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饮食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病人饮食护理操作流程
1. 确认病人饮食需求
- 了解病人的饮食偏好、禁忌及特殊要求
- 查阅医嘱并确认病人的饮食类型(流质、半流质、全食等)
2. 准备和运送饮食
- 根据病人需求准备合适的饮食
- 确保餐盘干净卫生,并使用密封容器运输餐食
- 注意保持餐食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 协助病人就餐
- 帮助病人调整合适的就餐姿势
- 为需要协助进食的病人喂食,并耐心引导
- 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必要时鼓励或提供帮助
4. 监测并记录进食量
- 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 对于进食量少的病人,了解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5. 收拾并清洁餐具
- 收集并处理剩余的食物和餐具
- 清洁病人的口腔和周围环境,保持卫生
6. 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 如发现病人出现噎食、呕吐等情况,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 完整记录病人饮食相关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以上是病人饮食护理的基本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饮食护理指导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病人的饮食护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专业指导、个性化定制、科学搭配等方面展开,说明护理工作中的病人饮食护理指导。
专业指导护理人员在进行病人饮食护理指导时,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他们需要熟悉各类疾病对饮食的影响,了解不同病人的饮食偏好,可以根据病情特点和治疗要求,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
个性化定制每个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时,需要根据病人的个性化情况进行定制。
比如,有的病人患有高血压,就需要避免高盐饮食;有的病人消化系统不好,就需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只有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才能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科学搭配科学的饮食搭配是病人饮食护理的核心。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合理地搭配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比如,病人缺乏维生素C,就需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病人需要增强免疫力,就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等。
多样化选择在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时,护理人员应当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病人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偏好进行合理搭配。
比如,可以提供不同口味的主食、蔬菜、水果等,让病人享受到美味丰富的饮食,增加饮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监督跟踪饮食护理指导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监督和跟踪,确保病人按照规定的饮食方案进行饮食。
定期检查病人的饮食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病人获得更好的饮食护理效果。
食物安全在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食物的安全问题。
他们应当教育病人正确的食品存储和处理方法,避免食物受到污染,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只有保证食物安全,才能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
鼓励交流在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时,护理人员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鼓励病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根据病人的反馈和需求,调整饮食方案,增加病人对饮食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注重教育除了具体的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还应当注重饮食教育工作。
一、引言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创伤、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对营养的需求较高。
合理的饮食护理对于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术后病人的饮食原则1. 营养均衡:术后病人应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2. 易消化:术后病人的消化功能较弱,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粗糙的食物。
3. 温度适宜:食物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刺激胃肠道。
4. 少量多餐:术后病人可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5. 适量饮水:术后病人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泄。
三、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措施1. 术后早期(1-3天)(1)禁食:术后早期,病人需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等待胃肠道功能恢复。
(2)静脉输液:根据医嘱,给予病人适当的静脉输液,以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不适反应。
2. 术后中期(4-7天)(1)流质饮食:当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给予流质饮食,如米粥、汤、豆浆等。
(2)少食多餐:逐渐增加进食量,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3)食物选择:选择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
3. 术后后期(8-14天)(1)半流质饮食:当病人胃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如面条、馄饨、粥等。
