行为塑造方法。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4.()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A. 教材B. 课件C. 教具D. 教案5. 现代教育的三个中心分别为学生、经验和()。
【盛世清北】2021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盛世清北分享: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真题,适用北京大学以下院系+专业: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目的考研真题为:
以下为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历年真题回顾:
关于真题使用方法,盛世清北建议这样使用: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除了真题使用方法,盛世清北还建议考生掌握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
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考研不是无间道,而是开往春天的地铁,考研过程虽苦,但只要同学们坚定信心,坚持不懈,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幸福!加油吧!备考北大的你,永远是最棒的!。
勤思考研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云南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
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
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我们会尽快修订出最新版;一、试卷结构【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二、参考书单温馨提示:云南大学没有官方指定参考书,根据题目以及以往考试情况,推荐参考书如下: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中华书局;4.《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6.《西方文化概论》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7.《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2021年云南大学试题与2020年相比稳中有变,但整体难度与去年持平。
专业一题型和分值分布都稍有变化,如选择题由20分变为10分。
词汇分析题由10分增加到15分,保留了原来的词义辨析和词的结构类型,增加了词的结构类型分析(分值5分)。
语法分析题保留了2020年的层次划分,删去了分析歧义短语,同时增加了判断词性和判断句法成分。
另外,2021年专业一试题保留了以往的经典题型——现代汉语综合应用题,给出一段材料分析语言现象,但是考察内容有所变化,出现一些颇有特色的题目,如:用汉字写出29716的读法和写出标点符号的名称。
古代汉语的考察与其他院校相比,考察的内容更加深入,除了加标点之外,还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分析题的形式考察词的用法和句式。
专业二试题题型和分值分布上没有变化。
考察内容还是注重于基础知识,主要是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国文化要略为主,考察考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题库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第2章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言的____。
【答案】迁移作用【解析】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的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叫正迁移,有的起阻碍的作用,叫负迁移,也叫干扰。
2.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皮亚杰【解析】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3.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____假说。
【答案】关键期【解析】伦尼伯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或称“临界期”假说。
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容易习得语言,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
4.对比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学生在学习目的语中的____,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答案】难点【解析】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特指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对学生造成困难,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5.测试命题方式有分立性测试和____两种。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综合性测试【解析】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根据试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特点划分出来的类。
对有关的语言点分别进行测验的试题称作分立式试题;对有关的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进行综合测验的试题称作综合性试题。
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题库第三部分材料分析写作1.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评价和分析材料中所叙述的作者的行为,具体形式为:评价该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否成功——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如该种行为是失败的,指出更好的做法。
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有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
[南开大学2011年研]材料:公元2004年7月30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约旦国王时着重谈到,中国愿意帮助约旦开展汉语教学。
作为中国第一个派到约旦的汉语教师,我感到十分幸运。
10月18日上午八点至九点,我在约旦大学上了第一堂汉语课。
我七点半就到了教室,结果一个学生比我到得更早,已等候在那里,让我好感动。
学生一共只有两个,但比我在浙江工业大学的时候已多了一倍,我感到十分满足,这两位学生都是女生。
汉语,是世界公认难学的语言,学汉语是需要勇气的,我佩服这两位学生的勇气。
八点准时开课,我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介绍了我美丽的家乡——人间天堂杭州。
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我用自己的手提电脑给她们显示了杭州的DVD,幸亏只有两个学生,能看得清清楚楚。
然后,我给她们发钱——最新版人民币中的一元纸币,因为上面印的是杭州的西湖。
最新版的一元纸币,在杭州的银行已不太容易搞到。
行前,我四处寻找,只找到几张旧的。
后来,找到了在银行工作的老同学,他居然给我搞来了三百张。
真是好极了,我准备全部送出去,让约旦人民多多了解杭州。
没想到我第一天把这礼物送出去时,却碰了一鼻子灰。
那天,我到系办公室交教学计划。
学校不提供我办公的地方和必要的教学设备,但教学计划却必须打印出来。
看到几位西班牙的教师也在,我就趁机发钱,西班牙的教师欢天喜地地接受了。
可发给系秘书的时候,她先是高兴地接受了,然后马上问我值多少钱,当我告知她只值约旦币的一毛左右,她马上变脸了,把这张我好不容易带到约旦的、印有我美丽家乡西湖的纸币扔在一边。
202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硕士考研真题与解析一、考研真题与解析中国有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湖南的______和四川的蜀绣。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湘绣【解析】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刺绣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中国四大名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分别指: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
54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_。
[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王阳明【解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即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
“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
“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
这便是“知行合一”。
一个人如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二、选择题1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玄奘大师印度取经D.印刷术传到外国【答案】C【解析】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即唐太宗时期,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2下列哪个人物没有出使西域?()[北京大学2010年研]A.张骞B.班超C.郑和D.班固【答案】C【解析】郑和明代初年入宫为太监,后归燕王朱棣,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升为内官监太监,深受朱棣信赖,被委以出使海外的重任。
郑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扬帆远航,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并没出使过西域。
3天安门城楼的屋顶是()。
[南开大学2012年研]A.卷棚顶B.悬山顶C.重檐歇山顶D.重檐庑殿顶【答案】C【解析】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得最为突出。
中国的殿堂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有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
在发展过程中,重檐庑殿顶演变为一种最尊贵的形式,只有皇家宫殿和一些特许的建筑物的主殿才能采用,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乾清宫、太庙主殿都取这一形式。
其次为歇山顶,多用于城楼和门楼建筑,如天安门城楼即取这一形式。
其他殿顶则普通民家也可采用。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诗作(《》)中的两句。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登楼B.登鹳雀楼C.黄鹤楼D.使至塞上【答案】C【解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诗作《黄鹤楼》中的两句,诗句描绘的场景是:晴天时,汉阳城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苍翠挺拔,江中的鹦鹉洲上茂密的花草使人心旷神怡。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1226在中国古代文学样式中,被看作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是()。
[厦门大学2010年研]A.诗歌B.散文C.戏剧D.小说【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的散文一直被看作是“经国大业,不朽盛事”,文人可以借助文章雄视千古,垂名百代,可以表达自己的功业道德和治国理想,因此,历代文人都很重视散文创作。
27在我国明代,有一位与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恰好同时的大戏剧家,他是()。
[厦门大学2010年研]A.沈璟B.汤显祖C.洪昇D.孔尚任【答案】B【解析】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A项,沈璟(1553年~1610年),明代戏曲家、曲论家,与当时名曲家王骥德、吕天成、顾大典等探究、切磋曲学,对音律研究有建树。
B项,汤显祖(1550年~1616年),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关汉卿之后又一位不朽的大戏剧家,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C项,洪昇(1645年~1704年),是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D项,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28明代理学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
[南开大学2010年研] A.陈献珍B.王守仁C.湛若水D.李贽【答案】B【解析】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
“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
“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便是“知行合一”。
29在以下花木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并被视为气节的象征。
[厦门大学2010年研]A.松B.竹C.梅D.菊【答案】B【解析】A项,松常与柏并称,象征孤直、顽强,古人将其看作长生的象征。
B项,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高雅的象征,其形象秀逸而有神韵,其品格虚心而能自持,故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
又因为它生而有节,又被古人视为气节的象征。
C项,梅,古人用梅花的五瓣比喻寿、福、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
同时也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D项,菊为“四君子”之一,是坚强、清高的代表。
30《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出自()。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传奇》B.《聊斋志异》C.“三言”D.“二拍”【答案】C【解析】“三言”属于宋、元、明三代短篇小说的选集,由冯梦龙编纂。
这些作品突出反映了社会矛盾,其中大量描写市民爱情生活,对妇女命运的描述尤其生动。
如“三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逢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闪光的篇章。
31佛教四大名山是指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泰山C.华山D.武当山【答案】B【解析】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山西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四川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安徽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和浙江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
相传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显灵的地方。
32“黑陶文化”又称(),因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光亮而闻名。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答案】B【解析】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地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开元之治”出现于()在位时期。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D【解析】武则天死后,其子李显复位,复称“唐”。
之后,虽然经历了激烈的宫廷变故,但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仍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富庶盛况,唐帝国达到兴盛的顶峰,这就是有名的“开元之治”。
“开元”为唐玄宗的年号,意味开辟新纪元,共计29年。
34在以下乐器中,最能代表中国音乐艺术特色的是()。
[厦门大学2010年研]A.编钟B.竽C.琴D.琵琶【答案】C【解析】琴常与瑟合称,在八音系统中属丝,弹弦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至为重要,被视为音乐艺术的代表,故古人以“琴棋书画”概括一个人的才艺。
35中国典籍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其中“集部”是指()。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A.儒家经典及研究著作B.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著作C.历代文学作品D.史书即评论诗书的著作【答案】C【解析】“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始于《隋书·经籍志》。
“经部”包括了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史部”包括了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子部”包括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
36《左传》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A.西周B.东周C.战国D.西汉【答案】B【解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名《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东周可以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而《左传》记载的是东周时期的历史。
37“石舫”是北京()公园中的著名景色。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北海B.颐和园C.故宫D.什刹海【答案】B【解析】石舫,取自海晏河清之意,又名清晏舫,是北京颐和园中的著名景色,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
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
38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的战争。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A.分裂格局形成的战争B.争夺王位的战争C.以弱胜强的战争D.平定反叛的战争【答案】C【解析】东汉末年,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史称赤壁之战。
该战役是三国鼎立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他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还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
39公元291年开始历时16年的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乱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吴楚七国之乱【答案】A【解析】A项,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
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B项,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C项,藩镇割据集中表现在唐朝时期,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而河朔割据又集中在三镇。
D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40不属于“五行”的是()。
[中山大学2010年研]A.金B.水C.土D.风【答案】D【解析】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