(2)食物选择:食物种类逐渐丰富,可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等。
(3)饮食调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食物的软硬、温度等。
4. 术后恢复期(15天以上)(1)普通饮食:当病人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2)食物选择:多样化,注意营养均衡,适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
(3)饮食调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膳食纤维、减少油腻食物等。
四、注意事项1. 术后病人应遵循医嘱,按时进食,避免饮食不规律。
2. 注意食物的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护理中的病人饮食管理病人饮食管理在护理中的重要性饮食与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病人来说,饮食更是其康复和生存的基石。
在护理中,病人饮食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良好的饮食管理不仅能够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还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病人饮食前期评估、合理膳食制定、营养教育和监测等方面探讨护理中的病人饮食管理。
一、病人饮食前期评估在进行病人饮食管理之前,护士需要进行详细的饮食前期评估。
这包括对病人的病史、营养需求、膳食禁忌等进行了解。
通过评估,护士可以了解病人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出适合病人的饮食计划。
二、合理膳食制定根据病人的饮食前期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膳食方案。
这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营养需求和个人口味等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提供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糖尿病病人,护士需要提供低糖、低脂的饮食方案;对于高血压病人,护士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等。
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有助于提供丰富的营养,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三、营养教育在护理中,护士还需要向病人提供相关的营养教育。
这包括教授病人有关饮食的知识,如膳食结构、食物安全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病人提供实际操作指导,例如如何合理选择食物、如何烹饪健康的饮食等。
通过营养教育,病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需求,并采取相应的饮食行为。
四、饮食监测饮食监测是病人饮食管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饮食情况,包括饮食摄入量、营养摄入量等。
通过监测,护士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饮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例如,对于饮食不足的病人,护士可以给予补充营养的建议,并适当调整饮食计划。
总结病人饮食管理是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饮食前期评估、合理膳食制定、营养教育和饮食监测等措施,护士可以为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服务。
良好的饮食管理不仅有助于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还能够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病人的饮食护理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一)饮食护理的意义饮食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达到治疗疾病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
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蓄养的源泉。
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而对于患病之人,饮食的调护更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饮食与中药同源,且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
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二)饮食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饮食同药物一样,具有寒、凉、温、热等性,辛、甘、酸、苦、咸等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有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在中医饮食调节中,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驱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
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禁用.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2)温性食物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等作用,适用于阳气虚的寒证或是寒症较轻者.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倾向,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
如羊肉、狗肉、鸡、桂圆等。
(3)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发热较高,热毒深重的里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病人应慎用。
如苦瓜、莴苣、茶叶、绿豆等.(4)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
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病人应慎用。
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5)平性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故为人们日常所习用,也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
但因其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选用。
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考点:病人饮食的护理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考点:病人饮食的护理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人心田的收获?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考点:病人饮食的护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院饮食医院的饮食通常可分三大类,即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一)基本饮食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1.普通饮食(1)适用范围:适用于病情较轻、疾病恢复期,无发热、无消化道疾患,以及不需限制饮食的病人。
(2)饮食原则:一般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均可,要求营养素平衡,美观可口。
对油煎、强烈调味品及易胀气食物应限制。
(3)用法:每日3次,蛋白质约70~90g,总热量9.5~11MJ。
2.软质饮食(1)适用范围:适用于老、幼病人,术后恢复期阶段,以及咀嚼不便、消化不良和低热的病人。
(2)饮食原则: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要求以软、烂为主,易于咀嚼消化,如软饭、面条,切碎煮烂的菜、肉等。
(3)用法:每日3~4次,蛋白质约60~80g,总热量8.5~9.5MJ。
3.半流质饮食(1)适用范围:适用于体弱、手术后病人,以及发热、口腔疾患、咀嚼不便、消化不良等病人。
(2)饮食原则:少食多餐,食物要求无刺激性。
易于咀嚼、吞咽,纤维素含量少,营养丰富,呈半流质状,如粥、面条、蒸鸡蛋、馄饨、肉末、豆腐、碎菜叶等。
(3)用法:每日5~6次,蛋白质约50~70g,总热量6.5~8.5MJ。
4.流质饮食(1)适用范围:适用于病情危重、高热和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以及吞咽困难、日腔疾患和急性消化道疾患等病人。
(2)饮食原则:食物呈液状,易吞咽、易消化,如乳类、豆浆、稀藕粉、米汤、肉汁、菜汁、果汁等。
须注意的是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故只能短期使用。
(3)用法:每日6~7次,每次约200~300ml,蛋白质约40~50g,总热量3.5~5.OMJ。
(二)治疗饮食医院治疗饮食种类很多,介绍如下:1.高热量饮食(1)适用范围:用于热能消耗较高的病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大面积烧伤、产妇,以及需要增加体重的病人。
护士对饮食护理措施引言饮食是人体维持生理功能和提供能量的基础,对于病人的康复和恢复健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医护人员中的一员,护士在病人的饮食护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本文将介绍护士对饮食护理的措施,包括饮食评估、饮食宣教、饮食调理等方面。
一、饮食评估饮食评估是为了了解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
护士在进行饮食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饮食情况:了解病人的日常饮食结构、偏好和食量,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的摄入情况。
2.饮食习惯:了解病人是否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如是否有忌口食物或节食习惯。
3.营养摄入情况:评估病人的能量摄入是否足够,是否摄入了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4.特殊饮食要求:了解病人是否有特殊疾病或禁忌,如糖尿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以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护士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全面的饮食护理服务。
二、饮食宣教饮食宣教是护士进行饮食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饮食知识,提高他们的饮食意识,促进病人的健康康复。
在进行饮食宣教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原则:向病人普及饮食的基本原则,如合理搭配、适量进食、多样化摄入等。
2.膳食结构:介绍膳食结构的重要性,建议病人多摄入主食、蔬菜、水果等,并合理安排肉类、奶制品的摄入。
3.营养需求: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向其介绍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摄入量要求,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4.忌口食物:针对有特殊疾病或禁忌的病人,提醒其忌口食物,如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高糖食物,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高盐食物等。
5.饮食禁忌:向病人介绍不宜食用的饮食禁忌,如辛辣、油腻、烟酒等,以保障病人的健康。
通过饮食宣教,护士可以提高病人和家属的饮食意识和营养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食物,保证饮食的健康与均衡。
三、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指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需要,调整其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以促进康复和恢复健康。
护理三基题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的方法和要点病人的营养与饮食护理是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营养与饮食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提高免疫力,并促进康复进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理三基题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的方法和要点。
一、评估病人的营养需求病人的营养需求是根据其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进行营养与饮食护理之前,医护人员应首先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并了解其特殊需求。
根据病人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二、提供均衡的饮食均衡的饮食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健康必不可少的。
对于护理三基题病人,提供均衡的饮食可以帮助其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
饮食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应注意病人的个人喜好和禁忌,调整饮食方案,使其更易接受。
三、适当控制营养摄入量病人的营养摄入量需要根据其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对于需要减重或控制血糖等的病人,应适当限制能量和糖分的摄入。
而对于病情较重、需要增加营养的病人,则应适度增加营养的摄入量,以满足其身体的需求。
四、注意细嚼慢咽对于某些疾病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的病人,医护人员应注意细嚼慢咽的原则。
细嚼慢咽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消化食物,并减少误吸的风险。
分割食物,提供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如软糊状食物和糊状食物,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五、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确保食物的洁净,加强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防止食物交叉感染。
在喂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食物和呕吐物的误吸,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并提醒病人及家属保持口腔清洁。
六、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合理的进食时间能够保证病人的饮食效果。
在护理三基题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中,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安排进食时间。
避免在病人体力较低或处于不适状态时进食,可在病人精神状态较好时提供餐食。
此外,还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将进食分为多次,增加餐食的次数。
七、监测饮食效果并进行调整在给护理三基题病人提供营养与饮食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持续监测病人的饮食效果,并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病人的饮食护理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一)饮食护理的意义饮食护理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达到治疗疾病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
饮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蓄养的源泉。
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
而对于患病之人,饮食的调护更就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
饮食与中药同源,且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与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
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就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二)饮食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饮食同药物一样,具有寒、凉、温、热等性,辛、甘、酸、苦、咸等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有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在中医饮食调节中,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驱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
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禁用。
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2)温性食物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等作用,适用于阳气虚的寒证或就是寒症较轻者。
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与,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倾向,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
如羊肉、狗肉、鸡、桂圆等。
(3) 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发热较高,热毒深重的里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病人应慎用。
如苦瓜、莴苣、茶叶、绿豆等。
(4)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
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与,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病人应慎用。
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
(5)平性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故为人们日常所习用,也就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
但因其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与体质状况灵活选用。
如大豆、玉米、豆浆、猪肉、鸡蛋、花生等。
(6)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
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补、清补与平补三类。
1)、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进行补养与调护者。
寒证与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
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绿豆、菠菜、白菜等。
2)、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与调护者。
热证与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
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鸽、鲫鱼等。
3)、平补类食物:所谓“平”,就是指此类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适用于各类病证,尤其常用于疾病的恢复期,也适用于正常人补益。
如牛奶、鸡蛋、猪肉、鸡肉、银耳等。
(7)发散性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就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
比较典型的发物有大部分海腥类,食用菌类,家禽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母猪、鹅肉、狗肉、驴肉、各种野味、各类病死畜肉,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淡水产品中的鲤鱼、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2、按食物的味分类食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不同的味。
(1)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通经络、健胃等作用,可用于外感、气血淤滞、脾胃气滞等证。
如生姜、蒜、葱、花椒等。
但辛味食物多辛香走窜,多食容易助火伤津、耗散阳气。
所以凡气虚自汗,或热病后期,津液亏耗,以及失血等证,均当慎食。
(2)甘味食物具有与中、缓急、补益、解痉与解毒等作用,可用于诸虚劳损、脏腑不与、拘挛疼痛等症,如蜂蜜、饴糖、山药、大枣等。
但过多食用甘味食物易引起脾胃气滞,出现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
(3)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可用于久泄、久痢、久咳、久喘、多汗、虚汗、尿频、滑精、遗精等证,如食醋、山楂、杏子等。
酸味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但过食可导致胃酸嘈杂脾胃功能失调。
(4)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泄降、燥湿的作用,可用于热证、湿热证,如苦瓜等。
少量的苦味食物还可以开胃,促进消化,但多食易于败胃,故脾胃虚弱的病人宜禁食或烧食。
(5)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
除盐之外,习惯上将大部分海产品也归于咸味,但过度嗜咸易损伤肾气。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1、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时、定量遵循“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忌饥饱不调,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
2、饮食有方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食物应软硬恰当,冷热适宜;不要一边进食一边做其她事情;食后不可即卧,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
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与牲畜。
3、谨与五味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与合理搭配,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饮食性味不要过重,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合嗜甜。
4、荤素搭配就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也就是长寿健康的秘诀之一。
饮食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食油腻厚味。
三、饮食护理的方法(一)饮食的种类用于调补的食物主要汤羹、饮料、膏滋、糖果、粥食、散剂、菜肴、米面等。
1、汤羹类以水与食物一同煎煮或蒸、炖而成。
汤羹有汤与羹之分,汤就是其中较稀薄者,羹就是其中较稠厚者。
汤羹主要有补益滋养或清润功能,如山药羊肉汤能补益脾肾,鲤鱼枣汤能补脾养血,冬葵鸡蛋汤能清热润喉,银耳羹能滋养肺胃之阴。
2、粥食类一般以粳米、糯米、栗米、玉米、大麦、小麦等富含淀粉的粮食与某些果实、蔬菜与肉类,一同加水煮成,为半流质食物不,。
3、米饭、面包类包括以粳米、糯米、小麦、豆类等富含淀粉的食物为主要原料,加以其她食物或药物而制成的各种米饭、糕点、小吃等。
4糖果类以白糖、冰糖、或红糖、怡糖等作为主要原料,加水熬成半固体状,再掺入其她食物或药物的汁液膏或粗粉,搅拌均匀后,继续熬至挑起呈丝状而不黏手为止,将糖倒在平滑的容器上,待稍冷时用刀分割成块状,供嚼食与禽含,如梨膏糖、薄荷糖、芝麻糖、胡桃糖等。
5膏滋类又称煎膏。
一般选取滋养补益性食物加水煎煮,取汁液浓缩至一定稠度,然后加入炼制过得蜂蜜或白糖,再浓缩至半固体状,临用时以沸水化服。
主要滋养补虚、润襙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桑葚膏、川贝雪梨膏。
6散剂类就是将食物晒干或烘干,炒干,研磨而成的细粉末。
7菜肴类种类繁多,从调制加工方法来瞧,有灸、蒸、煎、绘、炒、烧、煮、炸、爆、炖、溜、渍、腌等多种。
8饮料类除汤饮外,还有酒、浆、乳、茶、露、汁等。
(二)常用饮食护理的方法1、汉法即解表法,用于外感初期,病邪侵犯肌表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病症。
分为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两种方法。
辛温解表食疗适用于外感风寒初期,常用食物有葱、姜等。
辛凉解表食疗适用于外感风热初期,常用食物有西瓜、薄荷、芦根等。
2、下法即泻下去,就是用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通泻大便或去除肠内积滞的方法。
常用食物有蜂蜜、桑葚、香蕉、植物果仁、各类蔬菜等。
3、温法即温里法,就是用温热食物振奋阳气,祛除里寒的一种方法。
常用食物有辣椒、黄酒、白酒、花椒、姜、羊肉等。
4清法即清热法,就是用寒凉性食物清除内热,泻火解毒的一种方法。
常用食物有西瓜、梨、藕、黄瓜、苦瓜、绿豆,茶等。
5、消食法也称消导法,就是用具有消食健胃作用的食物开胃消食的一种方法。
常用食物如山楂、萝卜、大蒜、醋。
6、补法即补益法,就是用用补益作用的食物以补气养血,滋阴助阳,强身健体的一种方法,称为食补,分为温补、清补与平补三类。
(1)温补(2)清补(3)平补四、食物护理在现代护理学中的意义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服药、季节、气候与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结合饮食的宜忌,遵循有利于健康与疾病的康复的总原则,来为病人实施饮食指导与护理。
只有把握住宜与忌应掌握以下的原则与方法。
(一)虚证应补益,实证宜疏利,寒症宜寒凉。
应注意忌食能够加重病情的食物。
1、热证宜清热、生津、养阴,宜食寒凉与平性食物,。
忌辛辣、温热之品。
2、寒症宜温里、散寒、助阳,宜食温热性食物,忌寒凉生冷之品。
3、虚证阳虚者以温补,禁忌用寒凉;阴虚者宜清补,忌温热;气血虚者可随病症的不同辩证实食4、实证根据病情之表里寒热与轻重缓急辩证施食,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与标本兼治的总体原则进行饮食调护。
5外感病证宜食物清谈,可食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忌油腻厚味。
6、其她各类血证、阴虚阳抗证、目疾、皮肤病、痔疮、疮疖、痈等病症禁忌辛热发散类食物,肝阳肝风病人禁忌吃鹅、公鸡鲈鱼猪头等;患有各种皮肤病极可能复发的痼疾者,忌食发散类食物、海鲜类食物。
(二)辨药施食如体胖人多痰湿,宜食清谈、化痰之物,禁忌肥干厚腻之品,,体瘦之人多阴虚,宜多食滋阴生津,养血补血之物,忌辛辣动火之品,以免伤阴,老年人脾胃虚弱,食宜清淡,忌油腻、硬固、黏腻食物,妇女妊娠期哺乳期禁忌辛辣温燥食品,乳儿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尤其注意饮食的宜忌(四)因时施食春季食宜清润平淡,忌辛辣,耗气之品夏季宜食干寒,忌闻热、生火、助阳之品,秋季食宜滋润收敛,忌辛燥温热之品冬季最宜温补禁忌生冷寒凉(五)特殊口味就是指服用某些药物时有特别的饮食忌要求或某两种食物不宜共食。
如生葱、韭菜不与蜂蜜共食,服人参等滋补药时忌食萝卜,服荆芥时忌吃鱼、蟹。